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建惠远城的时候,伊犁河北岸又陆续修建拱宸、绥定、宁远、瞻德等八座卫星城,这些卫星城与惠远一起合称为“伊犁九城”,以拱卫帝国的西北边疆。伊犁将军府和伊犁九城的建立,与东部的乌里雅苏台将军府一起,形成了中国西北部的完整防线,是遏制沙俄东侵的最前沿。
1842年,遭革职的林则徐被发配到惠远城。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水利专家,林则徐在当地开凿了一条河渠,引入奔腾的喀什河水,穿越了今天的伊宁县、伊宁市、霍城县,全长约一百多公里,河北岸一百五十多万亩农田由此得到滋润,并成为当时新疆最大的产粮区。为纪念林则徐的功绩,后人也常把这条渠称为“林公渠”。
伊犁九城对保卫我国西北部的主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物换星移,时光流逝,不经意间,这九城大多已在近代岁月的销蚀中,逐渐退却了昔日的辉煌。九城中最东部的宁远城,如今已经更名为伊宁,由此发展出一座新的中心城市,并已成为现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九城中唯一保留了原名的古城是曾经风光无限的惠远,如今正以其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此寻访。
我们的祖先创业艰难,寸土寸金,得之不易。但在1871年,伊犁这样一片美丽的土地,却被一个叫做沙俄的强盗趁火打劫,强行占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解决了外贼阿古柏的侵略之后,收回伊犁主权的问题也开始提上日程。1878年,清廷任命吏部侍郎崇厚为出使俄国头等钦差大臣,赴沙俄彼得堡谈判收复伊犁事宜。
崇厚出身满洲贵族,本是八旗镶黄旗人,曾任三口通商大臣并署理直隶总督。1871年天津发生教案后,崇厚被清廷派赴法国“谢罪”,是清廷里极少数出过洋的人。
伊犁草原
不过,据当时的出使英国大臣侍郎郭嵩焘(相当于驻英大使)说,他曾在巴黎和前往俄国的崇厚见过一次,问起崇厚对西洋各国的印象,崇厚啧啧叹道,洋鬼子的船坚炮利,兵力强大,实在可畏。郭嵩焘问他有无伊犁谈判的具体机宜,崇厚光扯些“伊犁重地,岂能不收回”之类大话,看起来信心满满,完全不在话下。郭嵩焘心想伊犁如此大事,崇厚竟把问题想得这么简单,对外交又如此蒙昧,恐怕要坏事。
果不其然,崇厚抵达彼得堡后,俄国人假意好生招待,以试探他的底细,后来发现此人在外交事务上根本就是个大笨伯,对俄国人的险恶用心懵懂无知,完全被俄国人牵着鼻子走。崇厚在彼得堡好吃好喝了大半年,最后在沙俄胁迫和欺骗下,擅自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签订了《里瓦几亚条约》十八条(另有《瑗珲专条》、《兵费及恤款专条》、《陆路通商章程》十七条)。
崇厚所签的《里瓦几亚条约》,名义上把伊犁归还中国,但需要赔偿“代收代守”伊犁兵费及恤款500万卢布(合银280万两),而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伊犁南境特克斯河流域以及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地区斋桑湖以东本属于中国的土地,统统划归了俄属。如此一来,伊犁实际上已成“弹丸孤注,控守弥难”的残破孤城。这样一个孤城,却还要花近三百万两白银来赎回,岂不荒唐?!
另外,《里瓦几亚条约》还规定:俄商在蒙古、新疆的贸易免税;通商路线增开三条;由陆路运入天津、汉口的俄国货物,进口税则较海路运入者减低三分之一;俄商在嘉峪关、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古城、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七处增设领事。
虎口夺食,伊犁谈判曲与折(2)
据说崇厚为了急于回国处理家事,在总理衙门已经电令不准签字的情况下,居然回电说该条约已经缔结,并于1879年10月2日擅自在条约上签字,随后又未经奉旨就擅自回国。
条约送回国内后,舆论大哗,国人皆曰崇厚可杀。清政府也觉得此约“流弊甚大”,拒绝批准,并将崇厚革职拿问,要处以死刑。正好当时左宗棠刚刚平定新疆阿古柏之乱,大臣们纷纷主张对沙俄采取强硬措施。
沙俄听到清政府拒绝批准条约的消息后,在我国东北和西北边境集结了大量兵力,并派遣舰队在中国海面示威,以发动战争相威胁,进行外交恫吓,妄图逼迫中国就范。
当时出使英国的郭嵩焘已经回国,他上书朝廷指出:现在的麻烦,是崇厚在懵然无知的情况下,已经签订了条约,如果我朝先允后翻,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对于朝中主战的意见,郭嵩焘认为不到非不得已,不应轻言开战。沙俄不是阿古柏,一旦战事爆发,费财费力,旷日持久,恐难预料。何况,以目前大清帝国的实力,未必能和沙俄抗衡,一旦战败,恐怕要丧失更多的领土,倒不如先用外交手段,酌情而定。
