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这样上书的都受到皇上的奖赏,而持反对态度的长孙无忌等重臣却日受冷淡。
武则天终于明白,她是无法取得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的,于是,她到一群不得志的寒门庶族出身的官吏那里去寻找支持者,如中书舍人李义府、王德俭、御史大夫崔义玄、御史中丞袁公瑜以及许敬宗等人。武则天在朝廷中得到了这批人的支持,她就软的不行,来硬的了。李义府首发其难,率先上表请求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永徽六年(655年)八月,唐高宗正式提出废立皇后事宜,长孙无忌一派当然是“濒死固争”,褚遂良等人也来谏劝,并说皇后出自名家,不可轻易废弃,即便要立新皇后,也应选择名门淑女,不该立武则天这种奉事过先帝的人,并举出妲己、褒姒等妖女亡国的前朝事例,谏阻唐高宗。在当时的宰相中,惟有李勣说这是陛下自己家里的私事,何必要问外人呢?”
九月,贬褚遂良出朝。加上高宗又查出王皇后在宫中搞巫术活动,王皇后和萧淑妃终于在十月双双被废为庶人,武则天顺利成为皇后。十一月,李勣在太极殿主持册后典礼。打扮得活仙女一般的武则天,身着皇后大礼服在肃仪门的城楼上接受文武百官及外国使节的朝拜。这个史无前例的皇后受朝拜的命令使闻者无不为之震惊。第二年,太子李忠被贬为梁王,立武则天之子李弘为太子。永徽六年11月1日,王皇后被废后的半个多月,举行了册后大典。
出身低微的武则天终于实现了她登基的第一步,成为令天下俯首、威仪逼人的大唐皇后,时年28岁。
告密和酷吏
武则天当皇后的目的达到了,她的第二步计划是攫取权力。
武则天当皇后以后,当务之急是把原皇后一党彻底整垮。她把王皇后、萧淑妃禁死于冷宫,把褚遂良贬死在爱州,逼令长孙无忌自杀,又杀柳爽于象州,韩瑗被逼死在振州,这些人的主要亲属也都被杀或遭贬谪。至公元659年,长孙无忌的权力集团被彻底摧垮,“自是政归中宫矣”。
据史书记载,高宗不仅懦弱寡断,而且身体不好,经常头晕目眩,不能理事,政事均交武后处理。“上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定之。后性敏捷,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说她的权力与高宗相等还是轻了,其实实权是操在武则天的手里,尤其显庆年间以后,更是如此,以至与高宗并称“二圣”,与皇帝无异。
但武则天专权日久,必然会从多方面产生问题:一是她自己一反过去卑躬屈膝的常态,作威作福起来;二是高宗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常常觉得很愤怒。再加上不久武后又怀孕了。而皇后的怀孕等于使高宗徒有虚名地过上了清心寡欲的生活。就在这时,皇后的姐姐韩国夫人又一次进宫来了。与皇上分别了8年的韩国夫人不愧是武后的姐姐,虽已年过四十依然楚楚动人。武后立刻知道皇帝和韩国夫人又恢复了关系。不久后,韩国夫人却神秘地死了。武后则果断地改变了后宫妃嫔的名称,等于把这些有名无实的妃嫔全部取消改为侍奉帝后做事的女官。
高宗对此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连反驳的勇气也没有。从此,他深厌武后,并开始对韩国夫人的女儿、武后年轻貌美的甥女魏国夫人感兴趣。魏国夫人相信是姨母害死了自己的母亲,于是存心报复,故意挑逗高宗,博取其欢心。高宗因失去权力而倍感寂寞,终于和年轻美艳的魏国夫人发生了关系。魏国夫人迫切地要求高宗正式封她为贵妃,武后表面上不加阻止,但很快魏国夫人就在武后亲自参加的一次武氏家宴上中毒死去。
武后诬陷说这是武惟良等亲属投毒欲杀害自己,却错杀了魏国夫人。于是,武惟良等人被立刻处死。这些过去曾恶待过武则天母女的武氏亲族连同武后的小情敌一起全部死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高宗授意宰相上官仪起草诏书,要把武则天废为庶人,上官仪正想如此,就欣然从命。
武则天安插在上官仪身边的暗探见事不好,急忙跑去告诉武则天。武则天当即跑到高宗那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居然说服了高宗,使高宗觉得武则天的行为情有可原。高宗心一软,就说自己本无此意,是宰相上官仪先提出来的。于是,武则天就使人诬告上官仪与过去的太子李忠一起谋反,上官仪、上官庭芝父子被处死,上官仪的妻子及女儿上官婉儿没入宫廷为奴。李忠被赐死于黔州。
从此以后,高宗更加依靠武则天,每当上朝,武则天总是垂帘听政,黜陟、生杀之权皆归中宫,天子唐高宗只做了武则天的应声虫而已。
武后对反对自己的人绝不手软。周王李哲的王妃赵氏说起来还是武后的亲儿媳,母亲长乐公主是高宗的姑母。由于她常和母亲安慰高宗,难免说出不满武后的话来,被武后下令废妃,活活饿死。
674年8月,“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至此,长达十几年的皇后——太子权位之争以武则天的完全胜利而告终结。这场胜利,决不仅仅是武则天一人的胜利,也代表了一定的历史性的转折,因为代表寒门庶族地主的政治力量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场斗争中,王皇后——长孙无忌一边是一百多年形成并延续的门阀士族地主力量的代表,是部曲佃客制经济的代表;而在武则天——李勣的这一边,是新进的寒门庶族地主力量的代表,是契约佃农制经济的代表。武则天的胜利,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庶族地主的胜利,这次胜利标志着魏晋以来四百多年由门阀士族掌握国家政权的历史结束了,而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步掌握了实权。这对解放思想、活跃生产力、促进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武则天充分显示了她政治家的气魄,在称“天后”后的四个月,她即向高宗提出了十二条政治建议,史称“建言十二事”。这十二项内容,是武则天经过对唐代社会长期的观察和仔细的研究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的,其中包括:一,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和徭役;二、京城附近的百姓,免除租税和徭役;三、停止对外用兵,以道德教化天下;四、普天下无分南北,不论宫内宫外,一律禁止浮华谣巧;五、避免大兴土木,节省开支和劳动力;六、广开言路;七、杜绝谗言;八、王公以下都要学习老子的《道德经》;九、父在母亡,为母守孝三年;十、上元前,有功劳发给委状的,无需再进行考核;十一、京官八品以上增加俸禄;十二、文武百官任已久,才能高而职位低的,可以超级晋升。
