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卷九)
(译):晏殊少年时,张知白以“神童”名义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有草稿在,请另选试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方便。晏殊当时很穷,没钱出门游玩宴饮,就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一天皇宫中给太选讲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执政大臣不知为什么皇上选中宴殊,转天上朝复命,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因此更饮赏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眷宠日深。仁宗登位后,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评):这位常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的太平宰相,得享一辈子清福,原来是这么淳朴可爱之人。其子晏几道,也是“人百欺之而不悟”的贵公子,率直之情,大类其父!
石延年豪饮
(原文):石曼卿喜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尝通判海州,刘潜来访之,曼卿迎於石闼堰,与潜剧饮,中夜酒欲竭,顾船中有醋斗馀,乃倾入酒中并饮之。至明日,酒醋俱尽。每与客痛饮,露发跣足,著械而坐,谓之“囚饮”。饮於木杪,谓之“巢饮”。以稿束之,引首出饮,复就束,谓之“鳖饮”。其狂纵大率如此,廨后为一庵,常臣其间,名之曰“扪虱庵“。未尝一日不醉,仁宗爱其才,尝对辅臣言,欲其戒酒。延年闻之,因不饮,遂成疾而卒。(卷九)
(译):石延年喜欢豪饮,与布衣刘潜为友。在他任海州通刺时,刘潜来造访,石延年在石闼堰迎接,两个人一起举杯痛饮,喝到半夜酒怀喝尽,扭头看见船上有一斗多醋,就倒入酒中一并喝下去。转天,酒醋都喝完了。石延年每次与来客痛饮,都光脚不戴帽子,戴着枷具坐着喝,此种喝法叫“囚饮”;在树顶上喝,叫“巢饮”;用稻草卷个筒,伸出头喝,然后又缩回头,叫“鳖饮”。其饮酒狂放大概都是如此。在宫署后有一个庙庵,石延年常常躺在那里,给庵起名为“扪虱庵”。没有一天不喝醉的。仁宋皇帝喜欢他的才能,曾对左右辅臣讲起他,想要他戒酒。石延年听说这件事,就不再饮酒,不久生病死去。
(评):这位仁兄想必欣慕魏晋人物,肯定《离骚》、《庄子》也烂记于心,效仿《世说新语》中人物,没有虱子也要象王猛一样“扪虱而谈”。率性达情不错,糟就糟在有始无终,听说皇上要用自己,赶紧“洗干净”了等着,从前的放纵不羁似有矫情之嫌。如同一个抽了四十年的老烟枪戒烟,几十年的酒囊一旦缺酒,只有黄泉路上走一遭了。
林逋隐逸
(原文):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有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著棋。”(卷十)
(译):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养两只仙鹤,放它们飞入云霄之中,盘旋飞升,又自己落地入笼中。林逋常常划着小艇,游观西湖各寺庙。有客人到他家里找他,一个童子就会出来应门,安排客人坐好后,就打开笼子把鹤放出,好大一会儿后,林逋就会摇着小船返回,大概是看见鹤飞在天以为信报。林逋高逸倨傲,所学很广,惟独不能下围棋。他常对人说:“我世间事都能做,惟独不能挑粪与下围棋。”
(评):这位“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确实过得神仙生活,而且没有宋朝文人的“道学”气,率真直朴,自己不会下棋,就把此种技艺与挑粪等同,大有儿童心情。我也是通习诸多事,惟不能担粪与打高尔夫。
军粮运送之难
(原文):凡师行,因粮于敌,最为急务。运粮不但多费,而势难行远。予尝计之,人负米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人饷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十八日尽;若计复回,只可进九日。二人饷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斗,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则一夫所负已尽,给六日粮遣回,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或并粮)。叵计复回,止可进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后五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升,减一夫,给四日粮;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减一夫,给九日粮;后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并粮。计复回止可进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日日食六升,后十一日并回程日食四升并粮)。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放回运夫须有援卒,缘运行死亡疾病,人数稍减,且以所减之食,备援卒所费)。运粮之法,人负六斗,此以总数率之也。其间队长不负,樵汲减半,所余皆均在众夫,更有死亡疾病者,所负之米,又以均之,则人所负,常不啻六斗矣。故军中不容冗食,一夫冗食,二三人饷之,尚或不足。若以畜乘运之,则駞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比之人运,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民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卷十一)
