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天的16时,有4 艘英驱逐舰以高速向东航驶,它们在阿尔及利亚的布日伊港被望见了,但估计这些敌舰不可能在03时以前抵达邦角。到那时以前,意巡洋舰本应安全地通过该地角了。可是,命该如此,该两舰通过邦角时却已比预定的时间表延迟一个小时以上,而且又被以马耳他岛为基地的英夜航侦察机所发现,由于意舰在这一地区通过,所以侦察机也就跟踪而来了。
意巡洋舰分队司令认为空袭即将到来,便于03时20分在通过邦角不久后,掉转航向,希望逃脱敌侦察机的注意。直到此时为止,该两巡洋舰前面有护航驱逐舰“契格诺”号为之前驱,其任务为监视敌鱼雷艇巡逻和类似的危险。由于该两巡洋舰掉转航向,于是“契格诺”号便跟在后面了。此时4 艘敌驱逐舰被告知意巡洋舰已在近旁,便从邦角的岩石后面一冲而出,它们发现自己恰恰就在掉转航向的意舰的前头,跟着便是一场闪电般的战斗。
英驱逐舰以纵列对着迎面而来的意巡洋舰航进,并从甚短的射程上发射鱼雷。意巡洋舰不顾汽油的危险便立即开火还击。在意方舰炮能以命中之前,每艘巡洋舰已经吃了各三枚鱼雷,顷刻间汽油罐发火使两舰变成两座喷发的火山。相隔较远的“契格诺”号发射一枚鱼雷并用大炮和机枪开起火来。在越过敌舰阵线时,“契格诺”号有几发炮弹命中,但英国人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只用机枪回击一下便消失于黑暗之中。
由于双方舰群以高速相向越过,这一场遭遇战只打不到两分钟:可是“达巴宾诺”号已在沉没之中,而在它周围的海面则是一片熊熊的汽油烈焰。在这个炼狱里有少数幸存者在其中挣扎着。“达季乌桑诺”号下沉得较慢,但因舰上火势蔓延,使救生工作极其困难。这种情况又由于进行救生的“契格诺”号之反复遭到敌机空袭而益增其复杂性。从特腊帕尼港出发的5 艘船不久便到达该地区,但已有九百人以上葬身火海,包括分队司令及其全体参谋人员在内。
如上所述,在12月1 日事件发生后不久,便又着手准备另一批重要的船队的出动。可是最严重的问题无过于驱逐舰的缺乏。为护航所必需的十来艘最低限度的驱逐舰也凑合不上来。因此便不得不把补给活动一天一天地推延,同时还得东一艘西一艘地搜寻舰船。一当最低限度的护航舰凑成之后,这批船队便开始离港出发。事有凑巧,出动的日期是12月13日,也就是“达巴宾诺”号和“达季乌桑诺”号驶离巴勒摩港的同一天。有一些驱逐舰直接从船坞里开出来,其中有些已经在坞里检修好几个星期了,可是如今却连多给一个钟头去验收和试航都来不及。这就是意大利海军的处境,这就是船队出动的十万火急的情况。
这回是以5 艘补给舰分为三支船队由8 艘驱逐舰护航。两支主要船队的每一支又由一艘小型战列舰和两艘巡洋舰加上3 艘驱逐舰担任第二线的掩护。此外,由“利托里奥”号和“维托里奥·万内托”号两艘大型战列舰担任战略支援,而它们却只有4 艘驱逐舰作为掩护幕。
由于空中侦察之不足,使我们不能主动地收集有关亚历山大港舰队的情报,但当各船队离港后不久,从所截译的英方通讯中得知英舰也已驶离亚历山大港了。(此时海军总部还不知道英战列舰“巴汉姆”号已被击沉,因为德潜艇报称击沉一艘巡洋舰)。因此海军总部便考虑到船队横渡地中海一定要经过一场苦战,而补给舰和护航军舰的损失就很难免。就实际情况而言,护航驱逐舰的兵力是十分不够的,空中支援也很有限,而用于这一场合的海军兵力又不足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其理由已如上述了。于是在将近22时,由于缺乏海上实际情况的进一步的情报,海军总部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召回所有的舰船,以待局势之进一步的澄清。
可是,这样苦心孤诣地做出决定并不能使一定程度的损失和损害得到避免。有两艘回到阿戈斯托利港的舰船碰撞了而暂时不能服役。更糟的是,战列舰“维托里奥·万内托”号在代耳阿米角附近被一枚潜艇鱼雷击中其一间火药舱。幸亏该舰构造特别坚强,被击中后还能用自己的动力驶返塔兰托港,但伤亡惨重而舰体损害也得需要许多个月的修理。在“达巴宾诺”号和“达季乌桑诺”号两巡洋舰损失的那天晚上所发生的悲剧还得附上一笔才能完结,那就是有两艘汽船初次出动去加入一支出发稍晚的、开向利比亚的船队,它们在塔兰托湾被敌潜艇的鱼雷击沉了。出动到海上的英舰队也付出了应有的代价:英巡洋舰“加拉提亚”号在亚历山大港附近被一艘德国潜艇所击沉。但意大利方面的企图则完全不能实现。必须指出,地中海的局势如今已变成这样的,那便是,总的说来,双方军舰一旦离港便随时都处于战斗之中。可是在意德的地面部队最高统帅部心目中,对利比亚前线的补给仍然不外是一般性的后勤活动罢了!
