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鹿鼎做王爷》第168章


“啊,我?不用想了,看的过瘾就好。”何修彦连连摇头道,他可不相信自己能跟总舵主这个变态一样,能达到‘神’境。
张天宝和袁承志听完何修彦的话,哈哈一笑,有这份平和的心,以后何修彦武学上必定还能更进一步。
皇宫,御书房内。
“高士奇,明珠结党营私,标价卖官,贪赃枉法,欺骗朕的事儿,你知道多久了?”康熙脸色阴沉冷声问道。
高士奇听到康熙冷到骨子里的声音,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有点后悔不该听索额图唆使,把告发明珠的折子呈给康熙过目,但是康熙问了,自己只好如实回答。
于是高士奇就把明珠的劣迹一一说了出来。
康熙听的拳头紧攥,嘴角挂着无可遏制的愤慨。
“明珠啊明珠,亏朕把你当做左膀右臂看待,你有负圣恩啊。”康熙心里一阵冰冷。
可是,康熙随即转念一想,明珠在中枢参政,已经有几年了,党羽众多。如果明珠一倒,必定再兴起大狱,会牵连成百的官员。西北准葛尔最近几年就要用兵,国家经得起这样的动荡吗?再说,如果立刻剪除明珠,上书房中势力就不平衡了,看来此事不能过急啊。
高士奇说完了明珠的劣迹,跪伏在地上头都不敢抬起,额上冷汗直冒。
康熙扫了眼下面的高士奇,这高士奇是天宝推荐的人,有才能不假,不过还是得先给他敲个警钟,免的以后和明珠一个样子。
“高士奇,你既然早就知道,为什么不向朕早点奏明?”康熙语气平淡的问道。
高士奇这下更是害怕,心中暗骂索额图害人,早知如此自己就该先奏明恩师后再做打算,于是忙叩头道:“圣上,明珠之劣迹,臣以前只是耳闻,最近才搜集到,加上。。。加上。。。。人生在世,谁不怕死?索额图、李光地等大人尚且不敢明奏,臣职位低卑,不敢在没有证据前上奏。。。。。。”
话还没说完,康熙突然站起身来,指着高士奇怒声斥道:“混蛋!你懂得什么叫事君惟忠吗?既然怕死,就不要在朕跟前做事!”
高士奇自从来到康熙身边,这还是头一回碰上被康熙问得无言可对,吓得他脊梁上冷汗直流,低着头一声不响地跪着,听候发落。
康熙见高士奇被自己训斥害怕的浑身颤抖,微微放缓语气道:“明珠阴险狡诈,欺君罔上,心术不正,结党拉派,他手中的权力,又足可以陷害忠良。高士奇你做的也对,如果抓不着真凭实据,谁也不敢妄奏,但是,以后再有这种事情,你要第一时间上奏,知道么?”
高士奇听得康熙口气缓了下来,心里也稍松一口气,连连叩头称是。
康熙见高士奇服帖,嘴角轻轻上翘,冷笑道:“他明珠,一个破落户的子弟,一个要饭化子,他比鳌拜还难除吗?”
高士奇一听这话,马上拍马说:“吾皇圣明啊,鳌拜是明火执仗,而明珠却是打着皇上的旗号胡作非为,皇上要想除明珠易如反掌。”
康熙微微一笑,高士奇这个马屁,拍得正是时候,也正是地方。
“高士奇,虽然这次有理有据,但,朕却不能治明珠的罪。”康熙在御书房内缓缓的走了二步开口道。
这句话一说出来,高士奇一愣。
康熙接着又缓缓说道:“宰相换得勤,不是个好事。南宋祥兴年间一年里换了几个宰相。前明的崇祯,在位十六年,换了五十四个宰相,结果不都亡国了吗?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是兴旺之象,明珠固然不成材,可这些年来,也干了不少好事,功大于过。朕要再看他一段时间,如果仍然如此,朕就拿掉他!嗯,高士奇,你把今天奏说的事,写成奏折,存档。除朕和天宝之外,任何人不准调阅。此外,今天的事,一个字都不能泄露出去。否则朕立即砍掉你的脑袋,听明白了吗?”
高士奇心下大定:“臣遵旨!”
