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刺史柳泌,奉旨莅任,日驱吏民采药,岁余不得一仙草,自恐得罪,逃匿山中。浙东观察使捕泌送京,皇甫镈李道古等,代为庇护,泌竟免罪,反得待诏翰林。又令他合药进供,宪宗取服以后,日加燥渴。起居舍人裴璘上言:“药止疗疾,不应常服。况金石酷热有毒,益以火气,更非脏腑所能胜受。古语有云:‘君饮药,臣先尝。’请令泌先饵一年,试验利害,然后再服不迟。”宪宗不但不从,反贬璘为江陵令。
同平章事崔群,为皇甫镈所排挤,出为湖南观察使。知制诰武儒衡,系故相元衡从弟,抗直敢言,又为令狐楚所嫉忌,特想出一法,荐用狄兼谟为左拾遗。兼谟为狄仁杰族曾孙,尝登进士第,辟襄阳府使,刚正有祖风,举为言官,本是材足称职,但观令狐楚荐牍,内言:“天后窃位,诸武专横,赖狄仁杰保佑中宗,克复明辟,兼谟为功臣后裔,更且才行优长,亟宜录用”云云。看他文字,似与武儒衡没甚关系,其实指斥武氏,便是影射儒衡。儒衡知他言外有意,忙泣诉宪宗道:“臣祖平一,当天后朝,遁迹嵩山,并未在位……,”宪宗不待说完,便点首道:“朕知道了。”武平一不见前文,便是高隐之故。儒衡乃退。未几,迁中书舍人,左军中尉。
吐突承璀自淮南还都后,仍然得宠,辗转援引,党类甚繁。后来党派分裂,内侍王守澄陈弘志等,与承璀势力相当,互为倾轧,萧墙里面,早已隐伏戈矛。宪宗误服金石,致多暴躁,左右宦官,往往获罪致死,因此人人自危,时虞不测。承璀尝与宪宗次子澧王恽友善,从前太子宁病殁时,劝宪宗立恽为储,宪宗因恽母微贱,特立遂王恒为太子,至是宪宗有疾,承璀复谋立恽,太子恒得知消息,密遣人问诸司农卿郭钊,钊系太子母舅,嘱使传语道:“殿下但应孝谨,静俟天命,幸勿他谋。”郭氏子弟,始终尽礼。太子才耐心静待。到了元和十五年元日,宪宗因寝疾罢朝,群臣惶恐,会义成节度使刘悟来朝,赐对麟德殿,及悟趋出,语群臣道:“主体平安,保毋他虑。”群臣听了悟言,总道是易危为安,放心归第,不料过了一宵,宫中竟传出骇闻,说是圣驾宾天,宰相以下,仓猝入临,趋至中和殿,就是御寝所在,但见殿门外面,已由中尉梁守谦,带兵环卫,里面寝室,为王守澄陈弘志及诸宦官马进潭刘承韦元素等把守,不准群臣趋进龙床。陈弘志且扬言道:“皇上误服金丹,毒发暴崩,真是出人意料,幸留有遗诏,命太子嗣位,授司空兼中书令韩弘,摄行冢宰,太子现在寝室,应即日正位,然后治丧便了。”别人不言,独让陈弘志出头,明明是贼胆心虚,自欲洗清逆案。皇甫镈令狐楚等,本来是没甚气节,且见寝殿内外,已被一班阉竖,占了先着,盘踞牢固,料知不便抗争,只好唯唯从命。陈弘志手段甚辣,密遣心腹伺诸道旁,俟吐突承璀及澧王恽奔丧,竟出其不意,将他杀死,外人亦不知为谁氏所遣,宫廷中且未悉两人死耗,专办太子即位礼仪,及料理丧具等事。太子恒即位太极殿东序,是谓穆宗,赐左右神策军钱,每人五十缗。
皇甫镈已毕朝贺,退回私第,翌晨复拟入朝,忽由中使颁到诏敕,数责罪状,谪窜崖州,令为司户参军。镈不觉泪下,待中使出去,与家人叙别,免不得相对悽惶,继且自叹道:“王守澄陈弘志等谋逆,我身为宰相,不能讨叛,罪固当死,若说我荐引方士,药死皇上,这却未免冤枉哩。”自知颇明,然已迟了。乃出都南行,后来竟死崖州,中外称贺。左金吾将军李道古,亦坐贬循州司马,杖死方士柳泌,及浮屠大通。中尉梁守谦以下,都进官有差。弑君逆党,反得蒙赏,唐事可知。进任御史中丞萧俛,及翰林学士段文昌同平章事,尊生母郭贵妃为皇太后,追赠太后父暧为太尉,母为齐国大长公主,兄钊晋授刑部尚书,鏦为金吾大将军。太后移居兴庆宫,朔望三朝,穆宗每率百官诣宫门上寿,或岁时庆问燕飨,后宫戚里,暨内外命妇,联襼入宫,车骑杂沓,环珮铿锵,豪华烜赫,备极一时。迭应七十四回。
