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福地,重生童养媳》第17章


不禁的,她心里无比感叹,人的适应能力当真强大。
“香草也吃。”
香草走神中,就被赵大郎带回来了。这家伙从香草手里抠出来一块糖就往香草嘴里塞。
香草叼着糖,把手里最后一块就喂给了赵大郎。她看出来了,这赵大郎孩子心性,也就五六岁小娃娃的智力,很是喜欢吃糖的。
一人一块儿糖,因为稀少都特珍惜,吃的特别慢,香草也学的他们那样,一时间四张脸上都是满足的笑。一糖泯恩仇,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单纯,吃完了糖几个人就成一伙的了。
赵大郎个头大可太傻,铁蛋八岁比香草大也高一些,很自豪的,铁蛋自认为他就是四个中的头头了。又不能出去野,他就带着几个人挖土攥鸡蛋玩儿。
刨坑用湿湿的泥土攥泥球,越大越好,没有玩具的农村,这就是娃娃们最爱的游戏。其他三个玩的欢实,香草可不爱这个,不过,她发现了一个大好处,铁蛋话多,跟着这小子能晓得不少村里娃娃好玩的事儿。
啥村西有块地里种了蚕豆,偷了煮煮可好吃了;河里有嘎鱼,噶手老疼了;夏天偷瓜被抓,主家罚他们瓜皮都吃下去;李三奶奶看院子的杏太严他们下不了手,为了泄愤,找了一窝刺猬给人塞柴火垛里…。。
第四十二章 那丫头忒妖了是不是?
时不时冒出一个,可把香草新鲜的不得了,要是周氏让她出去,她真想跟村里娃娃一起淘气去。别说上辈子的她,就是土生土长的这小身板都没这机会呢,原来的香草可是乖宝宝,除了带弟弟铁柱就是帮娘孙氏干活,苦哈哈的日子让她玩儿的功夫都没有。
前边院子里几个娃娃欢声笑语,后院东屋可就是另一幅光景了。
有冯氏帮着收拾,屋里屋外终于是恢复原样,周氏就在炕上摆上绣架子,接着绣那绣了一大半的枕头套。她有些心不在焉,总觉得针不顺手,连着在头皮上蹭了好几下终是叹了口气,“小翠啊,你觉没觉出来,香草那丫头太精了些?就昨晚上那事,谁家七岁的娃子能干出来?”
昨个夜里头,听着炕梢小丫头均匀的呼吸声,她可是辗转反侧好久都睡不着。香草站在椅子上手握剪子那一幕一遍遍在她脑袋里出现,还有她吓退那几个泼皮一针见血说的那些话,更是让她吃惊的睡不着。
七岁的娃娃再懂事能懂多少?咋也不会比他们几个老的还看的透彻吧。
冯氏就盘腿坐在旁边帮着分线,她停了手里的动作,嘬着牙花子也泛起了愁,“还别说,光看昨晚上那一出,那丫头是心眼子多的吓人。要不是她嚷着您要把家产给赵家送回去,那俩个可就抬腿出去了,门口那些个人围着,他们胡咧咧几句,那可就毁透了。”
周氏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咱们这岁数可是白活了,连豆大的娃娃都不如。”,顿了顿又挑眉追问道,“俺没经过啥事,也没咋出去过,你可是东家长李家短最好热闹,凭良心说,你见过这么神道的娃娃吗?”
冯氏手指头搅着一绺线陷入思考,过了好半天才,紧抿的嘴唇才又张开,可眉头去拧成个死疙瘩,“咱村那些泥娃子到没听说有这么心灵的,七岁八岁人嫌狗不待见,成天的可不就疯折傻闹。有心眼,也就是偷瓜摸枣的吃心眼,真遇见啥事儿,除了往家跑找爹找娘,旁的可就没新鲜的了。”
“你也觉着香草那丫头忒妖了是不是?”周氏手一抖,针就掉到了裙摆上,她的声音都增加了几分,细眉细眼的恬静的脸上更是增加了几分惊恐。“前些天到没啥特殊的,就昨晚上那样,俺觉着吧,她像是黄皮子上身了!”
