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绿珠碧玉,把金定比做了徐德言、曹子建,看来此生复合无望,只有相从
于地下了。所谓“隔世有盟须结发,今生无益枉销魂。”
无法至诉衷曲,更无法彼此安慰,金定断定爱妻以死相许,从此抑郁
连日,遂感沉疾。日重一日,终至于奄奄一息。此时刘翠翠已顾不了嫌隙,
天天来床前侍候。金定最后就死在刘翠翠的臂弯中,她慢慢地把他放下,为
他合上双眼,为他整理了一下头发和衣服。她走出他的屋子,她才哭起来,
她眼泪流出来,越来越多。
李虎山十分怜惜,把金定厚葬在城南道场山麓。刘翠翠想到自己的丈
夫为了寻自己,客死异乡,从今后荒山寂寂,旷野无声,止不住悲从中来。
哭倒墓前,深宵归府,寒疾大作,辗转衾席,不服药石,已是志在必死。她
哭着对李虎山说:“妾弃家相从,已历八年。流离外郡,举目无亲。只有一
兄,也已死去,我病不能起,我死后请把我埋在兄长的墓旁。让我在黄泉路
下,有所依托,不至于在他乡做孤鬼!”不久,刘翠翠死去。
李虎山念及往日的情意,不忍违背她的意愿,就把她埋在金定的坟旁。
从此当地人就把这叫做“兄妹坟”。
冯小青早慧命薄
杭州西湖边有两座常令游人悲叹的美人墓:一座是南齐著名诗妓苏小
小的孤茔,位于西冷桥畔;另一座则葬着明初怨女冯小青,长寂在孤山脚下
的梅树丛中。两座长满青草的孤坟,给西子湖畔增添了几分凄美的色彩,到
这里凭吊的人们不免会回想起两位薄命佳人的凄婉故事。
冯小青原本是广陵(今扬州)的世家女。其祖上曾追随朱元璋南征北
伐,打下大明江山,建立了汗马功劳。明朝定鼎南京后,冯家享有高官厚爵,
到冯小青父亲则受封为广陵太守。冯小青的童年就在广陵的太守府度过,那
日子可谓是锦衣玉食,呼婢唤奴。
冯小青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深得父母的宠爱。冯小青的母
亲也是大家闺秀出身,善于舞文弄墨、抚琴弹弦,只有冯小青这么一个宝贝
女儿,自然是看得比眼珠子还重。从小对她悉心培育,一心盼望她长成一个
才貌出众的姑娘。冯小青十岁那年,太守府中来了一个化缘的老尼,这老尼
一身一尘不染的灰布袈裟,慈眉善目,她见冯小青聪明可爱,就将她唤到身
边。冯小青觉得这老尼慈详可亲,也就非常乐意地站在她面前。
老尼抚着冯小青的头,缓缓开口说:“小姐满脸颖慧,命相不凡,我教
你一段文章,看你是否喜欢?”冯小青好奇心正强,听她说要教自己文章,
饶有兴致地点点头,专注地抬头看着老尼。老尼清了清嗓子,闭目合手,念
了一大段佛经。老尼念完后,睁开眼睛看了看冯小青,冯小青知是在考自己,
当即也闭了眼,把刚才老尼念的佛经复述了一遍,竟然是一字不差。
老尼脸露惊诧之状,随即摇了摇头,口诵一声“阿弥陀佛”,转身对着
冯小青母亲郑重地说道:“此女早慧命薄,愿乞作弟子;倘若不忍割舍,万
勿让她读书识字,也许还可有三十年的阳寿!”意思说若舍不得让冯小青出
家,又教她读书识字,那就连三十岁还活不到。
冯母闻言大吃一惊,但她毕竟是个见过些世面的人,认为凭自家的条
件,冯小青无论如何也能过得舒舒服服。老尼凭一面之见断定小青命薄,定
是故弄玄虚,岂可深信!
送走化缘老尼后,冯母依然一如既往地调教女儿,暂时也没看出什么
异样。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借“靖难”
之名夺得了建文帝的皇位。朱棣进军南京时,冯小青之父作为建文帝之臣,
曾带兵坚决阻挡。当朱棣取得天下后,冯家自然成了他的刀下鬼,诛连全族。
年方及笄的冯小青当时恰随一远房亲戚杨夫人外出,幸免于难,慌乱之中,
随着杨夫人逃到了杭州。
在杭州城里,冯小青举目无亲,只好寄居到一个曾与冯父有过一回交
往的本家冯员外家中。冯员外是经营丝绸生意的富殷,家大业大,见冯小青
孤身一人,楚楚可怜,就收留了她。
住进了冯家,吃穿住都不用发愁了,可一夜之间从太守千金沦落为寄
人篱下的孤女,使冯小青一直沉浸在悲痛忧郁之中。转眼到了元宵灯节,冯
员外家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到冯家来走亲戚的杨夫人,也就是曾带冯小青来杭州的那位夫人,见
小青一个人闷坐在屋中,就硬把她拉了出来看灯。冯家大少爷冯通是个精通
文墨的儒商,趁着佳节灯会大显身手,制了不少谜语挂在灯上。待冯小青出
来时,灯谜已被猜中大半,她走近看时,被一条谜语的谜面吸引住了:
话雨巴山旧有家,逢人流泪说天涯;
红颜为伴三更雨,不断愁肠并落花。
这条灯谜的谜底一下子就被冯小青猜中了,但更吸引她的倒是这首绝
句体的谜面,仿佛是她此时心境的写照,不由地站着发呆。
冯小青异样的神情被制谜的冯家大少爷看在眼里,不禁升出一股怜惜
之情。他早知道家里住进了一个遇难的小姐,听人说是如何才貌双全,无奈
自己是有妇之夫,不敢随意造访。今见到冯小青,他马上猜出了她的身份。
冯通走近小青,轻声问道:“小姐是否已猜中这则灯谜?”冯小青猛地
被惊醒,转头一看,是一位风度儒雅的年轻公子,不由得脸一红,低声答道:
“可否是红烛?”冯通含笑点头,赞道:“小姐好悟性。”冯小青不好意思地
走开了。
几天后,杭州城里下了一场春雪。雪花飘落,到处银装素裹。冯小青
的屋外有几树白梅,这时梅花正迎雪吐蕊,清香溢满小院。冯小青自幼就偏
爱梅花,尤其是白梅。在广陵旧宅她的闺阁前就种着一大片梅树,每到梅花
飘香时,她总喜欢留连其间,享受那份雅韵。飘落异乡,又见到了熟悉的梅
花映雪,她沉闷的心情闪出一片晴朗。于是找了一个瓷盆走出房间,到院中
的梅树丛中,十分用心地从梅花瓣上收集晶莹的积雪,准备用来烧梅雪茶。
这也是她过去常做的一件趣事。
就在这时,也有爱梅雅好的冯通走进了小院,他是特意来看梅花的。
两个爱梅人在雪地梅树下不期而遇,似乎都没有感到惊异,只是会心地相对
一笑。于是,冯通开始帮着小青一同拂扫梅雪,同时零零散散地侃着梅花的
趣闻和吟梅的诗词。不知不觉中,就收到了满满一盆梅花雪。冯小青略带羞
涩地邀请冯通进屋一同烧煮品尝梅雪茶,冯通欣然领命。两个人在一起度过
了一个愉快的下午,烧雪、品茶、谈诗,情融意恰。
有了那次倾谈后,冯通情不自禁地总想找机会接近小青。小青觉得冯
通文雅知礼,又善暖人心,因此也十分乐意冯通来看她。如此一来,冯通三
天两头瞒着妻子崔氏来会小青,小青的小屋中从此充满了生机。终于,两人
的感情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彼此不忍再暗中相会、日日别离,在春天来