穆宗务为奢侈,尤好嬉游,即位未几,御丹凤门,宣诏大赦,召入教坊倡优,令演杂戏,纵观恣乐。越数日,又至左神策军,观角牴戏,即手搏戏。监察御史杨虞卿等,上疏谏阻,穆宗阳为优答,仍然未改。柳公绰弟公权,书法遒劲,得邀主赏,召入为翰林侍书学士。穆宗尝问道:“卿书何这般佳妙?”公权答道:“用笔在心,心正笔自正。”穆宗亦悚然动容,知他借笔作谏;但江山可改,本性难移,更兼左右宵小,逢君为恶,日加从恿,单靠着两三直臣,几句正话,哪能挽回主听,骤改前非?一薛居州其如宋王何?江陵士曹元稹,具有文才,善作歌曲,尝与监军崔潭峻交游。潭峻录稹旧作,归白宫中,宫人多喜歌诵,宛转悠扬,曲尽妙趣。穆宗问为何人所制?当由潭峻报明姓氏,并盛称稹才可用,遂召他入都,命为知制诰。中书舍人武儒衡,瞧他不起,会当溽暑,与同僚食瓜阁下,稹亦在座,儒衡见瓜上有蝇,用扇挥去,且语道:“适从何来?遽集于此。”同僚大半失色,儒衡意气自如,稹怀惭而退。稹字微之,宪宗时曾为左拾遗,奏议颇多,寻为监察御史,辄出外按狱。少年喜事,日遭诟病,遂被当道参劾,贬为江陵士曹参军。武儒衡因他交通中官,复得干进,所以格外奚落。若论他文才诗思,与白居易实相伯仲,所传歌词,天下称颂,时号为《元和体》,往往播诸乐府,宫中呼为元才子。不过出处未慎,身名两败,可见才德两字,是缺一不可呢。为有才者作一棒喝。
是年六月,葬宪宗于景陵。宪宗在位十四年,享年四十二岁,史称宪宗志平僭叛,所向有功,好算一中兴主,可惜晚节不终,致为宦官王守澄陈弘志等所弑,这正是一代公评。惟穆宗既葬宪宗,益事游畋,趁着秋凉天气,带了后宫佳丽,游鱼澡宫,浚池竞渡,赐与无节。且欲开重阳大宴,拾遗李珏,与同僚上疏道:“元朔未改,山陵尚新,虽陛下俯从人欲,以月易年,究竟三年心丧,礼不可紊,合宴内廷,究应从缓为宜。”穆宗不听。到了九月九日,宴集百官,格外丰腆,足足畅饮了一天,既而群臣入阁,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人进言,略谓:“陛下宴乐过多,游幸无度,日夕与近习倡优,互相狎昵,究非正理。就是一切赏赐,亦当从节。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与,虽然内藏有余,总望陛下爱惜,留备急需!”穆宗自践位后,久不闻阁中论事,此次忽闻阁议,便问宰相道:“此辈何人?”宰相等答是谏官。穆宗乃令宰相传语道:“当如卿言。”宰相传谕毕,相率称贺。哪知穆宗口是心非,不过表面敷衍,何曾肯实心改过?尝语给事中丁公著道:“闻外间人多宴乐,想是民和年丰,所以得此佳象,良慰朕怀。”公著道:“这非佳事,恐渐劳圣虑。”穆宗惊问何因?公著道:“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沈酣昼夜,猱杂子女,照此过去,百职皆废,陛下能无忧劳么?愿少加禁止,庶足为朝廷致福。”穆宗似信非信,迁延了事。
未几,已是仲冬,又拟出幸华清宫。此时韩弘已罢,令狐楚亦因掊克免相,累贬至衡州刺史,另用御史中丞崔植同平章事。植与萧段文昌,率两省供奉官,诣延英门,三上表切谏,且言御驾出巡,臣等应设扈从,乞赐面对。穆宗并不御殿,也无复音。谏官等又俯伏门下,自午至暮,仍然没有音响,不得已陆续散归,约俟翌晨再谏。不料次日进谒,探得宫中消息,车驾已从复道出城,往华清宫,只公主驸马及中尉神策六军使,率禁兵千余人,扈从而去,群臣统皆叹息。好容易待到日暮,方闻车驾已经还宫,大众才安心退回。小子有诗叹道:
为臣不易为君难,勤政从虞国未安。
宁有庙堂新嗣统,遨游终日乐盘桓?
