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是这样,中欧和东欧的其它地方也是这样。贝奈斯,一个乐观主义的亲俄分子,不顾艾登的忠告,于1943年12月赴莫斯科去签订苏捷条约。他的内阁的五分之一的职位要让给经莫斯科训练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人,贝奈斯就这样让这种有朝一日要毁掉马萨里克和自由捷克斯洛伐克的分子进入内阁。可是,当时贝奈斯还告诉在莫斯科的哈里曼说,他十分满意,苏联的意图可以信赖。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一再向他保证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决不会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内政。
1944年8月对罗马尼亚的侵占蹂躏,已经描述过了。当年4月,莫洛托夫在广播中还保证说,苏联无意干涉罗马尼亚内政,可是在根据罗马尼亚国王的命令,逮捕了安东奈斯库以后,共产党人开始策划和煽动反对温和而又无能的萨纳捷斯库政府。这种煽动是由莫斯科通过安娜·波克尔和共产党人的全国民主阵线一手导演的。萨纳捷斯库政府让位于勒德斯库领导的联合政府,但是莫斯科也无意让这个政府生存下去。罗马尼亚因赔款而被弄得贫困不堪,驻布加勒斯特的盟军管制委员会苏方主席维诺格拉多夫,事先未与英、美同僚商量就对罗马尼亚政府发号施令。3月6日,维辛斯基访问布加勒斯特并在一场激烈的争吵后解放了勒德斯库政府,由格罗查为首的政府来取代它,这是一个华盛顿和伦敦拒不承认的事实上的政府。
在保加利亚和匈牙利,政局的演变也大同小异。美英代表是盟军管制委员会的成员,但是根本没有实权,没有人向他们反映情况,也没有人找他们磋商问题。南斯拉夫由于莫斯科训练的铁托的游击队的参加而幸免于苏联占领,据信铁托是坚定地站在苏联阵营一方的。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苏军占领时故意把西方的代表排斥在外。只有在希腊,人民的自由才没有被剥夺,而这完全是因为有英国军队存在的缘故。
美国总统的参谋长莱希海军上将同意约瑟夫·戴维斯对丘吉尔的评价,当时他把丘吉尔描绘成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不过首先是一个伟大的英国人,他首先关注的是英国在欧洲的地位,而不是维护和平。霍普金斯也是从英俄争夺权力的角度来向杜鲁门解释丘吉尔的行动的。历史将对这两种判断都提出疑问。没人可以怀疑丘吉尔是一个伟人。他的伟大首先表现在及早认清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危险,以及他以充沛的精力和卓越的才能指挥了英国的抗战。然而1940年他接过政府权力的时候,他的国家仍是资源十分丰富、独立自主的,可是到1945年,他却使它变得贫穷困顿,不得不受美国的保护了。英国在船只和收入方面的损失十分惨重,到1945年,英联邦,特别是联合王国,在经济上已经十分依赖美国的援助和贸易了。然而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和欧洲强国的突然衰落不能仅仅用财富和资源的损失来解释,因为1945年英国在军事上和潜力上仍十分强大,英国在经济上的损失与苏联相比,也只不过是个零头。苏联在战争年代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物资援助。
苏德战争一爆发,丘吉尔和他的联合政府即同苏联结成联盟,在当时情况下,他们也没有其它的选择余地。可是丘吉尔有一个简单化了的目的,即打败希特勒德国。他不允许其它的因素来干扰他的谋略。由于这一压倒一切的使命,加以害怕苏联退出战争,丘吉尔对斯大林加给他的中伤和侮辱,几乎是不加斥责地接受了下来。后来他发现别人用近乎讹诈的策略来逼迫自己。他同斯大林不同,没能在这场斗争的最初日子里就设想战后结果,以便力争不仅赢得战争还要赢得战后的和平。据说反布尔什维克的死硬分子丘吉尔竭力抑制自己的种种疑虑,为了更好地进行这场战争而强使自己与苏联合作。这可能是事实。但是他的著作表明,至少是在战争的最初几年里,他对共产主义的性质、苏联的愿望和手段了解不多,在与莫斯科的交往中,甚至迟至1944年,他有时仍然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和信任,而以往的经验和事件证明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
