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报告,报告得出了如下结论;由于缺乏兵力,英国人恐怕连“保住他们对这个地区的占领”也保不住。
利斯以自由的方式领导着西线外军处。如果某人表现出对工作胜任愉快,利斯就让他独当一面。否则他就密切监督下级的工作。他对书面报告删改甚严。 “我不能发表这个报告,”他常常这样地对他手下的年轻参谋说。 “你可以只用一半篇幅就能说明问题。重写吧。”他们果然重写了。他本人就是一个擅长用日耳曼语所少见的简短整齐的句子写出清新流畅的散文的语言大师。法国战役之后,他使用这种文体写出了秘密文件第八十九号军队条例,即《敌军情报工作》,这份四十三页的文件构成了德军的第一份正式情报手册。他碰到一些组织问题。珍珠港事件爆发不久,希特勒对美国宣战之后,他丧失了美国小组。这个小组调到东线外军处去了,一半因为西线外军处缺乏人员,一半因为日本专家都在东线外军处,而且第四副参谋总长认为, 日、美这两个国家必须放在一块儿进行研究,因为德国人预料美国人将把注意力集中在太平洋。但是在一九四二年十一月美军和英军在北非登陆之后,美国小组又匆匆回到利斯那儿。算上美国小组,西线外军处共有九十七个军官、士兵和雇员。
一九四三年初,利斯离开了他亲手定型和大大加以扩充的西线外军处。为了得到提升,他需要到前线服役。新上任的参谋总长蔡茨勒让他在俄国指挥一个团。不久利斯升为将官,指挥一个步兵师。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二日,他受伤后被俄国人俘虏。
接替他的是以前的一位下级。面部瘦削、头脑敏捷的亚历克西斯·巴龙·冯·伦内中校,在德军闪电般地攻入法国的光荣日子里,负责填写巨大的法军编制装备表。他四十出头,出生在俄国拉脱维亚众多的日耳曼族贵族家庭当中的一个家庭;他的俄语讲得很流利。一九四二年初,他被调到东线外军处,当时该处全力应付俄国战役。伦内担任三组的新组长,这个组分析缴获的文件,他迅速地提高了工作质量,不去翻译过时的文件,而是集中力量积极处理有用的材料。东线外军处的新处长赖因哈德·格伦不久就让他担任自己的作战参谋。利斯听了这个情况后说道, “这正是他天生所就的职位。”利斯离开西线外军处以后,由于取消了第四副参谋总长而奉命关照这个处的伦格,极力推荐伦内担任这个处的处长。一九四三年三月一日,他果然担任这个处的处长。作为处长,他管得很细,甚至有些刻板;他可以在下级面前俨然以上级自居,并且讽刺挖苦下级;但是在他的无框眼镜和紧锁的双唇后面,有一副象玻璃一样清晰的头脑在工作。
利斯没有预料到盟军进攻北非,第二年,部分由于受了漂到西班牙海岸上的一具尸体身上的假文件的欺骗,伦内对盟军进攻西西里也感到意外。后来,盟军出乎意料地在安齐奥和内图诺登陆,使他非常尴尬。希特勒完全清楚这些失败,因为几个月后他异常恼怒地说; “他们搞的几次登陆,我们一次也没有发现。”现在伦内面临着德国情报官从来没有接受过的最困难的任务:弄清盟军何时越过海峡大举进攻欧陆?
将在何处登陆?
