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第1章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诺曼底登陆》 
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臂章,臂章的黑底表示纳粹压迫的黑暗,上有一把十字军骑士剑形状的解放之剑。火焰由剑柄燃起,沿两边剑刃向上燃烧。这象征着复仇的正义,它将烧毁欧洲纳粹统治地区内的敌人政权。剑的上方是一道象征希望的彩虹,由各个盟国国旗上的各种颜色组成。彩虹上方的天蓝色部分象征着被奴役人民重新得到的和平与安宁,而这正是联合国家的目标。 
1940年6月4日下午,德国以闪电战横扫法国,为免于被席卷法国的德国闪电战歼灭,英国军队被迫从敦刻尔克撤退。就在这时,温斯顿·丘吉尔首相在国会下议院作了一个激动人心,但似乎是不现实的许诺。“英国将会继续战斗,”他咆哮着,“必要的情况下战斗上几年……必要的时候自己单独战斗……我们一定能打回去。” 
那一天对英国人来说是不幸的一天,而接下来的几天更加暗淡,因为英国军队想要再次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的土地上打败德国人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每次当英国人为了避开德国的进攻而试图集结其有限的资源建立最后的防线时,要想再发动一场进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但就在丘吉尔发表演说的那天,英国统帅部的一名指挥想出了一个点子,即组织一支经过特殊训练的突击队,向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德国占领军发动骚扰性质的突然袭击。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意味着英国人开始做反攻的努力。四年之后,这一努力达到高峰,一支巨型的盟军舰队被派往法国海岸,并在那里开辟了针对德国的西部战场。
… 
针孔突击队奇袭德国大西洋防御墙(图) 

大西洋防御墙——海滩障碍物,隐藏的炮兵连以及被炸掉毁坏的海墙后面那些纠缠在一起的铁丝网——保卫着法国海边一个小镇。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不到三个星期,突击队就开始发动进攻。6月22日,法国与德国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希特勒叫嚷着,“英国已经被永远地逐出大陆”。就在第二天,120人的英国突击队袭击了法国海岸的布伦,用当时英国军队仅有的40挺冲锋枪中的一半给德军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但这次袭击并不是特别成功。他们没有抓到一个俘虏,也没有获得任何情报,而且部分突击队员在返回英国的途中,未按指定港口登陆,结果被宪兵队当成擅离职守者逮捕,关押了一段时间。 
突击队队员对布伦袭击的重要性也不抱有任何幻想。正如其中一位军官所指出的:“我们去那里只是告诫那些破坏者们我们可以在任何我们愿意的时候返回。” 
突击队继续袭击位于法国、挪威、意大利和利比亚广泛的目标。他们的目标总是很有限:或者是摧毁敌人的防御工事、工业工厂和设施;或者是捕获战俘,获取情报;或者从一般意义上说,是为了提升盟军的士气。尽管突击队使得轴心国十分烦恼,使得他们处于警惕状态,但这些袭击对于战争进程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突击队的这些袭击对轴心国这只巨兽来说,就像是刺在兽皮上的小针孔一样无关痛痒。但英国军队所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尽管丘吉尔梦想能够反攻大陆,英国的战略家们从1940年10月起一直在研究这种可能性,但只要英国在西部战场独自进行这场攻坚战,英国就没有希望发动一场有效的进攻。英国需要朋友,需要共同战斗的盟友。最后,英国成功了。1941年6月,希特勒的军队向东挺进,入侵苏联。随着大规模战役的疯狂进行,德国军队越过一条宽阔的前线,越来越深地渗透到苏联广大的内陆地区,斯大林开始劝告丘吉尔尽尽早地开辟第二战场,从而缓解苏联军队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六个月之后,也就是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也加入到对同轴心国作战的行列。这样,英国、苏联和美国结成了所谓的“大联盟”。第二战场的开辟已为期不远。
… 
艾森豪威尔将军令人怀疑的进攻计划 