(又要下乡去扫荡了,日)
'(第199章 擎天白玉柱)'
康熙接着又对明珠呈进来的折子大加夸赞批注。高士奇在一旁见了,不禁心惊胆颤。皇上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呢?任凭高士奇如何聪明,如何善揣圣意,此刻,他也说不准了。看来,这位三十来岁的皇上,用心深得很哪,“天威难测”,这话一点不假。
“主子,老佛爷不知怎的刚晕倒了。”这时大太监李德全慌慌张张的小跑进御书房满脸焦急的道。
康熙浑身一颤,疾步从御案上下来对李德全怒道:“快传御医去看。”边说边往外疾走,“李德全,去把天宝速速传来,快去。”
这时的康熙满脸的焦急,惶恐,太皇太后在他心里是一根不可摇动的柱子,这么多年康熙已经习惯了这位祖母在背后的默默支持,猛然听到这根柱子倒了,可想而知他一瞬间是多么的惶恐。
太皇太后孝庄老佛爷,在几十年里,辅佐皇太极又亲自扶植了顺治、康熙两位皇帝,他们又都是幼年登基。从顺治入关定鼎,到康熙执政这么多年,太皇太后操了多少心,顶住了多少险风恶浪啊!
康熙对太皇太后感情之深,敬重之深,那是难以形容的。
康熙一路直往太皇太后的寝宫慈宁宫奔去。
宝亲王府大厅。
“王爷,王爷,老佛爷忽然晕倒,主子爷召您速速前去。”李德全汗流浃背气虚喘喘的被人扶着说道,脸上满是急色。
张天宝听的脸色巨变,厅中众高手也是脸色一变。
“怎么会这样?”张天宝喃喃自语,随后身影一闪,便消失在大厅中。
“老祖宗,您老千万不要有事,孙儿马上就来看您。”张天宝一路施展轻功,身子化作一道流光飞速的朝皇宫奔去。
康熙一头扎进慈宁宫,看见太皇太后躺在床上,就一头扑在太皇太后病榻之前,声音颤抖的说道:“老佛爷,孙子来了,在这儿给老佛爷叩头请安呢。”
孝庄太皇太后,此时正发着寒热,昏昏沉沉地靠在病榻上。听见康熙来了,她精神一振,立刻睁开了眼睛,伸出手来要拉康熙,却一点力气也没有:“皇上,你怎么来了。。。。。。还有好多事情等你处理呢。老婆子没事的。。。。。。死不了。”太皇太后吃力的一笑来宽慰康熙。
康熙听完,别过头擦擦眼角泪水,然后起身,坐在炕沿上,双手捧住了太皇太后的手故意笑着说:“老佛爷,你别这样说,孙子是想你了,所以来看看。再说孙子请人给老佛爷你算过命,说老佛爷有一百二十岁的阳寿呢。。。。。”
“唉,我知道,那都是胡弄人的。如今佛祖要叫我,我能不去吗?人都有这一天,皇上你就别安慰老婆子了。有几句话,得趁我心里明白的时候,对你讲清楚。。。。。”
康熙颤声说道:“祖母,您说吧。。。。。孙子我听着呢,我一定句句照办。”
太皇太后粗重地喘了几口气,像是聚集精神:“皇上,我们祖孙两人能有今天,我们大清的江山能有今天,不易啊!你懂吗?”
“是,孙儿明白。大清能有今日,全仗老佛爷您的主持和保佑。。。。。。”
“唉!按理说,我死之后,应该与你太宗爷合葬才对。可是,你爷爷已经大行几十年了,我不忍心再去惊扰他。听说,你的陵墓造在遵化,你就在那里给我造个地宫吧。有朝一日,你也去了,我们祖孙两人还能在地下天天见面。能常常看我的皇孙,我也就心安了。”
听到这里,康熙早已忍不住了,他一头扑进祖母怀里,泣不成声地说:“孙儿依靠老佛爷。。。。。。孙儿我。。。。。。舍不得您老人家呀!”
此刻,太皇太后却异常的镇定,她抚着康熙的脊背说:“好孩子,别哭,别哭,你这么一哭,我的心。。。。。也乱了。”等康熙止住了哭声,她又说:“叫他们全都出去,我有话对你说。”
康熙冲着四周的宫女太监们一挥手,这些人知道,太皇太后有密旨要传给皇上,就悄没声地退了出去,慈宁宫大太监小毛子站在离宫门远远的地方守着,太皇太后喘息了一下,问康熙:“你觉得天宝这些年怎么样?”
康熙一愣,疑惑的瞅了眼太皇太后到:“回老佛爷,天宝自小与我一起,处处为孙儿着想,为人义气又不贪权势,带兵打仗也不亚于古之名将,实乃大清的擎天白玉柱。”
太皇太后点点头,喘了口气道:“这些我早就看出来了,所以,今天要和皇上说的就是,以后老太婆死后,朝中诸事要多和天宝商议,满朝中就天宝一人才是值得皇上你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