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第8章


创螅龈鎏ㄋ镜某す俅麓掠杏喟桑俊瘪既谑嵌撼醯拇蠊Τ迹诤游鞯厍菥匙员#砭常Φ乩砦恢梅浅V匾:笠晕蹇ぶ赝侗剂跣悖楦蕉和醭僦链笏究眨笫⒁皇薄@蠲芤择既谧员龋肥狄膊谎飞2还蠲茉疽彩怯凶胖鹇固煜滦坌牡娜耍缃裰晃庖坏阄坷途驼凑醋韵玻荒苤粘纱笫乱彩且饬现械牧恕?br /> 且说隋末,民间流传着一首名叫《桃李章》的歌谣,唱道:“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这歌谣看似简单,其实乃是暗指隋主将丧命于扬州,不得回转京师,而李氏将会取皇帝之位,据有天下之意。
当时相信这歌谣的人还真不少,可是并不是冲着李渊,很多人是觉得这最终的应验会是在李密的身上。
李密和翟让都是隋末农民起义军之一瓦岗军的首领人物。瓦岗军在当时可是反隋阵营中最让人瞩目的一支力量,不仅占有大片土地,还聚集了无数英雄豪杰,实力绝对不容小视。所以许多人认为这“李氏将兴”的图谶指的就是李密。那么,这本来可能与李渊同有帝王之命的李密,为何一朝兴盛,一夜败亡呢。原由还要从头说起。
瓦岗军最早的领导人是翟让,他是隋朝的一个下层官僚,犯罪当斩,后来逃了出来,干起了占山为王的勾当。因为最早就是在河南滑县瓦岗为盗,所以称为瓦岗军。当时,徐世、单雄信都是他的部下,成员也多是齐鲁间的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民,英勇善战。
以翟让、徐世等人为首的瓦岗军可以说是山东豪杰的一个代表和缩影。而山东豪杰,就是一胡汉杂糅、善战斗、务农业而有组织之集团,他们活动在山东的广大地盘上。当时所称的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地区而言,大约包括今河北省大部,山东省全部及河南省北部。这一地区原来的士族已经渐渐衰落,新兴的“豪杰”才代表着当时的社会力量。正因为如此,他们是政治上各敌对集团争取的对象。李密和后来成为唐朝圣君的李世民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二人为何一败一胜,这又是后话。
半生英雄,身首异处(2)
先说瓦岗军在翟让领导时期并没有很大的发展,直到李密加入。
李密原是关陇贵族,是西魏北周最高统治集团核心成员八大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袭爵蒲山公。所以,李密与翟让这批山东豪杰不属于一个阵营,而与李渊父子一样是关陇集团的成员。
山东豪杰与关陇集团,是当时最有活力的两大社会力量。两派之间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种种矛盾,可是反隋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起兵,应者如云,李密也身在其中,并且深得玄感的赏识。杨玄感虽是关陇集团的成员,但他的这次起兵却吸收了很多山东豪杰方面的力量,开启了两大集团合作的先河。虽说杨玄感的起兵后来失败了,但影响十分深远,首先受益的可以说就是李密。
李密由于参加杨玄感起兵,一直为隋朝官府追捕,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大业十二年(616),在王伯当的引见下,李密才投入到瓦岗军中。
当时的瓦岗军只是聚众为盗,并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李密以独特的政治眼光,提出了“诛灭暴隋”这一夺取政权的目标,并且带领部下袭取了兴洛仓,获得了充足的粮草,实力大增。他自己也取得了起义军领导人的位置,号为魏公。
李密之所以能够获得瓦岗军的接受,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领导人的位置,一是因为他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比翟让看得更长远;二则是由于瓦岗这批山东豪杰中的一些人曾参加过杨玄感的起兵,他们有与关陇集团成员合作的基础,愿意跟从李密。可以说,瓦岗军得了李密,如虎添翼;李密加入瓦岗军,更是有了一个施展自己抱负的舞台。所谓时势机缘,自古英雄成事,莫不如此。
话说瓦岗军在李密的领导下迅猛发展,一路打到了隋东都洛阳城下。裴仁基、柴孝和等率大批隋军投降,这大大增强了李密在瓦岗军中的实力。大业十三年(617),李密使祖君彦作《移郡县书》,列举了隋炀帝十大罪状,并明确提出了推翻隋王朝、建立新王朝的号召。
从当时的情况看,李密是有可能完成这一任务的。毕竟他有着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家族背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具有相当的号召力。而他又统率着最具实力的反隋武装,在关东地区打下了建立全国性统一政权的基础。
可是如何去完成建立新的统一王朝的历史任务呢?柴孝和曾向李密建议,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先取关中再定天下。其实这也是当年李密对杨玄感曾经提出的建议,他当然明白这是上策。不过他却流露出了与杨玄感一样的顾虑,其中一些告诉了柴孝和:“你说的自然是最好的计策。但是现在隋主还在,隋朝仍有不少兵力;我瓦岗的部下则多是山东人,洛阳没有打下,谁肯跟我西取长安?而且诸将大部分原先都起自草莽,我入关西走,他们定会互相攻击。要是这样,大事就难成了啊!”
