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姐姐不愿高攀,妹妹也怕自家夫君官场上受连累,再加上战乱频频,两
家已是多年失去连系,张生与莺莺姨表兄妹也从未媒过面。
崔夫人见是亲外甥相见,就命红娘叫来被她安置在楼上的莺莺,让她
见过表兄。一会儿,莺莺轻轻下楼来,只见她淡扫蛾眉,眼中含喜含羞,纤
腰微摆,好比新荷临风,她端庄娴雅地过来以礼见过表兄,秋波盈盈似语,
却始终没说一句话。
张君瑞正暗自欣喜可以亲上加亲之际,崔夫人却悄悄拿定了悔婚的主
意,一是考虑到张生家境贫寒;二是张生自己又无功名,若将女儿嫁了他,
自己母女二人后半生就没有权势可依靠了。因此她只是细述亲戚之情,绝口
不谈婚事。张生渐渐感到失望,察觉到姨母有反悔之意,而他自己又碍着情
面,不敢斗胆提出,叙谈到深夜后,只好悻悻地离去。
回到自己房中,他愈发无法释怀,莺莺的影子不断萦绕在他心间,令
他食寝不宁,行止无心,终于忧思成疾,病倒在床上。
张生得病的消息传到了崔家,颇有灵性的莺莺似乎猜中了他的病因何
起,于是派红娘前去探视。红娘穿花拂柳来到张生房中,并不说安慰之语,
只是笑容可掬地递给张生一方诗笺,只见上面写着: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似玉人来。
这幅诗笺不啻就是一帖仙丹妙药,正中张生的病根,看过诗后,他的
病仿佛一下子全消失了,从床上一跃而起,感激地对红娘道:“请回复小姐,
今夜定践约而来。”红娘走后,张生喜孜孜地盥洗打扮,然后坐在书桌前,
等待着夕阳西坠、明月东升,心中就象有一面鼓一样呼呼敲响,恨不得还高
挂在头顶的太阳转眼就落到山后去。
这时正是二月中旬,入夜后春寒料峭,月明星稀。张生沿着墙角的一
株杏花树攀上墙头,然后一跃落到隔壁院中。这个文弱书生此时身手竟是如
此灵巧。借着月色,他小心翼翼地找到了莺莺的闺房,也不叩门,轻轻推开
虚掩着的门就迈了进去。莺莺小姐正端坐在梳妆台前,听到响动,转过脸来,
见张生头粘杏花,衣染尘迹,一副狼狈不堪的姿态,脸上却挂着兴奋与欣喜
的表情。这一看,原本是让莺莺又怜又爱又喜,却不料她脑海中一大套闺训
礼教在这时突然冒了出来;因这些内容在平时被灌输得太多,在这春情涌动
的时刻它们居然也占了上风,这种月夜逾墙偷情的行为当然是闺训中绝不允
许的。
她竟也忘了张生的赴约全因自己的一首情诗,居然对张生大加训诫,
端一副威严不可凌犯的神态。这一着,真叫张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下
子把他满腔的热情冻成了惊愕,让他羞愧难堪,狼狈地转身越墙而回。从此,
张生感到柔肠寸断,五内俱焚,几乎绝了求生的念头,病倒在床头,医药均
无效果。
这边事情的梗概被红娘知道了,善良的她深为张生抱不平,于是反复
劝说小姐,让她为张生着想。莺莺这时也深感自己的鲁莽,竟然枉屈有情人,
心中内疚不已,于是再次让红娘送诗笺到张生的病榻前,这次的诗是:
勿以闲相思,摧残天赋才;
岂是因妾行,却变作君灾。
报德难从礼,裁诗可当媒;
高唐休咏赋,今夜云雨来!
