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的尽头-住宅悲剧》住宅悲剧-第12章


他的话十分明快,而又带有某种好战的气味。他一直就有这种刚毅的特点。
然而仓石感到:今天总算是察觉了畠的真实意图。租住公寓的人们,虽然嘴上说可以简单地搬走,但却又提出了出格的要求。又是铺沥青啦,又是提供游乐场和集会场所啦……不―而足。他们也主张应该这样朴偿损失,但在这种要求的背后,恐怕另外藏着打算。那就是如果最后实现不了这些要求,那你就得拿出钱来!……
实际上,其他建筑公司的经验也是如此。他们和居民们的协商拖来拖去,最后还是得由房地产公司,老老实实地付给自治会一笔钱,草草地了结公案。这种情况为数不少。如果二年三年地争论不休,无法开工,这期间所付的利息和地皮的产权税,就得花掉一大笔钱。算计起来,与其如此,还不如给居民们拿出点钱来合算。甚至暗中已有传说,达成谅解的行情,大约每一公顷1000万日圆。
他还听说,有时房地产公司以提供集会场所和公园的名义,乖乖地提供了款项,可实际上并没有修建,自治会把这些钱一分完事。
畠好像根本没有察觉到仓石的态度,目光突然转向远方,注视着眼前的一片屋顶。
“可是,日本人为什么一谈到住宅,大家眼睛都变红了呢?……让我说呀,大部分日本人都可以称得上是‘住宅病’患者。自己的房子和租来的房子,住起来还不是一样吗?……拼了老命盖所住宅,还得花好多时间挤电车上班,背上一身债,急得整天乱转,一辈子才还清贷款。简直就弄不清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畠摘下了手套,把它和球一起交给了走到跟前的儿子。
“我看透了,每租一处,都是我最理想的住房。工作也调动呀!每次调动,都在离单位比校近的地方,租下一套公寓,既可以四海为家,又可以缩短住宅和公司之间的距离。而且不必偿还贷款,能够去观光旅游,还可以干点自己喜爱的事。尽可以配合孩子的成长,好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您说得确实不错。不过一般说来,考虑到老了之后,还要继续付房租,总还是希望能自己买套住宅呀。”
“老了之后……”他撅起了嘴,稍微歪起头想了一下,说道,“说起来,到自己干不了活的时候,孩子总可以给付房租吧!……而且老了之后,未必就会长寿,可为了它,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却苦于还清债务,白白地浪费掉。无论怎么想,也还是觉得不合算。是啊,一旦醒悟到这一点,再来看那些为了买住宅而拼命的人,总觉得他们滑稽而又可怜啊!……”
畠冷静地笑了笑,以轻快的步伐走下了坡。
注释:
①日本计算土地的面积单位,一坪约等于3。3平方米。——译者注
第三章 裂纹
1
仁科秋雄家自从搬进新居以后,一年零一个月的时光,转眼匆匆流逝而去。1979年3月21日,他以2200万日圆的价格,买下了春日野山坡上的新建住宅,离开登户的职工宿舍,匆匆搬了进来。
自那以来一年多,住在这里,基本上可以说是满意的。住宅崭新,阳光充足,无论怎么说,心情都很舒畅。
仁科秋雄上班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坐电车要20分钟,从家走到车站要20分钟,再加上从登户车站走到工厂,总共要花45分钟。和在工厂旁边的职工宿舍住的时候比较,确实是远了一些,但是,和其他从自己住宅,赶来上班的职员比较起来,条件可是好多了。仁科对这一点心里感到自豪。
而且,从家里走到棧瘸嫡镜恼庖欢温罚ゾ褪且黄驳淖≌Υ贡4孀怕淌骱椭窳郑梢愿惺艿郊窘诘谋浠弧W哒獾懵范陨硖逡灿泻么Α?br /> 二楼的两间12平方米的房间,孩子们一人住一间。他们再不像过去那样,每天吵架打架了。搬家正赶上春假。从新学期开始,他们分别开始,在这附近的中学和小学上学。这边的学校教学质量比较好,而且,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初中二年级和小学六年级了,学习十分紧张,他们呆在自己房间里的时间也增多了。不过,阿升有时想起来就发牢骚,抱怨着不能养只小狗。
可是,以现在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却根本无法谈到养狗,就连家具都没有配齐呢。