冯氏点点头又摇头,她心里也没个准,见夫人提到啥黄皮子她倒痴痴笑了起来,“俺地夫人呐,别的不敢说,她那可绝不是黄大仙上身!要真是黄大仙来了,香草那单薄样哪托的住?枣林村那神婆就会那个,每回接一回黄大仙,她都得躺上两天呢。”
“…。不是黄大仙那是啥?要说是鬼附身,可当时那屋里有亮呢,鬼不是得在黑地方才能待着吗?”周氏还是疑惑难耐,一双眼睛满怀期待的盯着冯氏脸上。嘴唇紧咬着,整个人都哆嗦起来了。
她昨晚上净胡思乱想了,想到小时候听到那些神鬼故事,可是把她吓个不清。
冯氏伸出双手使劲按在周氏胳膊上,这么多年了,夫人有多胆小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您瞎想啥啊,那都没有的事儿,俺想着兴许香草天生就是比旁人伶俐。您还记得不,县城白家那小公子,五岁就能对对子,九岁上写出那诗连书院的先生都服气,十二上就考了秀才!还有咱村吴家三郎,刚多大啊,那木匠活比他爹做的都强,雕出那大公鸡活灵活现呐…。。”
冯氏一个个例子抛出去,周氏终于镇定下来,苍白的脸有了血色,笑容也悄悄爬上嘴角,边抹平袖子上的褶皱边感慨起来,“没想到啊,五百个钱竟买个能人来!平常不显山不漏水,真碰上事儿,可帮了大忙了!”
“俺这几天也打听了,以前她在家就挺能的,弟弟哄的好,还能煮了饭给她娘送地里去。可惜是个丫头,要是小子肯定有大出息。”冯氏小声附和起来,心念一转,不禁的她脸上又有了担忧,“夫人啊,您说,她心眼子这么多,要是咱压服不住她,往后她不得把大少爷踩地底下去呀?”
周氏刚拿起的针又放了回去,那么点钱买个能人的欢喜一下子就没了,挑眉视线正撞上冯氏担忧的眼神,电光火石之间,两人在彼此脸上都找到了答案。
“对,为了大郎咱们得压服住她,把她管的笔杆调直。趁着还小,性子没定,还来的急。”周氏握紧拳头,坚定道。
把本来想找个老实巴交的给大郎,可事实证明香草心眼太多。她三十多了,总得走在大郎前头,她现下能做的,也就是尽量管束香草。等她没了,香草也不能有欺负大郎的心思。
“夫人,您可不能光嘴上说。那荷花咋管的,咱只能更狠,不能心软。人的名树的影,您狠着点让那她怕您一帖老膏药似的,有您在一天她就不敢翻天。等咱们都没了,估摸着那时候她也有儿有女岁数不小了,到时候有二少爷一家子盯着点,她也能一扑纳心的过日子。”
冯氏从九岁就伺候周氏,周氏是啥人她一清二楚,她就怕周氏心软不忍心下手。一只蚂蚁都舍不得捏死的人,对几岁的小娃娃又打又骂又罚,这是很有难度的。
性子软心肠更软的人,想当恶人并不容易。
周氏抿唇连连点头。为了大儿子,她做不到也得做。
两个人商量好了,周氏就安心绣那鸳鸯尾巴,冯氏边分线边笑呵呵夸奖起来,“瞧这鸳鸯绣的,比真的不差啥。绣活做成这样,十里八村的可没几个。”
“你这么夸俺,这十里八村的女人可要不干了。远的俺不晓得,就李木峰家那二媳妇就得过来跟你拼命,她不是说咱柳条镇论绣活没有比她强的嘛!”周氏手上飞针走线,眉眼弯弯的就跟冯氏逗起了闷子。
“她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她那绣活俺又不是没见过,跟村里柴筐来菜筐走的女人比是强挺多,要和您比,还是差点火候!”冯氏撇撇嘴不屑道,随即脸上又有了一种名为看笑话的笑容,“这回里正家嫁闺女,李木峰为了巴结人家,可是老早就让他家二儿媳妇做绣活了。可惜了的,要是您这绣活能送过去就好了,看她往后还有脸说嘴!”
“铁蛋都八岁了,你这当娘的咋还小娃娃心性。”周氏瞟了冯氏一眼假装没好气的道,之后顿了顿就叹起了气,“要不是二郎来回搭里正家的马车,俺也不用花这力气。哎,寡妇失业的,绣出花来人家也忌讳,只能卖了换钱买镯子当添妆。他爹咋就没了呢,要不二郎也不用上县城去念书,有他爹顶门立户,俺这日子也不至于这么难……”
“娘!是不是该做饭了?您不是说今儿个婶子家在咱家过节得多做几个菜嘛!”
周氏眼泪在眼圈里转,正叨念赵秀才呢,就听到赵清荷在外屋脆生生的喊,只得背过头去慌忙用手帕擦眼睛。
冯氏也红了眼圈,不想让小姐跟着难过,她抹了下眼睛接了话茬,“哎呦,小姐还把俺和你叔当戚儿啊?反正俺拿了那些馒头来,就是拾掇几个菜,不着急。”
第四十三章 八婆邻居
赵清荷挑帘子进了屋,笑呵呵就坐到了炕沿上,摇着冯氏胳膊撒起了娇,“婶子,俺可瞧见的,篮子里除了馒头还有红苕呢,今儿个是八月节,您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