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塔克世听了继母挑唆,给他的产业极少,不够维持生活。努尔哈赤青少年时代吃尽了苦,挖人参、采蘑菇、拣榛子、摘木耳、拾松子,然后将这些东西运到抚顺马市去卖,以此来维持生活。在他25岁那年,更大的不幸降临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同时死于明军攻城的炮火。这一事件,对努尔哈赤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还要从王杲(gǎo)之死谈起。在当时的建州女真中,以王杲势力最强。王杲曾带兵进犯明辽东首府辽阳,杀死指挥王国栋。后王杲被俘,被解送到北京问斩。王杲死后,他的儿子阿台为报父仇,袭杀明军。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明将李成梁提兵直捣阿台的住地古勒寨。阿台妻子的祖父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觉昌安为了使孙女免于战难,也为着城内部民减少伤亡,便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一同进城,打算劝说阿台投降。建州女真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里通明朝,导引攻城,向城上守军喊话说:“李太师有令,谁杀死阿台,谁就做古勒城的城主!”果然,城里出现内奸,城被攻破,觉昌安和塔克世也不幸死于战火。努尔哈赤得到父、祖蒙难的噩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质问道:“我祖、父为何被害?你们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明朝派官员谢过说:“非有意也,是误杀耳!”明军送还觉昌安和塔克世的遗体,朝廷赏给努尔哈赤“敕(chì)书三十道,马三十匹”,还封他为指挥使。但是,努尔哈赤怒气未消,又不敢直接同明朝冲撞,便迁怒于尼堪外兰。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以报父、祖之仇为名,以“十三副遗甲”,率领百余人的队伍,向尼堪外兰的驻地——图伦城进攻,拉开了女真统一战争的历史帷幕。
经过12次大的战役,这位苦难青年先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继而统一了东北全境,并成为后金大汗。
努尔哈赤成功的秘密在哪里?400多年来,人们有多种解释。一位教练经过研究认为,一个运动员取得世界大赛的金牌,大约需要156个因素(其中有主有次)。那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的成功,更是需要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我认为,努尔哈赤的成功,一个前提是苦难生活的磨砺。继母的寡恩,使他养成自立的性格;马市的交易,使他大开眼界,广交朋友;父、祖蒙难,刺激他毅然摆脱常人的平庸生活,踏上王者的征服之路。而更关键的因素在于他实现了“四合”——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一说天合。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天”,可以理解为“上天”、“天命”、“天道”、“天意”、“天时”等,这里说的主要是“天时”。“天时”有大天时,有小天时。魏源说:“小天时决利钝,大天时决兴亡。”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500年是个概数,300年也会有王者兴。明末清初,中国历史的“天时”到了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当时的世界上,俄国尚未东越乌拉尔山,葡萄牙到了澳门尚未对明朝形成威胁,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兵败。女真的东面朝鲜,外祸内乱,衰落不堪;西面蒙古,四分五裂,林丹汗孤立;北面扈伦,彼此纷争,贝勒落马;南面大明,南倭北虏,内忧外患,极端腐败。总之,努尔哈赤处于300年一遇的大天时。据统计:《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共83875字,其中“天”字312个。努尔哈赤得了大天时,取得了大成功。
天命汗努尔哈赤(4)