英国、自由世界和苏联都大大仰仗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起的作用,因为没有美国的干预,这场战争可能要拖上几十年。就英国而论。美国干预这场战争使英国付出的代价否定了英国自身的利益,反而使华盛顿对欧洲或世界事务的政策成为一种仁慈的政策。为此,与其说是美国,还不如说是英国更应该受到谴责。
从1941年以后,事情已经十分明显了,其至连莫斯科也看到了,丘吉尔政府不经与罗斯福政府磋商,甚至经常是事先不取得罗斯福政府的同意,它是不愿在欧洲和其它地方采取行动或坚定地阐明政策。结果伦敦就逐渐失去其行动的自由并甘愿追随美国。一旦美国作出样子,伦敦立即效法。可是,由于罗斯福当时不愿陷入欧洲事务,所以美国经常故意避免采取主动。结果,英美的战略就主要立足于军事目的而不是政治目标。
如果说英国政府对苏联的意图和手段知道甚少的话,那末美国政府和它的许多政治和军事顾问,则是明显的闭目塞听了。罗斯福本人决意实行一种能使美国和苏联在战后和睦相处的睦邻政策,他相信待之以耐心、友谊和豁达大度,便能减轻和最后消除他认为苏联所抱有的种种怀疑和不信任。就个人而言,他想赢得斯大林的好感。如上所述,他在《大西洋宪章》或基本的自由宣言上签字时,并没发现这位独裁者的政权有言行不一致的地方。由此他和他圈子里的许多人倒倾向于更多地怀疑英帝国主义而不怀疑苏联。他有几位亲近的私人顾问和代表已经有亲苏的倾向。
英国已经丧失了政治和军事行动的自主,而且已达到依赖于美国的程度,对此德国居然全然无知。甚至迟至1942年底英国仍被视作德国的主要敌人。德国也没认识到丘吉尔所热衷的是满足苏联的要求。希特勒还固执地认为,苏军横行于巴尔干和中欧,不仅对欧洲大陆国家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也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他满怀信心地预言,大不列颠至少会反对斯大林的意图。随着德国日益倒运,元首断言,他的敌人的联合不久就会分崩离析,果然这种联合在希特勒死后不久的确垮掉了。但是一直到1945年5月,丘吉尔才以激烈的言词向杜鲁门总统的代表听得目瞪口呆的戴维斯,叙述关于苏联控制欧洲并在欧洲传播共产主义的威胁。照戴维斯的说法,丘吉尔表露了对苏联领导集团的信义失去了信心。然而在大战的年代里,丘吉尔和他的联合政府事实上未能为大不列颠选定一条独立的道路,以期不仅摧毁纳粹德国,而且能保证英国本身和它的欧洲盟国不受苏联支配。
尽管英国人民显示了坚强的决心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业绩,不如英国在1914年至1918年战争年代里留给人们的印象那样深刻。尽管在战争最初的几年里,由于敌军的空军优势而显得相形见绌,英国的皇家海军和商船还是被公认为表现良好。虽然对德国的海上经济封锁一直到战争很晚才奏效,但是经过激烈的和代价高昂的斗争,德国潜艇的威胁终被消除了。皇家空军是有效率和强大的,可是使用大批轰炸机在夜间炸毁德国城市,而不考虑战略或军事利益的做法是否明智是很值得怀疑的。在分配物资兵力的轻重缓急次序上,英国陆军占第三位,尽管陆军的机械化程度很高,士气高昂、训练有素,可是陆军常常缺乏战术空军支援,军事装备与士兵的能力也不相称。在欧洲,甚至在1944年,也只有三十个英国野战师在战斗,这一总数中有的还来自加拿大和新西兰。英国在欧洲地位的削弱部分地要归咎于缺少地面部队,因为英国陆军的人力物力分散在全球各地。在印度和殖民地都有一支联合王国的部队。英国陆军警备部队、后方勤务部队和司令部部队以及若干野战师分布在整个非洲,在中东分布在苏伊士到伊朗之间,在印度次大陆分布在阿富汗到中国之间。只有在缅甸,英国师和印度师是在实施激烈的战斗。甚至在1943年英国还面临或者成为欧洲强国或者成为世界强国的选择。从实际效果看,它不可能两者兼得。
1943年美英两国联合起来已是世界上空前强大的海空强国。如果他们希望既打败希特勒德国,同时又保卫欧洲免受苏联统治,那么进入欧?