历史证明,郭嵩焘的意见是明智的,十多年后,大清帝国连日本都搞不过,如果此时真和老毛子干的话,结果会怎么样,还真不好说。后来清廷便在郭嵩焘的建议下,改派当时已经出使英法的曾纪泽前往俄国,负责伊犁改约谈判事宜。
曾纪泽,字劼刚,曾国藩的长子,世袭一等侯,少负俊才,在京城常与在华西方传教士和外交官交游,喜好洋务,是晚清相当出色的外交官。1878年,曾纪泽派充出使英国及法国大臣,在英办理订造船炮事宜(为北洋舰队订造“致远”和“靖远”两舰)。受命后,曾纪泽又兼任了出使俄国大臣,前往圣彼得堡谈判改订条约。
出发前,曾纪泽认为,“伊犁一案,大端有三:曰分界,曰通商,曰偿款。筹办之法,亦有三:曰战,曰守,曰和”。按照西洋定约之例,分界是常守不渝的,而通商则可以随时修改,再者,俄国人声称自己是“代守伊犁”,因此,曾纪泽定下的战略是:在边界问题上寸步不让,在贸易问题上讨价还价,在赔款问题上可以商量。
曾纪泽到达俄国的时候,俄国已经派遣使臣布策前来催促条约签字。曾纪泽得知后便要求俄国外交部令布策折回,对伊犁问题重新谈判。在曾纪泽的坚持下,俄国代理外部大臣吉尔斯、副大臣热梅尼和布策参与了谈判。
俄国代理外部大臣吉尔斯见了曾纪泽后,虽然开始觉得有点心虚,但又不想丧失诈骗而来的成果,便拿出一副强硬的态度,说:“你们的全权大臣既然签约了,就没什么好商量了。”
曾纪泽针锋相对:“崇厚所答应的,大都超过了朝旨的授权,不能不加以更改。”
俄国人说:“你们朝廷要将使臣定罪处死,废除已经谈判好的条约,这样做有悖国际公法,你们中国人不讲道理,我们没法和你们再谈判。”
曾纪泽说:“中国的使臣违背朝旨,定失职之罪,和外国没什么关系,你们无权干涉。何况,现在考虑到贵国的颜面,已经将崇厚释放了。”
俄国人没话可说,便转移话题,说:“你们中国现在正在备兵备战,明摆着想破坏和平。”
曾纪泽说:“我们备兵并非是因为你们而起,主要是防卫边疆乱党余孽,并无不可。”
俄国人说:“既然你们已经备战,那我们也要派兵备战,这是你们所挑起的,你们要承担全部责任。”
曾纪泽说:“你们要这样说的话,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你们想破坏和平。两国要想和睦相处的话,本就不应该提备战之事。”
俄国人立刻觉得自己失言,便悻悻然地说曾纪泽不是“全权大臣”,不够谈判的资格。
曾纪泽说:“我现在是大清帝国委派的驻俄大使,完全有议约之权。”(曾纪泽当时是兼任出使英、法、俄三国大臣,相当于驻三国的大使,当时大清帝国外交人才匮乏,驻外大使往往是兼任。)
虎口夺食,伊犁谈判曲与折(3)
俄国人见曾纪泽不好对付,只好答应重新谈判。
为了给谈判增加筹码,清政府派左宗棠亲率大军离开肃州(今酒泉市),出嘉峪关,向哈密挺进。为了表明收复伊犁的决心,老帅左宗棠出征前命人备好棺木,“抬棺出征”,以鼓舞士气。左宗棠大军到达新疆哈密后,准备部署三路进兵收复伊犁:一路由金顺进驻精河从正面佯攻;
左宗棠手书“天地正气”,现存西安碑林
一路由张曜从阿克苏越过天山进击伊犁南部;一路由刘锦棠经乌什越冰?
小说推荐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深处的忧虑
- 历史深处的忧虑作者:林达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第九封信第十封信 第十一封信 第十二封信第十三封信 第十四封信 第十五封信 第一封信 卢兄:您好 很高兴又一次收到你的长信,谢谢你和朋友们的关心。每次来信,你总是提出不少问题,问到我们在美国到底生活
- 最新章:第63章
- 近距离看美国1-历史深处的忧虑
- 历史深处的忧虑作者:林达第一封信-卢兄:您好 很高兴又一次收到你的长信,谢谢你和朋友们的关心。每次来信,你总是提出不少问题,问到我们在美国到底生活得如何;问到这个号称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自由;这自由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问题实在不容易回答,这也是每次回信我常常绕开这些问题的原因。但是,
- 最新章:历史深处的忧虑-第63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1_历史深处的忧虑
- 作者:林达第一封信卢兄:您好 很高兴又一次收到你的长信,谢谢你和朋友们的关心。每次来信,你总是提出不少问题,问到我们在美国到底生活得如何;问到这个号称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自由;这自由又有什么特殊之处…这些问题实在不容易回答,这也是每次回信我常常绕开这些问题的原因。但是,在这里生活的时间
- 最新章:第63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
- 《我让历史拐个弯之明劫》作者:可可阿里01作品信息 他,家里才遭遇变故,大学刚毕业工作还没找到又被人陷害。倒霉吗?霉!一心想做好事呢却又在青天白日遭到雷劈,直到他恢复知觉后才发现自己被接引到了明代后期天启年间,恰逢遇上神秘莫测的大爆炸,居然看见了外星飞船在战斗 他到底是不幸呢还是不幸呢?不管你信不信
- 最新章:第345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