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奸商》第306章


“沈大人,这山西会战关你什么事情,又关我们锦衣卫什么事。”唐一鸣聪明是聪明,但是参不透其中的奥妙,这也是为什么沈子成的官位比他大那么一些。
“总之这场战争咱们势必是要出些力的。”
“可是,这应该是晋王的地盘。你要是帮了晋王,对燕王又是什么交待呢?”这点他倒是十分地清楚。
沈子成皱皱眉头说:“我这么急着叫你回来就是要商量这件事的。如果咱不事先跟燕王打个招呼,事后很可能被燕王视为反叛。以后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何况沈子成知道最后还是朱棣做了皇帝,燕王此时也不过和他相当的年纪,不出意外他定可以活到那个时候,万一为了现在这么一点小破事而没命留下来花钱那岂不是亏大了?
唐一鸣叹了一口气:“沈大人,你一向很聪明,这么怎么会惹上这样的事情呢?一个不好,将来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我何尝没有想到这一点,不然要你回来何用!”沈子成有些怒气,他要人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
其实唐一鸣倒不敢责怪他,只是他一介书生出生,对官场的那些事儿本来就不甚清楚,想办法这事可就有些麻烦。他是给急的。
晋王在自己府上可是坐立不安。三天,三天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沈子成怎么这么会拖呢?要知道时间不等人。
所幸探子来报,这蒙古鞑子只是在关外游走,倒不至于威胁山西的安全。要是给鞑子从山西打开了国门,那不仅仅是个悲剧啊,这大明正处于百态正兴的时代,要是来一场战争回到刚刚打下天下那阵子,这时局,恐怕又是变了一个样了。
“王爷莫要着急,这沈子成不是答应王爷三天必会来府上讲明么?”管家见晋王锁着眉头,不由上去安慰了他一句。
晋王挥挥手:“怎么不急,这他答应不答应还不是定数,又拖了三天。要是这法子不行,他当即告诉本王,本王便可另寻他路。他要是过了三天未至,或者三天他是来了,却告诉本王他无能为力,这又该如何!”
管家转了转眼珠,说道:“我看这沈子成倒是深谙为官之道,既然王爷已经答应了些许好处,他就不会不卖王爷这个面子。况且,这也实属为国出力,他做了自是没有坏事的。”
晋王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可惜他们都不是沈子成肚子里面的蛔虫,还真的不好猜测他的下一步行动。
又过了盏茶时间,晋王越想越不安,竟站了起来走来走去。
管家见眼前这个人转来转去也很心烦,于是想不如找件事情先吸引了这王爷的注意,免得仗还没打,这王府上下都被烦死了。
于是他又走上前去说道:“王爷这时候倒真的是有一个当务之急。”
晋王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他,期待他说出下文。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动声色,便可出击
“若这沈子成真的答应了王爷,敢问王爷,接下来王爷是要做什么?”管家可真谓是循循善诱。
“自是找工匠商量修补太原城事宜。”晋王不耐烦地说。
管家却进一步说道:“正是这个!王爷你想,预期您在此烦恼沈子成到底会如何如何,还不如先去将后续事宜安排妥当。这样一来,沈子成若是答应,王爷便即刻动工,这不省了时间么?要是这沈子成真的不识好歹,王爷也还有时间重新想法子。您说是也不是?”
晋王一拍脑袋:“管家你还真提醒本王了!”
于是气氛变得轻松起来,晋王让管家找来自己的得力助手,商讨一下接下去的事情。
晋王倒真的不清楚沈子成是怎么想的,就连沈子成自己现在都似乎有些摸不着头脑。
唐一鸣提供了几个方案,但是都被他给否决了。
苏坦妹这两日身子又好了许多,于是便出来走动走动,看到沈子成又皱着眉头,像是谁欠了他几百担钱,很是心疼。
“子成,你还是在为晋王的那件事情困扰吗?”苏坦妹小心翼翼地问道。
沈子成抬头看到是自己的心爱之人,面色不禁和悦起来,淡淡说道:“还好吧。唐一鸣在想法子了。倒是你,身体不好不能随意出来走动,之前不都告诉过你了吗?”
