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舰队的覆灭 [日] 伊藤正德》第25章


肫渌凳撬橇饺说囊恢乱饧共蝗缢凳敲啦文背ち嵋樵谄笸既妹斯浞秩鲜短窖笳秸募枘研哉庖坏闵弦饧且恢碌摹!?br /> 当时,盟军方面确立了以欧洲战场为重点的方针,把太平洋战场列为第二战线,在兵力部署的比例上,欧洲战场占85% ,太平洋战场仅占15% 。美国对此极为不满,要求在太平洋方面至少要占30% ,以便加强对日本的压力。美国认为,在德国败退之际,日本的军事力量也在显著地衰退,意欲一举把日本置于举手投降的地步。 
在1943年1 月14日至25日的“卡萨布兰卡会议”( 美英法首脑以及各军种参谋长的聚会) 上,美国就提出了上述主张。会议期间,美罗斯福总统提出“以船舶消耗战迫使日本屈服是一个非常经济的作战方法,因此,首先应该发挥潜艇的作用,同时,以中国为基地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这一提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很理想的方案) 。马歇尔和金海军上将两位军事首脑也极力主张“在太平洋上要确保决定性的兵力”。总之,看不出有进行大舰队作战的迹象。
(十)双管齐下直捣东京——舰队决战终将在日本近海爆发 
日美舰队经过一系列海上决战,特别是日军从瓜岛撤离之后,美海军完全掌握了西南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并截断了日本军队的海上运输线,一时士气大振,信心倍增。昭和18年5 月1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罗斯福… 丘吉尔会谈即1943年5 月12日到25日举行的华盛顿会议。( 三军参谋长随同参加) 以及8 月19日召开的魁北克会议上,盟军决定对日作战以登陆战为中心,并决定将“进攻东京的路线”分为两路。 
第一反攻路线(A) :马绍尔群岛→特鲁克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硫黄岛→日本即中太平洋反攻路线。。 
第二反攻路线(B) :新几内亚→棉兰老→吕宋→台湾→冲绳→日本亦即西南太平洋反攻路线。。 
围绕这两条反攻路线,尼米兹( 第一反攻路线总指挥) 和麦克阿瑟( 第二反攻路线总指挥) 之间又发生了激烈争执。但是,关于以航空母舰舰队为核心,展开逐岛作战的思想并没有产生任何疑义。在同年11月22日召开的“开罗会议”上,在确定了上述两条进攻路线的同时,也制定了1944年对日作战的设想,其大体内容如下: 
1。 攻占日本重要据点,强迫日本无条件投降,应视为盟军作战的重点。 
2。 若一旦掌握战机,便全歼日本舰队,以潜艇和飞机封锁日本本土。 
3。 途经菲律宾的大反攻指上述(B) 反攻路线。应和内南洋进攻指上述(A) 反攻路线。战同时并举。 
4。 为实现对日本本土的战略大轰炸,在塞班、关岛、提尼安各岛建立能够使用“超级空中堡垒”B…29式机的空军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美海军司令金海军上将公开宣称,美海军力量日趋雄厚,确信昭和20年春季来临之前能够击溃日本舰队。一贯不善于说大话的金海军上将这一席话给三军将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昭和18年12月28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尼米兹和麦克阿瑟发出指令,明确下达了迅速从两条路线对日进行大反攻的战略计划。麦克阿瑟将军对从两条路线反攻日本的作战方案一直心怀不满,认为反攻东京的捷径在自己一方,而尼米兹一方的进攻路线则是个死胡同。因此,麦克阿瑟将军于昭和19年1 月中旬派参谋长萨札兰多少将去华盛顿申述意见。但是,尼米兹对此也不甘示弱,立即派参谋长薛尔曼少将去华盛顿进行力争( 当时的兵力部署是:麦克阿瑟将军方面拥有美陆军四个师,澳大利亚陆军六个师;尼米兹海军上将方面拥有陆军两个师,海军陆战队六个师) 。 
因此,在华盛顿,由威尔逊( 海军) 、恩毕克( 陆军) 、法阿查尔德( 空军)三方代表进行协商,决定从反攻的第一路指中太平洋反攻路线中撤销特鲁克群岛,从第二路指西南太平洋反攻路线中撤销棉兰老岛,并强调在尽量减少牺牲的前提下完成战役目标。为达此目的,对双方进行了调解,仍旧强调了塞班岛的重要性。然而,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之间的矛盾却越来越激烈,因此,罗斯福总统于7 月27日、28日2 天把麦克阿瑟和尼米兹两位指挥官召到夏威夷的某一王宫,经过三方会谈,两位将军终于言归于好,达成协议( 根据此次会谈,尼米兹以航空母舰部队增援麦克阿瑟;麦克阿瑟部队北上大反攻时将越过台湾岛) 。 
