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历史复习资料(上、下)人教版》第3章


三、改革的影响
1)加强丁封建专制统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2)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重商主义政策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增加财富的欲望.也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3)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也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军事扩张的资本。
第三节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一。(1)英国:①16世纪的海外抢劫、黑奴贸易与一般商业活动结合是其海外殖民活动的特点。②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开始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 ③17世纪初,英政府特许成立了一些大的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基本的有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分别在印度和北美从事殖民活动。一百多年间,英在印度控制了许多据点,并进一步向内地扩张,在北美不断建立殖民地。
(2)法国: ①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初。②在北美建立包括“新法兰西”和路易斯安那在内的广大殖民地。③在印度东海岸建立本地治理等殖民据点。
(3)荷兰:①在亚洲侵入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马六甲和锡兰:一度侵占台湾,在印度沿海建有殖民据点。
②在非洲南端建立好望角殖民地。 ③在北美建立新尼德兰(以后的纽约)。
二.争夺殖民地的斗争
(1)英荷:l7世纪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了《航海条例》英荷矛盾激化,两国在1652年到1674年间进行了三次战争,荷兰失败,英国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
(2)英法:17世纪束到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北美展开激烈的斗争。双方多次进行大规模战争,最重要的是1756—1763年间的七年战争.结果是法国在印度仅保有本土地治理等几个殖民据点,在北美丧失了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
(3)结果: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
三。殖民主义的罪恶 
(1)表现:①对美洲土著居民采取种族灭绝政策。②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③贩卖黑奴。
(2)后果:①对殖民国家来说,获得大量财富,增加了资本积累,为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开辟了市场,促进了欧洲的发展和兴旺。
②对殖民地而言,殖民者是灾难和祸害,它加剧了殖民地的落后,造成了极其消极的影响。
第四节 欧洲的启蒙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兴起
(1)、原因:①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封建专制制度成为其发展的严重障碍,要结束旧的制度,资产阶级首先必须做好舆论准备。
②自然科学突飞猛进,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挣脱了封建迷信的束缚。
(2)性质: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为启蒙运动
(3)内容: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号召取消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4)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背景 资产阶级萌芽 资产阶级发展
内容 人文主义 理性
方式 借助神学表达观点 直接发起攻击
作用 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科学发展促进了启蒙运动的产生
早期概况:①霍布斯: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a,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承认专制政权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b.认为世上没有神,宗教不过是人类无知和恐惧的产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c.代表作是《利维坦》。 ②洛克:其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a.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国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因此国家政权不应干涉平民的财产。b.在政权组织形式亡,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
二、法国的启蒙运动——高潮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腐朽
(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反对君主专制,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 行改革,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发展了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主张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和平衡”。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3)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否定封建王权。
(4)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科学成就,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影响很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
三、启蒙运动的影响
①有力的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②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③在欧洲、美洲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迫使封建君主改变统治方法,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起了深远影响
④启蒙思想的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激励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第五节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大革命的爆发
1.背景
①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等级森严。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
国内 ③第三等级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尖锐的阶级对立——直接原因)
④因财政田扰,国王路易卜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条件成熟
⑤启蒙运动为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思想理论基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国际
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二、爆发经过
1、导火线:1789年5月三级会议的召开
2、第三等级的斗争: ①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②要求改变陈旧的开会方法和表决方式
③三级会议(改)→国民议会(后改又为制宪议会)的成立 1789…6
④制宪会议的成立 1789…7
3、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土底监狱,标志大革命爆发。(1789…7…14法国国庆日)
三、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1789年7月——1792年8月)
(1)1789年7月14日以后,制宪会议实际成为法国最高的行政和立法机关(1791年前)→立法会议(1791…1792。8).起主导作用的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
(2)制宪会议宦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动摇了封建制度,但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和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1789年制宪会议发布了《人权宣言》。评价: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4)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规定的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违反了《人权宣言》的精神。
(5)制宪会议解散,让位于根据宪法选出的立法议会,君主立宪派掌权。
(6)立法议会遇到了许多困难,1792年4月,领导了反对昔奥武装干涉、保卫革命的战争,人民群众组成义勇军开赴前线。
(7)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第二次起义),攻占王宫,推翻了君主制。
原因:①国内:经济困境,政治斗争尖锐
②国际:奥、普、俄武装干涉
对外战争的开始:①1792。4法国对奥宣战,普奥联军攻入法国境内
②法国人民奋起保卫祖国
③普奥联军公开支持路易十六
④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1792。8。10)
(8)1789年7月14日至1792年8月是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掌握了领导权,大资产阶级是当时资产阶级的主要代表。
(9)阶段特征:他们在当权时期对法国进行了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初步改造,运用立法手段确立了许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成果都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