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案鉴赏》第6章


他举起两根手指:“敢以童子军的荣誉担保。”
我看了看四周:“恐怕那时候他们不仅仅是早投票常投票吧。”
听到取水区的这段历史,我们当时极为震惊;于是设法说服客户让我们进行一场情景再现拍摄——我至今也没弄明白是如何说服他们的。但只准夜间拍摄,才不会影响取水区的生产秩序;这当然不过是小问题。于是我们雇用了演员,扮演轻佻女子和嫖客;麦克用绝妙的灯光,创造出了乌烟瘴气的氛围;这个构思是要创造一种淡出淡入、画面叠加的效果,使过去的妓院猖獗与今天的科技昌明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时麦克带着几盒录像带走回办公室,然后拿出一盒放进了播放机。我跟在他身后走进去,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观看。首先出现的是彩条信号及声音,接着是一阵马达的嗡嗡声,然后是一片昏暗模糊占据了屏幕。
“那次拍摄倒是妙趣横生。”麦克说道。
我盯着屏幕。情景再现那天晚上,麦克、摄影师和我一起从戴弗西港15出发去拍摄前往抽水房的沿途风景。当时设想的是从聚会者的视角拍一组连续镜头:漆黑的湖水,船只的轻微颠簸,以及浅浪轻拍船帮的景象。
结果到了南边的橡树街湖滩,我们才开始调试摄像机的增益16,因为想得到最佳曝光度。
夜间拍摄很难操作,尤其是在湖面上,而且是在没有人造光源的条件下。不仅会丢失细节,而且一不小心,影像就会变得模糊不清。当然可以使用夜视镜头,但画面有可能发绿,就像海湾战争17期间电视新闻中的飞毛腿导弹那种拍摄效果。解决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在画面里利用现场已有的光源,不管那光多昏暗。
我紧盯着屏幕;镜头从一个红色浮标摇回到岸上,稀稀落落的街灯围着一个小公园站了一圈。这时的声音还算正常:浪涛拍岸、我们自己的低语、湖岸车道上的车声等等。突然间,音轨上出现了低沉连续的呜呜声,不时夹杂着静电的噼噼啪啪声。几秒钟后,一连串白色的线条横穿影像,古怪的雪花点布满了屏幕。
我看向麦克:“咋搞的……什么玩意儿?”
麦克身子前倾,双眉紧皱。“奇了怪了!”
带子继续转动,屏幕上影像失落和噼噼啪啪的静电声越来越多。
“麦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他起身,按下了停止,倒带,然后按下播放键。那一段依然是受损的。“带子上有噪音。”
“我知道有噪音。可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他也在不停地思索。“好像是某种射频干扰。”
我俩困惑地面面相觑。射频干扰,又叫无线电频率干扰,20年以前还算是一个问题,摄像机会吸收无线电信号,信号就会渗入透到镜头,毁坏音轨和影像。尤其是在西尔斯大厦18拍摄,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本地大多数电台和电视台都在其顶层安装天线,结果楼顶上天线林立;若是在此拍摄影视节目,极有可能把菲尔·唐纳修19的脱口秀、最流行的40首歌曲等信号接收进节目的音轨;不过今天的摄像机屏蔽功能强大得多,已经基本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
“怎么可能呢?”
“我也想不通。”麦克抚摸着自己左脸的疤痕——那是他十几岁时一场严重车祸留下的。“平生第一回遇到!”
“可那附近没有任何电台、电视台呀?”
他摇摇头,表示同意。
“附近船上的通信设备?”
“不可能。船上发出的频率低得多。不管怎么说,我们那次拍摄时,不可能有什么射频干扰的。”
“嗨呀,你说得真对!你想啊,要是有干扰的话,我当天记录时就会发现。”我皱起了眉头。“的的确确,我记得是播放了那盘带子后才去拍摄那一段画面叠加的,当时一切正常。”我朝他看去。“你到底把这些带子放在何处的?”
