1935年6月7日,鲁迅致信萧军:“寓中都好。孩子也好了,但他大了起来,越加捣乱,出去,就惹祸,我已经接受了三家邻居的警告,——但自然,这邻居也是擅长警告的邻居。但在家里,却又闹得我静不下,我希望他快过二十岁,同爱人一起跑掉。”
钱昌照曾是蒋介石多年的心腹,他头一次见蒋,正赶上蒋的离婚再婚,钱晚年回忆说:“北伐军到上海,黄郛当上上海市长,就职时,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身份出席讲话。有一晚在黄郛家吃饭,除黄郛夫妇外,在座的有黄前妻生的女儿和女婿,我和性元(钱昌照之妻),蒋介石和陈洁如。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蒋介石,觉得此人城府很深,说话不多。那时蒋已决定和宋美龄结婚,经商定,由蒋出钱送陈洁如出国。陈一向不问政治,大家都叫她蒋夫人。就是在黄家吃饭的那天晚上,蒋介石把陈洁如送到一个住处,从此不再与陈见面。过了几天,我去照相馆取与性元订婚的相片,碰见陈洁如,她跟张静江的女儿在那里拍照。她对我说,正在准备出国,先赴加拿大。陈洁如出国后,蒋就和宋美龄在大华饭店结婚了。”
作家丽尼婚后不久,妻子怀孕,因为穷,养不起孩子,两人决定自行堕胎。妻子服用奎宁后,腹痛难忍,丽尼则慌了神,不知所措。此时妻子说:“快拿笔来,我写遗嘱,不是你毒死我的!”好在有人及时到来,把病人送往医院抢救。
林语堂的女儿们常说:“世上找不到两个比爹妈更不相像的人。”林语堂说:“翠凤外向,我内向!我是气球,她是压载物,我们就如此互相恭维。她有条理,生性严肃,随时穿得整整齐齐,喜欢做该做的事情。”而林语堂则恰好相反,他举例说:“餐桌上,她总是挑方方正正的腿肉和胸肉,不吃肫肝之类的玩意儿。我一向喜欢翅膀、肝肠、脖子……我魂不守舍,乐观,对人生抱着顽皮的看法。我讨厌一切拘谨的象征,讨厌领带、裤腰带和鞋带。”
傅雷性格暴躁,但他有幸娶了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妻——朱梅馥。傅雷夫妇的朋友杨绛说:“梅馥不仅是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不仅仅是非常能干的主妇,一身承担大大小小、里里外外之杂物,让傅雷专心工作,她还是傅雷的秘书,为他做卡片,抄稿子,接待不速之客。傅雷如果没有这样的好后勤,好助手,他的工作至少也得打三四个折扣的吧?”
潘光旦是优生学和家庭问题专家,他本人的家又是一个什么样子?《潘光旦传略》有这样一段话:“家庭极为和睦。夫妇特别亲敬,彼此公开以‘三姐’、‘光旦’相称。女儿年幼时在家没有受到过父母打骂。父亲有时还不免挨打,一手接住女儿小拳头,呵呵直笑。全家人在亲友和各自同事中,总是被亲近和尊重的。真是个难得的从来没有家庭问题的家庭,真像是一位研究和讲授‘家庭问题’的人的家庭。”
1935年,《清华暑期周刊》的学生记者去潘光旦家采访,写成一篇《教授印象记》,当中说:“潘先生现在有三位女公子,资质都非常的聪颖。大的今年才五岁,剪一手的好图案。潘先生特地在上海给她买花花绿绿的颜色纸,潘太太专备给她一把剪刀,梅校长夫人,看她剪得好手艺,送她两本贴簿。假如你到潘先生的家里,好运气碰着她在的时候,她会拿出她的成绩来给你看。你一页一页地翻下去,总是贴着十分美丽,手工精细的,长方形的,四方形的,圆形的,八角形的,六角形的,人形的,动物形的,五花八门的可爱图案。”
1927年3月,康有为在其上海豪宅“游存庐”过七十大寿,各路贺客云集。门生梁启超所赠寿联为:“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奉觞豆于国叟,至欢忻于春酒,亲受业者盖三千焉!”全联集《史记》、《汉书》和《郑康成集》中的句子而成,将康有为比做孔圣人。清逊帝溥仪则派人送来亲题的“岳峙渊清”匾额和一柄玉如意,作为寿诞贺礼。这让康受宠若惊,居然重整前清官服,遥拜天恩,并挥笔写下一份“谢恩折”,由书记用小楷誊清,印了1000份分赠前来祝寿的宾客。