以上所谈的是从瓜岛作战到所罗门作战的1 年半的时间里美军制定战略决策的扼要概括,在决策的背后,则隐藏着美陆海两军指挥官激烈的争执和固执已见的分歧。 
在日本方面,由于进行了所罗门航空消耗战,海空军损失飞机7000余架。正当举国上下竭尽全力生产飞机以补充海空军力量不足的时候,日本陆军却说:“也要分给我们一半。”于是,航空器材便被分成两份,实际上,陆军在所罗门一战中并没有损失飞机,因此,全部器材理所当然地应该分给海军。 
想当年,陆军部部长田中义一和忙于建造“八八舰队”的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的步调是何等的一致啊!田中曾将陆军的扩充费拨出一部分给海军,这种“高姿态的理解和协作”在东条陆军大臣方面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日本海军对以东条为首的日本陆军首脑的反感几乎达到了沸点,同时,谴责海军大臣屿田懦弱无能的怨声传遍海军部内的每一个角落。在美国,是中央和谐而前线争吵,在日本,则是前钱和谐而中央争吵。 
在这期间,美海军按照尼米兹的进攻方案,开始了对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的反攻。与此同时,麦克阿瑟的部队也开始了对新几内亚的进攻。到底“哪一面是美军的主攻方向”呢?日本军队大为迷惑,于是,不得不停止所罗门战役,放弃外围防御圈,退到内南洋… 菲律宾内侧防御线。这种“不得已的后退”只是应付危局的权宜之计。如果战争开始时就计划把帝国的生存寄托在这条线上,那么,战局也许会相当理想。
(一)寄希望于第一机动部队——两位司令长官阵亡之后 
日美海军海上舰队决战的日期比日本方面的预料整整晚了两年。这期间,由于疲于所罗门消耗战,日本把下一次的决战日期定在昭和20年春天,以期求得理想的所谓“作战间隔”,得以重整阵容( 指空中战斗力) 。然而,美国却不允许日本这样做,他们早在1 年前就决定进攻塞班岛( 昭和18年12月) ,就这样,双方的舰队决战在美国选择的时机和地点上拉开了战幕。 
在两年中,日本海军方面发生了几起不幸的事件,其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了两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这是世界海战史上罕见的悲惨事件。第一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为了激励在所罗门前线苦战的日本官兵的士气,决定乘飞机去布干维尔岛。昭和18年4 月18日,山本和宇垣参谋长分乘两架飞机出发,在到达目的地15分钟前,遭到20架有关资料记载是16架。美战斗机的伏击。山本座机被击中坠毁( 山本大将的座机由6 架战斗机护卫) ,山本司令长官当场阵亡。这一悲剧的发生是由于山本视察行动的密码电报被美军破译而造成的。这一悲惨事件给日本全军的士气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山本大将阵亡后,古贺峰一海军大将继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此时,日本海军处于防御作战的困境中,古贺为了振作海军士气,亲自率全军2 次向马绍尔群岛一线出击,可是由于美舰队行踪莫测,日本舰队没有抓到战机。就在古贺出击马绍尔群岛之际,美海军利用空中优势发动的逐岛进攻不断取得进展。因此,古贺决定把作战防线后撤至马里亚纳群岛… 西加罗林群岛… 菲律宾… 澳大利亚北部一线,企图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展开最后的大决战,并决心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昭和19年3 月27日,日本海军侦察机报告说在新几内亚北部发现美特混舰队正向西挺进,同时,来自大本营的情报说,敌人的大批运输船正在同一海面向北移动。因此,古贺决定和福留繁参谋长以及全体参谋分乘2 架大型水上飞机,由帕劳群岛即今帛琉群岛。根据地飞往新的指挥地达沃。不料在飞行途中遭到强低气压的袭击,飞机坠毁,古贺身亡。在山本阵亡时,乘坐2 号机的宇垣参谋长得以幸存( 宇垣受重伤) ,而在古贺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