“建言十二事”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点:一是务本戒奢;二是杜绝谗言;三是维护新官僚集团的利益。这在当时得到高宗李治的褒奖和文武大臣的广泛支持。
在“建言十二事”提出后三个月,武则天又请求李治召集文学之士来宫修史。高宗李治对修史之事不置可否,完全由武则天处置。武则天广罗当时的文学之才如元万顷、范履冰、刘禕之、苗神容、周思茂、胡楚宾等北门学士,裁决政论,控制宰相权力,和十二条陈一样起到了逐步控制政权的目的。
为了从观念上彻底打击旧的门阀士族,也多少有泄愤的目的,武则天另修《姓氏录》,以取代太宗时期修的《氏族志》。《氏族志》不载武氏宗族,武则天受尽了恶气,这次,她重修的《姓氏录》,把皇后的家族列为第一,按当时官品的高下分为九等,凡五品以上的官员皆可入录,升入士流。这样,大批出身于寒门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蜂拥而来,确实给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带来了一股生气,这对促进当时社会的发展,确有好处。而那些关陇门阀士族的余孽们,完全丧失了凭祖先留下的族望而升官的政治优势。他们当然极为不满,讽刺《姓氏录》是赏军功的“勋格”,根本不是贵族志。但武则天不管这一套,她用行政的方式强行收回《氏族志》,推行《姓氏录》,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高宗疾病缠身,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势越来越重,他曾经想把皇位传给太子李弘。太子李弘“仁孝谦谨,上甚爱之”,又加上“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颇有政治才能,因此,高宗对他甚为看重。但武则天却不喜欢他,有一次,李弘发现宫中幽闭着萧淑妃生的两位年逾三十的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她俩自母亲死后被幽禁在宫中已长达19年
小说推荐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从轩辕黄帝到辛亥革命一声吼,推翻帝制,将"帝王"皇帝"扫入历史垃圾堆,前后约5000年,中国共出了300多位帝王 前言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
- 最新章:第127章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 送你一付历史解毒剂 历史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是一种为政治生活进行的教育和训练…最有益的,或者说惟一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回忆起他人的灾难—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通史“赵州桥本是鲁班修”到时下已经进入最广阔的通俗文化领域,成了歌唱家的一句唱词。唱词来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即世世代
- 最新章:第59章
-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
- 第1节“亡秦者胡”谶语的应验(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纪念自己的不世功业,秦始皇自称皇帝,由于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要接着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秦朝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
- 最新章:第7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 作者: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作品相关 前叙·一周末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在与癌症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斗争、经历了将近二十次化疗的痛苦后,父亲已经变得异常衰老与孱弱了。看到这位躺在床上的疲惫地向我微笑着的,面色苍白而憔悴的老人,我突然感到一种异常的心痛—我实在难以接受、难以相信、难以面对为我从小遮风
- 最新章:第140章
- 帝国扩张征战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 帝国扩张征战: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作者:小学生阿萌前言“宇宙之王“马其顿雄狮“罗马无冕之王“大秦祖龙“大汉天子“上帝之鞭“信士的长官“不眠之帝“天可汗“欧洲之父“一代天骄…谁才是古代世界最雄武的铁血君王?他们是如何发动和进行那些古代史上惊心动魄的战争的?指挥各自的帝国大军东征西讨开疆拓土的他
- 最新章:第42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