这首诗既道出了歉意,又表明了情怀,并再下盛邀,充满诱惑力。张
生奄奄一息的病情,竟然又因诗笺一扫而光,爱情的力量真是不可言喻。
夜阑人静,下弦月高挂天空,满园繁花飘送着阵阵幽香,张生在房中
干等万盼,望着院门缓缓地开启,红娘搀扶着千娇百媚、羞态怯怯的莺莺悄
悄进来。红娘扶莺莺坐下后,很快地退回去,并顺手带关了房门和院门。房
中只剩下张生和莺莺,四目对望,彼此都感觉到对方的身体中热情在激荡,
那万种风情,都从对视的目光中分明地传达出来。
彼此曾在梦中相拥过千百回的人儿,此时近在咫尺,一时间,两人竟
然都不知如何是好。
这究竟是梦、还是真?张生脑中有些恍惚,他还是先站起来,有些摇
晃地靠近莺莺,莺莺也不由自主地立起身来,一对有情人终于紧紧相拥在一
起,溶成了一体。
斜月晶莹,撒落半床幽辉,照着两个妙龄男女飘飘然同赴巫山之梦,
千般恩爱,万般风情,自不必说。有一首“会真诗”就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夜
男欢女爱的神韵: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说不尽的旖旎风光,道不完的柔情蜜意,转瞬之间,寺钟鸣晨。红娘
在走廊上轻轻扣响窗棂,促催莺莺小姐离去。天大亮了,张君瑞仍怀疑置身
梦中,然而枕上尚留有胭脂的痕迹,室中犹留有兰麝的香味,昨夜的一切都
是千真万确的!
西厢春暖,两情欢洽。从此之后,崔莺莺在红娘的掩护下,常常“朝
隐而出,暮隐而入”,与张生卿卿我我,共度良宵,俨然就是一对新婚燕尔
的恩爱夫妻。而这一切都巧妙地瞒着崔夫人。
这样的情况整整持续了半年,又到了秋闱大考的日子。对张生而言,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一朝金榜题名。眼前虽与莺莺两情缱绻,难舍难分,
但想到要想与莺莺终身相伴,就只有搏取功名,才能得到姨母的应允,娶莺
莺为妻。因此,不得不硬下心肠,从温柔乡中挣脱出来,远赴京城应试。通
情达礼的莺莺虽然舍不得张生离去,但为前途着想,也只有含泪点头赞同。
临行前夕,两人再度相会在西厢张生屋中,其愁其苦,无法言表。满
怀柔情的莺莺殷勤地叮嘱张生:“一路风尘,务必多加小心,好好保重自己,
考完即归。”张生却只是泪眼朦胧地望定莺莺,似乎要把她看化,看进自己
的心里。莺莺在等待着,等着他一番山盟海誓,好让自己安心地等着他归来。
但为何张生始终默默不语,好几次仿佛欲言却又止?是不是他对自己只是逢
场做戏,一番云雨偷欢之后,便将一走了之呢?莺莺心中渐渐生出不安。终
于,她略带凄声地对张生吐出了自己的心声:“始乱之,终弃之,这是天下
无数才子的行径。君若如此,妾不敢恨,只是终身为海!”张生听了这番倾
诉,只是噙着泪拚命地摇头,却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一夜的相会,就在这
样的凄凄清清的气氛中挨了过去。这时莺莺的心情正象是“古诀词”中所言:
春风撩乱百花语。
况是此时抛去时;
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诀绝,妾意亦参差;
莫如生死别,安得长苦悲。
多情公子张君瑞为何在这别离之际没有任何承诺及期许呢?深究其
心,他并非一个始乱终弃、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他也有他的苦处:他觉得
自己身无功名,家道又中落,这种情况根本无法给莺莺一个稳定可靠的家。
这一去长安,若是谋得一官半职,还勉强匹配莺莺这位相国千金,若是名落
孙山,他简直无脸再见莺莺和崔夫人。也正是因为这些自悲自怨的心理在作
崇,使他在与心上人别离时,竟不敢留下任何承诺。对情意相投的恋人,他
还抱着这种心态,全因那些陈腐的门第等级观念在作怪,真是可悲可怜!而
崔莺莺偏又不这么考虑,在她眼中,张生是一个才貌双全的翩翩佳公子。此
处一别,将投身于繁华多姿的长安行乐之地,随时都可能物色到比自己更美
丽的名媛闺秀,待功成名就后,便把自己忘到九霄云外。这样想来,怎不令
她心如火焚,仿佛这一别就再无旧梦重温之时。
张君瑞终于辞别了莺莺,来到了长安。也许因为沉溺于情意场中,荒
废了功课,这次科举考试并不得意。失望之余。又想起了普救寺里的恋情,
于是提笔给莺莺写下一封书信,备述了自己的相思之苦,希望借莺莺的柔情,
获得一些安慰和补偿。信虽托人捎去,他自己却因碍于脸面,仍滞留京城,
没有亲去看望莺莺。
这边莺莺得到张生的书信,却不见他的踪影。虽然信中情意绵绵,但
转念想到,他既已考完,又为何不快快回到自己身边,这些令莺莺心生疑窦。
莺莺是一个重情又极富理智的姑娘,她觉得:既然张生已不把
小说推荐
- 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 自从盘古开天地,揭开了人类历史,便开始了无休止的争斗。历史是由男人写的,也有不少女人涌现在其中,娲皇,也就是女娲氏可说是我们中国千古第一的英雌。她生在承注山(现山东济宁县四十里,虽然是个女子,但也是个极奇怪的人,她的相貌尤为难看,牛首蛇身赤发,本领又极大,一日之中,可以有七十种变化。她是伏義氏的妹子
- 最新章:第66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宫女卷
