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最为尊贵?”
凤姐不屑地答称:“谁不晓得是皇帝老爷最为尊贵!”
武宗退后一步,轻轻咳嗽一声,正言道:“我就是最尊贵的皇帝老爷!”
李凤姐哪里肯相信他的一句空话,白了他一眼,愤然说道:“何必骗
我!”
武宗见已至此,索性解开罩衫襟扣,露出一角平金绣蟒的内袍,凤姐
眨着眼睛将信将疑地怔在那里。武宗又从腰间摸出一方玉印,交到凤姐手上,
要她仔细辨识,并说:“这是御宝,上镌‘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你
可看个清楚!”
好在李凤姐粗通文墨,看了半天,认出了那八个篆刻的字迹。她这时
又想起日前夜里曾梦见自己变成一颗明珠,被苍龙衔走,似乎有所预兆。更
记起市人都传说当今武宗皇帝正驻官府。这么说来,眼前这位年轻英俊的酒
客,莫非真的就是当朝皇帝?她终于这样认定了。一个乡野姑娘,突然面对
皇帝天子,自然十分震惊,忙跪伏在地,瑟瑟地说:“臣妾有眼无珠,望万
岁恕罪!”
武宗连忙将风姐搀起,顺势又将她搂在怀里。在堂堂皇帝面前,李凤
姐失去了挣扎抵抗的念头和力量,象羊羔一般柔顺而颤栗,任他摆布。。
第二天,武宗返回宣府后,马上派人用銮舆把凤姐接到镇国府第中,
从此专宠她一人。李龙也被召到了宣府中,授以官职,并得御赐黄金千两。
时光悠悠,转眼已是腊尽冬残,京城百官多次派特使送奏章到宣府,
恳请武宗回朝主政。武宗正沉缅在凤姐的温柔乡中,哪有心情回京,只是一
拖再拖。武宗多次想封凤姐为妃嫔,她总是婉言相辞:“臣妾福薄命微,不
配位居显贵,承蒙陛下垂青,为妾已是心满意足,不复有他求!”并且劝告
武宗:“还望陛下以万民为念,早回皇宫,这样臣妾才能安心,比封我名号
还要高兴百倍呢!
武宗深为凤姐的谦和知礼而感动。后宫中无数粉黛,哪个不是邀功讨
赏,逢迎争宠,都让武宗腻味了。如今凤姐一个乡野民女,既衷情于自己,
又不慕荣华,怎么不让他宠爱不已呢?
在凤姐不断的委婉劝言下,武亲终于决定第二年正月起驾回京。正德
十三年上元佳节过后,春风解冻,梅绽柳舒,武宗皇帝带着李凤姐及一些护
卫人员启程赶往京城。为了领略沿途的明媚春光,李凤姐舍车骑马,与武宗
并驾齐驱,一路看山看水,谈笑风生。
这天,一行人马行到居庸关下,正是薄暮时分。守关将领为了给皇帝
的车马照路,特命人在关下点燃了一大排火把,火光荧荧,把关边石凿的四
大天王巨像映得半明半暗。
李凤姐策马行来,无意间一抬头,猛地看到忽闪忽闪的四大天王像,
个个气势压头,怒目而视,威仪逼人,一下子使凤姐受了惊吓,一走神,便
觉眼前一黑,跌下马来,昏倒在地。
武宗见状大惊,连忙下马抱起不省人事的凤姐,众人相拥着走进了守
将府宅。
一番救治后,凤姐悠悠醒来,但仍然神思恍惚,呓语连连。到黎明时
分,稍见清醒。
凤姐伏在枕上,哭着对武宗说:“臣妾自知福薄,无命入侍宫中,只请
陛下速回,臣妾死也瞑目了!”
武宗紧靠在她身旁,垂泪哽咽道:“朕要等你病愈再一同回宫,朕情愿
抛弃天下,不忍抛下爱卿!”
凤姐气息虚弱,呜咽劝道:“陛下一身系天下安危,臣妾生死何足轻重,
万望保重龙体,以社稷为重。”话刚说完,已经气喘不宁,不一会儿,两眼
紧合,溢然离世而去。
武宗大为悲震,祭奠之后,命人以厚礼将李凤姐葬在关山之上。并按
皇家礼节,用黄土封墓顶。一夜之后,武宗上山道别,却发现封墓的黄土全
变成了白色,不禁长叹不已,对左右说道:“好一个贤德女子,至死还不肯
受封。可惜朕无德无福,不能感动天地使她永年。”为了了却凤姐的遗愿,
武宗当天含悲启驾入关,到宫中料理国政大事去了。
秋香三笑结良缘
唐伯虎、沈周、文征明、仇英,号称“吴门四家”。其中领衔人物是有
“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称的唐伯虎。
唐伯虎与无锡华府美婢秋香结下的三笑姻缘,也是世传美谈。
华府的主人是明武宗正德年间的翰林学士华虹山,为人清雅,取仕而
家居,府第设在家乡无锡郊区。华家家境殷实,仆侍如云,婢女也不计其数,
而最出色的要数华夫人手下的四香,她们分别是春花、夏荷、秋月、冬梅,
又称为春香、夏香、秋香、冬香。
四香在华府中有特殊的地位,她们只为华夫人一人服务,而且仅做一
些轻巧精细的活计,还可调派府中其他仆侍。四香之所以能享此殊荣,除了
因为她们模样儿长得周正可爱,主要的还是因为她们心灵手巧,口舌伶俐,
做事细致周到,深得华夫人的赏识。
而四香之中最为优秀的就要算秋香了,秋香自小父母双亡,在华夫人
身旁长大,不但人长得秀美娇俏,而且聪慧机敏,善解人意。华夫人有什么
意图,有时并不须说出口,秋香便能心领神会,办得妥妥贴贴。华夫人是知
书识礼的名门淑女,受她的影响,秋香也略能识文断墨,而且神情举止,也
染了不少大家闺秀的气韵。所以华夫人对秋香犹为看重,把一些重要的事项
都交给她安排,自己也把她看成是半个贴心的女儿。
这年春天,好善信佛的华夫人特往茅山古寺进香拜佛,随行的有四香
和其他一些仆从。茅山又叫句曲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半山上有一座
古庙,香火非常旺盛。华夫人一行,从无锡乘船,直到戚墅堰河渡口停住,
舍船乘轿东行。一大群仆从拥着几乘华轿逶迤而行,径过句容县城时引得不
少人驻足观望。句容城中熙熙攘攘,很是热闹,坐第二轿中的秋香一时兴起,
悄悄掀开轿帘一角,向外张望。这一望正看见市边有一群少年围成一团,争
相请一位年轻公子在他们准备好的素扇上作画,一个个争先恐后,好不有趣。
被围在中间的那位年轻公子似乎兴致很好,手拈一枝画笔,神清气闲地左涂
右抹,每每只需几笔,就能画好一个扇面,得了画的人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捧
着,象是得了什么宝贝。见此情景,轿中的秋香不由得嫣然一笑。这一笑本
是无意,却不料这时那作画的公子恰好抬起头,正正受了这一笑,作画的公
子似乎受宠若惊,呆呆地望着轿子,手中的画笔不知不觉也蹭到围在他身边
的那些人的衣服上了,竟也不知收回。轿里的秋香,见自己的一笑竟被人察
觉连忙放下轿帘,规规矩矩地坐在轿中。
为人作画的公子,怔怔地目送着轿子远去,却再也无意画画,收笔就
走,也不管那些没得到画的人怎样苦苦相求。这位作画的公子,原来就是堪
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唐伯虎名寅,伯虎是字,自号六如居士,
