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第10航空兵团撤走了
我们已经把1941年下半年发生的零星事件综述过了,如今可以回到主要的故事去。主要的故事是在谈到克里特岛占领之后便中断叙述了的。1941年5 月末,在占领克里特岛之后,地中海的形势对于意海军说来,表面上是很有前途的,可是意海军总部很有理由相信前路尽是荆棘。当意德空军兵力因若干部队转移到苏联战场上而告削弱,同时地中海战场本身却又日益扩大之际,盟方的空军却迅速增加起来。5月德第10 航空兵团从西西里岛移转到希腊以便参加克里特岛战役。后来,由于苏联前线冲突的开始,大部分的德国第10航空兵团便都移转到该地区去,留下的少数飞机又派遣到希腊和昔兰尼加去支援该两地的地面战斗。
德国第10航空兵团撤走所带来的许多后果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放弃了对于马耳他岛的轰炸。意海军曾反对德第10航空兵团之撤离,但抗议无效。对马耳他岛的轰炸是为了保持意大利对利比亚的补给线使其处于可以接受的损失水平这一事所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英国人一点也不迟延地利用轴心空军兵力移转的机会向马耳他岛增加空中力量,于是该岛很快又高高挥舞其“火焰之剑”了。由于其地位的枢要又由于在该岛发展起来的装备和设备之优越性,使马耳他能以较少的兵力牵制意大利大量的装备和兵力并造成其十分严重的损失。在别的许多影响中,英方新式的侦察机和装有雷达的目标照明机的作用很快便显现出来了,在夜间和鱼雷机配合、往后又和水面部队配合之下,这些飞机发展了新的攻击方法,使意大利军舰只有招架之力,假如还有一点点的话。
马耳他的反攻实力之逐步增加迫使意方采取措施以保护其驶向利比亚的船队,其中就有必要使船队航线尽可能地远离英方的反攻基地。尽管这样,窟船队在其全航程中仍然遭到敌方拿得出来的各种武器之连续攻击,包括鱼雷机、轰炸机、装有雷达的快速巡洋舰以及潜水艇在内。这些敌方兵力都是以马耳他为基地并得到来从东面各基地的轰炸机的支援。
德国第10航空兵团的撤离,意味着轴心空中优势之即时丧失,而这种优势本来在西西里海峡一带地区已经建立起来了的。德飞机的移转又严重地影响到空中侦察和对海上军舰之空中掩护,这些日益增长的要求却是意大利空军所不能胜任的。其结果,有时一连多日得不到一点关于敌方动向的情报。对马耳他岛上空的侦察迄今为止都是每日进行一次的,现在却成为一个极大的难题并使意空军招致许多损失,可是这种侦察却为保护利比亚补给线所必不可少的。
在装有雷达和截击机数量日增的条件下的马耳他岛的防务,其效率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意大利侦察机感到在远未到达该岛之前,其去路已被英截击机堵住了。例如,甚至当意侦察机在数以打计的战斗机保护之下,也无法突破英方警戒线并无法使自己不受损失,其结果在直到7 月21日为止的几乎两个月期间,关于瓦莱塔港的情报一点也得不到。
缺乏敌方在马耳他岛部队之任何具体的情报,尤其是时间如此之久,增加了意大利海上运动的冒险性并迫使海军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只好用巡洋舰分队来保护重要的船队。例如,巡洋舰“加尔博尔迪”号于7 月28日护航归来时便被潜艇的鱼雷所击中,尽管伤害惨重,该巡洋舰仍能返抵基地,但却四个月不能服役。
关于空中掩护问题,英国人如今把几种攻击方法合并施行(即有高空又有低空),因此就有必要布置好几层的战斗机来进行护航。为了这个理由而且又因为意大利的战斗机为数不多,所以意飞行员只好等敌人空袭舰船之后才施以惩罚性的追击。再则,空中掩护只能行之于白天,虽然英国人却欢喜趁着黄昏或晚上出来袭击。由于意大利没有夜间战斗机,故而舰船在夜袭下完全得不到保护。6 月3 日当一支意大利的重要船队在兰佩杜萨附近遭到攻击时,这个新形势的严重性就达到了顶点了。一个从海里被捞救起来的英飞行员供说他的攻击机曾望见两架意大利的护航飞机,他故意沉着气直到意机飞走之后方才发动攻击。事实上,由于意战斗机航程之有限又由于它们必须从陆上基地出动,空军为了使随时都能有两架战斗机从事护航起见,便被迫使用56架飞机,分成28对去完成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英方在这次攻击中所用的飞机是美国造的马里兰型,因此美国的压力初次在地中海上被感觉到了,虽然是间接地通过英国人表现出来的。
