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忙哥剌是真金太子之弟,也是忽必烈非常喜欢的儿子,但至元十六年就病死。阿难答,也不是生养深宫的少爷羔子,他一直在北部边境为大元御边,与海都等叛王交战比海山还要早,年纪也比海山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山兄弟夺得帝位后,把婶娘元成宗皇后卜鲁罕说成是本性淫邪的大破鞋并杀于东安州。政治就是这样,成王败寇,话语权总是掌握在胜利者手上。其实,卜鲁罕皇后乃驸马脱里思之女。大德三年,她受封为后。由于元成宗多病,卜鲁罕居中摄事,与丞相哈剌哈孙关系融洽,“大德之政,人称平允,皆(卜鲁罕皇后)处(置)决(定)。”大都内修筑宏侈的万宁寺,其中不少密宗男女交媾的塑像,卜鲁罕皇后见此丑怪“欢喜佛”忙以帕覆面,下旨令人销毁塑像。可见,从汉儒角度讲,她是一位深受儒家教育知书达理的好女人,道德层面比一般笃信怪力乱神的蒙古男女贵族要高得多。而且,恰恰是先前多年与右丞相哈剌哈孙的愉快合作,元成宗死后她也没有像北魏胡皇后或者满清慈禧那样施出妇人毒心先下手为强铲除“异己”者。
安西王阿难答身在大都,也是稀奇古怪的死催。他本来在北部统领二十万大军捍边。海都死后,诸叛王纷纷来降,忽必烈弟弟阿里不哥的儿子明理帖木儿事隔多年也投降过来,由于此人乃黄金家族重要成员,阿难答亲自陪他回大都觐见元成宗。这一来,他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政治漩涡,且有去无回。
左丞相阿忽台等人想得“拥立功”,便想推阿难答为帝,奉卜鲁罕皇后垂帘听政,并暗中派人阻隔海山的归路。这几个人死脑筋,如此大事,做就做了,非要召群臣议事,告知皇后即将摄政之事。汉族大臣田忠良和何玮立即表示反对。阿忽台吓唬他们:“皇后制令如天,你俩不怕死吗,敢沮大事!”何玮抗言:“我就怕不义而死,如死于正义,又有何畏!”两个汉臣挑头,多数朝臣又不表态,阿鲁台没“民主”成,悻悻而归。
此举“打草惊蛇”,右丞相哈利哈孙先下手为强,把百司印符全收集起来藏在自己家里,封锁宫内府库,然后称疾不出。皇后卜鲁罕数派内官要他出来视事,皆遭拒绝。如果皇后够狠,阿忽台够胆,派兵冲入哈剌哈孙府把他弄死,大事可定。但阿忽台等人怯懦,“未敢发”。
哈剌哈孙一面派人死命催促海山返京,一面派人去怀州就近先迎海山亲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入京。
后世史书,皆一面倒称颂日后的元仁宗爱育黎拨力八达多么“聪明刚毅”,其实,开始接到哈剌哈孙所送密信,他犹疑再三,迟迟不敢出发入京师。正是其汉人教师李孟,才是他能走出怀州最关键的人物。
