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第128章


拉河一线扼守着东普鲁士和波兰北部。哈佩的A集团军群的第9、第17集团军和第4、第1装甲集团军扼守一条南北防线,这条防线从华沙北部沿维斯拉河中段延伸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喀尔巴千阡山。韦勒的南方集团军群在匈牙利,魏克斯的F集团军群扼守南翼侧。苏军新的冬季攻势,将要指向赖因哈特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哈佩的A集团军群的七十个师。这次攻势将使苏军从维斯拉河中段来一次大的跳跃,直抵距柏林约五十英里的奥得河。苏军主攻部队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主,主突方向是华沙…柏林轴线,这是德军装甲部队和装甲护卫部队防守最薄弱的地方。在东部的总共十八个装甲师中有七个在匈牙利,两个在库尔兰,四个在东普鲁士,只有五个在中部掩护勃兰登堡。 
苏军的这次攻势,被正确地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战略行动之一。它主要是以两支强大的装甲部队平行发起突击,南路是由第1乌克兰方面军从维斯拉河畔的巴拉努夫桥头堡攻入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北路由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从普瓦维和马格努舍夫的两个桥头堡向波兹南(波森)挺进。两路大军向柏林对进突击。这次攻势当前和首要目标是抵达奥得河,准备直插德国心脏。 
朱可夫说,9月末他和罗科索夫斯基奉命到莫斯科就佩尔霍罗维奇的第47集团军在华沙正北的进攻不能取胜的原因接受盘问。斯大林精神烦躁不安,容易激动。他起初不同意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关于停止所有进攻的劝告。后来,可能是这次会见的结果,斯大林决定把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和第1乌克兰方面军置于他的直接控制之下。朱可夫放弃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的协调使命,被指定从罗科索夫斯基手中接过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的指挥权,罗科索夫斯基前往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接替扎哈罗夫,而扎哈罗夫则接任第4近卫集团军司令员。据朱可夫自己说,他作为斯大林的主要军事助手,事实上仍然是大本营的高级成员。 
10月,朱可夫和安东诺夫开始为发动攻势从事参谋准备工作。朱可夫似乎专心注意由东普鲁士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对翼侧造成的危险,并责怪斯大林不接受他的劝告,没有给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再增加一个集团军以消除其翼侧受到的威胁。11月1日或2日,计划呈交给了斯大林,到11月中,在要参加进攻的两个方面军和集团军的司令部里,通过一系列的演习和沙盘作业继续进行计划。发动进攻的确切日期没有定下来,但是部队要在1月15日至20日前进入战备状态。朱可夫强调了苏联军队所面临的新的困难:铁路和交通线要通过波兰领土,因此易遭破坏;在敌人后方地域获取消息和情报也比过去困难得多。这两个问题表明苏联占领军和当地的波兰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科涅夫第1乌克兰方面军和朱可夫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各有十个集团军,包括两个坦克集团军和几个别的军。据说,他们的总兵力达一百六十三个师,六千四百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占东部装甲兵力的百分之四十三),四千七百架飞机和二百二十万人。两个方面军攻势的正面宽度超过三百英里。 
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的攻势分为三个作战方向。在最北面,配置在华沙以北的佩尔霍罗维奇的第47集团军将对这个首都实施两翼合围,而贝尔林的波兰第1集团军和别洛夫的第61集团军从小小的马格努舍夫桥头堡的北角发起进攻,从南面合围该城。在中央,也是从马格努舍夫桥头堡发起进攻,这是主要突击方向,首先向西直接指向库特诺和罗兹,然后指向比德戈什(布朗贝克)和波兹南,突破正面宽度不到十英里。这一西向的突击,将由别尔扎林的第5突击集团军和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实施,而在其两翼的卡图科夫的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和波格丹诺夫的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担任第二梯队。第三个作战方向是从普瓦维桥头堡向拉多姆发动的辅助突击,由茨维塔耶夫的第33集团军和科尔帕克奇的第69集团军以及三个坦克军担任,配合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右翼。 