萨尔浒大战之胜,原因之一在于得天时。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初一日,赫图阿拉地区大雪封山,江河冰冻。明军四路出师,长途跋涉,山路崎岖,丛林密布,冰雪封路,没能按照原定计划如期合围赫图阿拉;后金熟悉地形,便于设伏,分路出击。努尔哈赤巧妙利用天时,在明军形成合围之前,集中兵力,逐路击破,夺得胜利。
二说地合。地利主要指地形、地势、地域。赫图阿拉是一个山环水绕、气候温湿、土壤 肥沃的宝地,那里西距抚顺200里,既为关山阻隔利于暗自发展,又有大路通达辽沈利于驱兵进取。努尔哈赤在这里建立并扩大基地,这个基地后来发展成东到日本海、东北到库页岛、北跨外兴安岭、西到青海、西北到贝加尔湖、南到长城的广大领域。这里有粮食、皮毛、人参、林木、矿藏等;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以沈辽之战为例。明军本来依靠沈阳、辽阳两城,占地利;努尔哈赤在平原攻城,不占地利。但努尔哈赤设计将城里的明军诱出城外,进行野战,发挥骑兵优长,变不利为有利,取得胜利。
三说人合。人合主要指人际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以后金努尔哈赤为一方,明朝万历帝、泰昌帝、天启帝为另一方。明朝皇帝对北方少数民族政策的基本点,就是一个“分”字,分而弱之,间而治之。分则弱,合则强。努尔哈赤则针锋相对,采取一个“合”字。熊廷弼(bì)说:“昔建州诸夷,若王兀堂、王杲、阿台辈尝分矣,而合之则自奴酋始。”
关于“人合”,可以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努尔哈赤率军攻打翁科洛城,被对方的鄂尔果尼一箭射中,鲜血一直流到脚面。努尔哈赤继续坚持战斗。这时候又有一个人叫洛科,一箭射到努尔哈赤脖子上了。那支箭带反钩,他往下拔箭,立刻血流如注。他拄着弓从房顶一步一步下来后就休克了。后来攻下翁科洛城,鄂尔果尼和洛科都抓到了。部下要对他们施以乱箭穿胸之刑,这是当时最残酷的刑法。努尔哈赤说,两军对垒,他们是为自己的主人来射我,这样的勇士太难得了。不仅给两人松绑,还都授了官。别人一看,原来射他的人都可以宽免,都可以授官,那他的自己人,只要做出成绩就更可以做官了,更可以升官了!大家都同心协力地效忠努尔哈赤,在战场上勇敢杀敌。
第二个例子,是叶赫老女的例子。叶赫老女是叶赫贝勒布扬古的妹妹,可能长得比较漂亮吧,为了联络建州,13岁就许给努尔哈赤了。但是许完之后并不把她嫁过来,而是随后又许给哈达的贝勒、辉发的贝勒、乌拉的布占泰,结果这三个部落都被努尔哈赤灭掉。蒙古扎鲁特部的介赛也要娶她,叶赫老女誓死不从。介赛就要报复。布扬古又把他妹妹许给喀尔喀部达尔汉贝勒的儿子,叫莽古尔岱。建州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贝勒们非常气愤,认为这个女人许给上(努尔哈赤)已经20年了,现在又把她许给莽古尔岱,真是奇耻大辱啊!要发兵把她夺回来。努尔哈赤说,为了我们共同的利益可以打他,可为了一个女人打他不好。这个女人许配给我,我都没有那么生气,你们那么生气干什么?结果33岁的叶赫老女就嫁给了蒙古的莽古尔岱。这件事情反映了努尔哈赤能够以大局为重,以和为贵,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四说己合。虽有天合、地合、人合,若没有己合,事业也不会成功。己合主要是胸怀开阔、心境豁达,能够把握自己。这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的基本素质。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叶赫纠合哈达、乌拉、辉发等九部联军3万,分三路向建州古勒山而来。过了浑河之后,晚上军队支灶做饭,灶火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探骑回报时脸色都变了,当时努尔哈赤兵不满一万,建州官兵,人心惶惶。努尔哈赤得到报告时已经是晚上,他听后照常打着呼噜就睡着了。妻子富察氏赶紧把他推醒,说:“敌兵压境了,你怎么还睡觉啊?你是方寸乱了,还是害怕了?”努尔哈赤说:“要是我方寸乱了,害怕了,我能睡着吗?起先我不知道这九部联军什么时候来,老是惦记这事。现在知道他们已经来了,我心里就踏实了。”说完以后又呼呼睡着了。第二天早晨,他带领众贝勒等祭堂子,尔后统军出发,一举夺得了古勒山之战的胜利。
己合很重要。一个人的健康与长寿,同己合至关密切。与努尔哈赤对立的明朝三个皇帝——万历帝好发脾气、荒淫无度,只活了58岁;继位的泰昌帝登极一个月吞下红色药丸死去,只活了39岁;天启帝才活了23岁。至于努尔哈赤的子孙们——皇太极脾气大,忒(tuī)任性,高血压,患心脑血管病,突然去世,享年才52岁。皇太极如能做到“己合”,多活10年,那么,迁都北京,定鼎中原,坐?