临时,冯通向父亲提出了纳妾的要求。冯员外原本对聪明可人的小青就颇有
好感,加之冯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婚后三年不曾生育,因此爽快地应充了冯通
娶小青为妾的婚事。崔氏对此虽然耿耿于怀,但既然老爷子点了头,她也奈
何不得,只在暗中切齿发恨。
小青与冯通有了名正言顺的关系,益发朝朝夕夕相伴相守。冯小青一
个名门千金,嫁给商贾人家为妾,说来有些委屈。冯通对她那般轻怜蜜爱,
她也就非常知足了,满以为劫难已过,否极泰来。在风光旖旎的西子湖畔,
重新抓住了幸福的人生。
不料好景不长,新婚蜜月刚过,冯通的原配夫人崔氏就开发施展她大
少奶奶的威风了。先是对冯通的行动严加约束,继而又对冯小青的生活挑三
拣回。小青口味清淡,不习惯于冯家油腻的饮食,所以冯通常让厨子另外烧
一些合小青口味的小菜。这天,厨子为小青单独炒的菜被崔氏看见了,她故
意斥责厨子道:“冯家有大鱼大肉,谁让你还烧这些没油腥的菜,想丢冯家
的面子吗?以后不许再烧!”说完,把那两盘菜狠狠地倒在了污水池中。
因受制于崔氏,冯通很少有机会来冯小青屋中陪她。小青重新又落于
孤寂中,因为有了那一小段美好时光,眼下的孤寂变得更加难耐。枯坐屋中,
小青只好借诗词排遣忧情。这天,她心有所慨,写下这样两首绝
小说推荐
-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 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娲皇,也就是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她生在承注山(现山东济宁县四十里,虽然是个女子,但也是个极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为难看,牛首蛇身赤发,本领又极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种变化。她是伏義氏的妹子
- 最新章:第66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
- 在高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流,名叫沩水;一条北流,名叫汭水,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毛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
- 最新章:第71章
- 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
- 欢迎您《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一、入主秦宫的名妓赵姬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不断,而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提供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谁人知道就是这位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却是由一名*和一位巨
- 最新章:-名妓卷-第14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名妓卷
-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不断,而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谁人知道就是这位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却是由一名妓女和一位巨商造出来的。这位名妓就是秦始皇的生母,入主秦宫的赵姬。
- 最新章:第74章
- 中国历代美女榜
- 第1节:代序: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1 代序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文怀沙 1910年1月生于北京,号燕叟,国学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著名哲学家、红学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以
- 最新章:第29章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作品: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作者:林立舟 内容简介 屈原的传说 陈胜的传说 曹操的传说 诸葛亮的传说 王羲之的传说 李白的传说 黄巢的传说 方腊的传说 苏东坡的传说 包公的传说 岳飞的传说 施耐庵的传说 朱元璋的传说 正文 屈原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
- 最新章:第16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原著:佚名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
- 最新章:第7章
-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 作者:贺旭志、贺世庆一字王公用一字作为封号之王。辽仅封于王子,如赵王、梁王等,地位高于柳城郡王、混同郡王等二字郡王。金、元仅封于亲王。乙榜 科举制度中取中举人的别称,亦称一榜。榜即考试后揭晓名次的公告。乙与甲对立而言,中进士则称甲榜或两榜。乙字库 明官库名。属兵部。掌储存棉袄、战鞋、军士裘帽,为内库
- 最新章:第1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