他和他手下的军官将各种现有的迹象归纳在一起,他们虽然充分意识到有些特务可能是双重特务,但他们尤其感到恼火的是间谍的报告。
“这个人的报告有十次是正确的,”曾一度领导美国组的里夏德·奥伊勒中校常常暗暗对自己说。 “这第十一次也是正确的吗?还是恰好相反?是否为了迷惑我们而做了有利于他的事情?”奥伊勒说,判断这些问题常常“不是很简单的事情。”
“我总是在开始的时候就假想“这不是真的”,然后再慢慢找出哪些或许是真的。而不是倒过来:倒过来太危险了。”
即使如此,结果也很少是完全可靠的。 “你必须坐呀,坐呀,想呀,写呀,然后你也只能说; “情况可能是如此。””
这样的工作不会使你有很大的成功把握。奥伊勒说,在战场上可能有这样的把握, “但在这种琐碎的工作上却没有。”
奥伊勒发现分析估价情报不仅是“奇妙的脑力活动”,而且是非常耗费时间的。有时候他连午饭也不吃,一直在办公桌上工作到晚上八点半或九点。
他的上级每日工作的时间更长。洛塔尔·梅茨中校(作战参谋)没完没了地会见向他提供情报的人和使用他的情报的人。他常常要到午夜或夜里两点才了结一天的工作。
梅茨还编辑每日《西线情况报告》。两三页长的报告主要讲述了敌人的活动,列举了新调来的并再次得到证实的敌军部队的位置。除了这个报告以外,伦内在需要的时候,还添写一种报告,这种报告是他在东线外军处从格伦那里学来的。这就是一至两页长的《西线敌军情况估计简讯》,这种报告的视野比较远,有时预料了敌人的意图。 ”
此外,西线外军处每隔较长时间发行若干其他报告。伦内到达之后三个星期,创办了评论英,美军队的两个半月刊。比如,评论美军的半月刊《美国调查》,通常有五、六页,内容包括关于新建立的师的报告、新式装备的细节、指挥官的姓名、向英国调兵的情况以及一张兵力表,表上开列了所有师及其驻地。伦内还出版一系列《西线情报参谋单项报告》。这些报告讨论了例如英国的登陆战术和盟军的手榴弹以及地雷等题目。这些报告发到下级部队,使它们能够准备相应的对抗措施。
然而,伦内的所有这些努力,对于阻止盟军进攻欧陆并没有起帮助作用。诺曼底登陆成功,从而决定了第三帝国的命运之后六个星期,一批军官企图暗杀希特勒。伦内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密谋,但他的反希特勒的情绪和与反希特勒的人的交往,足以使他走上断头台。
接替他的是维利·比尔克林上校。他是莱茵河西岸地区一个种葡萄酿酒的富有家庭的一个成员,他作为一名研究法军指挥官和战术的专家,于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零年在西线外军处工作过。后来他在前线呆了几年,脑部受了伤,经常疼痛,身体虚弱,终于回来领导西线外军处。
西线外军处大大膨胀了。既然在法国和比利时的德军已与敌军实际交战,西线外军处的两种基本战斗报告,已不再是进攻前仅仅彼此互相证实的因而容易使人上当的间谍报告和无线电侦察情报,而是比较可靠的缴获文件和审讯战俘的口供。比如,一九四四年圣诞节的第二天,隆起地带战斗正酣, “一四九一号西线情况报告”的一个部分写道;一、西线。
a)敌军活动……美国第九集团军……巴斯托尼被围敌军在我们的进攻前面势必要放弃更多阵地。
b)军队识别……
战俘证实: 美国第七装甲师的部分部队、美国一零六步兵师的部分部队和美国第二十八步兵师的部分部队, (都)在(比利时东部)斯塔韦洛特一维埃尔萨尔姆战线以东。
二、意大利……”
比尔克林在同一天的《西线敌军情况估计简讯》中,总结了他所看到的盟军的行动:艾森豪威尔正不顾一切地从未被突破的美军防御地段进一步抽调部队,企图发动强有力的反攻,将德军的进攻制止在默兹河东岸,并包围发动楔形进攻的敌军。
因此他是考虑到了他留下的那一部分正在殊死作战的步兵师的宽阔正面所面临的危险的。
但是,尽管偶尔有这样精彩的报告,西线外军处的估价和预言,很少象俄国战场上东线外军处的估价和预言那样多彩多姿、磅礴有力。
许多情况使东线外军处占了优势。它可以在一条战线上集中对付一国的敌人,使它能够根据各部分机构的作用进行组织;西线外军处有许多地区组,分管不同战线上不同国家的军队,因而它的各部分机构的活动是重复的。俄国战场上战争的规模比较大,因此东线外军处的规模也比西线外军处的大。那里的战火不断燃烧,使东线外军处能够取得经验和发展战术,而盟军在西线的断断续续的进攻,使西线外军处不能取得经验和发展战术。俄国战场上经常短兵相接,使东线外军处有多得多的机会来收集情报;在西线,两军在进行最重要的战役之前,是被海洋隔绝着的。最后,虽然两个处都隶属于陆军总司令部,只有东线外军处为它工作
