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历史上的和珅》历史上的和珅-第17章


那么,如何照顾好老年的乾隆皇帝呢? 
第一,照顾好老年乾隆皇帝的生活起居。 
照顾好老年乾隆皇帝,这本来应该是宫女、妃嫔、太监们的职责。但是这些宫女、妃嫔、太监们都没有文化,不能同乾隆皇帝交谈诗文、书画、佛经,也不能帮乾隆皇帝处理军国大事、进行多种语言文字交流。所以,和岳夏昵±此担敲挥幸桓鋈丝梢蕴娲摹!?br />
更为重要是,年老的乾隆皇帝也与平常的老年人一样,喜欢别人奉承、照顾,和团惆樵谇∽笥遥曰噬戏陶展耍逄艿健4映省独畛德肌分锌梢钥吹剑汉瞳|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但每当皇帝咳嗽吐痰的时候,他就马上端个痰盂去接。 
第二,照顾好皇太后的生活起居。 
在历史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想要亲近什么人,如果能够从他身边的人入手,对他尊敬的人表现出同样的,甚至更强的尊敬,对他关心之人表现出更多的关心,往往会被引为同道,使人一见如故,收到奇效。 
乾隆皇帝这个人是非常孝顺他的母亲的,乾隆留下来的万余首诗作中很多就描绘了母子之间共享天伦之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母亲无限的热爱和依恋。这些诗往往借节日中母子相聚共庆为题材。比如每年五月,石榴花开,端阳佳节来临的时候,乾隆总是陪伴着太后到圆明园中观赏龙舟。他的一首诗就记叙了这一热闹的场面: 
快霁天中景丽鲜,宜人都为利农田。 
轻阴乍晴招惊牖,永昼如迟竟渡船。 
斜叶焦云亭畔卷,低枝榴火沼中燃。 
五丝彩缕随风俗,愿比慈宁寿算绵。 
母子之亲跃然纸上。 
每当太后大寿之时,乾隆总是不惜财富把寿庆办得隆重喜庆,场面宏大,让母亲满意、高兴。当时的一篇文章详细地记录了乾隆庆祝皇太后六十大寿时的情景,极尽人间能事: 
“十余里中各在分地,张设灯彩,结撰楼阁。天街本广阔,两旁遂视市廛,绵绣山河,金银宫阙,剪彩为花,铺满卷屋,九华三灯,七宝之座,丹碧相映,不可名状,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依童妙伎,歌扇舞衫,后部未歇,前部已迎,左顾右惊,右盼复眩,游者加入蓬莱仙岛,在琼楼玉宇中,听霓裳曲,观羽衣舞,其景物之工,亦有巧于点缀而不甚费者。或以色绢为山岳形,锡箔为波涛纹,甚至一蟠桃大数间屋,此皆粗略不足道。至如广东所极翡翠亭。广二、三丈,全以孔雀作屋瓦,一亭不啻万眼。楚省之黄鹤楼,重檐三层。墙壁皆用玻璃高七、八尺者。浙省出湖镜,则为广榭,中以大圆镜嵌藻井之上,四旁则小镜数万,鳞彻成墙,人一入其中,即一身化千百亿身,如左慈之无处不在,真天下奇观也。” 
这一大段繁琐冗长的描写,足以表现出当年祝寿的盛况,也可以看出乾隆对母亲的挚爱。 
每当皇太后寿诞之日,和嵊胧涛烂且黄穑鬃蕴ё盘蟮姆镩】丛谘劾铮闹胁挥筛涌粗亍⑿郎秃瞳|。 
乾隆皇帝孝顺他的母亲到了什么地步?乾隆皇帝每天命令宫女给他的母亲梳头,把掉地下的头发一根一根捡起来,最后等到他母亲去世以后,把所有的头发都集中到一个盒子里,专门用黄金铸一个金发塔,这个金发塔现在保存在故宫里面珍藏着。外面是黄金的,里面是空的,空的盒子,盒子里面装的是头发。 
崇庆皇太后在乾隆六十七岁的时候,以八十六岁高龄崩逝,乾隆悲恸欲绝,当即剪发,服白绸孝衣,为太后守孝。乾隆罢朝三日,长跪不起,就跟灵堂那儿,谁搀也不回家去,那个时候您觉得他是皇上吗?很多人都劝乾隆皇帝,劝乾隆皇帝要节哀,要慎重,要以国家为重,要以大局为重,只有和挥腥肮』实垡痪浠埃』实鄹嵌蜃牛苍谀嵌蜃牛』实鄄黄鹄矗膊蛔撸允贾林张惆樽徘』实郏痪浠岸济凰担瞳|没有劝过皇帝一句话。这个时候和酪磺杏镅远际嵌嘤嗟摹H煲院螅』实凼萘耍瞳|也瘦了。乾隆皇帝后来作诗一首记录了太后故去之后的深切怀念: 
游岁黑甜何处乡,从容掖辇祗如常。 
孙曾侍宴到不代,歌舞行时娱一堂。 
忽尔醒来余寂寞,泛焉涕出切悲伤。 
因思向日即真者,非梦原都是梦场。 
