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事粗定,欧战发生,关系于均势者甚大。日本利欧洲列强之相持,乘中国新邦之初建,不顾公法,破坏我山东之中立。军队所至,四境骚然;官吏见侮之横,居民被祸之惨,笔不能罄,耳不忍闻。我国受兹痛苦,方以退兵为抗议,彼不之省,又提出酷烈要求之条款。其中最为难堪者,曰切实保全中国领土,曰各项要政聘用日人为有力顾问,曰必要地方合办警察,曰军械定数向日本采买,并合办(军)械厂,用其工料。此四者,直以亡韩4视我。如允其一,国即不国,牛马奴隶,万劫不复。予见此四条,曾向在京文武重要各员,誓以予一息尚存,决不承诺;即不幸交涉决裂,予但有一枪一弹,亦断无听从之理。具此决心,饬外交部人员坚持磋商。此外凡损失权利较重者,均须逐字斟酌,竭力挽回。乃(于是)日人利用我国乱党,各处滋扰,而又散布谣言,鼓惑各国,分遣大枝陆军,直趋奉天之沈阳、山东之济南,海军亦时在渤海出没游弋。因之举国恐惶,全球震动,不知其用意之所在。予以保全国家为责任,对外则力持定见,始终不移;对内则抚辑人民,勿令自扰。将及四月,持之益坚。彼遂以最后通牒迫我承认,然卒将最烈四端,或全行消灭,或脱离此案;其他较重之损失,亦因再三讨论得以减免,而统计已经损失权利颇多。疾首痛心,愤惭交集。往者已矣,来日方长。日本既有极大政略,谋定已久,此后但有进行,断无中止。兼弱攻昧,古有明训。我岂可以弱昧自居,甘为亡韩之续?处此竞争世界,公理强权,势相对待。人有强权之可恃,我无公理之可言。长此终古,何以为国?经此次交涉解决之后,凡百职司,痛定思痛,应如何刿5心神,力图振作?!倘仍复悠忽6,事过辄忘,恐大祸转瞬即至,天幸莫可屡邀,神州陆沉,不知死所。予老矣,救国舍身,天哀其志,或者稍缓须臾,不致亲见灭亡。顾此林林7之众,齿少于予者8,决不能免,而子孙更无论矣。予为此奇痛之言者,万不愿予言之竟中,诚以存亡呼吸,断非予一手足之力所可旋转。持危扶颠,端资群策。我国官吏,积习太深,不肖者竟敢假公济私,庸谨者亦多玩物丧志;敌国外患,漠不动心;文恬武嬉,几成风气;因循敷衍,病在不仁。发墨针肓9,期有起色。所望凡百职司,日以亡国灭种四字悬诸心目,激发天良,屏除私见,各尽职守,协力程10功。同官为僚,交相勖勉,苟利于国,死生以之。其有亲民之责者,尤当随时设法劝导人民,使蚩蚩者氓11,咸晓然于各国之大势,国民之义务。但能治人者事事以循名责实为归,受治者人人以视国如家为志,能由此道,则中国可强。我人民及身与子孙可免亡国之痛。此则予所独居深念寝馈不忘者。但坚忍始可图成,虚骄足以害事,京外各官,当规劝僚属,申儆人民,忍辱负重,求其在己。切勿妄逞意气,空言谩骂,非徒无益,反自招损。务各善体此意,努力为之。今之言革命者,动称排满。试思满洲以一二百万人入主中国,国祚尚近三百年,我汉族以四万万人,如不能久主其国,人必视我汉族为天生受(奴)役之性质,无人类自立之资格,讵非奇辱?我汉族皆神明之胄裔,诘以斯言,能甘心忍受否?其亡其亡,系于苞桑12,惟知亡庶可不亡。凡百职司,其密志之。此谕!