小说推荐
- [德]约阿希姆斯塔勒 -希特勒女秘书的遗著
- 希特勒女秘书的遗著 中译本前言 尽管施罗德自称是不关心政治的人,说她的笔记只是记录了在一些场合的所见所闻;然而这些见闻有时却涉及希特勒争霸世界的某些战略和策略。例如,书中一再提到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书中写道“与英国结盟是解决世界政治问题最理想的办法,这是他(希特勒)始终在考虑的一个问题。他认为,英国
- 最新章:希特勒女秘书的遗著-第49章
- 我的奋斗-希特勒自传
- 作者:阿道夫·希特勒请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此书 评论纳粹 曾经洗卷欧洲的纳粹主义,希特勒带领着德国人民,走向前所未有的帝国荣耀,最后却成为人类最恐怖的历史伤痛 闭眼凝神,让脑海中的世纪影像快转,画面很自然的就暂停在希特勒受到千百万人欢呼爱戴的一幕幕影像上。如果世纪末回顾是你我应该作的一个功课。希特勒这一
- 最新章:希特勒自传-第46章
- 希特勒档案
- 揭秘纳粹核心政治军事生活:希特勒档案 作者[德]亨·埃伯利 马·乌尔 这本绝密资料只供斯大林一人阅读,此后封存近60年 这是一部举世无双的特殊资料,是由前苏联内务委员会根据两位在希特勒身边工作时间最长的两个人私人副官京舍和管家林格的受审记录整理而成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文字材料都毁于战火,因此,这份历
- 最新章:第74章
- 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传
- 《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传》全集【实体书精校版】作者[美]约翰·托兰译者:郭伟强★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书籍简介:本书读者:15岁以上对军政历史人物感兴趣的读者;传记读物的拥趸和收藏者。前言也许,阿道夫·希特
- 最新章:第255章
- 苏德间谍战--"红色乐队"领导人的回忆 利奥波德·特雷伯
- 苏德间谍战“红色乐队”领导人的回忆 利奥波德·特雷伯 出版说明 这是作者利奥波德·特雷伯本人五十年谍海生涯的回忆。他出生于波兰一个贫苦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被苏联情报部门派到比利时、法国,领导一个被称为“红色乐队”的情报网。他领导的情报人员深入到希特勒身边,取得了法西斯最高参谋部的最机密情
- 间谍的战争
- 作者:如水意内容简介 作为一个普通人却要向间谍宣战,最好的办法是同样成为一个间谍 作为一个间谍,要向一个实力强大的间谍组织开战,那就加入一个同样强大的间谍组织 如果无法加入任何一个强大的间谍组织,那就自己建立起一个间谍组织,然后再去战斗至灭亡,或者获得胜利 这就是间谍的战争,讲述一群平凡的人如何成就
- 最新章:第1103章
- 上帝的间谍
- 作者[西]胡安·高美译者:枫雨【由文】主要人物表神职人员安东尼·福勒:前美国空军军官,CIA特工,神父,美国人。维克多·卡洛斯基:神父,连环杀手,美国人。坎尼斯·克洛:圣马太研究所前所长,已故,美国人。梵蒂冈资深职员约奎·鲍瑟:梵蒂冈发言人,西班牙人。间里奇·瓦伦:梵蒂冈宗教法官,意大利人。枢机萨默
- 最新章:第56章
- 懒惰的加勒特子爵
- 文案:文案:大家好!我是加勒特子爵!我并不清楚如何贴切形容我自己。帅气?神一般的男人?不,这些通通都不够格来形容我。如果摆到现代来说,我就是个潇洒丶风流倜傥丶人见人爱丶车见车载丶有权有势丶天怒人怨的又带点懒惰随性的—男公关—阿伯丁伯爵!加勒特子爵把路易斯子爵的领地活动搞砸了—阿伯丁伯爵!加勒特子爵以
- 最新章:第59章
- 希特的酒店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 附】版权归原文作者☆〆书名:希特的酒店作者:清羽未名梦是一种神奇的虚幻,有诗曰梦为一条寂寞的蛇。她爱上了她梦中的男子,她以为那不过是一场梦。然而,渐渐的,当一幕幕真相展示在她眼前时,她知道了自己错的有多离谱,胆小如她,却为了他在一步步的改变。他是高
- 最新章: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