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能安吗?”李参等人谢罪,王伽就遣散民夫,释放李参等犯人,约定日期到京城主动会齐,说道:“如果你们失约,我只有代你们去受死了。”到了限期,七十余人竟一人不少,文帝听了很赞赏,召李参等携带妻子入宫赐宴,并宣布赦免了他们,并且下了一道诏书,说只要官吏有慈爱之心,至诚待民,百姓并非难教,要官吏学习王伽。
在对外关系方面,首先是对付北面的突厥。突厥原来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后来向东迁移,活动在蒙古草原一带。早在北齐和北周时期,变常骚扰内地。在杨坚执政北周时,和突厥和亲,尽力搞好双方关系。但在杨坚建立隋朝之后,突厥却加紧了南下的侵扰,但被隋军打败。
为了更好地防御突厥势力的侵扰,杨坚曾经三次修长城,巩固北边的防御线。到后来,突厥分裂成了两部分: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因为无法和隋朝抗衡,渐渐地采取了和缓政策,直到接受了隋朝的领导。西突厥则逐渐向西发展,对隋朝没有了威胁。
北面安定之后,杨坚开始对付南方的割据势力。首先是灭掉了后梁。后梁原来就依附于北周,杨坚开始也进行笼络,等势力壮大后,就邀请后梁的皇帝萧琮到长安,其实是软禁,然后派兵占领了后梁国。
当时占据江南的是喜欢酒色的后主陈叔宝。在公元588年的秋天,杨坚派兵五十万,东到海边,西到四川,在长江沿线向陈发动了全面进攻。而陈的兵力总共不过十万,而且上下没有积极地备战,只是沉于酒色之中。结果当隋军抓到陈叔宝时,前线的急报还没有打开看过。
陈叔宝到了隋朝,受到杨坚的礼遇,但杨坚很爱节俭,陈叔宝却建议杨坚造宫殿。有一次,陈叔宝应约赴宴,又向杨坚建议修宫殿,以示文治武功。杨坚表面上没有说什么,等陈叔宝走远了,就对群臣说,他就是因为贪图享受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现在又来劝我学他那样。
隋继承北周的疆域,灭陈以前,统治地域包括长江以北的全部地区。隋初,南方存在两个政权,一是建都于江陵(今湖北荆州)的后梁,一是陈。后梁民少国弱,本来就是附属北周的傀儡政权。587年,隋废后梁皇帝,后梁亡。隋灭陈以后,又拥有江南广大地区。隋朝极盛时期的疆域,东西9300里,南北近15000里,东南临海,西至今天的新疆,北至今天内蒙古杭锦后旗西。
昏庸的一面
杨坚除了他的成就,还有很多的缺点,如喜怒无常,猜疑心重,容易受谗言所惑,时常命令左右窥视臣下,如有过失,则加重罪。这是文帝的短处,并且因而贻害子孙。
猜疑忠臣最典型的是高熲。杨坚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重臣独孤信的女儿,而高熲的父亲则是独孤信的属下,还被赐姓独孤。所以,杨坚和高熲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而且后来在杨坚建立隋朝时,高熲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坚称帝后,高熲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为重臣之一。
杨坚对高熲极为信任,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镜子,说他可以纠正自己的过错。如果有人进谗言诬陷高熲,杨坚从来都不相信,反而把告状的人治罪。高熲的官职已经无法再往上封了,可见在杨坚的心目中高熲的重要性。但在以后对于立太子的问题上,两个人发生了矛盾。
当时,杨坚对杨勇已经不满,打算立善于伪装,博得他和独孤皇后信赖的杨广为太子。但高熲并没有觉察杨坚的意思,极力反对废立太子。杨坚认为是高熲在为私利和他作对,因为高熲的女儿是杨勇的妻子,如果以后杨勇即位,那高熲作为岳父,其地位之高可想而知,说不定会效仿自己,取代隋朝自立为帝。因为杨坚是通过外戚这个身份夺取帝位的,所以对于高熲的位置的敏感性极强,但高熲却没猜到杨坚的这些想法。
杨坚后来借处理另一个大臣王世积时,将高熲牵连进去,但只是免了官职,废为平民,没有置他于死地。
杨坚在晚年的猜疑有时显得很可笑。他为了禁止官员贪赃受贿,竟派人去向官员行贿试探,如果有人敢收下,就立即处死。
有次,一个武官的衣服和佩剑不太整齐,杨坚就说是对他的不敬。他不是治武官的罪,而是说御史没有尽到责任,因为御史是专门监督官员的。所以,杨坚就处死了御史,谏议大夫站出来劝止杨坚,竟也搭上了性命。
早期立法有功劳,晚年坏法有过错,这就是杨坚的前后对照。杨坚晚年还大量使用法外酷刑,即杖刑,在宫廷里就经常放着棒子。后来,高熲劝说之后,杨坚曾经把杖棒废除,但他打人时嫌鞭子抽打力量太小,于是,又恢复了杖刑。
在中国古代社会,行刑一般要在秋天,叫顺应天意,即秋天叶子要落,气氛肃杀。而春天万物复苏,要生长了,这时严禁猎杀动物,不许破坏幼小树木。总起来说,就是春夏行赏,秋冬处罚。杨坚在晚年时却破坏了这种历来的习惯,在夏天时就要杀人,有大臣反对,他狡辩说,夏天时老天爷有雷电暴雨,这也是天意在发怒。
杨坚的迷信程度很重,不但信佛教、道教,还信阴阳五行、鬼怪、符瑞、土地神、山神,还有龙王,他都信。在北周时候,武帝曾经灭佛,杨坚这时则予以恢复,下令百姓可以自愿出家。杨坚在各地大建佛寺,正因如此,隋唐的佛教才兴盛起来。
杨坚文化程度不高,认为文化没用,学校也没必要。到了公元601年,杨坚便将郡县的学校全部废除,只留下了中央的国子监,供官员贵族子弟们读书。
冷落三千宫黛之谜
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独孤氏为皇后。独孤家族对杨坚以及他的父亲杨忠都有恩惠,所以,杨家基本是从属于独孤家族的。杨坚本来就对妻子有所畏惧,独孤氏做了皇后之后,在参政过程中,更让杨坚佩服,敬畏之心更浓了。文帝有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这在历代帝王中较为罕见。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季为越王、杨谅为汉王。但文帝非常满足,曾公然说道:“前代皇帝内宠太多,往往由于嬖爱而废嫡立幼,我没有姬妾,五个儿子都是皇后所生,必然会和睦相处,不会像前朝那样发生争夺。”只是隋文帝这样得意地宣布时,宫中争夺继承皇位的斗争早已在进行了,只是他没有察觉而已。