李孟,字道复,原籍潞州上党,后徙居汉中。此人“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倜傥有大志,博学强记,通贯经史,善通古今治乱”。由于有元一代汉人无由仕进,李孟青年时代就以教书为业,开门授徒,“远近争从之”。后来,他有机会得见真金太子,终于有机会可以显露干才。可惜的是,未几,真金病死,不及擢用李孟。蹉跎有年,海山兄弟少年时代寻汉儒教书,李孟得进王府当师傅。海山北境捍边时,李孟就留在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身边,“日陈善言正道”,为他讲授课业。在怀州四年,李孟“诚节如一,左右化之,皆有儒雅风”,爱育黎拔力八达日后成为“仁”宗,大多是其青少年时代李孟向他灌输儒家“仁义”思想所致。
听闻元成宗崩后大都出现政治真空,爱育黎拔力八达犹豫不行,李孟切谏:“世祖皇帝有宝训:皇族旁支不能嗣统。今宫车晏架(指元成宗崩),大太子(海山)远在万里,宗庙危急,殿下您当奉大母(海山兄弟生母)急还大都,以折奸谋,安人心。否则,国家安危不保!”见爱育黎拔力八达仍旧沉吟,李孟激说道:“倘使安西王为帝,一纸诏书,殿下兄弟母子安有命在?”这句话说到痛处,这位王子忙派李孟先入京打探情况。
可巧的是,李孟入右丞相哈剌哈孙内宅时,正赶上卜鲁罕皇后派去“问疾”的一大群使者在场。情急智生,李孟直接走到哈剌哈孙床边,拿起丞相的手腕就把脉,那群人误认他是外面请来的大夫,竟无人生疑。
密谈之后,哈剌哈孙让他立刻还怀州,催爱育黎拔力八达快入京。安西王阿难答继位的日子已经确定,稍有迟疑,大事皆去。
李孟星夜兼程,赶回怀州王府,力促爱育黎拔力八达王子马上出发:“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如不早行,后悔无及!”王子左右不少人胆弱,表示说:“皇后深居九重,八玺在手,四方禁卫数万,一呼百应。加之安西王手下侍卫众多,从者如林。反观殿下(爱育黎拔力八达),从者仅数十人,兵仗寡弱,如前往大都,无异于自入不测之渊。不如在此静等大太子(海山)兵至,并力图之,时犹未晚。”李孟闻言,知道王子自己心里首鼠两端,痛心疾首道:“阿忽台等人党附皇后,欲立庶子(阿难答)为帝,人心必不相从。殿下如能挺身入京,晓以大义,京师晓君臣之义者,必一呼而至。倘使安西王继位成为事实,大太子(海山)纵然率兵赶至,对方也不会拱手交出皇玺。届时,国中乱起,生民涂炭,宗社危堕。乱起之时,殿下自身及大母必危,此非孝也;继之遗祸于大太子(海山),此非悌也;得时不为,非智也;临机不断,非勇也。如果殿下顺天而为,大事必成!”
有李孟如此激励,爱育黎拔力八达动心。毕竟王子是蒙古人,临大事仍然要求卜士占卜吉凶,派人去街上找算卦人。如果遇见个西域回回或密宗妖僧,估计对方肯定替王子打退堂鼓。恰巧,王府卫士从市场临时拉来一个穿儒服的算卦汉人。
李孟迎此人于王府门外,塞上几锭宝钞,叮嘱道:“惊天大事待汝而决,别的不要多说,只讲一定成功!”算卦人见李孟同自己一样一身儒服,又生受平时半辈子也赚不来的大笔宝钞,自然心领神会。入得殿内,立马卜筮,得到《乾》卦中的“暌”卦。这位卦者并不简单说万事大吉,反而一一道其详细:
“卦大吉。乾,刚也;睽,外也;以刚处外,乃定内也。君子乾乾,行事也;飞龙在天,上治也;舆曳牛,掣其人,耏且劓,内兑废也;厥宗噬肤,往必济也;大君外至,明相丽也;乾而不乾,事乃睽也;刚运善断,无惑疑也!”
李孟从旁添油加醋:“如此大吉之卦,违之如违天!”
