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第62章


国难当头,必有忠臣义士。河东行省最高长官胥鼎命人带领一万人马渡过黄河,救援开封。与此同时,各地的义军也在术虎高琪“高官厚禄”的忽悠下,纷纷带兵前来。这些人脸上呈现着忠义颜色,似乎要为皇上完颜珣贡献鲜血乃至生命。
这些救援军在胥鼎的指挥下,分五路夹攻撒木合。撒木合发现如果再不撤退就会陷入被围殴的危险,于是迅速撤离黄河,这次撤退是人类军事史上战略转移的一个奇迹。撒木合兵团在两个月内后撤了800公里,这种速度可与一支机械化部队相提并论。
金国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没有追击,因为他们从长期和蒙古人的战争中深刻了解了蒙古人。金国军界对蒙古兵团的认识已经深入骨髓。在他们看来,蒙古人善于在运动中作战。也就是说,无论是进攻还是撤退,蒙古人都会消灭他的对手。所以,你根本搞不清楚,蒙古人的撤退到底是逃跑还是战略转移,他们到底是在诱惑你追击还是真的在逃跑。蒙古兵团在后撤时往往会扔下金银财宝,或者是将泥沙抛向空中,又或者在马尾系上树枝,扬起灰尘。
追击蒙古部队是个惊险的活,因为你稍不留意就会失去他们的踪迹,更大可能是,他们突然掉头向你猛冲来,你会突然发现,他们的人数比逃跑时多了好多倍。
金国军界一想到蒙古兵团时,总会和“神出鬼没”“来去如风”“如同闪电”联系起来,或许这些词汇都不是他们想说的,他们最想说的是,这是群凶狠的幽灵,无论是进攻还是后撤,你都要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
撒木合在战略转移途中,七窍生烟,这是他有生以来打得最窝囊的一场仗,他不想就这样极不光彩地结束这场仗,所以他快速行军,以闪电般的速度来到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城下。
1216年年末,撒木合把未能凯旋的怒火全部倾倒在平阳府城墙上。他太不走运,平阳府当时的一把手是胥鼎。胥鼎面对六万敌人,毫无畏惧,把一场保卫战打得有声有色,打出了金国的威风,打出了气势,同时也打出了风格。
撒木合在围攻十天后,见毫无取胜的希望,只好北撤。胥鼎在平阳城墙看着他北撤,微笑着。随着撒木合的北撤,黄河两岸重新平静。撒木合的战绩非凡,践踏了陕西、河南、陕西,牵制了河南的金国力量,有力地配合了木华黎在辽西战场的所向披靡。
当他回到草原后,成吉思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庆功宴。撒木合在宴席上喝得烂醉。金国就在他烂醉如泥时,开始重新部署潼关防御,部署黄河南北的防御。
成吉思汗和他的战友们也在部署,不过不是防御,而是进攻。
臣服高丽
高丽是918年由王建在朝鲜半岛建立的国家,936年,高丽先后灭掉半岛上的另外两个国家新罗和百济,统一朝鲜半岛。13世纪成吉思汗横行天下的时候,高丽开国已接近三百年,任何一个朝代,时间一长,肯定有大问题。高丽的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皇帝昏庸,朝政腐败。
1216年八月,耶律留哥手下大将乞奴、金山、统古、鸦儿、喊舍,率领一批契丹人背叛耶律留哥,由于恐惧耶律留哥的报复,所以他们渡过鸭绿江,侵入高丽国土。这支契丹军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渡过鸭绿江后南下,在高丽都城平壤以北大肆焚掠。十一月,又渡过大同江,入高丽西海道。十二月,攻陷黄州城,屠城。这支契丹军队并非能征善战,实在是高丽军队太弱,只龟缩在平壤城中浑身发抖。
契丹军尝到甜头,更是奋不顾身。1217年春,他们进逼开城,然后分为两股到处流窜。五月,其中一股攻破铁原、原州。直到此时,高丽才出了位英雄人物,大将金就砺用闪电战收服原州,击溃契丹军。这支军队越过太白山脉,向东逃窜,金就砺尾追不舍。追来追去,金就砺发现两股契丹军又合二为一,金就砺此时恰好患病,契丹军没有了克星,再度猖獗,连破高丽两个重镇豫州、和州。
契丹人在朝鲜半岛如此猖狂,使高丽人觉得除非天老爷下凡才能干掉这群强盗。天老爷没有下凡,契丹人却开始自相残杀起来。金山对乞奴总装老大很看不惯,所以干掉了他。他当起老大,统古又看金山不顺眼,于是干掉他,自己成了老大。喊舍认为统古不配做老大,所以把统古干掉,自己做了老大。喊舍做掉前任后,就攻陷江东城,作为老巢。高丽政府对敌人内讧这么大的事居然毫无反应,这让喊舍凭空多了无数自信,他对士兵们说:“将来这就是咱们的家啦!”
