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我发现了一队人马绕过村子和湖泊从东南方向向西北进攻,在他们的后面跟着一队步兵。所有队伍又都与骑兵侦察群和单个骑兵混杂在一起,一时很难分清这是哪方的部队。如果是敌人,那么,我团翼侧将遭到突击的威胁;如果是自己的部队,那么,他们简直是迷路走错了方向,正在向不该进攻的方向进攻。
不能再犹豫了。我命令预备营做好与那支队伍作战的准备,自己带着彼得·亚库舍夫向前奔去,以查明情况。
此时,暴风雪骤起,它尤如一面白色的布幔,将我们面前的地带时而遮上,时而显现出来。由于在队伍的前方和旁边有一些小股的骑兵侦察队在疾走,我们得以悄悄地接近了他们。这时我才看清,那支进攻的队伍是白卫军,而向村子行进的纵队,则是被解除了武装的第237团的红军战士。
现在,我和通信员已处在白卫军的战斗队形内。幸好暴风雪帮助了我们,使我们得以混杂在敌人的队伍里。
看来,敌人的队伍现在处在麻痹大意之中。这就提醒我应该立即行动。但是如何行动?朝自己的部队往回走,那是危险的。敌人将会认出我们,会朝我们背后开枪,把我们结果了。不,不能向后转。
我们穿过淡淡的雾气,跑到敌人队伍的尾部。风卷着雪花在白匪队伍的后面上下飞舞。
在敌人的队伍后面,有军官缓步走着。我当时有两支左轮手枪。我先拿出一支;有选择地射击。我骑马跑到近前打了5枪,5个军官应声倒地自己的士兵后面。那些士兵竟连头也没回。因为,在如此混乱之中,有几声枪响是不足为奇的。
随后,我赶到被俘的红军战士那里。他们由哥萨克匪兵押送着。我拿出另一支左轮手枪射击。3个哥萨克兵相继摔下马鞍。此时,我的通信员却开始自作主张,他不但没有从后面掩护我,反而去收集那些被击毙的哥萨克兵的带马鞍的马匹。
这时,被俘的红军战士明白了哥萨克兵是被击毙掉下马的,于是立即扑向其它的押送兵,夺了他们的武器。听到我的口令:“向后转!从后面射击白匪!”之后,红军战士们信心倍增,他们把那些失去指挥的白卫军士兵俘虏起来。
这时,有两个哥萨克骑着马朝我奔来,大概是想弄清我是什么人。
我将其中的一个击毙,另一个则掉转马头朝村里飞奔,在激愤之中,我向他直扑而去。赶上之后,我一把抓住斜挂在他背后的步枪。劲用得如此之猛。以致他从马上掉下来之后,头撞在冻得硬梆梆的土地上,便一动不动了,
我朝四周一看,才知道原来我已处在白匪四面包围之中。
我的通信员彼得落在后面。怎么办?
突然我发现,那不是我们团的勇猛的侦察兵吗?就是要有这样的敏感,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侦察兵们举着红旗,从东面疾驰而来。他们推测得那么准确!正是此时此刻在我们急需援兵的时候,他们高举红旗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似乎告诉敌人,他们后面致少有1个团的红军骑兵。这准是古里亚诺夫想出的好主意,其实他只带领着14名侦察员。
我们趁白匪惊慌失措,自己一无伤亡就俘虏了300名敌人,其中有6名军官。
11月5日清晨,我第43团接到旅长斯特罗加诺夫的命
令,要第43团朝红洛格村方向进行侧敌行军,去增援步兵第45团。从布格罗沃耶村至红洛格村的距离是25—30公里。而从简短的命令中又无法弄清,第45团出了什么事,需要对它进行什么样的支援。
我们之间没有电话联系。我们只好改变原定的方向,沿战线向北前进,去解救友邻。11月份的白天很短,我们行军走了整整一天,傍晚前才抵达红洛格村。根据推测,我旅第45团应该在这里。但是侦察员刚一接近村边,即遭到枪击。为了防止误伤自己人,我停止了进行间的攻击。我派出侦察员沿村子四周再次进行侦察,他们又遭到射击。真见鬼!如果这里驻着白匪,那么,我们的人又在哪儿呢?最后,终于传来了大队人马行进的嘈杂声。这支队伍是从伊希姆河朝着村子开来。侦察员判明,这支队伍是我第45团。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见到团长F·T·克列诺夫,他向我讲了一件有趣的事:
“11月3日晚,我团从西面抵达红洛格村。白卫军第45团也在同一时刻从东面朝村里开来。红洛格是个大村。村子被满是树木的沟壑分隔得十分零散,夜间就更不容易辨清方向了。
11月份的夜晚又长又寒冷,越下越浓的雾使夜晚变得更长更黑。战士们急于找住房和取暖。双方都减少了行军警戒,人们摸着黑朝各个农舍走去。农民们没有油灯。他们把马铃薯挖空,放上一块炼过的脂肪,再放进一支棉灯芯,点燃起来光冒黑烟,灯光却很微弱。这就是当时的灯。就是这样的灯也不是每家都有。
冻得发抖人的们,一踏进屋门,就躺在地上进入梦乡。在某个角落里还进行着大致是这样的对话:
‘你是哪个连的?’
