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第17章


ㄓ? 个军分区及第28 旅),王宏坤任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江汉军区(有3 个军分区、1 个独立旅),张才千任司令员,刘建勋任政治委员;陕南军区(有两个军分区及第12 旅、第17 师),刘金轩任司令员,汪锋任政治委员。
中原野战军共有7 个纵队:第1 纵队(辖第1 、第2 、第20 旅),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第2 纵队(辖第4 、第6 旅),陈再道任司令员,王维纲任政治委员;第3 纵队(辖第7 、第8 、第9 旅),陈锡联任司令员、彭涛任政治委员;第4 纵队(辖第10 、第11 、第13 、第22 旅),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治委员;第6 纵队(辖第16 、第17 、第18 旅),王近山任司令员,杜义德任政治委员;第9 纵队(辖第26 、第27 旅),秦基伟任司令员,黄镇任政治委员;第11 纵队(辖第31 、第32 、第33 旅),王秉璋任司令员,张霖芝任政治委员。
中原野战军组成前后,与华东野战军主力协同作战,先后进行了洛阳、宛西、宛东、豫东、襄樊等战役,削弱了中原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我军尔后进一步开展中原和华东战局,求歼敌军主力于长江以北创造了条件。
1948 年10 月下旬,中原野战军主力解放郑州和开封后,干11 月至翌年1月,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领导下,与华东野战军一起进行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刘峙集团55。5万余人,使淮海地区全部获得解放。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和部队番号的命令,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野战军辖第3、第4、第5兵团,共9个军。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政治委员谢富治,辖第10军(由兵团副司令员杜义德兼任军长、王维纲任政治委员)、第11军(曾绍山任军长、鲍先志任政治委员)、第12军(由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兼任军长和政治委员)。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辖第13军(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第14军(李成芳任军长、雷荣天任政治委员)、第15军(秦基伟任军长、谷景生任政治委员)。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政治委员苏振华,辖第16军(尹先柄任军长、王辉球任政治委员)、第17军(王秉漳任军长、赵健民任政治委员)、第18军(张国华任军长、谭冠三任政治委员)。
2月12日,成立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由野战军参谋长李达兼任司令员及政治委员,扩建了野战军后勤领导机构和部队,由段君毅任后勤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经过整编,第二野战军的总兵力达28万余人。
1949年4月20日,第二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与第三野战军并肩发起渡江战役。4月21日黄昏,第二野战军自马垱和贵池间突破敌长江防线,乘胜追歼溃逃之敌。至5月6日,切断敌东南大动脉浙赣线,解放皖南及闽浙赣边区广大地区,并参加了接管南京、南昌等城市的工作。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进军华南和西南的指示,刘伯承、邓小平同志于8月19 日下达了“川黔作战的基本命令”。11月,第二野战军主力在第一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各一部的协同下,以大迂回、大包围的行动,向川黔进军,举行了成都战役。野战军第4兵团在参加解放广东和广西的作战后与第四野战军一部向云南进军。至12月底。歼灭胡宗南等部90余万人(包括敌军起义、投诚在内)。
1950年春,野战军主力一部发起滇南战役,歼灭敌人2。5万多人。3月中旬至4月初,我军另一部挺进西昌,歼敌万余人。至此,西南全境除西藏外,均获得解放。
1950年2月22 日,中央军委指示,以第二野战军的领导机构为基础,成立西南军区,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下辖西康、川西、川北、川东、川南、云南、贵州、西藏8个军区。5月,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第二野战军并入西南军区,取消兵团和野战军机构。 
三、第三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欠第3、第5师)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逐步改编扩建而成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罗荣桓等率领山东军区部赴东北,陈毅等率领新四军军部及第7师、第2师第4和第5旅、第4师第9旅、苏浙军区第2和第4纵队及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等部,由华中先后北上,执行巩固和发展山东解放区的任务。留在华中的新四军部队,于1945年10月25日成立华中军区,张鼎丞任司令员,邓子恢任政治委员,粟裕、张爱萍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辖苏中、淮南两个军区及四个军分区,全部兵力约13。5万余人。同年11月10 日,正式组成华中野战军,粟裕任司令员,谭震林任政治委员,刘先胜任参谋长,下辖第6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第7纵队,吉洛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8纵队,陶勇任司令员;第9纵队,张震任司令员,全部兵力约4。7万余人。
华中野战军在建制上属华中军区,在战略行动上受陈毅指挥。1946年1月7日,遵照党中央的指示,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领导机关,新四军军长陈毅兼山东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饶漱石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副军长张云逸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黎玉任新四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军区副政治委员,陈士柔任新四军参谋长兼山东军区参谋长,舒同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山东军区辖滨海、鲁中、鲁南、胶东、渤海等五个二级军区,全部兵力约20万人。
与此同时,组成山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黎玉任政治委员,宋时轮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纵队(含第1、第2、第3旅),叶飞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第2纵队(含第4、第5、第6旅),罗炳辉任司令员,赵启民任政治委员;第7师(含第19、第20、第21旅),谭希林任师长,曾希圣任政治委员;第8师(含三个团)何以祥任师长,丁秋生任政治委员。总兵力约7。4万余人。山东与华中我军在统一编组的同时,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向日伪军进行大反攻,并坚决回击国民党正规军的进犯。经过五个多月的作战,歼敌近4万人,解放县城及重要市镇约90处,巩固和发展了华中与山东解放区。
从1946年3月起,山东和华中野战军在进行“百日”大练兵运动中及其以后,进一步调整了部队的战斗序列。5月间,中央军委任命罗炳辉为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韦国请为第2纵队司令员。同时,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改为第1师,栗裕兼师长和政治委员;第6纵队改为第6师,谭震林兼师长和政治委员;第7、第9纵队番号不变;华中第5军分区基干武装及向我投诚的赵云祥部改编为第10纵队,谢祥军任司令员,刘培善任政治委员。6月2日,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决定:以第7纵队兼苏中军区,第9纵队兼淮北军区,第10纵队兼苏北军区。7月,东江纵队等部和中原军区第13旅,先后到达胶东和苏皖解放区,分别编入山东和华中我军。至此,山东与华中野战军13万余人,军区部队26。6万余人。
1946年夏季,蒋介石集中约占其进犯解放区总兵力三分之一的正规军,即62个旅(师)约50万人开始向我华东解放区进攻。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山东、华中野战军和军区部队,分数路迎击进犯之敌。至1947年2月,我军在苏中、淮北、淮南及宿北、鲁南和莱芜等地区连续作战,歼敌有生力量约30万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对华东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1947年第一季度,山东与华中我军进行统一整编,撤销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以陈毅为司令员,饶漱石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司令员,黎玉为副政治委员,陈士柒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辖鲁南、鲁中、胶东、渤海、苏北、苏中等六个军区及滨海分区和东江纵队,共约36。6万余人。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辖第1纵队(含第1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