小说推荐
- 苏德间谍战--"红色乐队"领导人的回忆 利奥波德·特雷伯
- 苏德间谍战“红色乐队”领导人的回忆 利奥波德·特雷伯 出版说明 这是作者利奥波德·特雷伯本人五十年谍海生涯的回忆。他出生于波兰一个贫苦犹太人家庭,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被苏联情报部门派到比利时、法国,领导一个被称为“红色乐队”的情报网。他领导的情报人员深入到希特勒身边,取得了法西斯最高参谋部的最机密情
- 巴德尔战争
- 《巴德尔战争》作者:五零幺零文案光是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它能孕育万物,也能毁灭一切 2020年,又被人们称作技术大爆炸元年。引发技术爆炸的契机,是人类在光的应用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使光具备了作为大数据流载体的能力。在传统信息行业,光纤,激光接发器等一系列设备成为了数据传输终端的主要连
- 最新章:第40章
- 日德青岛战争
- 作者:侯成业第一章 荒年离乡背井 生哥桂枝遭侮 我小的时候爷爷曾经给我讲过一段故事。那年老家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据说饿死了不少的人。我家历来人丁不旺,再遇上这么个灾荒年头,囤中没有存粮,箱柜中没有衣裳,缺衣少食,每日为饥饿奔忙。家里的女人们都是缠足小脚的,走路不方便,出不得街门,只得在家里等着爷爷乞
- 最新章:第186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兄弟战争同人)[兄弟战争]养子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寒露。岁梦】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兄弟战争]养子作者:嘉语两岁时被朝日奈家收养的琉生,在上高中以前一直不能真正融入那个大家庭,所谓亲兄弟之间的羁绊,他这个“养子”身上根本就不存在。而且,作为一个能听懂兽语的异类,他在本质上也跟其他人不同。直到有一天,他
- 最新章:第126章
- (兄弟战争同人)[兄弟战争]偏执
- ╮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兄弟战争]偏执作者:永远的尾巴文案呐,我只是喜欢你,不行吗 本文1V1,CP是风斗,两人无血缘关系。内容标签:搜索关键字:主角:朝日奈奈那 配角:兄弟战争全员 其它:无、第一章“绘…绘麻酱,外面有个看起来很凶的女人找你”绘麻在班
- 最新章:第54章
-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 自从战争这个怪物降生以来,人们就无法评估古往今来的战争对人类文明所造成的影响。有的战争可能名垂千古,有的战争也可能昙花一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人类战争史上留下了最为沉重的一页。在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 多亿人口参加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搏杀中,德国、苏联、美国、英国、日本、中国、意大
- 最新章:苏德的较量-第66章
- [战刻夜血]姬神子的战争
- 文案“啊,你知道那位大人吧,那位为了统一天下什么都可以放弃的大人。你问放弃的内容”石田熏笑了笑“也包括我 无声无息站在石田熏身后的织田信长 手游【戦刻ナイトブラッド】同人(戦刻ナイトブラッド,译名战刻night blood、战刻夜想曲、战刻夜血 CP织田信长X石田熏(穿进游戏的手游玩家 虽然是个乙女
- 最新章:第77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