(译):一般军队出行,从敌方获取军粮是最要紧的急务。运粮不仅费用多,而且难以载粮远行。我曾经计算过,每人背米六斗,士兵自己携带五日干粮,每人供一个士兵,一行可达十八天;六斗米,每人一天吃两升,两个人吃,正好十八天吃完;如果以往返计算,只可吃九天的行程。两个人供一个士兵食粮,一行可以达二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人每天吃六升,八天的话一个背夫所负的粮食已经吃完,给他六天的粮食遣回,后十八天,二个人每天吃四升或干粮)。如果以往返计,只可有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后五天加回程,每天吃四升加干粮)三个人供一个士兵,一行可供三十一天,一石八斗米,前六天半四个人每天吃八升,派返一个背夫,给他四天口粮;十七天三人每天吃六升,又送加一个民夫,给他九天口粮;后十八天,二个人每天吃四升加干粮。计算往返的话只可前行十六天的里程,(前六天半,每天吃八升,中间七天每天吃六升,后十一天加回程每天吃四升加干粮)。三个人供一个士卒吃用,已为最大极限。如果兴兵十万人,管护辎重的有三分之一,能够战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而运粮的民夫要用三十万人,此外很难再增人了。(放回运夫要有兵卒护援,由于路途中死亡疾病,人数会不断减少,而那些省下来的粮食,以备护援兵卒吃用。运粮的制度,每人平均以六斗计算,这是个总计方法。其中队长不背东西,打柴汲水的人背负减半,多出斤重部分平摊给众民夫,更有死亡疾病不能背米的,他们应负的重量,又平均分摊,那么每个人所负的重量,常常不止六斗的重量。因此军中不容许多余的饭口,一个多余的人吃饭,就要两三个人供应他,还有可能供不够。如果以牲畜运粮,骆驼可以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相比于以人运粮,虽然负多费少,但如果不按时喂草,牲畜多会死亡,一个牲口死掉,它驮负的粮食也得扔掉,相比用人背扛,有利有弊,利害均半。
(评):宋时战争中还没有特别重的军械,仅粮食一项就耗费人力量力如此,可以想见穷兵黩武之罪。隋炀帝三伐高丽,最多一次共有战士一百三十八万人,可以想象要用多少民夫啊。
张杲卿断案
(原文):张杲卿丞相知润州日,有妇人
小说推荐
- 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作者:吴思自序“潜规则”是我杜撰的词。我还想到过一些别的词,例如灰色规则、内部章程、非正式制度等等,但总觉得不如“潜规则”贴切。这个词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它来源于我的一段生活经历 1983年,我在《中国农民报(现在叫《农民日报)当编辑记者,经常阅读群众来信。有一封来信说
- 最新章:第40章
- 隐蔽的历史--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
- 4.朔漠英豪,巍巍雄国 5.兴也太后,亡也太后 6.功高孟德,祸比董卓7.英雄莫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 8.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9.英豪龙虎父,荒唐犬虾子 10.元嘉草草,封狼居胥11.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12《梦溪》拾英13.君王忍将平陈业,换得雷塘数亩田 14.由“奸雄”曹操
- 最新章:-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第75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隐蔽者
- m┃整理┃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隐蔽者》作者:小撒【实体书精校版【作品简介】生死边缘,一生隐蔽,爱恨之间,一念别离。把间谍还原成人,一个双面间谍一生的风云故事,一生的潜伏这里没有英雄,真实,比我们能想到的更残忍。抗战期间,北平青年高振麟,因钦佩军统刺杀汉奸的行动
- 最新章:第77章
- 隐蔽出击
- 作品:隐蔽出击 作者:李李 内容简介 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前夕,国家安全部门获取一份绝密情报:极端台独组织“台湾独立建国联盟”重金从日本雇佣三名职业杀手,准备在中国政府代表团访美期间伺机行刺 4月6日,中国政府代表团乘坐的专机在美国洛杉矶市降落。舱门打开,二十多名西装革履的壮汉鱼贯而出,奔下舷梯,
- 最新章:第74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揭秘鲜为人知的神秘中国特工:隐蔽出击
- 隐蔽出击 第一部分 第1章 粉碎阴谋(1 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前夕,国家安全部门获取一份绝密情报:极端台独组织“台湾独立建国联盟”重金从日本雇佣三名职业杀手,准备在中国政府代表团访美期间伺机行刺 4月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国政府代表团将于4月6日如期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4月6日,中国政府代
- 最新章:第7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