李密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如他所说,一来隋军在洛阳和江都还有不少兵力,而入关道路艰险,若冒险西进,很可能会腹背受敌;二来他所领导的瓦岗军很多是山东人,不愿离乡西去。加上李密本来就与翟让等人不属于同一政治集团,矛盾只是暂时隐下,李密恐怕自己一走,翟让实力雄厚,自己就再无回头之路了,故不敢入关。除了这些,还有一点是李密没有明说的,即李密感到入关后缺少必要的支持力量。因为李密的家族虽然曾是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成员,但至此时实际已经有所衰落,他在关中既没有那么多社会关系,更没有什么实际的势力。这点,李渊父子与他有着根本的不同。
这样,李密就继续与隋军相持在洛阳城下。
战事还是如火如荼,瓦岗军内部也不平静。火山下的熔岩总有爆发出来的一天。
“报魏公。翟司徒到!”
“快快有请。”李密大声说道,随即起身相迎。翟让等一行人进入帐中。
李密与翟让双双坐下。这边,李密手下的裴仁基、郝孝德和翟让的哥哥翟弘也陪坐一旁;另一边,与翟让同来的徐世、单雄信、王儒信、史摩侯则站在他身后。李密对手下房彦藻等说:“今天是熟人吃饭喝酒,你们不用陪侍了,先下去吧。”彦藻说:“那让司徒手下也跟我们去吧。天气这么冷,大家都去喝些酒暖暖身子。”李密答:“司徒手下还是听他吩咐吧。”翟让没想那么多,就说:“好啊。都下去吧。”于是左右都出去了,只剩下李密手下的壮士蔡建德。
半生英雄,身首异处(3)
李密看大家都下去了,站起来从桌上拿起一把弓,对翟让说:“饭菜一会儿才到。翟兄先来看看这把良弓如何,这是我近日才得到的。”翟让一看来了精神,接过去端详一番,然后拉了个满弓,赞了一声“好!”李密使了个眼色,蔡建德从后面挥刀便砍。翟让没有准备,双手又正拉弓,不意受这一刀,应声倒地,发出两声惨叫,一命呜呼了。
外面也传来“啊,啊”几声,王儒信、史摩侯和翟弘也都去见阎王了。徐世看个空子,拔腿想走,也被兵士砍中后颈,若不是王伯当及时制止,后来的贞观一朝就少了一位赫赫名将了。单雄信连忙叩头求饶,李密拉起他来,说:“我和大家一起举义兵,诛暴隋;而翟让独断专行,欺凌下属。今天我只是为大家除去这个祸害,其他人一概不问,诸位不必惊慌。”
李密一边亲自给徐世包扎伤口,一边命雄信回去安抚翟让的手下。随即又亲自到翟让营中,让大家不要惊慌,并说明他要解决的只有翟让一人,与大家仍是好兄弟。本来翟让此人就十分残忍,他的亲信王儒信、史摩侯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他死了也没有多少人为之伤心。而且统军的还是徐世、单雄信一干旧将,众人也都渐渐平息了下来。
其实一山不能容下二虎。原先翟让的手下劝他除掉李密的也不是没有,可翟让没什么头脑,现在被李密先发制人,只能做刀下之鬼了。
而李密虽然看似夺得了稳固的头领位子,实际上与瓦岗老将领之间的裂痕更加深了,军中许多人心里都开始打鼓,离开始时大家同心作战的形势越来越遥远了。本来贵族出身的李密就是想利用瓦岗的力量实现大业,但关陇贵族与山东豪杰并不气类相投,李密与瓦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