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的附近,毫未受伤,不禁私自庆幸。受伤者立刻就送到医院来了,第一个人因惊怖而死。其他因剧震而失去知觉的人,都没有希望保全生命。一个人胸部重创,也已绝望。一个父亲送来一男一女,男的失去一目,女的两腿粉碎。一个老人背负气息奄奄的老妻,遍体是弹片的伤痕。日机袭击下的平民牺牲者,一批一批送到医院。有人以为日机看错了目标,但我相信这轰炸是故意的。医院的房屋上都飘扬着美国旗,同时屋顶上都有新漆的大幅美国旗,日机飞行甚低,断然不会误认。医院基地上所受的损害,相当严重。墙垣坍倒,电杆碎折,电线断裂,弹片横飞,附近房屋被毁,瓦砾余烬,降积满地。人民开始逃难了。我听到附近邻居钉闭门户的杂乱声,他们都急欲离城。医院里的中国职员也全体弃职而去。对于中国职员的弃职一事,院长尚未表示具体办法,仅谓医院的工作将不能继续进行,第二步势必设法迁出院内的病人。我对于目前的工作虽不如何感到兴趣,不过,要是有人重加考虑,决定继续维持下去,我准备挣扎到底。我懂得我是有点女人气的,迄今尚有余悸。
“十一月十三日。今天没有医生出来工作,始悉昨晚已有几个医生乘军用卡车离城了。看护妇仓皇求去,苦于无汽车,因为所有汽车均在前线。院长想把病人迁出,焦急异常。最坏的事情是他没有方法可以移动病人,尚未离院的人不愿帮忙。他觉得也许会受人指摘,可又并无其他办法,院内是凄凉极了。今晚只剩下一个看门人,一两个苦力,几个女看护妇,她们再等一二天,如有车辆,就要动身的。厨子、洗衣人、火夫、机匠、木匠、手术间工役、药剂师、试验室职员和医生,都纷纷走避了。如果我们留置这些病人,简直无法照顾。幸而若干病人自动离院,明天院中的病人,大概只有一打左右了。
“因为无锡并无军队集中,所以轰炸的情形也许迄今尚不及苏州和其他地方那样惨烈。但正因为如此,日机破例轰炸城内,实使居民猝不及防,造成非常残酷的结果。
“今晚接到消息,据说这里的伤兵可以送到军用医院去了。我们松了一口气。但这也可以证明无锡就要成为火线了。
“十一月十四日。我开动一辆旧汽车的马达,试试是否尚可行驶,结果很好,插上一面美国旗,我们决定明晨拂晓动身。
“十一月十五日。早晨五时半离锡,驱车经过西门的废墟,军队密集,白天掩护。黄包车、马车和逃难人,从城门潮涌而出。空气紧张,大恐怖已濒爆发的境界了。
“我们每经过一个城市,总有许多人等候长途汽车,但我们愈向西行,情况愈见平静。当晚十一时后,我们到达南京,军事上的行动,甚为活跃。我只想重回上海。
“十一月十九日。昨日乘轮离开南京,今天停泊镇江,明晨驶往口岸,然后改乘小轮,取道运河转赴内地,目的在于避开长江的封锁线。
“十一月二十一日。回到上海了!刮去战时的胡髭,舒舒服服地安居家中,觉得感慰之处良多,但我不能够忘记遗留在我们后面的灾难与苦痛。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期间,我所目睹的现实,使我永远厌恶战争。无辜平民遭遇的灾难与苦痛,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要是任何人只要有一次能够亲自经历战争,中立法也就没有需要了。”
在这一次日本进攻中国的侵略战争中,牺牲于轰炸下的平民,其情形之惨,数量之大,打破了历史的记录。日本飞机于八月十五日首次由台湾渡海袭击南京,从此以后,中国所有重要的城市,除在辽远的省份外,几乎都受到空袭的威胁。一九三七年七八月间日本空军在华北的活动,比较八月十五日以后华中华南各城市被轰炸的情形,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微不足道了。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三日美商上海英文大美晚报,刊载下列日本官方通讯社同盟社的东京电,足见空袭范围的广大:
