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凶神-曼施坦因》曼施坦因-第26章


所作的合奏,显得非常低沉。
他们向曼施坦因隐约道出了陆军总部对这个进攻西线的黄色作战计划并没有信心,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德军能在西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个计划只是在希特勒的屡屡催促之下才制定和颁发的。后来陆军总司令和陆军总参谋长到A集团军总部视察时,也忧心忡忡地表达了这一个意思。这未免使得曼施坦因大感惊异,在刚刚指导过德国军事史上最卓越的战役之一后,陆军总部在最高统帅部中的地位就下降得如此之低,这种情况着实地令人费解。
波兰战役之时,外部并没有听说过希特勒与陆军总部的争执。在西线发动陆上攻势,具体应该由陆军总部决定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可在9月27日,希特勒事先并未与陆军总司令商量,就直接向三军各总司令宣布,他已经决定在同一个秋季在西线发动攻势,并且准备侵犯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的中立。陆军总部不得不承认了这一即成的事实,于1939年10月9日,以训令的方式,重申了希特勒的这一决定。
曼施坦因的心里涌起了阵阵的悲哀,陆军总部完全是自动地屈服了。它颁发了一个自己对之都毫无信心的作战训令。陆军总部已经蜕化成一个纯粹技术性、执行性的机关,放弃了对陆战所应负的指导责任。现在,希特勒与他的最高统帅部不仅决定陆军应该进行何种战争,而且连时间、地点和方法也都事先决定了。
在贝克被免职之后,陆军总部中第一个能与希特勒直接接触的人就是新任的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他来自巴伐利亚的参谋部,精通一切参谋业务。自他代替贝克出任总参谋长之日起,就密谋打算推翻希特勒,希特勒自兼陆军总司令之后,哈尔德实际上就是希特勒的参谋长了。对于德国军队的传统来说,一位参谋长对他的总司令缺乏信心,甚至要存心反对总司令,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从陆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上来说,他要使总司令希特勒领导F的陆军获得胜利;而从一个叛逆者来说,他却不能取得这种胜利,使他处在一个两难的境地。加之哈尔德上将对部队缺乏同情心,使他成功的机会极为渺茫。1939年秋季中,陆军总部就是由这样的两个人领导的。
不知哈尔德上将到底将元首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第十章 屡进奇计遭排斥
西线不甘为牛后,献上冒险奇计谋;
坦克专家实夸奖,入侵法国作鸡口。
德军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一接任这个职务,就密谋打算推翻元首希特勒,希特勒也察觉哈尔德有所异动,后来找了个理由把他打发走了事,此是后话。
1939年11月的一天,曼施坦因找到了古德里安,把自己对西线作战的看法说给他听,这就是所谓“曼施坦因计划”的雏形:计划的核心主要就是利用强有力的德军坦克部队,经过比利时南部的卢森堡,直抵色当,突破该区内的马其诺防线,而将整个法国战线一分为二。曼施坦因要求古德里安以一个坦克专家的观点,来研究这个观点是否可行。
古德里安回忆起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经在这里打过仗,对这里的地形十分熟悉,就向曼施坦因明确地表示,他在这个地区集中使用德军装甲部队的计划是绝对可行的。但古德里安对这个计划也补充了唯一的附带条件,就是所使用的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数目一定得够用。
于是曼施坦因就把这一计划写成了一个备忘录,经过伦德斯特上将的批准和签署,于1939年12月4日送呈陆军总部。伦德斯特支持这个计划,主要是因为这个计划把他所在的A集团军作为主攻部队,而以前陆军总部的计划,使他的集团军只处于一种配属的地位。
陆军参谋总部并不能摸准希特勒的脾气,他们认为希特勒并不打算很快在西部发动攻势。在1939年一1940年的冬季中,当希特勒正累次下达命令让部队进入集结地域的时候,曼施坦因接待了负责支援A集团军的德国空军参谋长希皮里将军。
“空军是无法在这种积水的飞机场中起飞的。”希皮里将军直言不讳地告诉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觉得奇怪,于是问:“德国空军自波兰战役以来,不是有几个月的时间吗?为什么不构筑坚硬的飞机跑道呢?”