独禀异秀天资,才情横溢。不但写的文章风采俊逸,特别是能画一手绝妙的
山水人物画,他作画随兴致所至,风格飘逸,笔调恣肆,被人称为神来之笔,
是当时人们争相收藏的妙品。明孝宗弘治年间,唐伯虎曾应乡试,荣登榜首,
成为举人之魁——解元,而他并不着意于继续努力进取,才高气傲,性格落
拓不羁,常醉心于诗酒书画,流连于风花雪月,过一种放浪随意的日子。
这个春花烂漫的季节,他约了二三个好友,同船到茅山游玩,从茅山
古寺归来的路上被人认出,硬缠着他题画。唐伯虎被一路春色感染,心境十
分爽朗,也正手痒着想画上两笔,所以欣然应允,接过别人早已备好的纸笔
开始抒写心中的春情。谁知他一开了头,竟收不了尾,周围那些喜欢附庸风
雅的人不断闻信赶来,直让他应接不遐,但他依然兴致勃勃。
然而,秋香那迷人的一笑,却使他的画兴嘎然而止,所有的心思都只
顾得回味那摄人心魂的一笑了。回客舟的路上,他满脑子里都是刚才稍纵即
逝的那一幕。身为风流才子的唐伯虎对女人的风韵可以说是历经颇丰,但无
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谁都比不上刚上轿中那位女子的浅浅一笑更让
他动心。虽然他不了解那女子的身份,可那端庄俏丽的脸蛋,蕴含着盈盈秋
水的大眼睛,真让人看了着迷。尤其是那一笑,娇而不媚,艳而不俗,似乎
展开了一片春意盎然的天地,怎不引人想要融入其中。
唐伯虎闷闷不乐地回到舟
小说推荐
-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 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娲皇,也就是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她生在承注山(现山东济宁县四十里,虽然是个女子,但也是个极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为难看,牛首蛇身赤发,本领又极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种变化。她是伏義氏的妹子
- 最新章:第66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
- 在高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流,名叫沩水;一条北流,名叫汭水,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毛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
- 最新章:第71章
- 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
- 欢迎您《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一、入主秦宫的名妓赵姬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不断,而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提供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谁人知道就是这位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却是由一名*和一位巨
- 最新章:-名妓卷-第14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名妓卷
-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不断,而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谁人知道就是这位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却是由一名妓女和一位巨商造出来的。这位名妓就是秦始皇的生母,入主秦宫的赵姬。
- 最新章:第74章
- 中国历代美女榜
- 第1节:代序: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1 代序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文怀沙 1910年1月生于北京,号燕叟,国学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著名哲学家、红学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以
- 最新章:第29章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作品: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作者:林立舟 内容简介 屈原的传说 陈胜的传说 曹操的传说 诸葛亮的传说 王羲之的传说 李白的传说 黄巢的传说 方腊的传说 苏东坡的传说 包公的传说 岳飞的传说 施耐庵的传说 朱元璋的传说 正文 屈原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
- 最新章:第16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原著:佚名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
- 最新章:第7章
-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 作者:贺旭志、贺世庆一字王公用一字作为封号之王。辽仅封于王子,如赵王、梁王等,地位高于柳城郡王、混同郡王等二字郡王。金、元仅封于亲王。乙榜 科举制度中取中举人的别称,亦称一榜。榜即考试后揭晓名次的公告。乙与甲对立而言,中进士则称甲榜或两榜。乙字库 明官库名。属兵部。掌储存棉袄、战鞋、军士裘帽,为内库
- 最新章:第1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