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这一段过节。李浑知道了宇文述的怨言,自恃恩宠,毫不畏惧,亲家从此反目成仇。
后来隋炀帝征讨辽东,有位名叫安伽陀的方士告诉炀帝说,根据图谶不久以后李氏当做皇帝,于是力劝杀尽国内姓李的人以绝后患。当时民间也流传着“杨花落,李花开,桃李子,有天下”的民谣。炀帝的心中自此有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宇文述马上抓住这一机会,向炀帝进谗言诬陷李浑手握禁兵,图谋不轨,声称他作为李浑的亲戚,常常察觉李浑与李敏、善衡等人有种种反常迹象。炀帝早已对安伽陀的话深信不疑,以为图谶就应在李浑这一大家子身上,于是毫不犹豫就派宇文述去搜罗证据。
宇文述暗中教武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李浑谋反,又得到炀帝首肯,火速将李浑等人捉拿归案。李浑等人本无异心,当然查不出什么谋反的真凭实据,炀帝却不肯就此罢休,命令宇文述一定要搞出理想的结果。
宇文述秉承炀帝旨意,将李敏的妻子宇文氏提出监狱,骗她说李敏、李浑等人名应图谶,必死无疑,她如果想保全自己,最好是捏造证据,告李家谋反,这样一来她不但不会连坐受诛,同时身为皇帝的外甥,还可另嫁贤夫。宇文氏毫无主见,听凭宇文述口授李浑与李敏如何如何策划谋反的事实,她照着写成表章,交宇文述转呈炀帝。
炀帝既然“证据”在握,也不管是真是假,立即下令诛杀李浑、李敏等三十二人,李氏其他人员无论长幼统统徙边。宇文述为了一点私人恩怨,彻底毁灭了李氏宗族,他自己反而因此受到炀帝的褒扬。
用这样的手段整人,当然过于卑鄙,但我们不可无防人之心啊。比如在商战中,很多知名的商家不就是因流言或丑闻而被击败了吗?如果有人造谣说某某产品含有“苏丹红”,那岂不是对这一产品的致命打击?“无中生有”之计的可畏之处就在于,成本极小,杀伤力极大!
设局之策把潜在对手解决在摇篮
本篇讲的是如何设局对付潜在对手的方法。潜在对手不同于对手,解决起来相对省事省力。但是难度在于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万一潜在对手变成现实对手,那会极大地增加做局者的成本。
李林甫为相期间,整日不琢磨事,专琢磨人。他琢磨哪些人呢?就是那些有可能得到皇上重用的人,即他的潜在对手。对这些人,李林甫绝对不会坐视其发展壮大,而是,及时下手,将潜在对手解决在摇篮里。
他解决的第一个人是兵部侍郎卢绚。天宝元年(742),有一天,玄宗驾临勤政楼。兵部侍郎卢绚正骑马经过楼下,气宇轩昂,雄姿英发。玄宗看到后心生欢喜,称赞道:“真乃伟丈夫也!”李的耳目喉舌马上将此事汇报给李林甫。他担心卢绚被皇上重用,便设计阻挠。第二天,李林甫把卢绚的儿子召来,说:“令尊素有雅望,皇上准备让他去交、广(今广东、广西一带)任职。”
卢绚的儿子一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任职,可是一个苦差事,就请李林甫指点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可以年老为由,乞求皇上另行安排。”
果然,卢绚听从李林甫的“指点”,上书奏言自己年老,不堪重用,结果被罢免兵部侍郎之职,出任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李林甫又诬其借口有疾而不理政事。玄宗对他的好印象一下子抹煞了,改授为太子员外詹事。卢绚的前途就这样让李林甫给结束了。
李林甫解决的另一个人则是中书侍郎严挺之。严早年被李林甫排挤出京城。后来,唐玄宗想起他,问李林甫:“严挺之现在在哪儿?此人可用。”
李林甫当晚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召到府中“叙旧”,虚伪地以老朋友自居,说:“当授子员外郎。”李林甫又进一步套近乎说:“皇上对你哥哥很关心,须作一计,入城面见,当有大用。”并教严损之为其兄写一状纸,以身体不好为名,请入京就医。
严损之不知是计,反倒心怀感激,一切照办。李林甫拿着严损之写的状纸,面奏玄宗说:“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患风疾,急需辞官就医。”玄宗听后,叹息良久,只好令严挺之到东京养病去了。
李适之也是李林甫排挤的对象。他任刑部尚书,是太宗李世民的曾孙,“昼决公务,庭无留事”,办事效率极高。天宝元年牛仙客死,代为左相,被李林甫视为竞争对手。一次,李林甫故意对李适之说;“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富国,上未知之。”适之性疏率,玩人不是李林甫的对手,未识圈套,以为李林甫说的是好事,就进奏玄宗。玄宗闻之大悦,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将此事征询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不无担忧地说:“臣知之久矣,然华山陛下本命,王气所在,不可穿凿,臣故不敢上言。”玄宗听了,觉得李林甫是一片“忠心”,而怨李适之考察问题失之轻率,因而宣布,“自今奏事,宜先与林甫议之”,“适之由是束手”,渐被皇上疏远。
表面上看,李林甫甜言蜜语,好像很关心人,实际上,暗藏杀机,有自己的险恶用心。他还常常挑拨他所反对的人之间的关系,制造矛盾,各个击破;或在两败俱伤时,坐收渔利。户部尚书裴宽,平时为皇上所器重,李林甫怕他有一天入相,威胁自己,便设法阻拦之。刑部尚书裴敦复“平贼有功”,皇上表彰了他,李林甫心内忌之。二裴之间本有矛盾,他总算从中找到了缺口。
李林甫怂恿裴敦复买通杨玉环的姐姐,在皇上面前说裴宽的坏话,致使裴宽坐贬为雎阳太守。接着,李林甫又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借口裴敦复有战功,奏请皇上让他充任岭南王府经略使。裴敦复不太乐意,稍稍迟疑,没有及时赴任,则被李林甫反奏一状,因“逗留京师”,贬为淄川太守。就这样,李林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裴宽和裴敦复赶出京城。
这里所讲的手段总结起来,就是及时遏止潜在对手的成长可能,在其不成熟的时候将其扼杀在摇篮里。绝对不可以坐视其发展壮大,否则,就很难解决了,甚至有被强大起来的对手给解决掉的危险。到时,就悔之晚矣。
