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陈果夫是老肺病,延至抗战后期,肺已溃烂得厉害,并在左后背穿孔,每天从穿孔处抽脓,所以,每天有医生来治疗下药,还有从西藏来的一个修道女名叫于仞兰的给推拿按摩。
尽管如此,陈每天总是坚持工作,该开会就去开会,该讲话就去讲话。他的日常工作中,除处理批阅函电文件外,每天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接待约定谈话或临时来访的人员。
凡来访的人,都把名片递到秘书室,由秘书登记后把名片送给陈看,需要接见的,就在候客室等候;不需要接见的,由我们婉言辞却。
陈在会客时,有时时间过长,感觉疲倦,有时客人讲话过于冗长,听得不耐烦,陈往往利用名片背面,给谈话的人画像,这是消遣,也是不耐烦的表现。·
秘书室有三件事,需要特别提一下,第一是密电码,共有20几本,都是名省市的主席、厅长或做其他工作的人,约好与陈果夫直接秘密联系使用的特定的电报本。
收发电报,都由我们翻译转出。这部分密电码本和陈果夫的私人印章,都装在一个手提皮包里,由我们保管。
当时日本侵略者对重庆进行疲劳轰炸,空袭警报频繁,每次躲空袭,进防空洞,密电码提包就是我们不离手的重要物件。
第二是处理文件的分等,因为陈果夫兼侍从室第三处(人事处)主任,来往文件函电,大部分是有关人事更换制度及介绍工作的事,这里边有轻重缓急、重要次要之分。除了机密文件我们拆封,直接送给陈果夫处理外,一般文件均由我们着手处理,这些文件一般分三类,一是陈果夫的亲笔信;二是我们起稿誊清,陈果夫签名;三是我们起稿誊清,盖陈果夫的印章,这就是重要次要的分寸。第三是特别费,每逢年终,蒋介石就有一笔不公开的特别费,拨给陈果夫自由支配。凡是与陈果夫有直接关系的人,陈的头脑中有一本无形的账,除夕前,陈把特别费中的一部分,分别送给这些人,每人10元、20元、30元不等,不论多少,都由纸封好,送到每个人的手里,名日“年赏”。
5.曾经赢得胡适的敬佩
陈果夫经管党务,染指经济,不顾体弱多病,不遗余力,身体力行,然而,他对国民党教育事业也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他与国民党中央政治学院有着不解之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央政校复员南京,陈果夫发起在南京合建介寿堂,先书有《介寿堂记》:
民国三十五年春,中央政治学校复员离川,各同学合力捐献之中正堂将随全部校舍留于陪都。同学惋惜,奔告于余。余日:“吾校本旨,原为育才,贡献党国,今吾去堂留,而继承之者,仍为学校,举以赠之,亦复何憾。引以吾校之众,分布地域之广,东归以后,仍可另谋创建,其庄严或更甚于此,是在诸同学而力行如何耳。”
继恩是年十月三十一日,适为校长,蒋公六秩华诞,乃倡议建筑介寿堂于首都。同学闻之,鼓舞欣从。自春且冬,从事筹募,赖诸同学之合作,暨社会人士之协助,巨款立”集,继尔鸠工龙村,殚心竭力,历八月而堂成,恰逢本校二十周年校庆,询盛事也,溯维二十年来吾校长戡乱御侮,宵吁忧勤,卒之两复河山,由残破而完整;四裔民族,由散漫而团结;由消沉而恢宏光大。丰功伟绩,震耀寰区,以大德而克享大寿,不亦宜乎。
吾校毕业八千余人,亲承校长之领导,更沐其教泽,值兹胜利既奠,建国伊始,营构斯堂,不但示崇敬,抑亦表达吾同学对于国家建设之趋向,为社会服务之忠诚。深愿全体同学,今后在校长领导之下,于役党国,公余集议于斯,游乐于斯,亿兆颂歌,以增进吾党乃至吾校之光荣,不更懿哉!是党自设计营建迄落成,余亦当添列其役,因为记其缘起。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五月二十日吴兴陈果夫恭撰
1946年前,政校奉命改为国立,是年为政校20周年校庆,陈果夫在病中又撰文表示祝贺:
“国立政治大学之命名越数月,而学校庆祝其二十周年,学校诞生在北伐军事未完之时,其后大局粗安,核事亦渐上轨道;而抗战以起,转迁万里,三易其处,去年胜利复员,乃复返于首都红纸廊原址。二十年来,在动荡忧患之中,逐渐扩展成长,得有今日基础,缔造经营之不易,盖可知矣。
学校之名凡三易,每易其名,皆所以配合革命建国之每一阶段,军政时期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训政时期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及宪政之前夕,而为国立政治大学。盖党国所期望于本校者,固异乎一般大学,况军政、训政,为期犹短,若宪政则漫无止境,本校此后所负责任之重大,尤千百倍于往昔,今日虽度其二十周年,实为步入新程之开始。回溯过去,瞻望未来,令人有无限任重道远之感。