…
送“高帽”的学问三(2)
…
在近代史上,袁世凯一生中最为人所诟病的主要是三件事:一是戊戌政变时,袁告发了康梁等的密谋,出卖了维新同志;一是帝制自为;一是为了换取日本对帝制的支持,出卖国家权益,接受了“二十一条”。前两者是事实,后者则不免令笔者怀疑。按照常理,没有哪一个人会甘愿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白白地送给他人,也没有一个主权国家的领袖或元首会冒着千古骂名,甘心出卖国家的权益。况且,拆袁氏称帝的台,最厉害的当属日本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辛亥以后一直是鼓吹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最力的国家,袁如果真的与之作了交易,为何日本在它所希望的事情发生时,反而不合作了呢?而没有日本的支持,袁氏也照样称帝不误,似乎并没有在乎日本人的态度,那么他又有何必要“卖国”呢?凡此种种,不免使笔者想深入研究一下这段历史。
日本为何会提出“二十一条”?它与当时的政治情势和国际背景有何关系?这就要从日俄战争结束后,双方的重新勾结说起了。如前所述,日本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从地缘政治出发,早就把中国东北看作其“利益线”。为此,在沙俄拒绝退出东北时,日本甚至不惜出头同它打了一仗,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和牺牲,所以它根本不满足于仅仅是接收沙俄在南满的权益。但它需要时间消化战果,恢复元气,也没有力量与主张东北门户开放的美国搞新的对抗,故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在东北地区保持低调。除去提出所谓“东北六案”作为未来攫取更多权益的借口外,日本把主要力量放在了消化战争中攫得的果实——朝鲜上。同时,为了抵制美国开放东北的要求,独占满蒙的权益,日本与俄国,这对昔日的冤家对头,竟然携起手来,相继签订了四次密约,就瓜分满蒙乃至中国权益问题作了全面、长远的交易。所以说,“二十一条”的提出,在日本是处心积虑,早有打算的。
1907年7月30日,日俄订立第一次密约,“互相尊重彼此在中国之权利,划分南北满界限;俄承认日本在朝鲜之地位,日承认俄在外蒙之利益13。”当时国际国内的背景是:中国为防日俄瓜分,在东北建省,移民实边,兴办实业,并力图实行开放政策,大力引入美英资本以遏制日俄。美国陆军部长塔夫脱访华,中美接近,而罗斯福总统积极回应了德皇威廉二世关于德美中三国结盟,抗衡日俄的建议。
1910年7月4日,日俄订立了第二次密约,“维持满洲现状,并相互协助,以增进彼此在满洲的利益(目的在对付美国)14。”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是:中国各省咨议局和立宪派人士纷纷赴京请愿,要求立刻召开国会,立宪运动进入高潮;美国提议满洲铁路中立,并准备投资与中国合建锦瑷(锦州—瑷珲)铁路;遭到日本和俄国的拒绝;日本于本年8月29日“合并”了朝鲜。日俄双方有了默契之后,即各自着手实行其计划。日本起初以全力吞食消化朝鲜,在南满则保持低调,但极力阻止中国引进美英资本、开放东三省的计划。俄国则将注意力集中于外蒙和新疆,1911年的武昌起义使清廷无遑外顾,被俄国看成实施其计划的极好机会。起义爆发十几天后(10月23日),俄国总理大臣科科弗采夫在同日本驻俄大使的谈话中提醒说:“根据1907年及1910年(日俄)两次秘密协约,日俄两国关于分割满洲和蒙古的问题已经预有设想。只要时机一到,两国即可根据1907年协约中规定的分界线分割满洲,并进一步商谈如何分割蒙古的问题15。”
为此,俄、日又在1912年7月8日第三次订立密约,瓜分东蒙(即内蒙呼和浩特以东)和西蒙(即内蒙西部及甘肃和新疆北部的蒙古族居住区),以东经116。27度为东西蒙分界线,东蒙归日本,西蒙归俄国16。在俄国看来,中国内部的革命或动乱,是混水摸鱼的好机会。“兼弱攻昧,取乱侮亡”,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再应验了的古训。国家为什么需要稳定,为什么对内乱要予以无情的镇压,就是因为周围有无数双虎视眈眈的眼睛在盯着你,你的内乱,就是强邻的机会。因此,辛亥革命固然有积极的意义,但负面的作用也不可否认,它为沙俄提供了一个下手分裂中国的机会。
1916年7月3日,袁世凯死后不久,俄、日又在彼得堡第四次订立密约。密约“承认双方重要利益须要在中国不落在任何第三国之政治势力之下”,如遇第三国危及两国任何一方在华“重要利益”而导致战争时,一方一经请求,缔约国即须援助,“且两缔约国在未得彼此同意之先,不得单独媾和17。”此项密约,将双方所谓“重要利益”的范围由满蒙延伸至中国全境,甚至结为盟国,不惜一战,其吞噬中国领土的野心,可见一斑。但一年后俄国爆发革命,此约遂不了了之。
…
送“高帽”的学问三(3)
…
回过头来看这段痛史。先是,日俄1907年订立了瓜分满蒙的秘密协议后,为了抵制日俄的阴谋,清廷先后作出了联美制
小说推荐
- 袁世凯传