内政丛脞,外事亦不免相因,欲悉详情,请看下回续叙。 古人有言:“外宁必有内忧。”夫外既宁矣;内忧胡自而至?盖自来好大喜功之主,当其从事外攘,非不刚且果也,一经得志,骄侈必萌,背臣媚子,毕集宫廷,近则不逊,远之则怨,未有不酿成祸乱者。如宪宗之信方士,任宦官,好进奉,都自削平外患而来,卒之身陷大祸,死于非命,史官犹第书暴崩,不明言遭弑,本编依史演述,虽未
小说推荐
- 历史通俗演义--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正文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第一回射蛇首兴王呈预兆睹龙颜慧妇忌英雄—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
- 最新章:-南北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03章
- 历史通俗演义--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自序 革命功成,私史杂出,排斥清廷无遗力;甚且摭拾宫阃事,横肆讥议,识者喟焉。夫使清室而果无失德也,则垂至亿万斯年可矣,何至鄂军一起,清社即墟?然苟如近时之燕书郢说,则罪且浮于秦政隋炀,秦隋不数载即亡,宁于满清而独水命,顾传至二百数十年之久
- 最新章:-清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94章
- 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
- 自序 有明一代之事实,见诸官史及私乘者,以《明史《明通鉴》及《明史纪事本末》为最详《明史《明通鉴,官史也《明史纪事本末,私乘也。尝考《明史》凡三百三十二卷《明通鉴纲目》凡二十卷《明史纪事本末》凡八十卷,每部辑录,多则数千百万言。少亦不下百万言,非穷数年之目力,不能举此三书而遍阅之 况乎稗乘杂出,代有
- 最新章:-明史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71章
- 历史通俗演义--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两晋演义 自序《晋书》百三十卷,相传为唐臣房乔等所撰,盖采集晋朝十有八家之制作,及北魏崔鸿所著之《十六国春秋》等书,会而通之,以成此书。独宣武二帝纪,与陆机王羲之传论,出自唐太宗手笔,故概以御撰称之,义在尊王,无足怪也。后书评论《晋书》之得
- 最新章:-两晋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189章
- 历史通俗演义--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序 治世有是非,浊世无是非。夫浊世亦曷尝无是非哉?弊在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群言厖杂,无所适从,而是非遂颠倒而不复明。昔孔子作《春秋,孟子距杨墨,笔削谨严,辩论详核,其足以维持世道者,良非浅尠,故后世以圣贤称之。至秦汉以降,专制日甚,文网繁密
- 最新章:-民国演义 作者:蔡东藩-第289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美国史演义
- 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五月花号”泊靠海湾,木制帆船,粗麻缆绳。岸边木屋散落,室内木床、木桌。屋外菜地葱绿,篱笆整齐有序,锄头、木铲落于地旁。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块大墓碑,铭刻所有死者姓名,四周缀满野花。印第安人雕像站立一旁,活生生一幅开发美洲之图像。是年1620 年,正是中国明光宗泰昌元年 有人云“美国
- 最新章:-美国史演义-第62章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翰海波涛汹涌,英人崛起西洋,艰难创业出名王,多少贤臣良将 曾号日不落国,转瞬天畔斜阳,一篇演义话沧桑,权作渔歌樵唱—调寄《西江月 话说人类文明,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倏忽已然6000 余载 那文明大舞台上,可说是好戏连台,重头名角依次亮相,小丑龙套穿插其间,数百个民族和国家,今日你鼎盛富强,明日他发达兴
- 最新章:-英国史演义-第73章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全集作者:蔡东藩★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第一部《前汉演义》作者:蔡东藩自序吾国之有史,繇来旧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
- 最新章:第2019章
- 清末民初历史演义
- 作者:董郁青/濯缨子【由文《清末民初历史演义》全书小引 民国二十五年(1936)季春 下浣濯缨子董郁青 记于斗斋久电灯光下《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重刊序一 1923年间,我在学校读书时,看到天津《益世报,很喜欢看它的副刊《益智粽。记得最清楚的是《清末民初历史演义,那时正写到慈禧病重时,向李连英问及光绪情
- 最新章:第58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