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第59章


、德国停留,会见了许多当年的学友,如东条英机、山下奉文等。在这次考察期间,冈村宁次与这些血气方刚的少壮军人畅谈所谓“改造”日本军队的“宏大伟业”,图谋国家改革诸问题,此即“巴登巴登盟约”的主要内容。到了昭和时代,这些人正式成立了“二叶会”,后来发展并改名为“一夕会”。“巴登巴登盟约”以及与驻欧美各国少壮军官的交往,使冈村宁次在军界中初步有了自己的盟友和支持者,为他站稳脚跟并寻求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2年1月4日,冈村宁次回到日本,调任步兵第十四联队,任少佐大队长。1923年3月8日冈村宁次被调回参谋本部工作,任第二部第六课的中国班副班长。该课在日军内部被称作“中国店”,其成员被视为“中国通”,是一个擅长于智谋权术的精干集体。班员中有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岩松义雄等9人。毫无疑问这个“精干”的9人集体,把一个个后来为中国人民所熟知、切齿的魔鬼,几乎都汇集进去了!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7。9级的大地震。9月3日,日本政府为抗震救灾和维持秩序,遂成立关东戒严司令部。 
刚晋升为中佐的冈村宁次被临调该司令部宣传情报部,负责戒严期间的新闻检查。冈村宁次并不满足于宣传工作。经过频频活动后,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参谋本部上海驻华武官的调令。 
%%%次当上了上海驻华武官,他的组织和战略“才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他看到了肥沃的中国土地,开始不断窥视和图谋这块不属于日本的富饶国土 
当上参谋本部上海驻华武官的冈村宁次肩负三项“重任”:搜集中国情报,搜集朝鲜独立运动的情报,进行长江流域作战实地研究。 
冈村宁次不辱重托,上任伊始,就对组织人员进行了一番“清理整顿”,使领事馆武官处的工作步入正轨。 
上任的第三个月,冈村宁次发起筹备了日军参谋本部在上海召开的长江下游作战计划会议,专程由日本赶来的本部负责作战的高级官员,听取了冈村宁次的实地考察报告。这些热衷于侵略扩张的法西斯军官达成了“待时机成熟,必须出兵,控制扼守长江口的远东国际商港”的战略共识。后来日军果然按此阴谋,制造了“一?二八”上海事变,这是后话,暂且不表。话说,1925年,中国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五卅运动。在日本勾结中国亲日派军阀破坏和镇压这场运动的过程中,在上海领事馆工作的冈村宁次充当了重要角色。 
他先唆使英国人出面打头阵,镇压工人运动,引起中国人的反英情绪,同时资助“沙基惨案”后成立的一些罢工组织。这使日本以经济上的些许让步换得了政治上的先行脱身。而在6月23日“沙基惨案”后,华南等地果然掀起大规模抵制英货运动,于是,日本乘虚而入,着力夺取英国在华市场,将日货大量运销华南地区。结果,1925年度日本对华出口总额,非但没有受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而跌落,反而较上一年增长了12%。 
在此期间,冈村宁次也没忘记刺探实地作战情报的任务。他借被学生孙传芳聘请,任孙军事顾问的机会,从孙那里窃取到了部分军用地图,如江浙一带1∶20000的军用地图,再如华中中部地区1∶50000地图等。后来,冈村宁次回国后,把这些地图交给参谋本部,获得了数额颇大的秘密赏金。此后,日本全面侵华时,在武汉作战所用的华中中部地区1∶50000地图,大部分就是冈村宁次秘密搞到的。 
冈村在谍报武官任上,干得风风火火,颇有“实绩”,为日本帝国的侵华事业效了犬马之力。可是,也许是上苍的报应。这期间他的家庭却屡遭不幸,武正是他的次子,在上海得了猩红热,少年夭折。之后不久,其妻子理枝也在东京病逝。 
妻子理枝死后的一段时期内,冈村宁次原来蓬勃发展的“事业”也颇为沉寂了好一段日子。到1927年8月15日,终于接到了担任陆军第三师团第六联队联队长的任命,并晋升为大佐。1928年,冈村宁次终于有了指挥军队和领兵打仗的机会。1928年,日军在中国一手制造了济南惨案。为扩大战事,日军参谋本部于5月9日下达命令,调第三师团赴华参战。13日清晨,冈村宁次心情激动地对联队官兵训话:“让我等官兵在军旗之下驰征中国山东,去保护我日本侨民吧!”