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预计要从巴拉努夫桥头堡向前推进,消灭凯尔采的敌人,在十二天内赶到拉多姆斯科…琴斯托霍瓦…梅胡夫一线。然后向西里西亚的首府布雷斯劳推进。从巴拉努夫桥头堡向内陆的突进是在一个十九英里宽的狭窄正面上实施的,使用了六个突破炮兵师、三个集团军:普霍夫的第13集团军,科罗捷耶夫的第52集团军和扎多夫的第5近卫集团军。古谢夫的第21和科罗夫尼科夫的第59集团军、雷巴尔科的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列柳申科的第4近卫坦克集团军将担任第二梯队。其两翼将实施辅助进攻,北翼由戈尔多夫的第3近卫集团军和戈罗江斯基的第6集团军从施得沃维次和奥斯特鲁韦克以北发动进攻以支援对拉多姆的进攻,南翼则由库罗奇金的第60集团军和彼得罗夫的第4乌克兰方面军指挥的莫斯卡连科第38集团军向南面的克拉科夫实施进攻。其间,在华沙东北方的罗科索夫斯基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将向西北出击,并在肃清维斯拉河右岸的敌军、攻下马利英堡之后,近逼波罗的海沿岸的但泽,这样就可切断东普鲁士与德国的其余部分的联系,同时为朱可夫的右翼提供一些掩护。 
尽管自12月初苏联发动攻势的准备工作业已就绪,但苏军仍按兵不动。德军方面错误地认为这是故意拖延,因为克里姆林宫企图给西方大国施加压力,要他们承认卢布林波兰政府。事实上那年冬天姗姗来迟,苏军最高统帅部不愿在深深的泥淖中发动攻势,因为这会使他们无法发挥装甲和机械化的优势。另外使用火炮和空中力量也需要良好的能见度。早在12月14日斯大林就告诉哈里曼说,他在等待连续的好天气,以便采取重要行动,事实上德军一方也知道苏军早已准备就绪,正在等待晴朗的霜冻天气。当时德军的作战日记上对此也有所记载。 
1月6日丘吉尔给斯大林发了一封私人电报,问及1月间是否能指望苏军对维斯拉河再次发动攻势,用丘吉尔的话说,阿登地区的战事“十分吃紧”。斯大林在1月7日给丘吉尔的答复中解释说,他正在等待天气转好并允诺不迟于1月的下半月就发动攻势。由于曾把日期临时定在1月15日至20日,所以他所作的许诺只是他原先已经作了的安排。尽管丘吉尔忘记了斯大林在华沙起义时的寸步不让以及苏联在战争结束阶段所耍的两面手法,但后来他还提到过这件事情并把斯大林令人激动的答复(他所称的)说成是他能与莫斯科迅速办成事情的一个例子,但苏联的真实意图至今捉摸不定。斯大林事实上把进攻的日子提前了,他这样做可能是真心支援西方盟友。另一方面,他这样做也许可能是为自身利益打算,想在德国战略预备队再次东进对付苏军之前就给予打击。还有各种疑问至今仍不得其解。斯大林有时一日数次通过高频无线电话与他的方面军司令员保持个人联系。但他始终没有通知科涅夫进攻日期已经改变,直到1月9日当安东诺夫通过无线电话命令第1乌克兰方面军于1月12日开始进攻,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于1月14日开始进攻时才通知他。两天的延误至今仍使人大惑不解,也不符合当时苏军实施较大规模作战的常规。可是在查考了苏联的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西部1月头十天的气象日记,这事就显出端倪来了。1月6日以前天气温暖潮湿,前景难以捉摸。1月7日和8日,里海以北的大片区域内有高气压开始形成并逐渐向北移动,进入俄国中部。1月8日有确切的迹象表明,俄国西部和波兰会有寒冷和恶劣的气候,但是1月9日前还不可能完全确定。1月10日被德国人俘获的战俘说,攻势将在1月11日至16日发动。 
1月12日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开始从巴拉努夫桥头堡向格雷泽尔的第4装甲集团军发动进攻,进攻部队以突然袭击占领了巴格努夫桥头堡四周的德军前方支撑点。上午十时,开始炮火准备,差不多持续两个小时,其间德军的控制与通信系统损坏了。上午十一时四十七分炮火延伸,强击营(有的是惩罚部队)在坦克和复式弹幕射击的掩护下向冯·埃德尔斯海姆的第48装甲军的三个步兵师和雷克纳格尔的第42军的四个步兵师发动进攻。因为他们受到希特勒命令的约束,同时又受到压倒一切的猛烈炮火的压制,谁也无法调动前方的部队。奉希特勒特急命令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