本党以实现三民主义为建国目的,设本校以培养建国干部,故学校一贯教育方针,皆为如何实现三民主义达成建国目的为依归。自宪法颁布,三民主义融会于宪法,而公诸全国,不复为本党所专有,本校亦于是由党办而改为国立。从知本校校名、地名之变更,不徒为党校、政校之延续,抑更加重其对于实现三民主义之责任。本校同学应如何恢宏气度,猛进学业,领导全国大学,共向实现主义之途而努力,庶无负校长之期望与学校之培育。
本校教育方法,本先圣明诚之教,而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施教之程序,各学期课程配置,悉准于此。
第一学期以军训为主,所以正其心志,严其纪律,立求学之根本。自第二学期以后,则先之以博学,配广泛之课程,继之以审问,择其重要课程,改以灌注方法教授之,使渐由被动而成为主动,再进而为慎思,为明辨。则重在以启发方式,使学生能就所学,而融会贯通之。
最后工作实习为教其笃行之始,此本末先后之一贯施教程序,为本校教育特点之一。
其次为军事训练,军事管理制度。全国大学之有军训军管,实自本校始。我人应知真正之民主,盖从纪律生活中孕育而成,无纪律即无真民主可言。民元以来,国事纷扰,即坐于全国上下未解民主真意义,而本党建国所以在宪政之前,先之以训政者,亦无非为国家建立一纪律基础,为民主之前驱耳。
本校军事训练及军事管理之主要目的,在养成纪律精神。至于军事之操作,生活之整场犹其余事。方今宪政将始,凡留心国家之前途者,殆无不恍然知纪律精神为民主成败所系,事萌而后理明,本校军训制度在大学教育上之价值,将由是而始可其评得失也。此为本校教育特点之二。
再其次为训导制度。学校教育往往偏重智育,而智育之中,又往往偏重书本,忽视以实际生活作教材;本校训导制度即所以补救此弊,实为导师之扩充也。举凡学生之德育、体育以及思想学业,均在训导范围之内,尤其指导团体活动、演习、开会、选举等等,最能收即行即知之效。
本校毕业同学入世问事,每多得力于此,故较诸在校同学,更能了解是项训练之意义,此为本校教育特点之三。
果夫参与核事多年,于其二十华诞之日,谨举所知本校教育之特点,以示无忘,倘亦为申祝之一道。”
1947年6月,陈果夫又向国民党政治会议教育专门委员会提出《为配合生产建设安定国家社会拟具改革中等教育之初步办法原则案》,经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交教育部办理。
陈果夫当年有“青年修养立业格言”,又称“四要则”,是在中央政治学校为学生们写的:
修身要则:奋志气,择师友,勤学问,辨义利,能改过,尽忠恕,振精神,练身体,任劳怨,扩才器,守法度,重廉耻,慎言语,端举止,儆骄情,戒奢侈。
卫生要则:浴日光,畅空气,慎饮食,重整洁,勤劳动,善休息,适环境,正思虑,调七情,节嗜欲。
行政要则:知人善任,重道亲民,综付名实,提纲挈领,信赏必罚,体察物情,奋迅振厉,刚健笃行,宽猛相济,正大廉明,平准和洽,布公开诚,训导研讨,计划责成,。防微杜渐,创造持盈,尊贤远佞,温故求新。
用人要则:正身立己,作则为师,选贤与能,崇德尚志,鉴别器局,考察文理,以事试功,就地教士,铨衡职位,尽其才智,严明赏罚,养廉重耻,公不议私,言必及义,诚信相符,祛除派系,
小说推荐
- 宋氏家族全传
- 宋氏家族全传 作者:程广 叶思 内容简介 宋氏家族当年曾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族 引子 我们来到风光明媚的祖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再从省府海口出发,行驶大约70公里左右,就到了一个盛名久负的地方文昌县。文昌,单听其名,就容易令人想起,这应该是一个重视文化教育、以昌盛民族文明为传统的地方 文昌县位于海南岛的东
- 最新章:第167章
- 孔氏家族全传
- 孔氏家族全传 作者:张建平 李安 内容简介 引子 在北中国的中部,横亘万里有一座大山名日太行山。山西省即因位于太行山西麓而得其名。又因此地大部归属春秋时期的晋国,故山西又别称为晋,所谓三晋大地即指山西。元朝时这里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至明朝初年改置山西省,其后则一直沿用至今。山西位属黄土高原,平均海拔
