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傻子、色情狂:欧洲王室的另类历史》第31章


尽管“殿下”的外表华丽耀眼,行为举止处处显露出女性的特征,但他同样是一名英勇的战士。他在带兵打仗的时候面敷脂粉,穿金戴银,头上顶着制作精良的假发,无所畏惧地投入到战斗中。他妻子曾说:“他倒不怕火枪的子弹,相比之下他似乎更怕阳光和火药冒出的黑烟。”
第四章 不如糊涂
精力充沛的沙皇彼得大帝在统治俄罗斯期间,曾经数度放下国事,像求知若渴的学生一样去欧洲各地游学。在旅途中,彼得经常隐姓埋名,以减少别人对他的过分注意,也可以避免各种庆典仪式。这样,他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吸取百家之长,带着一肚子的学问回到俄罗斯进行实践,因此每次出行都十分成功。比如说,他在潜心研究过造船术之后,很快就兴建起俄罗斯海军,并且让一片沼泽荒地变成了摩登的欧洲大都会——圣彼得堡。
然而,尽管彼得大帝强烈的好奇心带动落后的俄罗斯走出了中世纪的愚昧状态,但不少臣民都觉得他们的沙皇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做个没文化的土包子呢,因为那样他们的日子起码会好过些。
彼得大帝要求身边的人都和他一样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谁要是表现出半点不乐意的情绪,谁就要倒霉了。一次,彼得大帝去荷兰进修解剖学。上课的时候,他听到属下们面对开了膛的尸体阵阵作呕。彼得大帝被他们的软弱气坏了,他命令他们走到尸体跟前,弯下腰,每人必须从尸体上咬块肉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彼得大帝不论从游学中学到什么,都要挽起袖子大干一场,而他的实践包括在外科和牙科领域的探索。久负盛名的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是彼得大帝在1724年创立的,那里收藏着堆积如山的健康牙齿。这些牙齿每一颗都拥有详细的记录,因为它们都是彼得大帝亲手拔下来的。他还随身携带着装满外科手术用具的提包,所以要是哪个仆人或朝臣生了病,他可得忍痛保持常态,否则会被随时恭候的沙皇开上一刀。
1698年,彼得大帝再次从旅行中归来,这次他决定在所有男性臣民的脸上实现现代化。面部的胡须历来是俄罗斯传统的宗教信仰和自我尊重的标志。彼得大帝的祖先伊凡大帝曾宣称:“所有殉难者的鲜血都无法洗刷刮掉胡须的罪孽,那是对上帝创造的男性形象的丑化行为。”但是在彼得大帝看来,络腮胡子既不文明又滑稽,还象征着俄罗斯特有的野蛮和粗鲁,而且令俄罗斯成为了欧洲各国的笑柄。因此,彼得大帝在皇宫举行过欢迎宴会之后,就开始“磨刀霍霍向胡子”了,震惊的来宾们还没来得及回过神来,他们的脸上就有生以来第一次“光板无毛”了。
在一次庆祝彼得大帝归来的宴会上,他派宫廷小丑挥舞着剃刀四下逡巡。好多人脸上茂盛生长多年的胡子被彻底清剿,露出光洁的脸和一道道血口子。但是谁也不敢抱怨,因为他们知道现在吱声的话一定会被沙皇亲自扇耳光的。紧接着,彼得大帝颁布了法令,在全俄罗斯禁止男性蓄须。为了加强执法的力度,他授权各级官员,只要看到谁留胡子,不论对方地位高低,他们都可以把他的胡子剃掉。对于那些实在无法放弃传统的人,彼得还是保留了一点宽容,允许他们上“胡子税”以留住胡子,并且所有完税者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小铜牌以示标记。但是,蓄着胡子去见沙皇可不是什么好主意,就算戴着铜牌也不行。根据一位编年史家的记载,凡是不剃胡子就去见彼得大帝的人一定会后悔的,因为彼得大帝会“幽默地把胡子连根拔起,或是粗暴地用剃刀刮掉,而且经常会连人家的皮肤一起刮下来”。mpanel(1);