有此“精神胜利法”,王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大喜,振袖而起,出门登马,果决向大都进发。原先三心二意的随从、侍臣,大都是迷信的蒙古人,见卦吉,登时皆信心百倍,如影相随,护翼王子入京。
爱育黎拔力八达一行人虽然不多,忽然出现在京城,安西王阿难答与阿忽台等人也大吃一惊,此人此事,出乎意料。这些人毕竟不是成大事者,观望徘徊,一时间还没敢拿爱育黎拔力八达怎么样,听任他到皇叔梓宫前行哭哀之礼。
他们没有马上动手的另一个原因,也因为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哥哥海山正率军远来,这不能不让安西王一伙人踌躇。
于是,安西王等人合谋,想在阴历三月三日爱育黎拔力八达生日这天,借庆贺为名,把王子一帮人一网打尽。史书上如此记载,可能是武宗、仁宗兄弟手下大臣日后的“捏造”。最有可能的是,卜鲁罕皇后及安西王等人并未拿爱育黎拔力八达一伙人放在眼里,只顾准备登基大典,否则,用不着三月三日,趁海山还在远途,大可以趁爱育黎拔力八达一伙人一入大都就把他们抓起来处死,然后下诏全国称海山兄弟反叛。如果这样干,局势自然会倾向皇后与安西王等人。
政治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哈剌哈孙惟恐安西王被皇后卜鲁罕拥上帝位成既定事实,决定先下手为强,便连夜派人密告爱育黎拔力八达说:“怀宁王(海山)道远,不能尽快赶至大都。事不宜迟,当先事而发!”
于是,依恃哈剌哈孙身任怯萨长掌管禁卫军的权力,众人突入禁中,软禁了卜鲁罕皇后。行动顺利,没有遇到任何反抗,由此,也可见出皇后一派对爱育黎拔力八达并无特别的警戒。
然后,在李孟等人谋划下,诱骗安西王阿难答入宫。这位爷以为皇
小说推荐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元朝的另类历史-第53章
- 帝国的正午 - 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作者:梅毅目录序:黄金时代的凋零—隋唐的极盛与五代的极衰那个姓“普六茹”的汉人—隋文帝杨坚隐忍弘博、沉独刻薄的一生样貌怪异的“奇”男予—杨怪的“蛰龙”岁月猙狞毕现的大丞相—杨坚“辅政”的过程混壹南北的大功—隋文帝灭陈的大业文治武功四方宾服—隋文帝的功绩精明不到黄泉界—杨坚晚
- 最新章: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第134章
- 帝国的正午--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
- 黄金时代的凋零—隋唐的极盛与五代的极衰 世事空悲衰复荣,凭高一望更添情 红颜只向爱中尽,芳草先从愁处生 佳气霭空迷凤阙,绿杨抵水绕空城 游人驻马烟花外,玉笙不知何处生—张祜《洛阳春望 透过历史层层的烟雾,回望一千多年前屹立于东亚大地上强大繁荣的唐帝国,苍凉之情,油然而生 在辉煌的七世纪,中华帝国的疆
- 最新章:-隋唐五代的另类历史-第127章
- 华丽血时代 - 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精彩“场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 作者:梅毅华丽血时代中华盛事的胎动期(1)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三分一
- 最新章: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51章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令人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精彩“场景…1.中华盛事的胎动期2.三分一统晋业兴3.大好江山谁承继4“牝鸡司晨”朝纲紊5.树欲静而风不止6
- 最新章:-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151章
- 2988-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
-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之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
- 最新章: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的另类历史-第86章
- 5890-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发表,比较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2-历史的底稿
-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教书匠,读书写字,本是自家的功课,时间一久,就变成了习惯。每天如果不看几页文字,几天不写上几个字,心里就空得慌。据说,古代有写了文字,不求人知而藏之名山的,近人也有宣称,写东西只为自娱自乐,根本不想发表的。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境界,除了曾经写过的情书和偶尔写过的日记之外,写了就想
- 最新章:历史的底稿-第38章
- 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1-历史的坏脾气
- 《历史的坏脾气》堪称去年畅销书市场上的“黑马,作者张鸣继续“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写就《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即从帝制崩溃到现代中国初立这一段,是中国历史上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岁月。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和清理,是今日知识分子关注的课题之一 在书中,作者以其一贯的风趣,把晚清到民国有争议的人物和有趣的故事挨个
- 最新章:历史的坏脾气-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