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书未尝为书本所困,或自以为知足。
四、管人事不作弄人,不私于人,更不自用私人。
五、做官未尝作福、作威、营私或运用政客,作因位之想,及悻进之图,我始终保持平民本色,接近商业工作,自己做到不做生意,不与人谈私利。
六、办党务工作植党之想,办教育亦然。
七、生病能摆脱烦恼,始终报乐观与进取之心。
为便于延医购药,改善治疗条件,1951年1且15日,陈果夫决定从台中迁至台北市。
台中市各机关长官,于这天晚上在小北楼三楼礼堂为陈果夫宴钱。
l月22日,陈果夫乘车到台中市车站,送行者约百余人,下午就到了台北市,接站者也约100多人,场面很壮观。
陈果夫下车后,高兴地和大家握手问候,此时,他的病好像减轻了许多。
陈果夫在台北,住青田街一幢公寓楼,到台北后,医疗条件确实比台中好多了。
然而,来访的客人也比在台中时多了。这又不利于他的休息。
台北是台湾的政治中心,陈果夫在处于政治失意中,觉得不可以像在台中那样随便说话。
一天,友人苗培成等来见。
老朋友相见,格外亲切,话也投机,气氛很热烈、和谐。
苗培成善于开玩笑,在这个时候,更爱逗陈果夫开心,他说:“台中天高!”
陈果夫心领神会,马上答道:“可惜皇帝太远!”
众人大笑。
接着几个人又谈了一些别的话题。
陈果夫突然说:“离开政坛,各位感觉如何?”
苗培成是个聪明人,怕引起陈果夫心中不快而加重病情,忙接过来说:“咱们今天不谈政治,不谈政治。”
大家都附着说不谈政治。
陈果夫也跟着谨慎起来。
送走客人,陈果夫卧于病榻之上,为使女梅花作《老爷歌》与《太太歌》以资消遣。
《老爷歌》写道:
老爷老,脾气好。
日日夜夜困在病床上,
看书、会客、做文章,
脱衣着衣忙勿了。
有时眯眯笑,
有时嘴巴翘。
按铃叫我来做事,
还有给我吃糖了。
讲起故事来,
三天三夜讲勿了。
《太太歌》写道:
太大,太太
难喜闹喧。
性子急,脾气大。
吃饭吃得快,肚子常常要吃坏。
发起火来我顶怕,
高兴起来给我买个洋娃娃。
陈果夫似有返老还童之感,无聊之中变得有聊,这样,确实能够减少一些痛苦,也能帮自己打发一些时间。
还有令陈果夫欣慰的事。
4月上旬,他的《苏政回忆》出版,此书以随笔的方式而著。
陈果夫在自序中说:
“我写这本小册子的动机:一则个人从政的经验,也许有可供今后从政同志参考之处;二则以后我和同志见面时,省得再讲,没有见面的同志,一编在手,亦如和我谈话,尤其从前允许向中央政校同学讲话,正可以此代替,惟延持十年,殊为遗憾。不幸此十年中间,中国政治进步甚少,此册虽陈旧事迹,或仍可供参考之用……”
《苏政回忆》的出版,确实给病人膏盲的陈果夫带来了许多安慰,此书能在他生前出版,确是幸事。
然而,也有诸多不高兴的事萦绕着他,给他病中加病。
6月初,他得知叔父陈英士(陈其美)的坟墓被捣毁,深为惋惜,并大哭一场,悲愤难平。当天,他在日记中写道:
“二叔墓顶之党徽,是我的设计,当时配合角度等颇费周章。民国十七年,中央常会讨论统一党、国旗格式时,我将我之设计提付讨论,并参照总理自绘之明信片,乃得确定格式,此有历史价值之建筑,今竟无法保存,殊为可惜。”
陈果夫与叔父陈其美感情颇深,他能追随蒋介石,在国民党政坛生存20多年,应该说倚仗的是陈其美,蒋介石之所以不能轻易踢开二陈,也在于与陈其美的交情。
陈果夫与陈其美的感情,从他的《陈英士先生纪念全集序》中,充分表露了出来:
“从民国五年到现在,我们每遇到困难的事情,就要联想到英土先生,好像英土先生在世,就不会发生这种困难,即使遇到了困难,有了英士先生,也容易解决的。这可见得英士先生能力的超迈,其感人至深,就在这里。