小说推荐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
- “历史是镜子,历史也是艺术。它可以借鉴,更可以欣赏”讲起历史,阎老师就像是说故事。做了三年多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接触的专家学者近千位,能把学问当评书讲的,能把历史当故事说的,阎老师是第一人。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作者:阎崇年序 阎老师邀请做《序,深为诚惶诚恐。小辈不才,与阎老师合作并成忘年交
- 最新章:第54章
- 正说清朝十二妃
- 作者:章恺第一部分 目录(1)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大妃阿巴亥12岁出嫁:政治交易的筹码失宠遭休弃:诸子争位受牵连一桩公案:偷藏财物者到底是谁被逼殉死:政治祭坛上的牺牲死后荣辱:同样离不开政治阿巴亥个人小档案相关阅读书目推荐说不尽的孝庄文皇后从一座特殊的陵墓谈起顺治皇帝学步的“拐杖”康熙皇帝的坚强后盾良
- 最新章:第25章
- 正说清朝十二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22章
- 正说清朝十二后妃
- 图书简介 大妃阿巴亥 孝庄文皇后 董鄂妃 孝圣皇后 孝贤皇后 乌喇那拉氏 香妃 慈安皇太后 慈禧太后 孝哲皇后 孝定皇后 珍妃 大妃阿巴亥 12岁出嫁:政治交易的筹码 清太祖努尔哈赤虽然创建了后金政权,登上了汗位,却并未建立后妃制度“但循国俗”称福晋(前期多称福金,意同。当时正妻称大福晋,妾称小福晋
- 最新章:第24章
- 正说汉朝二十四帝
- 作者:杜尚侠、张庆利前言写史是凝重的。凝重的原因在于,历史的风风雨雨,常常让我们唏嘘不已,涕泗长流,以致或摩拳擦掌、或凝噎废食!楚汉战争的硝烟与战火,刘邦用人的明智与愚蠢,文景之世的无为而盛治,汉武大帝的盛极而始衰,光武刘秀的续汉而中兴,外戚宦官的肆虐与祸患,清流党人的不屈与抗争,等等,等等,都时时
- 最新章:第33章
-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
- 前言 皇帝是古时对人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皇帝是天子,自然不是寻常人。从秦始皇称皇帝开始,围绕着皇帝形成了一整套的制度和礼仪规范,一切与皇帝相关的事物都有特殊的称呼:皇帝说话就是圣旨,命令称诏、制,出行为“幸,居处叫宫廷、禁中,葬所称为陵,死叫“驾崩,自称为“朕,臣民要称呼“陛下”或者“圣上…国家法律
- 最新章:第33章
- 正说宋朝十八帝
- 序言 常有人问我,学历史有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估计不会有标准答案。我的回答往往非常简单:这是我从事的职业。既然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当然需要兢兢业业,认真对待。坦率地说,我个人并无成名成家的念头,无非是担心丢了饭碗而已。说得具体一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当然希望教给学生一些新的东西,以免误人子弟。正是基
- 最新章:第36章
- 正说明朝十六帝
- 第1节:草莽中走出的"真龙天子"第2节:登上权力顶峰的农民领袖第3节: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第4节: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第5节:庆功楼前不离主第6节:滥杀功臣和刚猛治国第7节: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第8节: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第9节: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第10节:建文帝去向探秘第11节:马上天子朱棣第
- 最新章:第40章
- 正说清朝12臣
-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 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最新章:第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