‘你问的是我吗?我是9连的。’
‘我是8连的。劳驾挪一挪,让我躺在这儿。’
或者是这样的对话:
‘你是哪个团的”’
‘我是45团的。’
‘我也是。先睡觉吧!明天再去打听我们连在哪儿’。
白卫军的警戒设在村西,我们的在村东。白匪45团的司令部设在牧师家,红军的团司令部则设在教堂执事的家里。人们又累又冷,匆忙吃上几口东西,就都睡着了。寒冷的大雾之夜,将敌对双方同时收容在同一屋檐之下。
清晨,当晨曦开始透过结满冰霜的小玻璃时,农舍中又进行着这样的谈话:
‘你是哪个连的?’
‘3连的。你呢?’
‘我也是3连的。怎么,你还带着肩章?’
‘你的肩章呢?你是什么人?你是红军吧?’
于是,展开了一场肉搏,还有一些人跑到屋外,动用了武器。
我军的哨兵下岗时在街上抓到一个白匪军官,可糊里糊涂地把他押送到白军司令部。刚一迈进牧师的家门,我们的人看到茶炊后面坐着的都是一些白匪军官,于是,开始了一场枪战。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枪战也越来越激烈,并很快席卷全村。当时的惊慌混乱的情况是难以描述的。最后,白匪开始从村内向东撤退,红军则向村西撤退。
在一段时间内,村子无人占领。白匪首先察觉这一点。中午,他们就折了回来,没放一枪一弹,就将村子占领。我团则向东撤到伊希姆河上的一些居民点。”
听完这些故事之后,我捧腹大笑了一阵,就提议从正面、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合力消灭白匪第45团。克列诺夫表示赞同。1919年11月5日夜,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机动。
白匪被彻底击溃。士兵们躲藏在村子里的农舍和草棚里。
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我们才将他们全部抓获。
这是我在东方面军的最后一次战斗。尔后,我们几乎是不停顿地进攻。
不久,第5集团军的部队占领了高尔察克的首都鄂木斯克。高尔察克将军本人和部长会议主席佩佩利亚耶夫也在伊尔库茨克被俘并被枪毙。
当时我觉得,我们已经接近决胜点,接近我们一生中的最后的一次交战。当然,当时我还不能预测到,我和我的同胞还将在与希特勒匪徒的斗争中再次经受更艰巨的考验。现在,当我回首半个世纪以来所走过的战斗历程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并可以骄傲地说:是她,是战斗的青春带领我去参加战斗,并使我学会了如何去消灭我们的敌人。
5
在强攻波兹南的日子里,我过了45岁的生日。
在这段时间里,在方面军的地段上,即在我近卫第8集团军及其左、右友邻的活动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夺取波兹南的战斗,仅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军的前进,而最糟糕的则是供给问题。燃料和炮弹的缺乏,是勇敢和果断精神无法弥补的。
我们的苏联铁路员工,为了保证前线源源不断的供给,奋不顾身,努力工作。军用物资的运输规模是巨大的。当我遇到身穿铁路员工制服的人时,看着他们就象看到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一样。
2月,敌人为了加强柏林方向的部队实力,从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预备队、陆军总部、西线、苏德战场的几个地段上,抽调了大量各种编成的部队和18个师,其中包括3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
此外,我们已?
小说推荐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1940 年8 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 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 年他被晋升为苏联
- 最新章:第101章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致读者 在人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它们虽然缓慢但又确确实实在消磨人的记忆。无情的时间就是这样的敌人之一,它使人们把往日生活中许多有趣味、有教益的事一点一点地抛在脑后。有时,新的事件和新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们按另一种方式去思索经历过的事情,于是,在久已流逝
- 最新章:第108章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我国人民既不理解又感觉不到的斗争中去了。这在我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 最新章:-李奇微回忆录-第56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风云紧急
- 作者〔英〕温斯顿·丘吉尔吴万沈 译风云紧急目 录中译本序志谢序言一序言二本卷的主题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第一卷 序 风云紧急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第01章 胜利者的蠢事 第02章 和平的鼎盛时期第03章 潜伏的危险 第04章 阿道夫·希
- 最新章:第167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五卷 紧缩包围圈
- 吴万沈 译紧缩包围圈目 录本卷的主题纳粹德国是怎样被孤立和围攻的第五卷 序 紧缩包围圈志谢序言上部 战胜意大利(1943年6月—10月)第01章 制海权 瓜达卡纳尔岛和新几内亚第02章 攻克西西里岛第03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第04章 向西去啊!人造港第05章 魁北克会议“四分仪”第06章 意大利:停战
- 最新章:第155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六卷 胜利与悲剧
- 吴万沈 译胜利与悲剧目 录志谢序言上部 胜利的浪潮(1944年6月—12月底)第01章 D日第02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第03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第04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第05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第06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第07章 罗马、希腊问题第08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第09章
- 最新章:第1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