到1941年底的时候,随着对进攻的渴望,原先指挥突击队袭击的英国军团——联合作战司令部被委派了一位新长官——国王的堂兄路易斯·蒙巴顿上将被委以重任。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他曾担任一艘驱逐舰的指挥官,是一位出色的、强有力的组织者。在他的机动领导下,联合战队不再是一个只会进行骚扰性突袭的团体,实际上它变成了进攻司令部的雏形。 
突击队的袭击给德军造成的损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突袭,要尽可能地搜集必需的经验和情报。没有人知道什么是必需的,会有什么样的障碍物出现,会遭遇什么样的防御,所以查明情况十分关键。 
盟军内部有不少计划。制定作战计划的都是一些非正统的年轻人,早在1942年的前几个月里,他们就构思出许多稀奇的方案。其中最大胆也是最牵强的方案是在法国海岸登陆,派一支装甲纵队深入巴黎,横扫德军在克里林旅馆的德军司令部,在无名烈士墓上重新点燃战火,然后回到英吉利海峡重新回到英国进发。 
所幸的是,一个更为冷静但又不乏想像力的计划占了上风。像他的上级长官一样,蒙巴顿选择了很有创造力的皇家海军军官——40岁的约翰·休斯·哈利特上校。这位海军上校后来成为D日计划的杰出设计者之一。休斯·哈利特设计了可能是这场战争最成功的突击队作战计划——圣纳塞尔突袭,这一突袭行动摧毁了德军最新、最强大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维修地,这大大地震惊了德国人。这一行动成功地的被毁阻止了“提尔皮茨”进入大西洋进而破坏盟军护航路线的企图。 
然而,圣纳塞尔突袭的成功很容易令人误解。它给休斯·哈利特和他的联合战队设计者们造成了一种错误印象,即只要防御者没有准备,直接袭击经过防守严密的港口是可行的。
… 
斯大林要求开辟第二战场 

与此同时,要求英美开辟第二战场的压力逐渐增加。德国军队更为深入地攻入苏联内陆,苏联损失惊人。上万名士兵和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有的是因饥饿、寒冷和疾病而死亡。斯大林要求西方盟友给予军事上的牵制。“第二战场十分重要,而且也是可行的”,他说。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国内也出现了强大的公众舆论要求支持苏联。在英国城市的布告牌和墙壁上布满了手写的大字报“立即开辟第二战场”。 
在一些美国军事专家看来,苏联已经处于一种绝望的困境,很快就会战败,大量的德国士兵和装备将去进攻大不列颠。为了阻止苏联的崩溃,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下令准备好对法国发动突然进攻的作战计划。马歇尔将军的支持者艾森豪威尔将军草拟出两个相关计划,4月份马歇尔将这两个计划递交给丘吉尔。 
第一个计划代号为“锻锤”。行动要求大约12个师(其中英国军队占10个)的兵力在1942年秋完成登陆。盟军先建立一个桥头堡,等到1943年春实行“围歼”行动时再加入规模更大的军队,那时将会有更多的美国军队可以利用。 
这些计划在英国战略家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对。他们热衷于“围歼”计划,极力抵制“锻锤”计划。他们认为德军过于强大,而盟军过于虚弱。他们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资去发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也没有足够的战舰或飞机之类的运送工具。尽管美国军工生产的能力巨大,但英方认为美国还没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它的军械库还是空的。英国人坚持认为1942年还无法开辟第二战场,他们还设法使美国人同意由艾森豪威尔将军领导,在1942年秋对北非发动一场小规模的进攻。 
然而,英美双方都没有完全放弃开辟第二战场的想法。盟军虽然没有发动一场真正的进攻,但还是在法国港口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在这期间,英美双方的战略家都认为要发动一场针对欧洲的全面进攻必须以一个港口为目标,将其完整占领,这是能够迅速获得供给和增援的惟一方法。带着这样的想法,在突袭圣纳塞尔之后的几个星期,英美进攻计划小组在艾森豪威尔和伯纳德·佩吉特将军的领导下,向盟军发送了一系列法国港口名单,并命令:“请使用足够的力量袭击其中的一个港口,从而迫使敌人做出反应。”
… 
发生在一个小度假村的大屠杀(组图) 

一尊强有力的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