高丽政府很生气,却无可奈何,从前,他们还能求助于宗主国金国,现在金国自身都难保。然而白白把朝鲜半岛献给这群契丹人,实在天理难容。高丽政府最后想到一招:有请蒙古大汗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1217年时对朝鲜半岛没有兴趣,他正专注于西北。高丽国使者来时,成吉思汗认为他们求错了人。他说:“蒙古和你们高丽毫无瓜葛,我对你们那地方也毫无兴趣,你哪来的回哪吧!”
耶律楚材给成吉思汗使了个眼色,偷偷对成吉思汗说,高丽的地缘政治很重要,将来蒙古要灭金国,或者向更南、更西发展,必须要保证东方的稳定,高丽是稳定的源泉。
成吉思汗马上对使者说:“回去告诉你们国王,蒙古兵团很快就进朝鲜半岛。”
蒙古兵团让高丽政府等得好苦,直到1218年秋,成吉思汗才命两员大将带领两万人马在鸭绿江边集结。
同时命两年前归顺大蒙古国的东夏国国王蒲鲜万奴出兵协助。关于这个东夏国和蒲鲜万奴,需要做补充如下。
蒲鲜万奴发迹于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的1206年,发迹地在南宋和金国的战场上。他当时率领一支偏师冲破了南宋军的防线,追击中斩首二万,得到金国政府的嘉奖。1211年,成吉思汗和金国开战,他被从南线调到北线,参加抵抗成吉思汗的战争。从此,和大多数金军将领一样,到处都是他逃跑的身影。1213年,耶律留哥叛乱,蒲鲜万奴作为完颜承裕的副手进入辽东,开始攻击耶律留哥。但耶律留哥在成吉思汗的强有力支持下,屡屡击败他们。1215年,完颜承裕离开,蒲鲜万奴趁势宣布独立,建立东夏国,自称天王。第二年,他被经营辽西的木华黎和耶律留哥夹击,失败后投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真心实意地顶他,使他很快就拥有了今吉林、黑龙江省大部,在东北地区,他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成吉思汗在1218年秋要他出兵时,他正悠闲地过着天王的好日子,闻听成吉思汗要他出兵,他不禁欢喜起来。他对幕僚们说:“拿那群笨蛋高丽人练兵,我喜欢。”
蒙古兵团在1218年秋冬之交渡过鸭绿江,从麟州(今新义州东)向东南方向推进。
高丽政府得到蒙古兵团已进入朝鲜半岛的消息后,又惧又喜。惧的是蒙古人会不会沿途烧杀掳掠,喜的是,所向无敌的蒙古兵团来了,那些坏蛋契丹人的末日也就到了。在这种复杂的心情支配下,高丽政府派出一支三人组成的使团迎向蒙古兵团,他们的任务是对蒙古人的品格进行测评。蒙古兵团司令哈真和大多数蒙古将领一样,是个粗犷人物。他一见高丽政府只派了三个贼眉鼠眼的人,可就怒起来。他说:“我们大汗派我们来拯救你们,你们这群王八蛋就是这种态度,实在寒了我们壮士的心。我们这一路走来,军粮所剩无几,却秋毫无犯,你们连碗水都没有?”
三个使者浑身发抖,跑回平壤,把蒙古人的品格大肆渲染一番。高丽政府半信半疑,但还是按哈真的要求,调遣一千士兵运送千石大米到蒙古军营。哈真又提出要求:“你们再出一万人,和我们一起攻江东城。”
高丽政府只好同意,派刚从病榻上复活的大将金就砺带领临时凑起来的一万人马来和蒙古军汇合。金就砺眼神锐利,在军事会议上一眼就看到耶律留哥,并且认出了他。这是因为耶律留哥自单干后,经常冲击高丽国境线,金就砺还知道把朝鲜半岛搅闹得天翻地覆的那群契丹人,正是耶律留哥的手下。
他从椅子上跳起来,再跳到桌上,要和耶律留哥拼命。哈真用浑厚的胸膛挡住他,提醒他,此时正是精诚合作之时,闹内讧可不好。况且,耶律留哥来此正是劝降那群契丹人,他的用处大大地!
耶律留哥勉强露出抱歉的表情,金就砺这才重新坐回椅子。哈真相貌粗鲁,但心智却深,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