清华校长梅贻琦夫人称潘光旦的三个女儿“好比宋家的三姊妹一样”。后来又添一女,成为四姐妹。其中之一的潘乃穆回忆说:“父母对我们一视同仁,没有偏向。乃谷回忆:最有趣的是母亲如有糖果分配给我们吃的时候,采取长幼有序的原则,平均四份,大姐先挑。乃谷至今认为公平合理。比如分花红(沙果),大姐挑红的,不怕小;小四挑大的,不怕酸。要是某次大姐发话说,这回小四先挑,她更高兴。小四先吃完,再去找大姐要,大姐总是给她一些。所以,每次分吃的,都是皆大欢喜。”
抗战期间,宋美龄和蒋介石闹别扭,一度借口在香港养病,拒绝回重庆。1940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令纬儿来见,以今日为余阳历生辰,陪余晚餐,妻本约今日回来,尚未见到,亦无函电,不知其所以也。”11月9日日记记:“经、纬两儿在港得皆见其母,回渝父子团聚,此最足欣慰之一事。如西安事变殉国,则两儿皆未得今日重见矣,实感谢上帝恩惠不尽。惟爱妻抱病在港,不能如期同回,是乃美中不足耳。”当月30日,日记又有类似的一段话:“两儿亲爱,兄弟既翕,此为本月最大之乐事,亦为十五年来最苦之一事。今能完满团团,此非天父赐予之恩,决不能至此,能不感谢上苍乎?爱妻不能如期回渝,是乃美中不足耳!”蒋是基督徒,当年平安夜,他在日记中说:“三年来圣诞前夜,以今日最为烦闷,家事不能团圆,是乃人生唯一之苦痛。幸纬儿得以回来为伴,足慰孤寂……”然而转过年来,蒋介石日记的口气有变,1941年2月4日,蒋介石写道:“接妻不返渝之函,乃以夫妻各尽其道复之。淡泊宁静,毫无所动也。”
据传蒋纬国并非蒋介石所亲生,而是戴季陶与日本女护士重松金子所生。1916年10月6日蒋纬国出生后,按照两人事先说好的,由日本人田纯三郎带到上海,交给蒋介石当时的妻子姚怡诚抚养;另一说是蒋介石和戴季陶都与重松金子有染,蒋纬国也有可能是蒋介石和重松金子所生。蒋纬国耳闻自己的不明身世后,曾去找戴季陶面询究竟。戴季陶拿出一张蒋介石的照片、一面镜子,自己对着蒋纬国坐下。他要蒋纬国照着镜子对比自己和蒋介石:“你是像这边的,还是像那边的?”蒋纬国看来看去,答说还是像蒋介石“多了些”。戴季陶笑道:“那不就结了吗!”
许广平说:“他(鲁迅)不高兴时,会半夜里喝许多酒,在我看不到的时候。更会像野兽的奶汁所喂养大的莱谟斯一样,跑到空地去躺下。至少或者正如他自己所说,像受了伤的羊,跑到草地去舔干自己的伤口,走到没人的空地方蹲着或睡倒。这些情形,我见过不止一次……有一次夜饭之后,睡到黑黑的凉台地上,给三四岁的海婴寻到了,也一声不响的并排睡下,我不禁转悲为笑,而他这时候倒爬起身来了。他决不是故意和我过不去,他时常说:‘我们的感情算好的。’”
美国女记者项美丽在中国生活了十年(1935—1944),其中五年住在上海,大部分时间是和邵洵美同居。他们在霞飞路置了一处“并不富丽而是普通”的寓所,属于临街的平房,有竹篱笆和外面隔开。邵洵美早有家室,他们同居是公开的,邵妻盛佩玉也不反对,项不时去邵家拜访,盛都以礼相待。
广东人梁炎卿后来在天津发迹,成了大买办。他虽有妻妾四人,但没染上洋场恶习。梁一生不赌博,不奢侈,摒绝烟酒,不备车马,终生过着清简的日子。
作家汪曾祺十几岁时,就和父亲对坐喝酒抽烟。他17岁时给初恋情人写信,父亲在一边帮着出主意。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说:“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谢冰心和吴文藻留学归国,先后到燕京大学教书。两人即将成婚时,学校分配给他们一栋燕南园的小楼。谢冰心回忆说:“1929年春,我们都回到燕京大学,我在课余还忙于婚后家庭的一切准备。他呢,除了请木匠师傅在楼下他的书房的北墙,用木板做一个?