- 在高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流,名叫沩水;一条北流,名叫汭水,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毛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国家的最高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毛,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
- 最新章:第71章
- 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
- 欢迎您《中国历代名女—名妓卷》一、入主秦宫的名妓赵姬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不断,而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提供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谁人知道就是这位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却是由一名*和一位巨
- 最新章:-名妓卷-第14章
- 中国历代名女 名妓卷
-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火连年不断,而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鞭苔天下,威震四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可是谁人知道就是这位让“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的一代霸主秦始皇却是由一名妓女和一位巨商造出来的。这位名妓就是秦始皇的生母,入主秦宫的赵姬。
- 最新章:第74章
- 中国历代美女榜
- 第1节:代序: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1 代序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文怀沙 1910年1月生于北京,号燕叟,国学大师,新中国楚辞研究第一人,著名哲学家、红学家。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多所大学教授;现任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以
- 最新章:第29章
- 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 作品:中国历代名人传说 作者:林立舟 内容简介 屈原的传说 陈胜的传说 曹操的传说 诸葛亮的传说 王羲之的传说 李白的传说 黄巢的传说 方腊的传说 苏东坡的传说 包公的传说 岳飞的传说 施耐庵的传说 朱元璋的传说 正文 屈原的传说 屈原(公元前340-278年,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
- 最新章:第16章
- 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 教书育人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伟大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为之付出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修养品德的最重要的年龄阶段,只有正确的教育,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所有行业中,教育最需要科学,因
- 最新章:第120章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 原著:佚名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六、七千处,遍及全国。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活动的范围。这些分散的原始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融合,形成了2个主要的部落联盟:一是活动于黄河中游的夏人,一是活动于黄河下游的夷人。以后夏人部落不断扩展,与东部夷族相融合,成为最大
- 最新章:第7章
- 中国历代职官辞典
- 作者:贺旭志、贺世庆一字王公用一字作为封号之王。辽仅封于王子,如赵王、梁王等,地位高于柳城郡王、混同郡王等二字郡王。金、元仅封于亲王。乙榜 科举制度中取中举人的别称,亦称一榜。榜即考试后揭晓名次的公告。乙与甲对立而言,中进士则称甲榜或两榜。乙字库 明官库名。属兵部。掌储存棉袄、战鞋、军士裘帽,为内库
- 最新章:第1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