“艾利……”他左脸的疤痕开始发红。
我举起手掌。“对不起。只当是玩笑。”
麦克一直都把影像资料带放在有温控设备的音像资料库里,并且锁得好好的。他快进到磁带的中部,按下播放键。
“看,”我指着显示器,“现在好些了。”
屏幕上依然闪着断断续续的条纹,但雪花已经消失,低沉的呜呜声也没有了。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一个长镜头——街灯下公园里的一条长凳。随着镜头拉近,长凳上起初的一团黑影变成了一个蜷缩一团的男子,男子面向镜头。镜头变成特写:男子抬起头来,看着镜头;浓密的眉毛横跨前额,几乎连成一线,两眼无神。他挣扎着坐起来,想要站起,但刚一起身,就重新瘫倒在了长凳上。
“倒回去!”我说。
麦克开始倒带。男子飞起,笨拙地躺下,然后看着镜头。
“暂停!”我说。
麦克按下遥控器。
“日志上记载我们什么时候到那儿的?”
麦克从磁带盒套里取出一张纸条,摊开一看。
“去年七月。23号。”
“拍摄时间呢?”
“午夜至1点之间。怎么啦?到底怎么回事儿,艾利?”
我打开包,取出前几天的那张《论坛报》。
麦克看了看报纸上姜尼·桑托罗的照片,再看看屏幕,接着再看看报纸。“是同一个人。”他柔声说。
“查查他被指控杀害女友的时间。”
“正好是23号,”他说;“午夜至3点之间某个时候。”
他脸上皱纹加深:“可他当时在公园里,那张长凳上呀。我搞不懂。”
我俩目光相遇:“我也搞不懂。”
* * *
1 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线性编辑而言的,非线性编辑直接从计算机的硬盘中以帧或文件的方式迅速、准确地存取素材,进行编辑。它是以计算机为平台,可以实现多种传统电视制作设备的功能。
2 玛莎·葛兰姆(1894—1991)美国舞蹈家、编舞家。
3 国际性奢华连锁酒店,总部位于加拿大。
4 即“Krispy Kremes”,美国大型甜甜圈连锁品牌,超过70年历史。
5 埃里克·克莱普顿(1945—),英国音乐人、歌手及作曲家。
6 谢伊体育馆,又译作谢伊体育场,位于纽约皇后区。
7 纽约的第一个大型音乐厅,由美国钢铁大王兼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1835—1919)于1891年建立。
8 贝西伯爵(1904—1984),美国著名钢琴家,大乐队领班,爵士乐代表人物之一。
9 指芝加哥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区,又称水源区或抽水区。
10 指芝加哥自来水水源区,又称供水区、取水区、抽水区,简称水区。
11 舒伯特(1797—1825)奥地利音乐大师,作品无数。本句与前面“交响乐”相呼应。
12 美国禁酒令;1920年1月—1933年2月,国会曾立法,严格限制酒的制造、贩卖和运输,由联邦禁酒探员执法。
13 威廉·黑尔·汤普森(1869—1944),共和党人,曾于1915—1923;1927—1931,两度出任芝加哥市长。以“大比尔”闻名,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不道德的市长。
14 阿尔·卡彭(1899—1947),于禁酒令期间声名赫赫,是芝加哥黑手党的老大及创建者之一。
15 戴弗西港,位于芝加哥林肯公园密歇根湖畔,很多私人游艇停靠之处,周围还有动物园和高尔夫练球场。
16 增益:即摄影机拍摄时的曝光补偿。
17 海湾战争(1990。0802—1991。0228)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入侵、吞并科威特,于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起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最后伊拉克宣布遵守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其间伊拉克曾向以色列多次发射飞毛腿导弹(前苏联研制),却被以色列装备的爱国者导弹(美国研制)所拦截。拍摄该新闻的电视画面全球直播,爱国者导弹由是名满天下。
18 西尔斯大厦,又名威利斯大厦,芝加哥的摩天大楼,于1973年建成,当时为世界第一高楼,2013年11月才被世贸中心一号楼打破记录;地上108层,地下三层,净高443米(含天线527。3米)。
19 菲尔·唐纳修(1935—),美国作家,制片人,电视节目主持人;脱口秀节目的创始人;他主持的脱口秀在全美连续热播29年。
第5章
锁好沃尔沃车门,我刚把帆布包拽到肩上,便觉一股浓浓的汽油味儿直冲鼻孔。我一边向车库出口的电梯走去,一边试着抚平坐得皱巴巴的裤子。无奈这趟进城足足开了两个钟头,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