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章》第82章


三封电报内容全是“母病危速归”。几个人惊愣着。马春光说:“这个李胜利,这么大事也不吭一声,得好好收拾他!” 
他们决定,尽量到师里争取给李胜利请假,让他回家一趟,虽说是演习随时都会开始,但人命关天,老母亲病危,让儿子回去看一眼也是人之常情。 
中午,李胜利从粮站拉粮回来,赵海民马上把他叫到连队的帐篷里来,对他说,如果他打谱想回去看看,就到师里给他请假,想办法让他走。 
李胜利叹口气,大口吸烟:“这几天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好几次想找你们说出来,又忍下了……连长你知道,我妈身体一直好好的,平时很少生病,谁知她偏偏这时候病了……为了演习,你们几个都蜕了几层皮了,眼见着瘦了一圈,这个节骨眼上,我怎么能张得开口?演习虽然不是比伙食,可伙食搞好了,就能把大家的劲儿提起来,能把大家的潜能挖出来,能让全连以最好的状态到演习场上去!食堂不是说离了我就玩不转,可我在和不在,肯定不一样!毕竟围着锅台转悠了五六年了,比他们更知道冷热咸淡,比他们更精细点儿。我在,你们也放心,对不对?……说句老话,自古尽忠难尽孝,这个时候,我不回去,我爸妈他们也会想通的,不会怪我的……” 
李胜利眼泪汪汪了。 
赵海民、马春光、指导员三人感动地望着李胜利。朱指导员说:“胜利,你以支部的名义,给家寄二百块钱去,钱从干部福利费里出!” 
李胜利摇头:“指导员,钱我已经寄走了,家里也不缺钱,谢谢了。” 
赵海民说:“指导员,春光,我觉得应该把胜利的事情反映到师里去,胜利又给大家当了一回榜样啊!” 
李胜利不经意地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啊! 
马春光亲自写了一篇文章,把李胜利接到三封电报而不归家的事迹好好描述了一番,军区的《演习简报》很快就登载了,江师长看到后说,这是个老典型,很能经受住考验的,以后要重点培养。这话传到侦察连,让李胜利两天没睡着觉。 
重点培养,不就是重点提拔吗?看来用不了多久,马华娘俩就能来部队当个“长住户”,而不是“临时户”了。 
过了两天,赵海民专门跑去问李胜利:“婶的病咋样了?” 
李胜利正在亲自抄菜,他挥动着大铁锹说:“噢,马华刚来了信,说是病情稳定住了……你就甭牵挂了,多操心训练的事吧!” 
赵海民心里这才踏实了些。 
二 
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三军联合演习终于开始了! 
战机升空。军舰劈波斩浪。大炮怒吼。火光冲天……这些场景赵海民他们看不到,因为按照预定的计划,边防三师扮演的“红军C师”与当面的“蓝军D师”的交火要在晚些时候进行。而在开战之前,唱独角戏的便是侦察连。 
山区的夜,异常静谧。蓝军A师的阵地前,十多盏巨大的探照灯交叉照射着河面,照在群山之间,照在一片平坦的开阔地上。 
平静的河面上,有一片游动的芦管渐渐靠近河岸,水下面正是赵海民的侦察连。快到岸边了,一个战士从水中呼地露出头,轻轻吐掉口中的芦管。赵海民、马春光等人紧接着从水中露出来…… 
几十公里之外的山谷里,是红军C师的集结地,伪装的火炮,伪装的坦克,伪装的士兵,都在等待侦察连传回的情报。江师长站在隐蔽的指挥所里,焦急地看表,此时离蓝军D师炮火攻击时间还剩1小时20分钟,如果侦察连在这段时间内无法传回准确的情报,那么蓝军的炮火就会覆盖红军C师的阵地。 
前方,悬崖边,赵海民带领的侦察连无声地攀爬着,悬崖的上方探照灯的光柱不停地照来照去。最前面的赵海民爬上一片平坦的地方,就地一个翻滚,到了探照灯照射不到的一条沟壑里,后面的部队依次学着的他的样子,进入沟壑……
红领章 第二十章(2)
前面便是开阔地了,蓝军各观察所在探照灯协助下,严密监视着那片平坦的开阔地。赵海民、马春光戴着伪装的野草编织的帽子,身后的部队隐蔽着,等待着。马春光看看表,小声道:“大约有三公里宽。” 