十一月三日同盟社东京电据海军省发言人今日宣称,自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我海军飞机共八百五十架,参加轰炸上海战场华军阵地及后方,该发言人并谓共掷炸弹二千五百二十六枚,计重一百六十四吨,故华方损失奇重……
据十月十五日英文大阪每日新闻载称,自八月十五日首次轰炸南京迄今两月内,日机共袭击六十处以上具有“军事价值”的城市,列表如下(十月十三日为止):
山东省韩庄、枣庄、兖州、济宁。
江苏省南京、浦口、上海、句容、无锡、江阴、苏州、昆山、嘉定、太仓、松江、宿州、扬州、南通、海州、连云、淮阴、南翔。
浙江省杭州、宁波、海宁、笕桥、嘉兴、诸暨、金华、卫县、绍兴。
福建省厦门、龙溪、建瓯。
广东省广州、石龙、虎门、惠阳、英德、曲江、乐昌、安阳、潮汕、汕头、黄浦。
安徽省芜湖、广德、安庆、滁县、蚌埠、寿阳。
江西省南昌、上饶、余江、清江、九江。
湖北省汉口、武昌、汉阳、孝感。
湖南省株洲。
上海密勒士评论周报主笔鲍威尔(J。B。Powell)对于日本方面的军事行动,向作大胆的直接的观察,他在十一月三十日该刊上发表评论如下:
“该报所举出的六十多个城市,其中真有军事价值的很少,要是把上海附近曾遭日机袭击的十多个村镇,也列入表内的话,现在被轰炸的城市,恐怕又已增加一倍了。十月二十四日下午,记者看见二十多架飞机,其中十架是双引擎的单翼机,每架投炸弹六枚,从事轰炸苏州河北一带农田菜园间大多数只有一二家人家的小村舍。据一位目睹轰炸的外国人说,从早晨到中午,日机十八架轮流轰炸,约掷炸弹两百枚,大多数是巨型的,超过二百磅。午后投掷的炸弹,恐怕也在一百五十枚以上。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地带,竟落下炸弹约三百五十枚。今天兴许是日本飞行员野外掷弹的演习日,要是为了公开表演以娱来宾的话,他们也许还可以做出各种姿势,一队一队的飞机,三架四架不等,从很高的天空急降而下,向村舍投掷巨型的炸弹。这些村舍是用竹头和泥土构成的,屋顶覆瓦,每宅的代价不过美金四五十元。幸而这些乡下人已经躲避,对于躲避的艺术,已经相当纯熟。不过,平民还是有受伤的,往往是年老的女人,走向租界或被送到租界里来。苏州河某处,几个乡下人把五个日机轰炸下的牺牲者,埋葬在一个炸弹的窟窿中。
“我们看了沪西庇亚士路庐别根路转角处的弹穴,就可以知道日本炸弹的威力。沪西的轰炸是有若干军事意义的,因为中国军队在苏州河岸的那一个转角处,有沙袋堡一座,附近并构筑战壕。那一带落下了六颗炸弹,弹穴的直径约自十二尺到十八尺,深度约自六尺到八尺。可是,转角处的沙袋堡屹然无恙,圮坍的壕沟也立即修复,也无人受伤。沿苏州河的村舍,在以前几次轰炸中,损害甚重,如今大多数却已成为空屋,只留下几个老人。不过许多农民和园丁,仍刻苦耐劳,照常耕种,即使炸弹落下的地方相隔仅几百码,也不肯放弃工作。这些农民和园丁的坚持工作,使上海不致发生饥饿的恐慌,上海的市民,不论是中国人或外国人,应该如何感谢他们呵。每天清晨,挑着菜担的乡下人,在沿租界的马路上,鱼贯而行,络绎不绝,这可以表明中国儿女们刻苦耐劳的真实情形。
“上海报刊上刊载关于死亡和破坏的各种新闻的大标题,概括地说出了每一次惨剧的内容,而这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了。试举一例:日机轰炸松江,死二百人,伤四百人;防空壕中四十人同归于尽……
“中国军队于十月二十八日(星期三)午后退出闸北,又给予日本飞行员以屠杀平民的好机会。从闸北退出的中国军队,于晚间通过苏州河的梵皇渡铁桥,故未遭日机轰炸。第二天早晨,成千成万的平民,大多数是妇孺,拥塞道旁,争欲通过单轨的铁桥。像这样一个屠杀的机会,实在是太动人了,日机一架不断飞近桥面,扫射恐怖的难民。有一次,飞行员扫射的结果,难民死伤各十二人,其中有妇孺数人,僵卧桥面,沿租界的马路上,多处发生同样的惨剧。”
关于滥行屠杀平民一点,日方军事和外交发言人曾屡次加以否认,表示?