在这期间,当海上的危机于12月中旬发展到顶峰之际,在利比亚的英第八军正在突破意德部队的抵抗而开始迅速前进。为此理由意大利海军不得不在此特别可怕的关头对昔兰尼加进行第二次的撤退工作,把今年4 月间重新占领该地区后所装运去的大批武器和装备加以撤退或破坏。尽管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昔兰尼加的撤退工作却做得极其出色。
这里让我们略举一例以资说明。在撤退中在托布鲁克港和德尔纳港的意大利海军炮台就一直打到最后一刻方才自己动手加以破坏。炮台士兵在撤退中秩序井然,虽然他们遭到严重的损失。在班加西港的全部人员和装备都完成撤退,一大批英国战俘和一大批意陆军补给品也都撤出了。两艘医院船把在该区所找到的一切伤员全都装上,还携带好几百名的意大利妇女和儿童回到本国。当班加西港海军司令部于12月23日晚上登上一艘驱逐舰离港时,英军已经占领了该城的四郊了。这一批人员在撤退前还把船厂的设备加以破坏,使英国人只有在好几个星期的辛勤重建之后方才能部份加以利用。附带说一说,德国在班加西港的总部却惊慌失措,竟然要提前48小时放弃该城。仅仅由于意大利海军芒弗勒迪司令的有力的劝阻下,事情才能办得井井有条直到最后的一刻。
在远处的巴尔迪亚港,其卫戍部队虽已被围仍然继续抵抗。这一来,虽然穿梭来往于昔兰尼加其他各港的海军撤退工作业已完成,而潜艇却继续装运补给品到巴尔迪亚港并接走伤员和俘虏。潜艇“当多洛”号、“卡格尼”号和“塞提姆莫”号、于12月最后几天里抵达该港,那时英军的包围圈已经越缩越紧,并能对海湾内目标进行射击了。1942年1 月2 日日落时,潜艇“埃莫”号又装运了补给品进入湾内,但英军已于几小时前占领该城了。该潜艇遭到岸上炮火的迎击,但它发炮还击并安然撤退。
英国人向锡尔特湾挺进是另一次对意大利海军的当头一棒,因为意海军在中地中海的战略上的困难处境,至此又更其恶化了。1941年12月中旬,意海军的运气看来已经坏到无以复加了。不管海军想干什么总是到处触霉头。厄运几乎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一般横截在地中海之上,使意海军的一切牺牲无不付之东流。
在利比亚的地面战争的决定性的王牌在于打破这一道海上的防线,这一点没有谁能比意海军理解得更清楚的了。为了克服所有这些困难,意海军以无比的决心一切从头做起。也许由于有此决心并在其他有利的环境帮助之下,恶运终于被打破了,意大利海军卷土重来。
锡尔特湾的第一次海战
1941年12月中旬,即在海上最大危机的日子里,英第八军击破了意德在非洲的兵力以迅雷之势于12月19日占领德尔纳港,并于四日后进入班加西港。因此对利比亚的补给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绝对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了。经受了12月13日的惨痛的教训之后,意海军振作起来以最大努力,不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使补给通过障碍。这种努力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精神的。
危机很快就被克服了。“第一期的护航之战”事实上于1941年圣诞节以有利于意方而告终。可是,为了种种理由,局势的转换,到了好几个星期之后方才看得清楚。在这期间,海军继续紧张工作,而且是以“不管付出什么代价”的态度把全部兵力通通投入战斗。在此
小说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作者(英)阿诺德·托因比 作者序 作者还在大学本科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在当地报社门前阅读有关1930年9 月14日选举结果的报道,获悉纳粹党已成为德国最强大的政党。这是作者头脑中有关德国的最初印象之一。作者对纳粹上台所造成的局势极为关
- 最新章:第9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六卷 胜利与悲剧
- 吴万沈 译胜利与悲剧目 录志谢序言上部 胜利的浪潮(1944年6月—12月底)第01章 D日第02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第03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第04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第05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第06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第07章 罗马、希腊问题第08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第09章
- 最新章:第15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正文 出版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
- 最新章:第141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
- 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
- 海狼行动-二战潜艇主战纪实 作者:佚名 引子 风云突起英吉利海峡 1940 年6 月5 日清晨,在法国北部港口敦刻尔克附近,两名德军的高级将领正沿着宽阔的海滨沙滩向前走着,他们的皮靴踏在一支溃退的军队所留下的废墟上。这是英军大批驱逐舰和小型船只撤离后的第一个早晨。最后一只船已载着所剩下的英国远征军,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第65章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作者:黄炎 引子 英国的谍报部门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历史都悠久。在过去五百年间,她的政治家和将军们使用这些手段先建立起来一个王国,嗣后又建立起来一个帝国,并且利用这些手段保卫王国和帝国免受敌人侵犯。它在以往几百年中曾经以智取胜西班牙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并且在本世纪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7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 书香.o 请访问≡o《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完结)作者:李巨廉、金重远 等编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31001【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
- 最新章:第394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 吴万沈 译伟大的同盟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怎样历尽艰辛继续作战,直到苏联和美国参加这场大战。第三卷 序 伟大的同盟志谢序言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第02章 战火蔓延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第04章 地中海战争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第06章 援
- 最新章:第19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