不消说,对于港口设备的损害既增加了运输问题的复杂性,又增加了意大利在这一方面的损失。举例来说,的黎波里港在上述的期间曾因军舰和货船拥挤,为了预防起见,便下令叫护航各舰于夜间开到港外巡航直到天明才回来,这就剥夺了舰员们在港内取得良好休息的机会。这些措施固然减少了由拥挤所冒的危险,但却使军舰的机器受到格外的耗损而且燃料和人力也为之耗竭。
上述的种种事实,加上敌人从美国获得空中接济的消息,证实了意海军最初的预言。在没有强大空中支援和合作的条件下,海军不免要面对日益困难的处境而且不免要感到像一个只许用一个拳头打人的拳师一般。如果把燃料之日益削减、船只的损失和许多别的不利因素一起考虑进去,显而易见,意海军之所以坚决放弃进行任何攻势作战,而只好采取周密计划的守势以便求得尽可能长地幸存下来,这就不足为怪了。
护航战斗的开始
敌人知道只消绞杀了意大利的补给线,便能在非洲打胜仗。因此,英国人便集中全力以求达到此目的。意大利海军则被迫实际上是竭尽全力去对付这个日益棘手的难题。双方针锋相对,这便是长期护航战的由来。它虽然分成为数众多的插话,而就其整体说来,这一场斗争却是历时六个月的真正的战斗(而且是一场大规模的战斗)。加于利比亚补给线的第一期战斗,这里叫做“护航战的第一个回合”,到1942年初以有利于意方的态势而告终,其经过如下:
在这个期间安全到达利比亚的每一支船队都是艰苦奋斗过来的,那些舰船从离开港口之时起都必须日夜血战而不得休息。为了要把损失限制在尽可能低的限度以内,所有的保护措施全都用上以对付敌人日益增长的攻势力量。同时每当敌人知道每一种措施并发展方法加以抵制之时,则这些措施便得改弦更张。
为了说明起见,必须指出那些船队的航路是通过地中海的中心的。其目的在于尽可能远地离开马耳他岛,虽然因此而须大大延伸航程并相当增加燃料消耗和装备贬值也在所不惜。护航军舰的数目大为增加,这就意味着得从海军战斗舰队中调用驱逐舰。船上和护航舰上的防空武器也大为加强了。
有一种权宜之计便是派出吨位较小的商船,一次以一艘为限,不加护航并只在晚上航驶。假如它们以的黎波里港为目的地,则其夜间一段航程便以班泰雷利亚岛和兰佩杜萨岛为目标,假如它们以昔兰尼加为目的地,则其夜间一段航程便以希腊西部和苏扎湾各港为目标。就单船而言,其装载量殊不大,但从整体说来,它们就体现了很有价值的吨位了。有时还得略施诡计,那便是把重要的船队和较不重要的船队用平行航线驶进,并使后者处于马耳他岛和前者之间。英侦察机和攻击机通常集中注意力于其首先遭遇的船队,因此驶在较远而较重要的船队便可以继续向前而不虞再被发现了。
在此时期,敌人发展了十分有效的飞机和潜艇的协同战术。彼此互相引导对方去从事攻击或召唤对方去解决为自己所击坏的舰船。再则,沿着船队的航路如今敌潜艇到处充斥并取得巨大的战果,特别严重的是3 艘移作运兵之用的意大利远洋客轮全被击沉。了。8 月20日“埃斯佩里亚”号在离开其目的地的黎波里港仅数海里处被三枚潜艇鱼雷所击沉。9 月18夜在米苏拉塔附近由“武耳坎尼亚”号、“海王星”号和“海洋”号三客轮所组成的船队陷入潜艇的罗网中。由于运兵轮的缺少,不得不把这些堂皇富丽的客轮来凑数,虽然它们既嫌太大又嫌过于显眼。一排的鱼雷击中了“海王星”号和“海洋”号使它们停在水上动弹不得,不久两船均被击沉。两船上所载的军队均由驱逐舰十分熟练地捞救起来,在总数6;500
小说推荐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全史: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理1945-1946年 作者(英)阿诺德·托因比 作者序 作者还在大学本科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在当地报社门前阅读有关1930年9 月14日选举结果的报道,获悉纳粹党已成为德国最强大的政党。这是作者头脑中有关德国的最初印象之一。作者对纳粹上台所造成的局势极为关
- 最新章:第9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六卷 胜利与悲剧
- 吴万沈 译胜利与悲剧目 录志谢序言上部 胜利的浪潮(1944年6月—12月底)第01章 D日第02章 从诺曼底到巴黎第03章 无人驾驶武器的轰炸第04章 向法国南部进攻?第05章 巴尔干的动乱,俄国人的胜利第06章 意大利与里维埃拉的登陆第07章 罗马、希腊问题第08章 亚历山大的夏季攻势第09章
