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来了》第196章


,枪头之后,并不直接连着枪杆儿,而是有一段大概三十厘米长的细铁条,质地较软,容易折弯,铁条后面,则是配重铁块,标枪的主要重量都集中在这里,配重铁块后面,才是木质的枪杆。
一开始,我没搞清楚那根细铁条到底有什么用处,军官让两个士兵左右端着盾牌,他投掷标枪演示了一下,我便明白了。
军官力气不小,标枪的冲击力更大,即便是两个士兵拿着盾牌,也被刺得往后退了好几步,枪头完全刺穿盾牌,标枪静止之后,跟盾牌相连接的地方,便是那根细铁条,因为后面有配重铁块,重力作用下,铁条发生了弯折,枪杆往下耷拉,所以这支标枪即使是拔出来,也无法立即使用,得把铁条掰直了才能用。
也即是说,西凉标枪是一次性的,可以防止敌人捡起,投掷回来,而在战斗之后,这些标枪又可以回收,简单加工便能再次使用,真是绝了!
了解完西凉兵种、武器之后,我不禁惊出一头冷汗!
西凉的重装骑兵,锁子甲护体,铁甲护马,防御力超强,远距离可以用弓箭,中距离可以投掷标枪,近距离可以用长刀劈砍!对于南山各军种而言,西凉骑兵,无解!
西凉的步兵,大盾防御,弓箭射不着他们,阵型严密,车兵、骑兵均无法冲破,集体进攻,步兵对步兵,没等接战,就先投标枪,干掉敌人一大片,再踩着敌人尸体冲上去,西凉单兵能力本来就强,标枪冲开敌人防线,气势更盛,对于南山而言,西凉步兵,还是特么的无解!
所以,不能野战,野战则南山必败,除非能改变战术或者军种配置!
到了中午,我回到中军大帐,蹭一顿午饭,见到了那个肖丞相,本以为辣么聪明,肯定是个猴妖,或者猪妖(猪其实是很聪明的动物),没想到居然是一只龟妖,而且进化的不是很完全,虽然有人形,但四肢短小,如同侏儒,后背还背着个大壳儿,在衣服下面鼓胀胀的,样子煞是滑稽。
他跟东野乱步“沆瀣一气”,也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只是出于礼貌和官阶差别(他是一品,但我属于王,算是零品,高他一级),叫了我一声大王,然后就和东野用妖语在地图前指指点点,讨论战事。
我默默吃完饭,回到潼关,难得清闲,还不得午睡一会儿!
睡醒,接到赵冉飞鸽传书,说她已经到达巫妖峰,正与巫妖王积极斡旋,请他出山问题应该不大。你看吧,我就说我去了肯定白扯,妖王去了都得“斡旋”才行!
她还说,初音和银狐也都跟随着她,在同行的御医照料下,伤势恢复得很快,让我不必担心,她再次强调,不要让东野乱步和肖丞相胡来,他俩肯定打不过西凉孙立荣。
府内专门负责信鸽的军官叫王鉴明,问大王怎么回复,他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也知道我不会妖语,他得到我的回复之后,需凝练成类似电报样的文字,绑在鸽子腿上放飞回信。
我不想麻烦他,也不想让赵冉担心,故而,只回复了四个字:我办事,您放心。
巫妖峰在南山国的南边,相当于阳界的广州、深圳一带位置,赵冉即便是请完了巫妖王,马上赶来,最快也得三天才能到达前线,接管兵权,而我看对面西凉军的架势,估计明天就要打过渭水来了!
不能坐以待毙,我必须有所行动才行!
跟赵依忆在府内缠绵了一阵,下午,我换上便装,弃马步行,沿着青龙山脉往西南方向,也就是渭水上游走去。西凉增援的各路兵马,依旧源源不断进入其营地后方,浩浩荡荡,我按照营寨数量推算,集结到前线的西凉兵力,应该已经有120万了,情况堪忧啊!
走出能有十公里,我也不知道在寻找什么,总觉得会有所发现似得,绕过一处山褶,我无意中看见,山下的渭水在这里有一处很狭窄的地方,宽度为正常河面的三分之一,只有约五十米,当然,水流很是湍急,而这道狭窄水面上游不远处,则是一片很宽的水域,水流平缓,跟水库似得。
青龙山的西北麓很陡,西凉军的大部队穿着重甲根本爬不上来,所以青龙山并不设防。
我小心翼翼地下到山脚,脱了衣服,潜入水中,测得水深约四到五米,水流虽然很急,但是水下地势较为平缓,全是淤泥、砂石,并没有暗流。
一个构想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或许,可以阻挡住西凉军的第一波攻势!
