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秦芫》第2章


好在终于生了下来,是个粉嫩嫩的女娃,秦伦看了眼屋外开得正盛的芫花,一拍案,起名“秦芫”。
王氏焦急了大半天的心终于安下了,心里乐呵着,幸好是个女儿,又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双手合十求菩萨告佛祖的,默默祈祷:“儿啊,娘就靠你了,你可千万要是个儿子啊!”
许是那天佛祖菩萨出了远门,没有听到她的祈祷,两个月后她不负众望的生下了相府的……二小姐。
秦伦抱着孩子看了看,起了个“薇”字。
自此再未踏进过王氏屋里,所以也就由得她在府里头狐假虎威,只要不做过分之事,他都随她去。
又过了几年,秦芫秦薇长到了八岁,按理说小姑娘家家的,肯定能玩到一起,可秦薇随了王氏,是个刁蛮性子,整日端着小姐架子,指使下人做这个做那个的。
倒是秦芫,同样岁数的她自小就乖巧懂事,成熟内敛,对王氏母女的冷嘲热讽视若无睹,也不像王氏母女那样,对待下人苛刻暴躁。
她十分懂得笼络人心,时不时地打赏些小玩意儿给下人,又常常跑去和府里的老人聊天解闷,下人们更喜欢这个平易近人的小主子。
如此下来,秦芫秦薇的差距越拉越大,一个平易近人,温柔似水,一个嚣张任性,无理取闹。两人这一对比,高低立见。
倒也不是府里所有的下人都有一双明眼,至少王氏母女的院子里都是一群拙了眼的,跟着刁蛮主子久了,那些下人们倒也目中无人起来。主子们头上还不敢动土,但那些下人们他们还是敢欺负欺负的。
秦伦本想好好管教秦薇,却又传来苏氏有喜的消息,秦伦不得不暂时放下秦薇的管教,跑去苏氏身边好生侍候。
终于瓜熟蒂落,不负期望的生了个小公子,秦伦大喜,起了个“念”字,这可是他心心念念盼了好久才盼来的儿子。
有人欢喜有人愁,王氏就不乐意了,生了儿子的苏氏可是府里的大功臣,以后她和自家女儿的小日子难保不会难过。
到底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苏氏才没空去理她们,专心照顾自己的女儿儿子。
可怜苏氏生儿子的时候落下病根,身子愈发羸弱,后来生了场大病,香销玉殒了。
这时的秦芫已是个十岁的孩子了,相爷爹爹不会照顾人,让奶妈照顾她又不放心,更别指望王氏来照顾,于是这个小大人就开始又当姐来又当娘,把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
秦伦本也是不放心的,想着把孩子交给王氏带,秦芫却是说什么也不肯,愣是自己带着弟弟,后来秦伦见她带的像模像样,也就随她去了。
可王氏母女和秦芫姐弟之间的隔阂不减反增。府里时不时要听见争吵声,当然大多都是王氏母女的骂声,秦芫对此向来置之不理。
想着,秦伦不禁摇头叹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饭后,阿念在花园里头玩耍,秦芫坐在秋千架上看他,手里翻着一本由江南公子策编撰的诗集。记录的大多都是前朝名家所作诗篇。
秦芫六年前穿越过来,莫名其妙就变成了这左相府的大小姐,有爹有娘,还添了个弟弟,这都不算,她还有个二娘和庶出的妹妹。
二娘王氏和她那个女儿倒不是个省心的,成天把府里闹得乱哄哄的,怎么都比不过她那个美人娘。美人娘脾气温和,倒是没有什么架子,常常让王氏欺负到头上来,她看不过就稍稍教训了她们。
从此就结下了梁子。
可惜还没享受几年美人娘的照顾,她就撒手西去了。王氏幸灾乐祸,开始在府里作威作福。
她倒懒得和她计较,只要不欺负到他们头上来。
美人娘去世之后,弟弟阿念是个最为重要的问题,没人照顾呀!于是她自揽重任,把弟弟从无齿小儿一直照顾到现在这个古灵精怪的臭小子,倒也真叫她照顾的极好。
拿着那诗集正胡思乱想着,却见小竹匆匆跑来,气喘吁吁道:“小姐,太傅大人突然病倒了。”
秦芫一惊,外祖父的身体向来不错,怎么就病倒了?
“可请了大夫?”
