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战笔记》第27章


人。他曾先后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机构聘为顾问,有过一些国际机构工作经验。 
阿拉维的出身背景,使他对外国势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附心理。他依附的并不是阿拉伯世界的王室豪门,而是英国和美国这样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他当年选择英国作为流亡地,是来源于其家族背景的一种“政治本能”,在流亡的日子里,谁能帮助他在政治上找到出头机会,他就依附谁。他为美英情报部门效力,借助美英占领军的力量重返伊拉克政坛。如今,阿拉维对外国势力的个人依附变成了国家依附,这将会给伊拉克历史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不难分析。
临时总理阿拉维(2)
对于美国来说,一个土生土长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布什父子发动了两场战争才把他搞掉,太费事了。现在,阿拉维和伊拉克临时政府的组成人员,不少人都是长期生活在美国或英国的政治流亡者。他们的底细、把柄都捏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手心里,美国什么时候觉得他们不顺心、不顺意了,想换就能换,好办多了,也省事多了。 
。4。 116 三 萨达姆倒台后,阿拉维并未“一步登天”。他在“临管会”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遇到了另一个强劲的政治对手:艾哈迈德·沙拉比。 
美国最早选择的是沙拉比。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沙拉比家族是伊拉克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沙拉比早年留学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专攻数学,又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来回到黎巴嫩,在贝鲁特某大学任教,脑子极好用,被称为“会走路的百科全书”。再后来,成为约旦第二大银行家。1989年银行投机事败,转而投身政治,以推翻萨达姆政权为目标。 
1991年海湾战争后,沙拉比看准时机,投美国所好,于1992年成立了伊拉克最大的反对派组织“伊拉克国民大会”,他担任主席。沙拉比下决心要以这个组织为资本,同美国做一笔比在约旦办银行获利更大的买卖。果然,美国立刻对他寄予厚望。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解放伊拉克法案》,拨出9700万美元巨款支持“倒萨”活动,沙拉比的“伊拉克国民大会”是其扶持重点。据披露,过去4年间,美国共向沙拉比的“伊拉克国民大会”提供了2700万美元巨额资金支持。作为交易,沙拉比向美国提供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条“重要情报”,也成为美国向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萨达姆政权倒台后,沙拉比大摇大摆地回到伊拉克,以伊拉克第一大反对派组织主席的身份,担任了伊拉克“临管会”第一位轮值主席。许多人曾认为,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非他莫属。 
沙拉比哪里知道,他身边有一个人正在同他暗暗较劲。谁?阿拉维。无论沙拉比多么风光,阿拉维始终耐住性子,不张扬、暗使劲。 
主要是美国要对他们两人进行考察比较。 
经过“临管会”一年多试用考察,美国发现沙拉比有一裤裆屎,不但不能重用他,还必须狠狠收拾他。美国最最恼火的一件事,就是他提供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一。5。 117 则假情报,成了“情报门”的导火索,在美国朝野掀起轩然大波,把小布什和美国政府搞得狼狈不堪。再回头一查,发现沙拉比向美国提供的情报大部分是假的,骗走了美国不少钱。 
沙拉比的旧账,美国并不是不知道,但美国的实用主义堪称世界第一。当时,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等人认为,沙拉比是美国手里的一张“倒萨”王牌,他在国际上名声好不好,不用管。直到沙拉比用假情报糊弄美国的伎俩被揭穿后,美国重新想起他在约旦办银行拆的烂污,就像吃了一只大苍蝇,想吐吐不出。 