小说推荐
- 鬼子来了:日军暴行记
- 作者:伯夷 等】内容简介: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八年的漫漫长夜、遥遥征程,古老的华夏大地战栗于隆隆的枪炮声中、燃烧于侵略军的“太阳”旗下。鲜血和泪水、不屈和抗争,展示着一个古老民族决不低头的个性,描绘出中国抗日御侮历史的雄壮画卷。一部尘封了60多年的血泪历史再次被一页一页地翻开…目录编者的
- 最新章:第22章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 一个中国革命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作者:李耀宇,李东平 这是一个自幼参加中国革命的普通士兵对其人生经历的私人记录。书中虽然没有透露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内幕、描写革命过程的奇峰险壑和波澜壮阔,但作为许多历史细节唯一健在的见证人,他忠实地记录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稚拙平实的一面,革命领袖们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从不缺
- 最新章:第41章
-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 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 作者:于江欣 第一章“奇怪战争”不奇怪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天晚上,奥古斯塔·赫西所能记得起来的只是那死一般的寂静。那天像往常一样,她帮助妈妈把咖啡具摆放到柜台后面,把桌面擦干净,就等着顾客光临了。过了好一会儿工夫“金谷穗”咖啡馆仍然寂静无声,空无一人。朦胧的咖啡馆就
- 最新章:英军反法西斯著名战役纪实-第152章
- 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 作品:八路军一一五师征战实录 作者:李文 内容简介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她咆哮着从远古走来,带着曾是世界文明发祥地的骄傲,也带着古代四大发明的辉煌 自从1840年开始,她遭到世界上多个列强的百般欺凌,自己的血脉中多了一份屈辱,咆哮声中也掺进了一丝丝哀怨 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仅仅是短暂的一瞬。不久
- 最新章:第70章
- [主进击的巨人]简单粗暴兵长追求实录
- 作者:肆泠【由文、chapter1.南方有佳人,兵长一米六【chapter1.南方有佳人,兵长一米六】春天到了,香樟弥漫了,柳絮飘满了,也想要个男神啊~尘土飞扬,血肉四溅,巨大的响声震彻云霄,好像地面都跟着摇晃起来。世界正经历着地狱般的浩劫,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却是人类打响反击战的第一枪
- 最新章:第102章
- 顾卫南的军校日记 作者:南州
- 《顾卫南的军校日记》作者:南州文案报告教官,我看上你了!军校新兵饥渴难耐,扑倒美男教官军校文,风格比较轻松,内容比较生活化。内容标签:强强 军旅 欢喜冤家 情有独钟搜索关键字:主角:顾卫南,陈诺编辑评价:根本不想上军校的顾卫南,在校门口被笑容迷人的军训教官陈诺所吸引,从此对陈诺穷追猛打大胆追求。追到
- 最新章:第108章
- 夜行实录
- 作者:徐浪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01 ISBN:9787201130248 写在前面 我叫徐浪,是个“夜行者“夜行者”是个舶来语,英语里叫Night Crawler,听着跟蝙蝠侠似的,实际是个苦差事—都是一些靠追逐独家或一手的社会新闻,卖给大媒体赚钱的自由记者 这行说起
- 最新章:第68章
- 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
- 作者:张卫波前言抗日中国人一定要记住的惨案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转眼间,60年过去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是20世纪乃至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残酷、最血腥的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和压迫
- 最新章:第23章
- 呼风唤雨的牛人实录:民国大腕
- (﹏(﹏╯呼风唤雨的牛人实录:民国大腕第一部分 回首向来萧瑟处 第1节:只为袁世凯一人“出版”的荒唐报纸(1)森林密层层,独自慢慢行;红叶和绿叶,天然画图成。冯玉祥只为袁世凯一人“出版”的荒唐报纸民国名士刘成禹、张伯驹所著的《洪宪纪事诗》中,有这样的诗句“群言举世已滔滔,假印刊章孰捉刀”说的是中国新
- 最新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