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当时也只搞了一个初步设计,产品只给了个尺寸,看不出它是什么。等到1960年苏联专家撤走了,二机部集中力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把铀…235作为一线,钚…239作为第二线,第二线暂停、缓建,集中力量搞第一线,基本建设是这样,科研攻关也是这样。所以苏联走了以后,我们主要是抓一线的攻关,二线则照顾进行。1960年8月苏联人走,到1961年冬天,我听取包头厂的报告的时候,发现没有这个项目,没有什么6号车间,核部件这个项目他们就根本没有列进去,攻关的计划没有。再查,基建计划也没有,设计的计划也没有,也没有施工设计,是一个漏项。所以当时我就交给冶金处处长徐基乾,先到九局来查这个问题。然后徐基乾又查初步设计,查到货情况等等。还好,几台球面车床都到了,磨擦压力机也到了,这两个主要的设备都到了。后来经过各方面商量,利用包头元件厂已经建好的一个仓库做场地,用包头已经建好的冶金炉子,做这个铀的铀锭,把那个磨擦压力机和球面车床装在那里,作为厂房。检验还是用他厂子里原有的检验手段,做这个金属检验。压力加工要用气锤,就用附近一个工厂的气锤做锻压。用人家的大气锤,主要不是为了大的吨位,而是能够容纳大模具的尺寸,这样来摸索。在很冷的天气里摸索压力加工,还有各种铸锭,各种工作都在那儿进行。附近的那个兵工厂在攻关的时候我去过一次。说星期天去,那星期六的晚上就得把模具预热起来,到星期天清早,几辆卡车,带着各种器械,一大堆仪器材料,去了十几个人吧,对方只留一个人。进门的时候,都经过人家的检查。车进去,东西卸下来加工,地面都是铺的铝板,怕沾污了地面,就把它清扫干净,把铝板撤回来。我参加过一次,搞完以后还要打扫清洁,都弄干净了,再撤回来,回来就得下午了。
徐基乾带上刘杰开出的一份介绍信,专门去找了五机部的相关局长,说我们原子弹上面缺一个部件,需要同你们这个坦克厂协作。局长一听,满口答应。但因为两家做的东西不一样,一个是放射性的,一个不是放射性的,就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坦克厂的技术负责人叫韩旭冶,正好和徐基乾认识。找了一处仓库作实验室,安了两个球面车床,一间放车床,一间放锻锤。
锻造只能趁人家不干活的空当去,他们礼拜六晚上赶过去,折腾一宿,周围挡上铝板和幔布,把炉子预热好了,派一个班的警卫站上岗。平常加热有10分钟就够了,但安纯祥等人加热了45分钟还不放心。随后,由维修工段的老师傅林福善掌钳,郭振阳开锤。现场的人心情高度紧张,不知道这一锤子下去,会炸还是会飞。
结果,16吨的锻锤一下去,由于高温,金属铀像豆腐一样,特别软,轻轻一压就出来了。
第87节:第二十四章 锣鼓点越敲越紧了(1)
第二十四章
锣鼓点越敲越紧了
困难太大,主张下马—— 刘少奇说,等调查清楚再定—— 陈老总说,我头发都等白了;没有原子弹,腰杆子就不硬—— 林彪说,用柴火烧也要把它烧响了!——目标定在1964年—— 刘少奇提出中央要设专门委员会—— 毛主席的15字批示—— 强大的15人专委会—— 既是首长(手掌),又是脚掌
中国原子弹研制最初比较具体的计划,是在1962年进行第一次核试验。但制定这一计划的背景比较特殊,时间是1957年,那时苏联答应给予全面援助,并且已经有了具体的实施行动。然而好景不长,后来苏联由暗中到公开停止援助期间,二机部于1959年8月向中央提出了制造原子弹的新的设想:3年突破,5年掌握,8年适当储备。其后在饥饿中经过三年左右的艰苦奋战,中国的原子弹计划在几个重要方面实现了一定突破,终于有了一个可以预见的结果。
但是,原子弹研制最需要加大投入的关口,也正是国家处境最艰难的时候。在国际上,同美国对抗,与苏联交恶,还和印度发生了边境战争;在国内,大跃进等极左思潮泛滥,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各种困难堆积如山。此时,国防尖端技术是上,是缓,还是下?在国防科技系统,甚至在最高决策层也引起了各种议论。
1961年夏天,在北戴河召开的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这两种意见尖锐对立,争论的温度不断升高。反对搞尖端技术的意见,主要是出于对国民经济建设的忧虑,他们认为研制原子弹困难太大,苏联的援助没有了,技术上有很多困难,国家经济困难,当前的整个经济形势不好,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无法保证,品种规格不全,新材料研究困难重重,搞两弹花钱太多,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影响了常规武器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应该暂时下马,等国家经济好转后再上。不能为了一头牛,而饿死一群羊。等等。这样的意见,因为分析得合情合理,也的确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所以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