- 最新章:第159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 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英 李德·哈特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的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省思 正文 出版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原为英国伦敦
- 最新章:第1412章
- (德)邓尼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 作者:卡尔·邓尼茨 译者说明 纳粹德国全面崩溃前夕,希特勒临死时,指定邓尼茨作他的继承人。自1945年5月2日至22日,邓尼茨充当了二十天的纳粹德国临时政府首脑。1946年9 月,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邓尼茨被宣判为战犯,监禁十年,释放后居西德 邓尼茨曾任德国潜艇司令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海军战略-第40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作者[德 汉斯·雅各布森 英文版引言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遭遇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德国不仅在其东西两部分之间出观了一种严峻的政治分裂,而且大量最重要的军事文件还从西德转移到了美国,一小部分转移到了英国。还有为数可观的文件,尽管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肯定也在最后时刻不
- 最新章:第109章
- 海狼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
- 海狼行动-二战潜艇主战纪实 作者:佚名 引子 风云突起英吉利海峡 1940 年6 月5 日清晨,在法国北部港口敦刻尔克附近,两名德军的高级将领正沿着宽阔的海滨沙滩向前走着,他们的皮靴踏在一支溃退的军队所留下的废墟上。这是英军大批驱逐舰和小型船只撤离后的第一个早晨。最后一只船已载着所剩下的英国远征军,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潜艇主战纪实-第65章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 绝密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 作者:黄炎 引子 英国的谍报部门比任何其它大国的历史都悠久。在过去五百年间,她的政治家和将军们使用这些手段先建立起来一个王国,嗣后又建立起来一个帝国,并且利用这些手段保卫王国和帝国免受敌人侵犯。它在以往几百年中曾经以智取胜西班牙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并且在本世纪
- 最新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反间谍纪实-第72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 书香.o 请访问≡o《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完结)作者:李巨廉、金重远 等编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31001【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
- 最新章:第394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三卷 伟大的同盟
- 吴万沈 译伟大的同盟目 录本卷的主题英国人怎样历尽艰辛继续作战,直到苏联和美国参加这场大战。第三卷 序 伟大的同盟志谢序言上部 德国东进(1941年1月—6月)第01章 沙漠地区和巴尔干各国第02章 战火蔓延第03章 闪电战与反闪电战。第04章 地中海战争第05章 征服意大利在非洲的帝国第06章 援
- 最新章:第19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