“英士先生不特是一个为国家解决困难问题的革命家,他的任侠的行为,也是与生俱来,至死方休的,就是他的死,何尝不是义侠的天性促成的;所以他的精神,至今还存在同志的脑海之中,使人念念不忘。
“凡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自己处处都应抱着牺牲的决心。我们看到英士先生一生做事的勤奋,和临难不苟的精神,不能不使人崇拜,而且处处可以做我们后生的模范。
“总理的伟大,英士先生固然未能完全学到,但是英士先生为国尽忠,待人以诚,颇能和总理相似,而且上能服从领袖,下能领导群众,努力奋斗,至死不懈,成不居功,败不读过,这种精神,在革命家中尤为难能可贵。
“英土先生初不过一个典业的学徒,丝栈里的助账,竟能成就开国的大业,决非偶然。虽中道殉国,不及目睹建国之成功,然其伟大之志愿,至今还有他的同志在继续进行着。终有完成的一天。其生平之志救国精诚的一念总能见诸事实。
“民国五年五月十八日以后,总理是失了一个最忠实的信徒,本党的同志失了一个负责的领导者。尤其在长江一带的革命潮流,沉寂了多年,直到英士先生最知己的盟弟蒋介石同志,从广东率兵到来,才恢复了一点元气,可见那天的损失真是大极了。
“我和英士先生既是同志,又兼了叔侄之亲,关系尤密;所以英士先生之死,对于我不独丧失了一位领导者,又失了一个良师。言语和文字所不能形容的痛苦,郁结在方寸之间,多年来一天不能消释。”
2.弥留之际吐“铮谏”
台北的盛夏,天气酷热,处于病中的陈果夫十分难受,他每天只能起床一个小时,时间稍长一点,便坚持不住,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病床上。
陈果夫从政20余年,虽也从事过金融,搞过合作,但家里并没积蓄什么财产。无奈,此时他看病开支太大,慢慢地家里经济上就出现了拮据。
1948年,陈果夫在上海治病,因费用太高,他才转往医疗费相对低一些的台湾治病。
到了台湾以后,他住的房子是借台中市市长的,以后想搬出来,好一点的房子竟交不起房租。
因为医疗费太高,他手头上又没什么积蓄,到台中以后,竟无钱买药。
万般无奈之际,陈果夫只好给台湾交通银行总经理赵棣华写了一封信,向他要交通银行董事应付给的车马费。
陈果夫的经济状况传到了CC大将洪兰友的耳朵里,他很同情陈果夫的遭遇,无奈,自己手中又不掌管经费,便及时向蒋介石汇报。
蒋介石得知此事,遂命令俞鸿钧从台湾农行支付5000银元给陈果夫作医疗费,才算解决了困难。
对此,陈果夫对蒋感激不尽。
陈果夫人难敷出,和法币大幅度贬值有直接关系,他一本书即可得六七万元的稿费,到1948年发行金元券时,六七万元的法币只相当于金元券的10几倍,而随后,金元券跟着贬值,甚至一文不值,所以,蒋介石资助陈果夫,只能给美金或银元。
陈果夫虽然得到了蒋介石的资助,但毕竟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陈果夫治愈不治之症的开支。
迁到台北以后,陈果夫又面临经济拮据,但是不论什么人来看他,问他是否需用钱,需不需要资助,他一概说不用。
陈果夫在生命有限的时间里,仍然坚持读书与写作,三天内看完《现代科学丛刊》30余册,除写了《老爷歌》、《太太歌》聊作消道以外,7月30日在病床上完成了《老病人谈中西医》,这是他最后的著作。8月,编辑《求是集》,内载最近作品及早年著作,共66篇,为短篇文集,尚未完稿,原定于66岁生日出版文集,已组成编辑委员会,也得到了陈果夫的允许,谁知,他却没有等到出版这一天。
据《陈果夫日记》载:7月15日这一天,体温高,而且“脓愈多,心脏亦兼弱,自12日起,自吴迪、林茂生商定用PAS,一面服,一面由旧创口射人,每针药水原为10CC。但初次仅打2CC,约3刻钟后,咳嗽味苦,可见其已人空洞矣。14日注射4CC,越10余分钟,咳嗽?