7月下旬,主抓两弹的聂荣臻元帅也来到北戴河。当他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看出来一种对两弹研制怀疑犹豫的趋势正在扩大,深感不安。范济生当时任聂荣臻办公室主任,对那段时期聂荣臻的焦虑有所了解。范济生说,争论的背景就是,当时国家经济困难,中央各部定出一些条条来,有些需要调整,在这个情况下国防工业在北戴河开会,会上会外有些同志觉得两弹困难太多,集体主张下马。聂老总是7月中旬我和他一起去的,首先听刘西尧汇报,以后又找了其他一些同志汇报。老总越听越觉得这个问题严重,就又找一些人座谈,一是了解情况,一是做做思想工作。聂总在会上做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发言,基本内容大体是这样的,第一是自力更生,两弹为主,导弹第一,这是中央确定的方针,不能动摇。争取三五年内突破尖端,这是历史的任务,困难是有的,但我们有能力克服。第二是两弹为主,并没有排除常规武器的发展,我们应该继续两条腿走路,既搞常规,又搞两弹。老总还提出一些措施,一个是缩短战线,他主要提的是科研战线,这样可以少花钱多办事。大家一同来攻关,我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就在这里。再一个就是我们困难多,应该理一理,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我相信我们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林彪讲军队战时打仗,平时就是要搞装备,搞的话必须形成拳头。两弹为主,导弹第一是林彪提出来的。聂总还说:就是尖端武器不搞,在新型原材料、精密仪器仪表和技术力量分散的情况下,常规武器也上不去。那就只能搞步枪、轻机枪等等,如果这个也搞不出来,那只有靠梭镖了。
毛泽东对这个会议很关心,也注意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在这次会议之前,聂荣臻将一份日本军事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报送毛泽东。毛泽东当时正在杭州,10天后,毛泽东让秘书从杭州打电话转告聂荣臻: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比日本差得很远,我们应取什么方针,值得好好研究一下。并说八月毛泽东要找贺龙、聂荣臻等谈一谈。聂荣臻事后说: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指示,成为解决这一争论的契机。
第88节:第二十四章 锣鼓点越敲越紧了(2)
刘杰说,1961年春夏的日子多难熬啊!毛主席、周总理的餐桌上几个月不见油水,连一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吃不好饭了,这困难就太大了。在一些领导人的心中,疑问、忧虑随岁月的艰难而增长。不能说这些考虑以及下马的主张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在两种意见相持不下的时候,少奇同志发言了,他说:原子能工业的现状究竟如何,是上好还是不上好,是否把情况摸清楚以后再定。按说当初搞原子弹是毛主席亲自拍板的,是毛主席的决策,但这个时候很特殊,很困难,他也要慎重。所以毛主席表示,同意少奇同志的意见,等调查清楚后再定。
李旭阁说,不要认为主张下马的人就没有道理,那是不对的。当时我们国家老百姓饿死了多少人!饭都没的吃,搞经济的领导人主张等经济稍微恢复以后再上,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聂荣臻身处矛盾中心,十分担心导弹原子弹计划受到冲击。他当即召集出席会议的有关人员开会座谈,分析研究尖端技术的基本情况,认为近程地地导弹已仿制成功,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正在进行研制,原子弹也在探索性研究试验工作的?