希皮里将军就向曼施坦因解释说,过去希特勒一直都在禁止举行任何与未来攻势有关的工作。另外弹药的生产量也始终不曾达到在西线发动大的攻势的要求。
甚至在1939年9月下旬,波兰战役快要结束的时候,陆军总部拟定的说明文件还认为在1942年以前,德国陆军都不可能获得突破马奇诺防线所需的装备。同样,因为德国政府最近刚刚保证过尊重荷兰和比利时的中立,因此,陆军总部在制定西线作战计划时,没有把德军借道这两个国家的可能性考虑进去。
黄色作战计划中,希特勒坚持在1939年11月12日发动对西方的攻势。并且在11月5日向对部队发出了代字命令的密电。但这段时间的天气实在是糟糕,无法执行,于是这个时间就被一再顺延,到1940年的1月底之前,一共更改了15次命令。
1939年11月23日,希特勒在柏林总理府召集了所有各集团军、军团、军的司令官和参谋长会议。希特勒重申,要尽可能提早在西线发动攻势。希特勒批评了陆军总部总是经常妨碍他的勇敢和进取精神。陆军总司令做了他所唯一能作的事情—一就是辞职。但希特勒拒绝接受辞职。
直到1939年10月19日和29日,所颁发的对西方作战计划还是陆军总部制定的黄色作战计划,但这个计划最后并没有得以实施,而是流产了。
陆军总部的计划是:
遵照希特勒10月9日的训令,陆军总部决定派一支强大的右翼兵力,经过荷兰和比利时北部,击败可能遇到的英法联军和荷兰、比利时两国军队,也就是说,要通过右翼的强力突击取得西线决定性的胜利。右翼的兵力由代号为N的军团支队(下辖3个军)和博克上将率领的B集团军组成。这支兵力集中在上莱茵河和艾弗尔北部等地区。B集团军一共指挥着3个军团,整个北翼有兵力计30个步兵和9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占德军西线总兵力的一半。
N军团支队的任务是消灭荷兰的抵抗,B集团军的三个军团则通过比利时的北部进攻,其路线经过比利时的列日要塞两侧强大的坦克集团将在这里投入决战,击溃联军的重兵集团。
当博克的B集团军担负决定性突击时,伦德斯特和曼施坦因的A集团军则负责其南侧翼的安全。A集团军包括两个军团,即第12与第16军团,共有22个步兵师而没有任何机械化部队。A集团军在艾弗尔南部和亨斯鲁克集结,通过比利时南部的卢森堡前进,其中第12军团在B集团军左翼作梯次防御部署,掩护B集团军的继续前进。而第16军团在越过卢森堡之后,转向南面紧沿着马奇诺防线、萨尔河、色当和缀斯河的北面建立防御阵地,以掩护整个战役的纵深。
另外组成的C集团军共留下两个军团和18个步兵师,用来防守从卢森堡边界起,到瑞士的一段齐格菲防线。另外的17个步兵师和两个机械化师作为战役总预备队。10月29日,陆军总部为B集团军规定了明确的作战目标,“在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尽可能地击毁法军的最大量单位,以求得对于英法两国的陆上和空中战争,创造有利条件”。
简而言之,黄色方案的核心就是使用强大的右翼兵力,从正面击败预计在比利时所将要遇到的英法联军,而以较弱的左翼兵力掩护其侧面。地理上的目标是海峡海岸。
曼施坦因接到这个计划之后,最初的感觉是这个计划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在他看来,这个战略意图就其本质而言,完全是模仿著名的“史里芬计划”。
“我至少感觉到这是一种耻辱,我们这一代的人居然不能做出一件符合于我们时代的计划,而还要照抄老文章,尽管这篇老文章是出自大手笔。”曼施坦因很有些不屑地对身边的参谋说;“更何况我们已经用过一次,我们的敌人对于这个计划已经有了充分的警觉。”
曼施坦因先后与伦德斯特、古德里安等人分析了黄色计划的不足。
这个计划意味着,当德国的主要突击部队——B集团军的43个师——在突进比利时之后,就会迎头撞上20个师的比利时军和10个师的荷兰军队,比、荷两军虽然在装备的训练上,稍逊于德军,但他们却是在本土作战,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