俄罗斯的大胡子们并不是彼得大帝全盘西化的惟一受害者,连外国的东道主们也觉得他是个麻烦的客人。酒量惊人的彼得大帝和他的同伴们非常喜欢纵酒狂欢,而且他们和现在的大学生一样,总是把聚会的场所搞得一团糟。英国作家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 )的住宅曾经荣幸地被征用为彼得大帝的下榻之地。3 个月之后,他发现整个房子都被糟蹋了。窗子碎得稀里哗啦,墙上悬挂的油画都裂着口子,家具早变成了劈柴,羽绒卧具、床单和帷帐变成了布条,而伊夫林曾经引以为豪的草坪和花园已经化为了淤泥和尘土,“就好像一个团的士兵穿着铁鞋从那里踏过一般”。邻居们还说,他们亲眼见到沙皇的侍从们,用从未见过的俄罗斯手推车,推着醉醺醺的沙皇一头扎进了精心修剪的树篱。
别看彼得大帝在国外大闹天宫,他在自家屋子里倒是小心翼翼地收藏着很多古怪的玩意。除了他从大臣们嘴里拔下的牙齿之外,他的藏品还包括各式各样令他着迷的东西。其中有泡在酒精里的人头,那是他妻子的一名侍女玛丽·汉密尔顿的脑袋,她因为杀死了自己的3 个私生子而被处死了。
彼得大帝还特别欣赏天生畸形的人体标本,所以他发动臣民们把怪胎的遗体都给他送来,供他赏玩。他还搞到了一具接近2 .5 米高的巨人骨架。不过,彼得收藏的也不都是死的东西。他和同时期许多皇室成员一样,对侏儒和小矮子十分喜爱,觉得他们是最有趣的东西。他自娱自乐地养了一大群侏儒。在晚宴上,侏儒们总是被填进巨型馅饼里。当彼得大帝切开馅饼,里面就蹦出一个小矮人,这会让彼得大帝开怀大笑。他尤其喜欢看他们调侃繁冗的宫廷礼仪和宗教典礼。
1710年,彼得大帝在侄女大婚的两天前,用同样盛大的舞会和庆典为一对侏儒主持了婚礼。汉诺威大使弗雷德里克·克里斯蒂安·韦伯(Friedrich ChristianWeber )记载下罕见的一幕:“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充当典礼官……和主婚人的侏儒。他后面跟着盛装的新郎和新娘。然后进来的是沙皇以及诸位大臣、王子、贵族、官员和其他人员。接着,一对一对的矮子们也进入了会场。侏儒的人数一共是72……”
沙皇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喜爱,按照俄罗斯习俗亲自把花环举在新娘的头顶上方。典礼结束之后,所有人前往……缅希科夫王子的宫殿……大厅的中央摆放着好几张为新婚夫妇和其他侏儒们准备的小桌子,他们全都身着华丽的德式礼服。
晚餐过后,小矮人们开始跳起了俄罗斯风情舞蹈,一直跳到深夜11点。人们不难想像,这群侏儒们滑稽的舞姿、怪异的鬼脸和罕见的体形会给沙皇带来多少欢乐,旁人只消瞄他们一眼就会捧腹大笑的……这项娱乐结束以后,新婚夫妇被马车载到沙皇的住所,并在沙皇的卧室里共度良宵。
第五章 大不列“癫”
乔治三世曾经神智清醒地统治英国30多年,但是1788年的一场变故打乱了他的阵脚。他的行为日趋怪异起来,看上去先前那个了无生趣但认真负责的君主好像丧失了理智。一切始于那年10月的一个清晨,乔治三世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突然感到胃部疼痛难忍,仿佛有人趁他睡觉的时候照着他的肚子猛击过似的。他的关节也肿胀起来,使他动弹不得,而且他的双臂迅速长出了一层疹子。
御医乔治·贝克(George Baker)爵士把这些症状归结于“他在头天去往圣詹姆斯宫的途中,数小时内一直走在草地上,袜子全都湿透了,但是没有更换,而且那天晚上他吃了4 个大梨充当晚餐”。
乔治爵士像当时所有良医一样开了处方——一剂清肠泻药。
但是几天以后,乔治三世仍然没有好转的迹象。他的白眼球变成了可怕的黄色,而且他的小便也变成了棕色。最糟糕的是,他的头脑开始表现出紊乱的症状。在整整3 个小时里,乔治三世一刻不停地责骂医生们,并且自言自语,他的情况在御医乔治爵士看来是“谵妄状态边缘的精神亢奋”。
下人们也很快注意到了国王的变化。一天晚上,王后夏洛特的礼服保管员范妮·伯尔尼(Fanny Burney)在温莎堡里和乔治三世不期而遇。她说国王说话时的“举止异常,比高烧病人还有过之。他说话速度飞快,虽嗓音沙哑,但无比流利,信誓旦旦……热情洋溢,真的……把我吓得不轻,让我无以言表”。
那次发作的几周后,乔治三世在温莎出席了一场音乐会。他一个音符都没听进去,因为演出期间他没完没了地拉着别人聊天,迅速地转换着话题,而且坐着坐着就腾地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