- 最新章:第185章
- 蒋氏家族全传
- 蒋氏家族全传 作者:朱小平 吴金良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一代枭雄西归去 1.岭山弯道上的意外车祸 1974年,蒋介石已届87岁高龄,生命的钟摆在这个老态龙钟的独裁者身上已经无可逆转地显现了衰微之态。这位一生行伍、曾经雄心勃勃天下的老军人,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昔的风采,他脸庞消瘦、须发皆白,双眼眼眶严重下陷
- 最新章:第191章
- 裴氏家族
- 作者:宝树《从战友到朋友》序及第一章 从战友到朋友―和他的早期女友张若名夜,黑沉沉的夜,伸手不辨五指,但见寒星闪烁。即使是这四季湿润的春城昆明,张若名仍感到冷砭肌骨,她伫立在城外青青的盘龙江畔已经许久了。放眼四望,灯火迷离的云南大学校园隐约可见“永别了,永别了,我难以割舍的人间”张若名留恋地回眸一眼
- 最新章:第9章
- 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
- 一位本是平凡的女子,只因出身名门,又嫁了一位颇受争议的颓废派诗人,其一生就抹上了历史的苍茫底色。关于盛佩玉的祖父盛宣怀《辞海》专有一条,说他是李鸿章的幕僚,曾督办轮船招商局,总办中国电报局,相继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兼办萍乡煤矿,创办中国通商银行,督办中国铁路总公司,创办天津中西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
- 最新章:第15章
- 中国商业第一家族:荣氏百年
- 作者:杜博奇】内容简介百年荣氏家族史,反映的是一部中华民族工商业百年变迁史。从清末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实业打响名声,到荣毅仁获得“红色资本家”称号,再到荣智健叱咤商界、名噪中外,荣氏一族当仁不让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财团。一切成功都建立在艰苦拼搏之上,回顾荣氏几代风云,无一不是在泥泞中前行,通过重
- 最新章:第44章
- 陈郡谢氏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你的用户名】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陈郡谢氏》作者:李暮夕文案:在豫州一带,人人都说大司马的嫡次女谢秋姜是个胸无点墨的白丁,门阀士族的士子贵女们都瞧不上这货,往常举办曲水流觞诗会啊游宴啥的也从来不叫她。但是某一天,这货好像变了,还把我们北朝的第一美男、最年轻的
- 最新章:第112章
- 李嘉诚家族传
- 手机访问 m╮欢迎光临︱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浅颜】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李嘉诚家族传 作者:窦应泰 家世篇 第一章 古宅里的书香世家(1 1、重返家园:昔日逃难少年今日商海巨富 1983年的元宵灯节 对位于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处的潮州,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清早,灰蒙
- 最新章:第40章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
- 《三国六大家族列传》作者:铁背苍龙刘轩鸿司马家族(上)在汉末三国的舞台,司马家族孤注一掷,全部出仕于曹魏,并成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由于司马懿的名气太大,司马家族其他人物的形象似乎只是作为他的附庸和延续,但事实上他们各有各的人格,也各有各的选择。本期秉承尽量介绍大家不熟悉人物的原则,为您讲述对汉末三国
- 最新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