独孤氏皇后的才干不在杨坚之下,实际上,独孤氏也像一个皇帝,或者说是实际上的皇帝。每当文帝临朝听政,独孤皇后便与文帝一起坐辇去朝堂,到了门阁才止步。杨坚能顺利登极,她积极地参与谋划,功不可没。独孤后暗中遣宦官监察朝政,若有不妥的地方,等文帝退朝后,她必然婉言进谏,文帝常常采纳她的意见。她曾劝文帝从西域商人手中买下价值十万两黄金的宝玉,理由是“有了这笔巨资,将来可以养活一万名士兵”,仅从这一点,就能确信独孤后是位才智过人的女性。
独孤后对外戚要求尤为严格。她表弟崔长仁,奸淫妇女,文帝看在皇后面上,本要免去其罪,而皇后却不徇私情,把崔长仁处以死刑。宫中上下都十分敬重她,把她与文帝称为“二圣”。
独孤后学识、眼光都好,在政治大事上,可谓贤良明智,只是生性绝妒,不容杨坚接近女色,在夫妻关系上失去了分寸。独孤后嫁给文帝杨坚时才十四岁,她当时就让丈夫发誓:“一生之中不能与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杨坚严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独孤皇后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纯真,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见的。清朝的赵翼在著作中写道:“独狐皇后善妒,殃及臣子。”因此隋文帝虽然后宫佳丽三千,但形同虚设,文帝“唯皇后当室,旁无私宠”。宫中诸嫔妃宫女,也在独孤后严厉的目光下噤若寒蝉,春心冻结,无人敢冒生命之虞去与皇上调情。因为有妻子的管束,杨坚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荒淫败国。
也因此隋宫里面虽然美女如云,杨坚却只能空望着咽唾,终不能够让他开怀一下。这天独孤后受了些风寒小病卧床,在宫中调养。杨坚得了一线的隙缝,悄悄的带了两名内侍,去了仁寿宫。宜人的春景,逗起了他心中的一团春意。忽然一阵清香随风送至。梅花丛里,一个女子背面立着,乌黑的云发披覆在晶莹的颈项。她盈盈
小说推荐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无上,惟我独尊。从轩辕黄帝到辛亥革命一声吼,推翻帝制,将"帝王"皇帝"扫入历史垃圾堆,前后约5000年,中国共出了300多位帝王 前言 在古代,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等,权力至高
- 最新章:第127章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 送你一付历史解毒剂 历史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是一种为政治生活进行的教育和训练…最有益的,或者说惟一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回忆起他人的灾难—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波利比奥斯《通史“赵州桥本是鲁班修”到时下已经进入最广阔的通俗文化领域,成了歌唱家的一句唱词。唱词来源于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即世世代
- 最新章:第59章
-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
- 第1节“亡秦者胡”谶语的应验(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纪念自己的不世功业,秦始皇自称皇帝,由于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要接着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秦朝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
- 最新章:第77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
- 百年记忆:中国百年历史的民间读本
- 记忆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审视历史中创造未来。记忆积淀下了太多太多悲壮的故事,以致误导后人以为唯惊天动地的豪杰才有权利走进历史,千万年来只默默走着自己人生道路的凡人、甚或至于失意于命运的弱者,只能扮演历史过客的角色,他们的记忆惨遭遗忘。许多人活得就真似一只蝼蚁,匆匆地生,匆匆地奔忙,直到匆匆
- 最新章:第63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 作者: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 作品相关 前叙·一周末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在与癌症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斗争、经历了将近二十次化疗的痛苦后,父亲已经变得异常衰老与孱弱了。看到这位躺在床上的疲惫地向我微笑着的,面色苍白而憔悴的老人,我突然感到一种异常的心痛—我实在难以接受、难以相信、难以面对为我从小遮风
- 最新章:第140章
- 帝国扩张征战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 帝国扩张征战:史上最牛帝国BOSS打架史 作者:小学生阿萌前言“宇宙之王“马其顿雄狮“罗马无冕之王“大秦祖龙“大汉天子“上帝之鞭“信士的长官“不眠之帝“天可汗“欧洲之父“一代天骄…谁才是古代世界最雄武的铁血君王?他们是如何发动和进行那些古代史上惊心动魄的战争的?指挥各自的帝国大军东征西讨开疆拓土的他
- 最新章:第42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