我们再来看看郑袖是怎样争宠的。
战国时候,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人。这美人年方二八,身材苗条,体态风骚。楚王非常喜欢她。楚王的夫人郑袖,见新来的美人姿色出众,胜过自己,妒意油然而生。但她见楚王这么喜欢这位美女,不敢造次,只好把自己的真实感情掩藏起来,装作自己比楚王更喜欢她。华丽的衣服,精致的玩具,美人想要什么,郑袖便选择什么送给她,结果美人对郑袖很是感激。郑袖还时常对楚王说:“你新来的这位美人,真是美如天仙,举世无双!”说得楚王心花怒放。
楚王见妻妾和睦相处,互相称赞,感到心满意足。他说:“夫人知道我喜爱新来的美人,就比我更喜爱她。这种态度,只有孝子奉养双亲、忠臣侍候君主时才会有啊!”把郑袖着实称赞了一番。
郑袖见楚王以为自己并不妒忌新来的美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她告诉新美人说:“大王非常喜欢你,只是有点讨厌你的鼻子,如果你见大王时经常捂住鼻子,大王就会长久地宠爱你了。”
新美人对郑袖向来是言听计从,每次都受益不浅,她以为夫人这次也是关心自己,就听从了。以后见楚王的时候,新美人每次都捂着鼻子。
刚开始的几天,楚王还没在意;时间长了,他不禁感到很奇怪。有一回,楚王私下里问夫人:“新美人见寡人时常常捂住鼻子,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郑袖吞吞吐吐地说:“我……不知道。”
楚王见了,觉得其中必有缘故,就一再追问。郑袖装作不得已的样子说:“她曾经说,她讨厌大王身上的气味。”
楚王听了,气得一拳打在桌子上,骂道:“这个小贱人!”他开始疏远新美人,连续两天没召见她。
接下来的一天,楚王让郑袖陪他去花园游玩。郑袖悄悄地叫卫兵去通知新美人,说楚王紧急召见她。当新美人慌慌张张跑来,捂着鼻子拜见楚王时,楚王不觉勃然大怒,命令卫兵:“给我把这贱人的鼻子割掉!”在古代,割掉鼻子是一种酷刑,叫做“劓”。
可怜新美人糊里糊涂地被割掉了鼻子,从此不能再见楚王。被蒙在鼓里的她,仍然以为郑袖是最关心她的人。楚王?
小说推荐
- 2809-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
- 要想把别人拉入你的局,一定要“抚摸”他,使他感到舒服;一定要和他建立一种认同关系,使他愿意顺着你的思路走下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把精明挂在脸上,不一定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傻”一点,会使人感到踏实,反倒受人欢迎。当然,这种“傻”不是真傻,而是一种低姿态,是一种掩盖。设局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特点,甚
- 最新章:局道:中国历史中的博弈术-第58章
- 历史上的中国 中国疆域的变迁
- 1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本书要讲的,是历史上中国的疆域的变迁过程,因此首先必须讲清“历史上的中国”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是不是就是现在的中国呢?当然不是。因为如果这两者没有什么区别的话,它们的疆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讲现状就行了。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中国”这个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已经用得很普
- 最新章:第22章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 潜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云南人民出版社简历文/吴思吴思,男,1957年5月生于北京。出生时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杂志编辑。1968年随母亲去河北省文安县商业部五七干校
- 最新章: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第39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
-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作者:吴思自序“潜规则”是我杜撰的词。我还想到过一些别的词,例如灰色规则、内部章程、非正式制度等等,但总觉得不如“潜规则”贴切。这个词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它来源于我的一段生活经历 1983年,我在《中国农民报(现在叫《农民日报)当编辑记者,经常阅读群众来信。有一封来信说
- 最新章:第40章
- 中国历史的b面
- 作者 王长华序言权力主宰者的活法一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有四种人,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核心力量,掌握着各色人等的生杀予夺。四种人里的第一档人物无疑是帝王君主,其他三种人则分别是御前的臣相、后宫的嫔妃,以及那追随君主帝王如影随形、不男不女的宦官阉人。中国古代政治核心构成的内在逻辑:国是家的放大,宗法血缘
- 最新章:第60章
- 中国历史的后门
- 孔子“修《春秋,创造“春秋笔法,使乱臣贼子惧,是中国历史篡改史的开端。宗周内乱,周室典籍被人携出后杳无下落,是古代典籍之又一大劫。秦始皇并六国,焚书坑儒,是古代典籍之又一大劫。此三劫过后,兵燹,水淹,火焚…天灾比不上人祸,历朝历代的独裁者们,或出于政治合法性的延续,或出于对末日的莫名恐惧,纷纷操纵刀
- 最新章:第3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