我捏诀疾行回潼关,虽然有可以调集一个旅的权利,但是我并未调兵,而是通过赵依忆引荐,找到潼关太守,也就是这里的行政长官,让他为我火速征调城内的工匠,石匠、木匠、铁匠、泥瓦匠,有什么来什么,多多益善!
等到傍晚的时候,太守回禀,已经征调四百多人,问我够不够,我估算了一下,感觉差不多,便让他们集合起来,由太守的儿子率领,带着各自工具,去一个秘密地点集结。
我从自己的王府中抽调两百卫兵,随同他们一起前往,主要是保护工匠们。
我又让赵依忆去前方大营,告诉东野,就说得到情报,今晚西凉人要渡河进攻,务必要灯火通明,严加守备,同时,我将东宫令牌给了北院大王府的总管,叫林冲,是个虎头妖,实气九云,且是行伍出身,懂得带兵打仗,我让林冲带着王府其余卫兵,从正面战场下游泅渡过河,袭扰敌军,打了就跑,吸引西凉人的注意力!
呵呵,本王可不是只会火攻的哟!
☆、0181、西凉浮桥
一切安排停当之后,我超过沿着山脉南侧前行的工匠联队,先行到达指定地点,再次下水,摸清了渭水水底的地形。上岸后画草图,制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
待工匠们赶到,按照工种进行分工,木匠伐木,制造地桩、横杆,石匠带着泥瓦匠以及铁匠们先去采石头。两个时辰之后。原材料基本准备完毕,通水性的匠人纷纷下水,每隔两米一根,将近十米长的木桩打入河底,每根木桩的下游方向,以同样长度的木桩斜着支持,然后用铁匠们带来的长钉子,往木桩上钉两米多长的横梁,横梁上下间距约二十厘米,以保障水流通畅。
远远望去,下游西凉军营方向已经打起来了,浓烟滚滚,应该是林冲带府兵在纵火。
大号栅栏构建完毕,所有匠人开始往水里运石料。按照泥瓦匠的指示,在栅栏内侧砌石墙,都是三十厘米见方的中等石头,容易搬运,又不会被冲出栅栏缝隙。
等到子夜的时候。木石结构的大坝终于初具规模,因为石头之间有缝隙,并未完全将水流断掉,但足可以保证大坝上游开始慢慢蓄水,我让大部分匠人回潼关,只留下一百名水性好的士兵和匠人,躲在林中秘密看守,其中有两个是王府信鸽队的士兵。
天破晓时,大坝上下游的水面落差,已近五米,水漫过大坝顶部,致使渭水的流速、流量基本恢复正常。我满意地回了潼关城,林冲已经回来了,伤亡了几十名府兵。不过此次渡河破袭,战果累累,烧掉了西凉军5处粮草屯放点,杀敌百余人!
那边的西凉军被折腾得够呛,河这边的南山军也没闲着,一直在摇旗呐喊,并且开启骂战模式,两军隔岸对骂了一夜!现在双方都已疲惫不堪,炊烟袅袅,但大部分军卒气息平稳,都在补觉。
我策马出城,在南山军营中巡查了一圈,又来到渭水边,隔河观察,除了不知道从哪儿射过来的两支冷箭,对面的西凉军营静的出奇。
等到大概上午九点的时候,南山这边的将士纷纷起床,开始操练,而西凉军不为所动,营中还是一片安静,这有点不太正常,是不是要准备进攻了?
这种静默一直持续到中午,艳阳高照,气温出奇的高,地面温度超过四十度,南山军吃过午饭,都躲在阴凉处避暑,这时,我发现西凉军中气息开始涌动,但是登上瞭望台看过去,却看不出什么来。
我也有点困了,就在瞭望台下打盹,刚要睡着,突听头顶上方传来哨兵的号角声!我纵身上台,只见对面西凉军大营里面,突然集结起来数万部队,扛着事先制造好的木筏,一起朝渭水岸边冲了过来!
果然是要渡河突袭!
我跳下瞭望台,解开战马侧面的鸟笼,将信鸽放了出去,依照先前约定,大坝那边的士兵们,见了信鸽就会挪开水下支持木桩的木头,上游水压足够将没有支撑的大坝冲毁,我用树枝测试过,渭水上游的流速约为3米每秒钟,大坝距离潼关约10公里,洪峰冲过来,需要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