由于乾隆的宠信,和墓僦胺鲆≈鄙希诖笄宄倬攀甑睦飞鲜强涨熬蟮摹:瞳|的官,武职—镶蓝旗满洲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文职—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议政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办理藩院尚书事;学职—殿试读卷官、日讲起居注官、《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石经馆正总裁、国史馆正总裁、翰林院掌院学士;钱官—崇文门税务监督;内职—兼管太医院、御药房事务;爵位—太子太保、伯爵、公爵。 
面对皇帝:如何做到侍君如父?(3)
三、宗教信仰:紧紧追随 
在任何一个社会,人们都会有一定的信仰;在任何一个社会,统治者都会宣传一定的主张,使之成为人们必须的信仰。没有一个主流信仰的社会是非常危险的。 
在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社会的主流信仰无非是儒、释(佛教)、道三家。在这三家中,儒家思想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伦理思想,是一种治理国家的基本主张,而不能成为人们的一种信仰;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的影响程度远远不及佛教。 
清朝的乾隆皇帝崇奉佛教中的喇嘛教,于是和渤绶罾锝獭9餐淖诮绦叛鼍统晌瞳|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三项基本条件。 
乾隆皇帝不但崇奉喇嘛教,而且对喇嘛教的经典颇有研究。乾隆皇帝还曾主持翻译并刻印了《满文大藏经》。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中国都有其信徒、组织和活动场所。其中,佛教分汉语系佛教(公元前1世纪传入)、藏语系佛教(公元7世纪传入)和巴利语系佛教(公元13世纪传入)三大支。西藏佛教,指的就是这三大支系中的藏语系佛教,通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喇嘛教,属于佛教中的密宗,7世纪传入中国。15世纪初,青海人宗喀巴(1357~1419)改革了藏传佛教,把藏传佛教的教义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创建了喇嘛教,称“格鲁派”,因格鲁派的喇嘛僧人头戴黄色法冠,身披黄色袈裟而将喇嘛教也称“黄教”。 
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他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与被称为“显教”的汉地佛教相比,“显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而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和狼』实鄢绶罾锝蹋谑亲约阂踩险嫜邢袄锝痰木洹:芸欤瞳|就达到了能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的程度。在这方面,他们能够做到心意相通。 
不少清人笔记中记载着关于和』实垡黄稹靶蕹置茏凇敝械囊患拢骸?br />
乾隆皇帝当满六十年皇帝退位以后,湖北襄阳地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起义军纵横驰骋于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甘肃五省,极大地震动了统治者。这也让已经当上太上皇的乾隆整日寝食难安,耿耿于怀。即使在乾隆弥留之际,也念念不忘。话说乾隆禅位之后,忽然有一天,单独传召,命和氪竽诮5鹊胶瞳|进入后宫,发现乾隆面南而坐,而当时已登基称帝的嘉庆,则只坐在乾隆身边的一个小凳上。和蛟诘厣希撕芫靡膊患∷祷埃”兆叛劬孟袼乓谎皇强谥心钅钣写剩孟裨谒凳裁础<吻觳嗥鸲洌ο胩宄粗站课藜糜谑拢幻魉浴9艘换幔『鋈徽隹劬Υ蠛鹊溃骸澳侨私惺裁疵郑俊惫蛟诘叵碌暮瞳|不假思索立刻回答道:“徐天德,苟文明”。乾隆不再言语,继续闭起眼睛默默念诵着什么。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才打发和隼矗浼涿挥型瞳|说一句话。嘉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