签订贷款合同时,他考虑到要花销一部分注册费、房产过户税和搬家的费用,单单留出了100万日圆。原来以为剩下一些,可以把冢具买齐。可是只是买了餐桌和几把椅子,添置了因为房间数量増加,所需要的窗帘,再买了一点必不可少的小零碎,结果存款额就已经降到了20万日圆以下。孩子们的房间,至今还挂着原来在职工宿舍时,使用过的褪了色的旧窗帘。从1979年4月,他们开始偿还贷款,结果互助会的借款,每月要还15343日圆。发工资时就已经被扣除。这样,从1980年开始,毎月净发的大约20。5万日圆的工资,在领到时就只有19万日圆了。
他们还要从这里边再拿出17194日圆和34144日圆,偿还住宅金融公库和横滨相互银行的贷款,分别转入各自的银行账户。于是,每月手头所剩下的现钱,就只有14万日圆左右了。
家里养着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毎月14万日圆钱的生活费,要比想像的情況可要艰苦卓绝得多。住了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总是要比住职工宿舍的花销要大。
原来可以把年中和年末的奖金,用来贴补平日的生计。可奖金中又要拿出31万日圆还账,剩下的还不到19万日圆。考虑到盂兰盆节和年末送礼所需要的费用,这点钱根本没法挪到平时的生活费里。
只有大量缩减平日的开支。节水,节电,节煤气,这自不待言;衣服也要尽量少买,削减菜钱,连休假日到外边吃一顿饭,也必须严格控制。仁科在乔迁新居的同时,戒掉了烟,毎天只有500日圆钱的零花钱,考虑到偶尔还得和部下一起去喝一蛊,于是只有砍掉抽烟的开支,连咖啡都极少再喝了。
征子对于节约,早已是铭心刻骨,精打细算,但每经过一定的周期,就突然感到一种无法忍受的焦灼,觉得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她站在自选商店或是服装商店的店前,经常产生一种冲动,想干脆一下子把想要的东西都买下来。每逢这种时候,她就跑到自选商店的花厅里,买二三束200日圆钱一束的石竹花,急忙回到家里。
她把花插在餐桌上的花瓶里,坐在椅子上屏住气息。
“这些住宅是我们自己的。它不属于任何别的人,是我们一家的财产。”
她在心里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像是念咒语一样。这样,一种心满意足的感情,便从心底油然涌起,手到刺激的神经,也由此缓解了紧张。厨房里飘荡着木料的清香,白色和粉红色的艳丽的鲜花交相辉映。这正是征子多年来憧憬的自家住宅的梦境。
4月1日的晨报上,刊登了1980年1月1日颁布的“地皮官定价格”。这在往年也都如此。
仁科秋雄首先看到了这则消息。他说话的声音,已经近乎感叹了:“价格上升率全国平均为10%,其中东京地区为15。7%。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了1972年——即混乱期前一年——的13。1%的上升率!……”
“神奈川县呢?……”征子也聚神会神地看着。
“本县平均为15。6%,其中尤其是住宅地基,上涨了18。5%,超过去年的上升串8。31%。上升率仅次于东京地区,居全国第二位。带庭院的住宅,更是日益成为人们无法实现的梦幻……”
每当仁科秋雄读出声来时,征子就连连点头,发出赞叹。
报纸的标题字大酲目:“地皮暴涨,价格平均上涨高达两位数”,“混乱暴涨,数年罕见”。所谓“地皮官方价格”是国土厅土地鉴定委员会每年选择标准地皮计算后,所公布的数字,作为一种供土地交易参考的参数。一舣说来,交易价格高出官方公布价格的两倍。普遍认为,官方价格增加二成,便相当于估价;而估价增加四成,才能算是交易的价格。总之,官方价格的上涨,肯定会加倍地影响到交易价格。
“在1973年和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后,地皮价格一度下跌,如今又开始稳步上升了。而且,近来建筑材料的价格也涨得厉害。再则,住宅贷款的利息也上涨了。地皮、建筑材料和贷款,三面夹击,今年春天,购买住宅的美梦,早已经消失在远方的烟霭之中。”
“一点不假。”征子又一次用力地点了点头。
“往后要买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