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升级攻略 作者:沈凉州(文秀网2013.11.30完结)》第110章


他接下来的话让所有人都没有心思去责怪他了。
“陛下,八百里加急!容谷关失守,守将周惠元战死,北蛮,北蛮打过来了!”
什么!!!众人大惊,脸上表情瞬间浮现出空白,被这个消息震得晕头转向,不知如何反应。
皇帝腾地站起来,没有人注意到原本抓他在手里准备品尝的茶盅不知什么时候落在地上,崩裂四碎。
☆、危机重重
刘海月没有再留下来听商讨的结果,她寻了个借口就匆匆退出来,皇帝也没有心思注意她。
再听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北蛮入侵,无非只有一个对策,那就是打,如果打不过,那就是亡国灭种的大祸,没有什么好说的。
趁着回建章宫的当口,她让自己冷静下来,将这个消息放在嘴里再三咀嚼消化,待得回到建章宫时,原先震惊的神情已经逐渐平静下来,不过伺候她已久的杜鹃等人,仍旧能看出端倪来。
“三娘,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杜鹃担心地看着刘海月,从勤政殿那边出来的这一路上,刘海月一言不发,沉默得有些渗人,这并不是她一贯的风格。
此时的她额头有点冒汗,脸色也有些难看,站在旁边甚至还能看到双手在微微颤抖,杜鹃等人从未见过她如此模样,不由都慌了,只当她在勤政殿惹怒了皇帝遭到贬斥。
“我有件事要说,你们仔细听着,不要惊慌。”她看着三人,缓缓道。
听她这一说,杜鹃三人面面相觑,反而更为紧张起来,都把心提到了喉咙口。
“方才我到御书房见陛下,刚好听见八百里加急的边疆奏报,”她顿了顿,“说是北蛮兴兵打大梁了。”
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傻了,还是杜鹃啊了一声,最先反应过来。“那,那怎么办!”
刘海月很冷静,她的心情已经在归途中彻底平静下来。“没有什么怎么办,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战争。不过这些都是朝廷需要去解决的,暂时与后宫无关,但是我们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什么准备?”在这种大事面前,杜鹃她们插不上话,只能跟着刘海月的思路走。
刘海月问:“上回我让你们清点的东西都清点好了吗?”
翠雀连忙点点头:“是,都照您的吩咐弄好了,夫人还从宫外寄了两个庄子的地契进来。”
刘海月心头一动:“母亲怎么把那个也寄进来了?”
翠雀道:“夫人说庄子本来就是您的,地契放在您这儿也能傍身。”
傍身?刘海月微微皱眉,知道母亲想必是想得更远,便点点头:“既是如此,你们就先收着吧。”
杜鹃忧心忡忡:“三娘,您让我们收拾这些,是不是预料到局势会坏?”
刘海月道:“我只是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平安无事,那自然是最好,一旦有事,我们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翠雀道:“我的好三娘,您就给我们透个底吧,要不我们心老提着,不上不下的!”
刘海月看着这三张跟随了自己许多年的熟悉面孔,叹了口气:“你们想想,北蛮若是入侵,羌国会放过这个趁火打劫的机会吗?”
杜鹃一呆,她们毕竟只是长居深宫的宫女,哪里会*心这种问题?
幸而刘海月并不需要她们的回答,“羌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它要么与北蛮早有勾结,要么会等待北蛮与大梁打得两败俱伤,再趁机渔翁得利。如今的大梁皇帝雄心勃勃,不是一个甘于安稳的守成之君,这从之前羌国频繁练兵,又与北蛮结盟就可以看出来了,这样一个皇帝,绝对不会坐视这样的天赐良机。”
杜鹃很不明白:“北蛮人恶贯满盈,不止对咱们大梁烧杀抢掠,听说也没少糟蹋羌国那边的百姓,为何羌国还要与虎谋皮,和它结盟?”
刘海月笑了笑:“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大梁正是因为放不下天朝上国的架子,不肯与北蛮结盟,所以被羌国抢了先机。”
这是明目张胆批评朝政了,杜鹃不敢接口,却听到刘海月道:“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危机。”
“还有什么危机?”翠雀问。
“还有另外两个危机,一个来自藩王。”
这个杜鹃三人倒是有所耳闻,“您说的是瑞王和永王?”