- 作者:唐德刚袁世凯史传再发掘「纽约时报」现任驻华特派员泰勒(Patrick E Tyler,最近于二月六日该报发表一篇有关浙江奉化溪口镇,蒋介石故居的「专访。他说近来蒋在大陆上已不再是个「暴徒恶棍。相反的,他在溪口的故居已成为海内外游客的朝山圣地(mea。每年平均有访客百余万,且在逐年增涨之中。这些
- 最新章:第19章
-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袁世凯传作者:金金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1月ISBN:9787806758489所属分类:图书>传记>政治人物>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编辑推荐: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13岁袁世凯制联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14
- 最新章:第70章
- 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
- 作品:遗传学的先驱摩尔根评传 作者[美 夏因·罗伯尔 王一民 王仲民 译 内容简介 正文 原序 遗传的基本原理结果竟是异乎寻常地简单,这加强了我们的一种希望,即自然毕竟是完全可以认识的。曾被广为宣扬的认为自然界不可思议的观点,再次被证明只不过是由于我们的无知而产生的错觉。这令人鼓舞,因为,我们生活的
- 最新章:第28章
- 袁崇焕传
- 作者:阎崇年第一部分序袁崇焕年谱附文:论袁崇焕后记自序自序明朝为辽东边事,错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朝错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历史关节点;后者,朱由检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自
- 最新章:第19章
- 咏凯传说
- 艾牛-咏凯传说作者:咏凯第一卷 刘家有密不曾言第一章 出生在四川的北部有一个县,叫南部县,此县中多大山,人民生活幸福,民风淳朴,当地人都传言是得了龙神庇护。山存在于大地上,所绵延的地方,就像一条条龙存于世,人们迷信于龙神,也算是对信仰的一种归宿吧。盆地的地形把一座座村庄,一户户人家隔离开来,那些山间
- 最新章:第335章
- 三国袁尚传
- 《三国袁尚传》作者:暗黑狙击手相关序 寒风凛冽,山间鬓白,雪花随风飘洒飞舞。通往雍州泾阳的山道上行驶着一支商队 自从两年前的战乱后就只有一些贩卖盐铁的商队行走于关中州郡之间了。这只商队洋洋洒洒百多人马,三十多辆马车,其中除了仆役马夫外还有三十多持有兵器的护卫,如果内行人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百多人虽然
- 最新章:第323章
- 李时珍评传
- 作品:李时珍评传 作者:唐明邦 内容简介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药学家,世界文化名人;其《本草纲目》被誉为16世纪中国百科全书《李时珍评传》对这位科学家在医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成就,首次作出系统的评述 正文 第一章 李时珍生活的时代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
- 最新章:第71章
- 韩少功评传
- 与名作家灵魂对话:韩少功评传(选载 作者:孔见城墙边上的童年(1)如果母亲没有记错的话,韩少功出生的时间应该是1953年1月1日深夜。照说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日子,街面上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是很容易记住的。选择一年的第一个日子来到人间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全世界都在庆祝你的光临。不过,考虑到是阳历的新年,中国
- 最新章:第38章
- 评读水浒传
- 目录《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水浒传》的作者逼上梁山人物评析话说及时雨宋江从林冲看《水浒传》的人物描写《水浒传》与水浒戏《水浒传》中的女性人物从生辰纲下落谈《水浒传《水浒传》的思想倾向附录1《水浒传》人物绰号附录2《水浒传》人物分工安排《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侯 会 主讲人简介《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
- 最新章: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