“老夫人派人进宫去请太医了。”
匆忙之下,赶紧带着阿念跟着秦伦往太傅府赶去。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中秋佳节
赶到太傅府的时候,里面黑压压的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好多人,见到秦芫姐弟来了,忙让出条道来,谁不知道太傅夫妇俩最疼这两个外孙。
秦伦在她舅父苏敛旁边询问情况。
秦芫则一把握住外祖母的手,问她:“太医可来了?”
苏老夫人点点头,抹了把眼泪,“来了,太子殿下亲自带来的,正在里头医治呢!”
秦芫稍稍松了口气,带着阿念和众人在外头等了好久。阿念到底还小,折腾了一会儿便嚷着要睡了。
只好让丫鬟带着他下去睡觉。
等了好久,太医总算出来了,说是没什么大碍,只是近来过度劳累,又一时没透过气来才晕了过去,然后开了几副滋补身体的药。
苏老夫人连连道谢,又转身对着身旁的男子就要下跪,男子眼疾手快一把拦住:“老夫人不必多礼。”
秦芫这才看清这男子的长相。
生的倒是好模样,剑眉星目,鼻梁挺直,刀削般的薄唇,却意外的温和。
“多谢太子亲临探望。”苏老夫人缓缓说道。
秦芫讶然,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京都四少之一的太子殿下。倒真真是个美男子。
秦芫向他见了礼,他报之一笑。
这一夜倒真是忙乱到了极点,表兄苏憬也在床边陪了一夜。
到大半夜的时候苏太傅终于悠悠转醒,喝了些水后说是肚子饿,又让人去煮了些粥来。这才又安然睡下。
等忙完后,天将将大亮,苏老夫人后半夜让秦芫推去休息了,等到醒过来时天也亮了,忙让秦芫也去休息。
秦芫和阿念留在太傅府里住了两日,待要回去的前一夜,苏老夫人屋里的大丫鬟来请秦芫,说是苏老夫人要说几句体己话。
秦芫跟着去了,到屋里的时候发现舅母刘氏也在,依次见了礼后便在苏老夫人身侧坐了下来。
刘氏笑盈盈地问:“芫儿快十五了吧?许久不见倒愈□□亮了。”
苏老夫人听了话,也掩不住笑意:“十五岁及笄礼有没有着手开始张罗?你娘也不在了,左相府里那个王氏又是个靠不住的,我就和你舅母商量着,在这太傅府里给你办及笄礼。你意下如何?”
秦芫微微一笑:“芫儿还能信不过外祖母和舅母吗?那爹那边……”
“你爹那边自有我去说,我这当外祖母的,他还能不给我面子不成?”苏老夫人佯装严肃,说罢却又笑出了声。
她先把阿念送去了私塾,然后才回了左相府,秦伦和秦芫说起了及笄礼的事,自然满口答应苏老夫人的要求,那王氏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妾室,怎么能替嫡女操办及笄大礼?
“这月末你就住到太傅府里去吧,初五就是及笄礼,也省得再跑来跑去。”秦芫应“是”,回了屋子。
这行及笄礼,本该由双亲操办张罗,奈何苏氏早早过世,这才让太傅府代为之。本不合礼数之事,却又得众人体谅。规矩是人定的,破一次又何妨?
太傅府果然不马虎,隔日便派人来府上给秦芫量身,准备做笄礼当日要着的襦裙礼服,又接连让人来府上,叫她挑选簪礼所用的样式。又拟了一些宾客名单,却没叫她看,送去了秦伦那里,叫他过目。一项项流程准备下来,居然也一天过去了。
累得秦芫揉肩捶背的,直直喊累。
晚上阿念兴冲冲跑到她屋里来:“阿姐阿姐,明日便是中秋节,我们明日出去赏灯赏月可好?”
说罢又不待她说话,又是撒娇又是磨蹭,说了好多好多的话,就怕秦芫不答应。
得了秦芫的应声后,又开心的一溜烟地往外跑,老远都能听到他的笑声。
听阿念说起中秋节,她倒想起了明月楼来。拿出纸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总之就是一些小活动之类的,给明月楼也招些生意。写完后,让她院里的小厮送去了北元街的明月楼里,交给了管事的刘掌柜。
中秋节的夜里果然热闹,才吃了晚膳,就被阿念连拖带拉地从府里拉了出来。
阿念让小竹替他买了两个面具,又自作主张地买了一盏小灯,送给了小竹。把小竹乐坏了,更加喜欢这个小公子。
阿念拿着面具跑到她跟前,自己戴上了个青面獠牙的鬼面具,又把那个画着墨荷的面具递给秦芫,让她也戴上,秦芫拗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