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鉴赏》第12章


“没有。”
瑞安发了狂似的在标准拍纸簿上潦草地写着。
“法官阁下,我想将这段录像作为第一份辩方证据,”布拉谢尔斯说道。“如果您许可,我们将为陪审团播放。”
“反对。”瑞安再次叫道。“监管链呢?从拍摄录像那天开始到现在录像带都在哪里?”
布拉谢尔斯眯缝起眼睛。“律师先生,我以为我们已经完全解决了那个问题。”他转向法官。“请求在法官席小会,法官阁下。”
两位律师与法官进行了另一场小会,随后布拉谢尔斯问了我一系列问题,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即我们拍摄录像后,带子一直保存在麦克的音像资料库里,资料库上了锁,只有两三个人能进去。瑞安似乎很满意,坐了下来。
布拉谢尔斯将一辆装着放像机和监视器的小车推至审判室前面。陪审员们都朝前探着身子,整个房间静了下来。布拉谢尔斯将录像带放进去,按了“播放”按钮。带子已经调到桑托罗坐在长凳上的那一段。我们听到声道上的嗡嗡声,看到画面上出现一些条纹。
这一段不到一分钟就放完了,布拉谢尔斯随后按了“暂停”按钮。整个审判室鸦雀无声。布拉谢尔斯走向陪审团。
“再问你一次,福尔曼小姐:录像带上那个人是谁?”
“是姜尼·桑托罗。”
“这是什么时间拍摄的?”
“去年7月23日。”
“谢谢你,福尔曼小姐。”布拉谢尔斯咔擦一声双脚并拢,转过身来,退回辩护席;脸上现出一道光彩,似乎是刚完成一场5英里长跑。他对瑞安点点头。“该你了。”
* * *
1 芝加哥刑事法院大楼位于26号大街与加州大街交叉口,人们简称为“26与加州”。
2 卢普区:芝加哥的中心商务区。
3 艾莉诺是艾利的正式名字,艾利是艾莉诺的昵称,只因法庭重地庄严郑重,需用此名。
4 控方律师指公诉人,因为刑事案件为公诉案,由检方起诉,即控告方。
第9章
我喝了一小口水。法庭气氛轻松了。观众席传来一阵低沉的嗡嗡声,人们似乎也放松了——只有博赛尼克一家嘴唇紧闭,静坐不动。
但柯克·瑞安一站起,全场就安静下来,人们纷纷摆正了坐姿。第二排一个女人舔了一下嘴唇。法庭后边的门打开,老爸走了进来。他是怎么来的呀?他向我点了一下头,就在后排坐下了。
瑞安是个矮胖子,却摆出一副彪形大汉的派头,手指梳过波浪式的金色头发,脸上粘贴着微笑,从容不迫地向我走来,似乎我与他是经常相聚的老朋友。
“早上好,福尔曼小姐。很高兴咱们又见面了。”
其实他指的是上周我在法庭宣誓作证,当时他们那伙检察官也在场。布拉谢尔斯说得对,他们并没有敌意,反而人人都彬彬有礼。我勉强回了他一个微笑。
“你是纪录片制片人,对吗?”
“不完全对。”
“难道你不是?”
“我现在制作企业宣传片——由企业出资。”
“可你的确为千禧年庆典活动制作过《欢庆芝加哥》,该片播放于有线电视。”
“不错。是芝加哥市政府出资拍摄的。”
“这么说,”他双手圈成一个圆形,似乎抱着一个大圆球。“你的作品中确实有一部分最终会上电视?”
我不知道他的意图是什么,但我预感情况不妙。“是的。”
“你自己创业以前,曾在一家电视台制作新闻纪录片,对吗?”
“对,可那是很多年以前。”
“即便如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你是新闻制作的内行,对吗?”
“反对!”布拉谢尔斯跳了起来。“不知他到底要说什么,也不知与这件案子有什么关系。”
“我这是在为下文铺垫,法官阁下。”瑞安迅速回答。
法官揉揉鼻子。“允许这样。”
“那么,”瑞安转过头来。“福尔曼小姐,可不可以说,你懂得新闻采集过程是怎么回事?”