“战争天才”冈村宁次(3)
14日,冈村宁次率第六联队随师团主力开赴山东。可惜,等他们在青岛上岸时,济南城已被第三十六旅团等部队完全占领,“立功”的机会没有了,冈村宁次率第六联队只得暂驻青岛。7月25日,冈村宁次接到了参谋本部的正式调令,回任参谋本部国内战史课课长。 
冈村宁次从青岛调回军部之前,关东军策划的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正引起军政间的龌龊争斗。军部首脑将冈村宁次回调军部,意在要他利用搜集整理文件的工作之便,阻止政府内一部分人调查皇姑屯事件的要求。皇姑屯事件的具体策划和执行者,是冈村宁次早先的盟友、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机敏的冈村宁次很快就领会了自己的使命,他利用“二叶会”和新组织的“星期四会”笼络少壮军官,抵制内阁的调查。1929年6月28日,在张作霖身死一年多后,日本内阁会议才决定,以关东军对“南满”铁路及附属地“警备不善”的理由,给以有关人员“行政处分”。此后,办事得力的冈村宁次被调至陆军人事局补任课长这个肥缺上,干了两年多。 
1932年,日军在九一八事变后为进一步扩大侵华,也为了转移欧美列强对中国东北的注意,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出兵中国上海。熟悉上海情况的冈村宁次利用手段排挤掉颇有背景的竞争对手东条英机,于2月26日被任命为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 
3月6日晨,姗姗来迟的冈村宁次抵达上海,但淞沪战事已基本结束了。4月1日,他转任为临时军事调查委员长,同时晋升为陆军少将,时年48岁,他任军事调查委员长的主要职责就是粉饰日军侵略上海的行动。 
曾经做过日军情报和宣传工作的冈村宁次,在歪曲事实、敷衍塞责方面颇有“经验”,因此,军部首脑才选中由他来主持“调查”,对付舆论。不过这次冈村使出全部招数也揩不净侵略军的“脏屁股”,在中国政府的一再申诉下,国联大会多数代表认定日军在上海的行动是侵略行为,冈村炮制出来的“调查”结果,徒留下欲盖弥彰的谎言一篇。 
5月5日,中日双方经过谈判达成停战协定。尽管日军取得了在上海的种种特权,但冈村宁次还是对协定的内容并不完全满意,认为对中国“让步”太多。 
时隔不久的1932年8月19日,冈村宁次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他奉命转赴东北,出任关东军副参谋长。 
冈村宁次来关东军就任后,面临所谓“匪患猖獗”的困难局面。他口里的“土匪”,其实是指我东北各地的抗日军民。因而冈村宁次将“治安”问题列为首要任务。为此,冈村宁次先给军部打报告,要求增派援军,然后通过“满洲国”政权加强所谓“法制”建设和地方武装建设,收买土匪、招募伪军,建立所谓“谋略部队”为日军作炮灰。 
日伪军疯狂屠杀东北抗日义勇军士兵1932年9月,日伪统治者发布了由冈村宁次等人参与炮制的《治安警察法》,随后又颁行《暂行惩治叛徒法》和《暂行惩治盗匪法》,把义勇军污蔑为“叛徒”、“盗匪”,可以格杀勿论。随着增援部队的到来,在实权人物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关东军50000人马以“步步为营,重点突破”的作战方针,分地域逐次展开,向义勇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1933年春,在以武藤、小矶和冈村为首的关东军的疯狂围剿下,东三省的各部义勇军,除少数坚持斗争外,绝大部分先后被剿垮,无数义勇军战士为反抗侵略而献出了宝贵生命。 
在东三省的抵抗力量被基本扑灭后,日本侵略者以为可以无后顾之忧了,因而开始将贪婪的眼睛盯上了热河省。 
1933年1月1日夜晚,日军在山海关挑衅,制造事端,向山海关和热河发动军事进攻。1月3日,日军占领山海关,揭开了热河战役的“序曲”。热河省,地处辽宁、察哈尔两省之间,南与河北省为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