刘海月颔首:“此二人不臣之心久矣,但朝廷一直没能下决心处理,一是对方几代经营,已然成势,不是那么容易说撤就撤,二是怕狗急跳墙,藩王们彻底倒向羌国那边。但是现在北蛮一旦占了上风,只怕藩王们就要蠢蠢欲动,就算不明着造反,与国外暗通款曲也是免不了的,至少也能大梁头痛一番。”
“还有一个变数,则是边关将领。”刘海月徐徐道,“此番容谷关周惠元战死,容谷关失守,等于拱卫大梁的长城有了缺口,其余倾城关、苍狼关、玉门关三关,就算没有敌袭,也不可能过来驰援。北蛮既然从容谷关入关,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象州,朝廷所能倚靠的主力,就是如今镇守象州至京师沿线的五十万军队。”
三人呆呆地听了半晌,还有些昏头昏脑,但杜鹃总算听懂了大半,接口道:“我听说象州有重兵驻守,又是个大城,朝廷必然会在那里狙击北蛮人吧,为何有说边关将领是变数呢?”
“你们还记不记得,几年前四大关的将领回京述职,当时还传言朝廷要实行边将替换制,不让每个将领固定在某个驻地?”
杜鹃点点头:“记得呢,但是后来好像就没声了?”
这事当时传得沸沸扬扬,只因那容谷关的守将周惠元是郭德妃的表兄,而苍狼关的守将则是韩国公次子,与后宫有那么一点关联,所以大家也都或多或少听了几耳朵。
刘海月在皇帝身边,日复一日耳濡目染,政事接触得多了,这些事情自然也比杜鹃她们要知道得多多了,只不过她轻易不会拿出来与旁人讨论,皇帝亦是喜欢她这份守口如瓶,不骄不躁的心性。
“后来一边是因为朝廷也有反对的阻力,另外一边,则是因为北蛮那边经常小规模骚扰容谷关一带,周惠元麾下将领集体上疏,言道容谷关离不开周将军,恳请朝廷暂时不要调离周惠元,故而这个提案后来就不了了之。”
见三人还是不太能理解这其中的关联,刘海月道:“就在三天前,陛下刚刚接到一份密折,弹劾周惠元勾结倾城关守将柏叙、玉门关守将魏永祥,屠杀降民,假作北蛮俘虏,借以冒领军功。”
北蛮经常是跑到边关城镇烧杀抢掠一番,把物质带走,大梁子民则充作北蛮奴隶,然后又被大梁出动军队赶跑,周而复始,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所以朝廷为了避免边将贪功冒进,欺君罔上,就规定要以北蛮人的人头来作为衡量军功的标准。譬如说这场仗你杀了三百个北蛮人,那好,把他们的人头砍下来,这些就是军功了。
至于降民,则很多都是被北蛮人俘虏过去的原大梁百姓,他们并非出于自愿助纣为虐,而是被逼迫着成为北蛮人的努力,又在他们入侵大梁的时候,被逼迫要拿起刀枪对付自己的同胞,这些降民在北蛮往往也是最悲惨的底层,所以大梁这边有规定,如果降民归梁,是可以恢复普通老百姓的身份的。
北蛮人民风彪悍,战斗力强,他们的骑兵更是罕有敌手,往往跟大梁作战,敌暗我明,他们又没有固定的大本营,边打边退,往戈壁沙漠一躲就无影无踪,所以大梁军队赶跑他们容易,想要杀几个北蛮人却很难。
但是这世上总不缺少钻空子的人。为了军功,大家总是绞尽脑汁,各出奇招,于是就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那些回归大梁的降民给杀了,然后砍下他们的头颅,将他们打扮成北蛮人的模样,用来冒充军功,换取自己的利益。
说白了,周惠元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只不过他比较倒霉,“狼来了”喊多了,真碰上来的时候,就歇菜了。
所以外人听来,容谷关失守是很严重的事情,但刘海月却知道,根子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埋下了,有这样的将领,边关重镇怎么可能守得住,大梁怎么可能不危殆?
杜鹃她们听到这里,才终于明白刘海月为何要早早作好那么多准备。
羌国在侧,藩王离心,将领无能,这何止是一个容谷关失守的问题,整个大梁,简直危机重重!
而这些,只需要一个导火索就能引燃!
现在导火索已经点燃了,如果单是北蛮人也就罢了,如果再加上羌国,大梁不一定能守得住,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京城不保。
如果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