“我想是的。”
“你经常看电视新闻吗?”
“本地新闻还是全国性的?”
他低了一下头,好像是承认我占了上风。
“就从本地说起吧。”
“算不上经常。”
“对不起;但你不是说从新闻照片中认出姜尼·桑托罗的吗?”
“是在报纸上看见的。”
他把双手拇指插在西服的翻领下面。“这么说来,你的确一直关注本地新闻,通过报纸?”我点了下头。
“请开口说出来。”
“是的。”
“那么,你是什么时候从报纸上认出姜尼·桑托罗的照片的?”
“大约两周以前。”
“可是指控桑托罗的罪行一年多以前就发生了,我们能够相信你——前电视新闻专业人士,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就没有看过新闻、没有买一份报纸吗?”
“反对!”布拉谢尔斯再次抗议。“公诉人假设事实而没有提出证据。”
“我马上就直达要害,”瑞安说道。
“瑞安先生,务必如此,”法官说道。
“怎么样,福尔曼小姐?这一年多以来,你没有看过新闻,也没有读过一张报纸吗?”
我双手紧捏:“当然要看新闻、读报纸。”
“那么你就知道桑托罗案是这一年多来的重大新闻,对吗?”
我点了下头。
“请让大家都听见。”
“对。”
“作为一个曾经的新闻界人士、一个懂得新闻时效性价值的人士、一个其作品至今仍在播放的人士,你为什么要等到如此之久才提出你的……”——他在空中比画了一个问号——“发现?”
“我上个星期才意识到,桑托罗先生就是供水区录像带上那个人。”
“可你平时都在看电视读报纸呀!请问,你认为自从桑托罗被捕以来,报道该案的新闻一共有多少个小时?”
“不知道。”
“能不能说,该案一直是反复报道的新闻?”
“不知道。”我的胃部开始绞痛。
“是或者不是。”
“是。”
“可能一月一次?到了现在,随着审判的临近,报道甚至更多?”
“我怎么会知道?”
“难道这么长的时间里,你居然一次也没看见桑托罗的照片或影像,只是到了上个星期才看见?”
“完全正确。”
“恰恰就是那一眼激活了你的记忆?”
“不错。”
“没那么简单吧?”
“反对!”
“反对无效!继续!”
瑞安转向陪审团,确保陪审员们都能看见他一脸的得意。
有几个陪审员交换了会意的眼神。我瞥了一眼爸爸,爸爸眼里满是不屑。我脸颊发烧。与此刻相比,激流飘筏倒没那么糟糕了。
瑞安大摇大摆地在陪审团席位前面来回踱着步子。“好,福尔曼小姐,7月23日你看见被告在公园的长凳上,是吗?”
“是。”
“你拍他用了多长的时间?”
“大约10分钟。”
“除了被告,你们在那儿还拍到了其他东西,对吗?”
“我们当时只是想找到最佳曝光量。”
“好。请问,你们大约什么时间到达那儿的?”
“12点或12点半。”
“什么时间离开的?”
“约1点钟。”
“你们离开时,是直接驶向抽水房的,对吗?”
“对。”
“你们在那儿又呆了五六个小时,对吗?”
“大约早上7点完工。”
“不过,你们离开橄榄公园附近以后,实际上你并不直接知道那儿发生了什么,无论是公园里还是湖岸上?”
“反对!”
“反对无效!证人必须回答问题。”
我盯着双脚。“是。”
瑞安朝向陪审团,面带微笑,似乎他解开了一个重大的秘密。“好啦,福尔曼小姐,咱们来谈谈磁带损坏的问题。你声称是射频干扰?”
我紧张得咽了一下口水。
“磁带上的损坏真的是由于无线电频率干扰,你有什么证据?”
“没有——我不大理解这个问题。”
“我来说得更明白些。你拿着磁带去做过技术分析吗?”
“没有,但我并不——”
“因此,你并没有独立方的证据,证实射频干扰是磁带问题的真正原因。”
“导演也说是射频干扰,我们以前见过这种情况。”
“但你并没有寻求任何独立的证据来证明。”
“不需要;我们本来就知道这种情况。”
“依据你的经验?”
“对;还有导演的经验。”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