小说推荐
- 去趟民国:1912~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 编著:刘仰东】内容简介刘仰东编著的《去趟民国》是一本随意翻翻的书—没有头尾,没有章节,没有次序。只依类分了一二十个题目,也未必分得很清楚,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页之间,这一段说的是民国元年,下一段也许就到了四十年代末,再下一段没准又回到了民国初年,反正就是这三十几年间的人和事。
- 最新章:第58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 作品:李世民私密生活全记录 作者:司马路人 内容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伟大帝王。他开辟的疆域广袤无边,超过了过去的朝代;他统御的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先进的国家;他缔造“贞观盛世”空前绝后。他为大唐创立立下的战功让太子李建成饱受威胁,太子曾数次馋垢并毒杀李世民,未果。李世民抓住
- 最新章:第124章
-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
- 作者:黄一鹤】总统皇帝只在一瞬间:袁世凯的“小站”人民国初年,人们把袁世凯比做美国的华盛顿,但袁世凯终究没能成为华盛顿,袁归根到底是个“旧时代的人。袁的圈子里,活跃的也仍是以旧时代的人为主:前清旧僚、北洋嫡系,外加少数具有新思想的新分子。袁作为一代领袖,在笼络人心上极有手腕,要求名的给名,要求官的给
- 最新章:1949民国圈子-第50章
- [gl]我的私人生活
- 《我的私人生活》BY 零点抵达从阳光青涩的少女到成熟干练的剩女,十几年她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也遭遇过被抛弃的命运。一路走来,一次次的感情纠葛,起起伏伏跌跌撞撞。在爱情的酸甜苦辣中她成长着,也在不停地追寻着…当又一个女人出现她面前时,她还有勇气相信爱情吗?谁又会成为与她共度一生的人?爱的简单不等于爱
- 最新章:第115章
- 重生民国之陈芳菲的幸福生活
- 《重生民国之陈芳菲的幸福生活》作者:Victoria女神文案:陈芳菲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出奇幻大剧。跟奶奶的姑姑名字一样也就算了,被车撞了居然撞到了这位久远的亲戚身上。太姑奶奶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啊,早就听说她是咱老陈家有名的美人。不过隐约听说,她逃婚和哪个男人走了,从此就和家里断了联系。在那个年代,逃
- 最新章:第71章
- [空间]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
-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作者:吃睡一条龙 文案 生于1952年的陶小霜是个长相和父母毫不相像的遗腹子。她还不满1岁,妈妈就改嫁了,7岁刚过半,奶奶也病死了,从此她只能寄住舅家 幸好,外婆爱屋及乌,二舅夫妇也忠厚善良。故事发生在10年后 1968年的夏天,大学停考了,上山下乡却开始了 陶小霜一边和青
- 最新章:第269章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
- 作 者 华浊水书籍简介 让我们从中国历史的“后门”走进,走进帝王们的“卧室…捋下他们那一脸的矫揉岸然、那一身的光鲜功名,小觑一下他们的“私生活…也许,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金灿灿的丹墀,红艳艳的床帷、倾国倾城的嫔妃…当如刀的笔锋戳破笼罩后宫的金黄色帷幔时,我们才知道君王们的后宫有那么多的玄机与隐情…第一
- 最新章:第142章
- 私人生活
- 在绯闻中沦落的美女:私人生活 作者:钟墨灰色的价值(代序(1)有一句话说,年龄愈大就愈能懂得灰色的价值。这里,当然不是指衣着等外在的颜色,而更多是指人的思想方法之类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基调 用颜色来阐释生命的色调纯粹是感觉化的比拟,而不是科学的界定 我20多岁时喜欢黑色,那种绝然的黑色。那时,正是偏执叛
- 最新章:第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