小说推荐
- 送你一颗子弹
- 《送你一颗子弹 作者:刘瑜What Is He Building There在 starbucks迅速占领了自己常坐的那个座位。旁边坐了一个老头儿,酷似马克思,尤其那一把充满了智慧感的大胡子。他面前摆着一杯咖啡,一叠报纸。但马克思先生没在读报纸或者写资本论。他在晃,一直在晃。开始是上半身前后呈30弧
- 最新章:第21章
- 中国制造
- 《中国制造》作者:兵不血刃正文第一章 迷茫的一代“大海,好男要当兵!听我们的,去当兵吧“我不想去“唉,去吧”父亲的声音很沉重,但似乎早就下定了决心“去当兵虽然要苦个几年,但是毕竟能有个稳定工作,你还是去吧“现在找工作也不容易,要找到一个好工作更不容易,仔啊!你还是去吧”母亲叹息了一声,目光虽然有些不
- 最新章:第259章
- 原始人类文明进化写实长篇小说 人祖伏羲 第一部 造火
- 第一章前言 序 这是一个发生在史前母氏社会向父氏社会过渡时期、距今大约一万多年前人类原始时代的故事 我们人类最初也象许多野生动物一样爬行生存着。是什么力量促使人类在三百五十万年前尝试着直立两条后腿慢慢站立起来。千百年来人类考古学家们不懈努力研究,众说纷纭各有自成体系的学说;一直以来未能形成统一的共识
- 最新章:第55章
-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你
- 简介:因为父亲被日本人杀害,他和日寇有了家仇,因为目睹了日寇的残暴,他和日寇有了国恨!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燕赵儿女誓与侵略者抗争到底!96042第一章—日本人)第一章—日本人1931年9月18日凌晨,日本关东军河本末守中尉在沈阳城外南满铁路柳条沟一带利用炸药炸毁了一小段铁路,随后诬陷是东北
- 最新章:第162章
-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
-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作者:刘猛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章节目录/1.压抑在心中的,我不得不说的战友重逢从哪里开始呢?2002年的年底,我结束了一段在剧组漂泊的生涯,在一个城市里刚刚安定下来,那个时候接连换了几个女朋友,生活也没有什么安定感。所谓安定,不过是简单地租了个不到40平米的一居室,在这个城市偏西
- 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谁
- 第1卷 第1节:雷雨夜(1)急雨如恶魔的乱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光临大地,阵阵的雷声夹杂着呼呼的冷风,一场暴雨就这样发生在一个多事的晚上,一个城市的北边山脚下的别墅附近堆满了黑色的轿车,为什么要说是堆呢?因为数十辆轿车毫无章法的停在那里,黑压压的一片人在喧哗着,丝毫没有受到暴雨的影响。别墅通体雪白,在浓
- 最新章:第354章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潜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简历文/吴思吴思,男,1957年5月生于北京。出生时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杂志编辑。1968年随母亲去河北省文安县商业部五七干校
- 最新章: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第39章
-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 m 整理代前言)永久的墓碑墓碑是凝固的记忆。人类的记忆是国家和民族赖以进步的阶梯,是人类航程前进的路标。我们不仅要记住美好,也要记住罪恶,不仅要记住光明,也要记住黑暗。极权制度下的当权者隐恶扬善,文过饰非,强制地抹去人们对人祸、对黑暗、对罪恶的记忆。因此,中国人常犯历史健忘症,这是权力强制造成的健忘
- 最新章: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第268章
- 一颗深水炸!弹
- 作者:耳朵里面有一只蝉文案不知道该怎么写简介…有缘就看吧。苏慕-祁远路羡-蒋离HE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校园搜索关键字:主角:祁远、苏慕、蒋离、路羡 配角 其它、第 1 章 九月。天清气爽 开学那天,阳光格外明媚,像金黄色的蜂蜜从天空倾泻而下。青溪市的各条道路都被青绿茂盛的香樟所遮盖。光线从
- 最新章:第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