小说推荐
- 宋氏家族全传
- 宋氏家族全传 作者:程广 叶思 内容简介 宋氏家族当年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族 引子 我们来到风光明媚的祖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再从省府海口出发,行驶大约70公里左右,就到了一个盛名久负的地方文昌县。文昌,单听其名,就容易令人想起,这应该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以昌盛民族文明为传统的地方 文昌县位于海南岛的东
- 最新章:第167章
- 孔氏家族全传
- 孔氏家族全传 作者:张建平 李安 内容简介 引子 在北中国的中部,横亘万里有一座大山名日太行山。山西省即因位于太行山西麓而得其名。又因此地大部归属春秋时期的晋国,故山西又别称为晋,所谓三晋大地即指山西。元朝时这里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至明朝初年改置山西省,其后则一直沿用至今。山西位属黄土高原,平均海拔
- 最新章:第185章
- 蒋氏家族全传
- 蒋氏家族全传 作者:朱小平 吴金良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一代枭雄西归去 1.岭山弯道上的意外车祸 1974年,蒋介石已届87岁高龄,生命的钟摆在这个老态龙钟的独裁者身上已经无可逆转地显现了衰微之态。这位一生行伍、曾经雄心勃勃天下的老军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昔的风采,他脸庞消瘦、须发皆白,双眼眼眶严重下陷
- 最新章:第191章
- 裴氏家族
- 作者:宝树《从战友到朋友》序及第一章 从战友到朋友―和他的早期女友张若名夜,黑沉沉的夜,伸手不辨五指,但见寒星闪烁。即使是这四季湿润的春城昆明,张若名仍感到冷砭肌骨,她伫立在城外青青的盘龙江畔已经许久了。放眼四望,灯火迷离的云南大学校园隐约可见“永别了,永别了,我难以割舍的人间”张若名留恋地回眸一眼
- 最新章:第9章
- 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
- 一位本是平凡的女子,只因出身名门,又嫁了一位颇受争议的颓废派诗人,其一生就抹上了历史的苍茫底色。关于盛佩玉的祖父盛宣怀《辞海》专有一条,说他是李鸿章的幕僚,曾督办轮船招商局,总办中国电报局,相继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兼办萍乡煤矿,创办中国通商银行,督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创办天津中西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
- 最新章:第15章
- 中国商业第一家族:荣氏百年
- 作者:杜博奇】内容简介百年荣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变迁史。从清末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实业打响名声,到荣毅仁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再到荣智健叱咤商界、名噪中外,荣氏一族当仁不让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财团。一切成功都建立在艰苦拼搏之上,回顾荣氏几代风云,无一不是在泥泞中前行,通过重
- 最新章:第44章
- 陈郡谢氏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你的用户名】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郡谢氏》作者:李暮夕文案:在豫州一带,人人都说大司马的嫡次女谢秋姜是个胸无点墨的白丁,门阀士族的士子贵女们都瞧不上这货,往常举办曲水流觞诗会啊游宴啥的也从来不叫她。但是某一天,这货好像变了,还把我们北朝的第一美男、最年轻的
- 最新章:第112章
- 李嘉诚家族传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浅颜】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家世篇 第一章 古宅里的书香世家(1 1、重返家园:昔日逃难少年今日商海巨富 1983年的元宵灯节 对位于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潮州,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清早,灰蒙
- 最新章:第40章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作者:铁背苍龙刘轩鸿司马家族(上)在汉末三国的舞台,司马家族孤注一掷,全部出仕于曹魏,并成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由于司马懿的名气太大,司马家族其他人物的形象似乎只是作为他的附庸和延续,但事实上他们各有各的人格,也各有各的选择。本期秉承尽量介绍大家不熟悉人物的原则,为您讲述对汉末三国
- 最新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