赵海民点点头:“向后传,快速匍匐通过。” 
话音未落,他已匍匐前进了。马春光伏在原地,压低声音,向部队下达命令:“注意隐蔽,匍匐前进。” 
战士们一一通过马春光身边,紧跟在赵海民身后匍匐前进。行动中的侦察连与山地几乎融为一体,在如同白昼的灯光下,一面绿色的“草皮”蠕动着,起伏着,前进着。神色凝重的赵海民不断加快速度。有的战士脸色苍白,满头大汗,但仍然咬牙加速。有的战士衣袖破了,裤子破了。手、肘和胯部破了,血流出来……这个过程的艰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虽只有三公里宽,但所有人都感到它太漫长了,仿佛没有尽头…… 
他们攀爬过的悬崖和岩石上,血迹斑斑。 
他们匍匐前进经过的那片开阔地上,几十道长长的痕迹,一直延续下去,显得十分壮美,宛若用身体画出的图案。有的地方,能够看到血迹…… 
在后方隐蔽部里,江师长的眼睛几乎没离开他腕上的夜光表,离蓝军D师炮火攻击时间越来越短,如果不能先发制人,红军C师想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看不到赵海民他们的任何踪影,只能被动等待。 
终于,赵海民率先通过了开阔地,到了山脚下,他一跃而起。随后,他身后一名名紧随而至的战士也一跃而起,跟在他身后隐没进山林。谢天谢地,蓝军的探照灯没有发现他们。 
赵海民和马春光爬上一面小山坡,居高临下看去,蓝军D师的阵地一览无余。一门门大炮上的伪装网已经拉下来了。几名战士迅速调整着发报机。赵海民轻轻说出方位,马春光借着手电筒的亮光迅速在地图上画着标记。发报机的声音在夜空中响起来…… 
此时,离蓝军D师炮火攻击时间只剩10分钟。指挥所里,江师长面色凝重。收报员突然惊喜地喊道:“师长!” 
报话机里的赵海民镇定自若地说:“长城,长城!我是长江,我是长江!现在向你报告二号地区蓝军的兵力布暑……” 
江师长心花怒放。随着赵海民的声音,各种信号弹飞向空中。红军C师的炮兵快速瞄准方位,先于蓝军开炮,巨大的轰鸣声覆盖了赵海民的声音。隆隆炮声响彻在夜空…… 
大约就在此时,凌晨四点半,刘越在师医院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 
红军C师的进攻由此拉开序幕,大炮、火箭炮齐发。装甲车在山脚下的公路上滚滚向前。步兵跟随装甲车向前冲锋。 
江师长对着步话机吼道:“我命令:侦察连加入步兵团行列,担任步兵攻击的先锋连!” 
接到命令的赵海民站到高处,大声喊着:“同志们,冲啊!” 
越来越激烈的战斗中,天色微明了,赵海民带领侦察连在炮火中冲锋。 
一个悬崖处,马春光伸手将一名战士拉上来,突然,一发榴弹炮划过头顶,马春光略一愣,飞身将那名战士压在身下。炮弹在不远处爆炸,战士和马春光抖落尘土站起来。马春光右手鲜血直流,战士惊呼:“副连长,你受伤了!” 
马春光大声道:“少废话,快冲!” 
战士飞身跑了。马春光看了一眼受伤的手,顾不上包扎,跟上部队。 
天亮了,红军C师胜利攻占了蓝军D师的阵地,几千人振臂欢呼,声势宏大。 
医生赶来,为马春光的右手缠上绷带。赵海民问他:“伤怎么样?” 
马春光说:“没事。海民,你看大伙多开心啊!” 
“是啊,这场大演习真让我们开了眼界。” 
“如果你调走了,能感受到这个场面吗?” 
“把我的好事给搅和了,我还想找你算账呢!” 
“哎哎,演习结束,你可以走了。” 
赵海民望向远处,感叹道:“你当军区机关是我家的自留地?说不去就不去,说去就去?那事呀,我告诉你,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马春光明白过来,不好意思地:“海民,你看这事弄的,把你的前程给耽误了。” 
赵海民拍拍马春光肩膀:“没关系,在哪儿都一样!我们现在,不是很好吗?” 
“是很好……哎哟……”马春光疼得呲牙咧嘴,蹲下来,额头上沁出冷汗。 
赵海民叫来两个战士,扶马春光下去休息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