苏坦妹心里愉悦,见沈子成又这么关心自己,面色更加红晕起来。沈子成看的心里一动,几乎要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就实施狼的行为。
苏坦妹却清清嗓子道:“我倒有一个法子,你听听看是否可行。”
沈子成这才转换了正常的神色,抬起头说:“但说无妨。”
苏坦妹走了两步,这才缓缓说道:“以不变应万变。”
见沈子成面色有些疑惑,苏坦妹这才解释道:“你无非是怕燕王知道你在山西帮着晋王会对你不利。其实晋王找你又不是别的事情,而是谈到山西与蒙元的战争,这可是民族存亡攸关之事。若是这事还需要你事先跟燕王商议的话,一来未免显得你被燕王掣肘太深,二来,本来没有什么事情,被你这么一搅和,也势必会造出一些事端。”
苏坦妹这一分析,一旁的沈子成和唐一鸣都觉得十分有道理。
苏坦妹浅浅一笑:“你们商议具体事宜吧,我再回去好生歇着。若还是有什么麻烦,也可知会我一声。小妹虽不见得有何高见,但多一个人出出主意倒还是不错的。”
说完便转身走了。
沈子成心情豁然开朗,觉得连日来的烦恼一扫而空。看看外面的天色,突然问唐一鸣:“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唐一鸣一抬头,忙拍着脑袋说:“三日之期到了!”
于是二人收拾了一番,便不紧不慢地朝着晋王府的方向策马而去,一路上还商量着到底要支援些晋王什么物资。
苏坦妹这招着实很厉害。沈子成作为一个穿越人,必不会沉没于历史的洪流中,他不能因为知道将来朱棣要当皇帝而抱着他大腿不放。也许,他还有能力改变历史。
如果一直在燕王的旗下,生死尚且未卜,又何谈将来。
熟读历史的仁兄们都是晓得的,朱棣那家伙实际上跟他老子是一般的,都是暴虐之徒。先说朱元璋,若不是有马皇后出言袒护了不少忠臣,这大明啊,搞不好没有谁可以用了。
而朱棣,真不愧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手段也是十分狠辣。沈子成正是知道这一点,才会事事顾忌到燕王。
这次经苏坦妹一提醒,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观念需要改变一番。
不过眼下还是商量给晋王多少物资妥当。
“我看那,大人你出点银两就算是仁至义尽了,其他的一切晋王都可以自己忙活。”唐一鸣对晋王很是厌恶,也不想被他那样的人得去太多的钱财。
沈子成却摇摇头:“人人都趁战争的时候国难财,我沈子成虽不屑于干这样的事情,却也不能置身事外。这山西打仗,一个不好便会危及太原,我们算是举家迁往了太原。所以这也是危及我们家乡的事情。能支援自是要多出一点,钱财可挡灾,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是年纪轻轻命都没了,那留着钱又有何用。”
唐一鸣听了突觉惭愧,沈子成的形象突然更加高大了起来。这是忧国忧民的一个人啊!
他不说话了,静静听着沈子成怎么说。
“我倒是准备资助晋王一些军需物资。稍后就有得我们忙了,但是锦衣卫是玩玩不可出来经商的,所以这一切都以苏州沈家的名义进行,把我岳父和舅子也叫上。一些军需物资少不了要与山西的一些大商人会商,在边境之处交接的话路程来讲最为便利,不过安全就少了一些保障。”
“这个简单,在我们锦衣卫中挑一些好手护送即可。这样既不沾经商之名,也保证了此行的安全。”唐一鸣说道。
沈子成点点头:“我刚刚说的只是其中的一项,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从长计议。也有很多锦衣卫兄弟这次要派到用场,不过,可能会担写风险……”
说到这里,沈子成抬眼看了看唐一鸣的表情。
唐一鸣急忙说:“我虽本是一介书生,但是大人既然提携了我,我必定不会怕担风险。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想必会有不少兄弟愿意参与其中。”
沈子成这才笑了:“那便是更好了。不过须记得,挑一些信得过的,免得出了什么岔子。”
唐一鸣喏了。
看着离晋王府已然不远,前面竟然奔驰而来一辆马车,见到沈子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