沙拉比提供假情报的问题暴露后,有关他贪污腐败、弄虚作假、欺诈捣鬼等一连串的不端行为都被揭露出来。美国又发现,沙拉比还充当伊朗间谍,玩弄两面手法,一面把美国在伊拉克的意图向伊朗通风报信,一面有意误导美国。 
美国特别不能容忍的是,沙拉比还没有真正掌权,就敢一次又一次同美国唱反调、做手脚、闹别扭。美国出于政治考虑,准备有条件地允许部分复兴社会党人重返伊拉克政府部门和军队,沙拉比立刻攻击美国:“这不亚于二次大战后让德国纳粹重新执政。”美国发现石油换食品计划中的大量资金被萨达姆政权的官员贪污了,准备搞调查。沙拉比却说,他已经组织人调查过了,请美国向他支付500万美元调查费,如果美国不肯向他支付这笔钱,他就要把有关情况向外公布。实际上,沙拉比自己从中搞了名堂,他想用这个办法阻止美国调查。沙拉比还提出,伊拉克的重建基金也应该交给伊拉克人来管。2004年5月,伊拉克“临管会”轮值主席萨利姆遇袭身亡,沙拉比又借此攻击美国说,这件事表明“美国在伊拉克的安全计划失败了”,唯一办法是把伊拉克安全部队交还给伊拉克自己指挥。至此,美国对他只剩下最后一个感觉:“这条狗疯了。” 
怎么办?明天就收拾他。 
5月18日,美国国防部就向外透露,每月向沙拉比的“伊拉克国民大会”提供的34万美元资助已被取消。5月20日,美军士兵和伊拉克警察将沙拉比在巴格达的“伊拉克国。6。 118 民大会”总部团团包围,进行突击搜查。美军士兵用枪口顶住沙拉比的脑门,不许动。美军士兵和伊拉克警察呼啸而去后,沙拉比用一句阿Q式的语言掩饰内心的无比尴尬,他对记者说:“当美国以这种方式对老朋友下手的时候,它的麻烦可就大了。” 
美国主子对付一条走狗还不容易吗?老子一心想把你喂大,你却反咬老子一口,不识相的东西!狠狠一脚,踢得沙拉比“汪”的一声,夹起尾巴灰溜溜走了。 
5月28日,美国正式宣布了伊拉克临时政府组成人员名单和临时总理人选,从中再也找不到沙拉比的名字。 
四 阿拉维在同沙拉比暗暗较量的过程中,采取的是“龟兔赛跑”的策略,沙拉比是兔子,他是乌龟。阿拉维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在加紧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对内,做好“临管会”多数成员的工作,暗中拉票,争取支持;对外,雇请美国前外交官帕特里克·特罗斯开办的咨询公司,花大钱派人到美国去游说,通过华盛顿的政治说客和纽约的政治评论家们为他造舆论。阿拉维成功了。他在这场“龟兔赛跑”中胜出,当上了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
临时总理阿拉维(3)
人们忽然发现,不能小看阿拉维。 
阿拉维简历:他学生时代就秘密加入了阿拉伯复兴社会党,26岁时已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地区领导成员之一,1971年出走贝鲁特。第二年,阿拉维从贝鲁特前往伦敦定居。流亡中,他密切关注着伊拉克国内局势,结识了不少伊拉克流亡人士。1974年,他与部分流亡人士成立了一个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秘密组织,得到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1975年,他宣布退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1990年,阿拉维的“倒萨”活动由地下转为公开。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阿拉维宣告成立“伊拉克民族团结阵线”,任主席。他这个组织比沙拉比的“伊拉克国民大会”早成立一年。1996年,“中情局雇用了阿拉维”,他秘密策划,准备在伊拉克内部发动一场推翻萨达姆的军事政变,美国提供了600万美元经费援助。此事被萨达姆情报机关侦破,参与者均被逮捕处决,阿拉维在伊拉克国内的亲属也受到牵连。 
那次军事政变虽然破产了,阿拉维却由此积累了一笔重要资本:秘密结识了一些伊军将领。伊战爆发,阿拉维回到国内,亲自找拉马迪地区和巴格达以西地区的一些伊拉克将领谈话,使这些人“一枪未放就投降了”。 
萨达姆政权倒台后,阿拉维也进入了美国选定的“临管会”,成为9名主席团成员之一。 
阿拉维能当上临时政府总理,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的英国背景。英国是伊拉克殖民地时期的宗主国,伊拉克旧王室、旧贵族、旧官僚的后辈们,对英国都有一种依恋之情。 
英国伦敦是萨达姆时代反对派人士的汇集之地。阿拉维流亡英国30年,在伦敦市郊安家落户,成家立业,等于成了英国的“养子”。 
英国也对伊拉克这个老殖民地旧情难忘,寄居在英国的大批伊拉克流亡者,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英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