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70个军 作者:张明金等》第14章


谖癫克舨莆癫浚某浦泄嗣窠夥啪懿莆癫俊M保碚殖废?月,下设后方工程建筑部。 10月,下设学校管理部。同时,车辆兽力管理部撤销。1957年5月,人民解放军总财务部重新并入总后勤部。同时,免去黄克诚部长兼政治委员职务,洪学智任部长,余秋里任政治委员,唐天际、饶正锡、张贤约任副部长。1957年5月,李雪三任副政治委员。8月,后方工程建筑部撤销。1958年3月,李聚奎任政治委员,免去余秋里政治委员职务。4月、10月,学校管理部和干部部先后撤销。1959年1月、3月,兽医局和训练部先后撤销。10月,免去洪学智部长职务,邱会作任部长。 12月,彭嘉庆任副政治委员。1960年3月,下设物资计划部。4月,下设运输部,同时撤销汽车拖拉机管理部。9月,下设科学技术部。 10月,下设第一、第二物资计划部。 12月,周玉成任副部长。1962年1月,科学技术部撤销。 10月,汤平、张池明、韩振纪任副部长。 1963年1月,免去唐天际副部长职务。1964年3月,张天云任副部长。 1965年6~7月,先后免去周玉成、韩振纪副部长职务。从1960年3月至1965年5月,总后勤部下设各部门又先后作了一些调整:增设物资计划部(1960年3月)、运输部(1960年4月)、科学技术部(1960年9月)、第一、第二物资计划部(1960年10月)、工厂管理部和管理局(1965年3月)、军马部(1965年5月);撤销汽车拖拉机管理部(1960年4月)、科学技术部(1962年1月)、油料部(1965年4月)、第一物资计划部(1966年3月)、工厂管理部和军马部(1966年5月)。
1967年3月,免去彭嘉庆副政治委员职务。4月兔去饶正锡副部长和李耀副政治委员职务。7月,免去李聚奎政治委员职务,张池明任政治委员。
1968年1月,免去汤平副部长职务。1969年8月,免去李雪三副政治委员职务。9月,陈庞、王希克、伊文、封永顺、张明远、严俊任副部长,戴金川任副政治委员。同时,物资计划部改称供应部,另外下设装备部、企业部。
10月,军运部改称军事交通部(又称军事运输部)。1970年7月,丁先国任副部长。12月,邱创成任副部长。1971年9月,中共中央命令邱会作离职反省,并免去陈庞、王希克、伊文、张明远、严俊、丁先国副部长和戴金川副政治委员职务。同时,供应部改称物资部。 1972年11月。卢南樵任副政治委员。1973年6月,张宗逊任部长,7月,装备部撤销。郭林祥、张池明任政治委员。同时,徐斌、张汝光、詹海英、孙洪珍、奕学文任副部长,康立泽任副政治委员。 10月,白相国任副部长。1975年5月,贺诚任副部长。
7月,下设军械车船部和财务物资部。8月,免去张池明、郭林祥政治委员职务,免去张天云、徐斌、詹海英、张贤约、栾学文、白相国副部长职务和卢南樵、康立泽副政治委员职务。饶正锡、张震、张元培、李元任副部长,李耀、李雪三、曹思明、李真、白相国任副政治委员。8月底,又免去饶正锡、李耀、李雪三各自职务。同时撤销企业部。1976年10月,营房部改称基建营房部。
1977年12月,王平任政治委员,饶正锡、张贤约、贺彪、范子喻任副部长,李耀任副政治委员。1978年2月,免去张宗逊部长职务,张震任部长。
同时,撤销财务物资部。4月,下设油料部、车船部和工厂管理部(又称军需生产管理部)。 1980年1月,免去张震部长职务,洪学智任部长。5月,胥光义任副部长,免去孙洪珍、封永顺副部长职务。12月,王政柱任副部长,陈瑛任副政治委员。 1981年3月,免去曹思明副政治委员职务。1982年2月,免去邱创成副部长职务。12月,白相国、张祥任副部长,免去张令彬、张汝光、贺诚、张元培、饶正锡、张贤约、贺彪、范子喻、王政柱副部长职务和李真、李耀、白相国副政治委员职务。1985年1月,物资部改称物资局,3月,免去王平政治委员职务,洪学智任部长兼政治委员。同时,赵南起任副部长兼副政治委员,刘明璞、张彬、宗顺留任副部长,免去李元、胥光义、白相国、张祥副部长和陈瑛副政治委员职务。1986年2月,下设审计局。1987年11月,免去洪学智部长兼政治委员职务。赵南起任部长,刘安元任政治委员。1990年4月,免去刘安元政治委员和宗顺留副部长职务,周克玉任政治委员,李九龙任副部长,许胜任副政治委员。1992年10月,傅全有任总后勤部部长,免去赵南起后勤部部长职务。1995年7月,周坤仁任政治委员,免去刘安元政治委员职务。1995年9月,傅全有任总参谋长,王克继任总后勤部部长。
目前,总后勤部机关共设有12个部局。 
一、第一野战军
第一野战军,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晋绥野战军和晋绥军区野战纵队是为适应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的需要而成立的。1945年8月11日,中央军委命令成立晋绥野战军,隶属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贺龙兼司令员,关向应兼政治委员(后李井泉),张宗逊任副司令员,李井泉任副政治委员,张经武任参谋长(后许光达代),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后孙志远)。下辖第358旅、独立第1、第2、第3旅和以后成立的独立第4、第5旅。8月21日,晋绥军区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内调出,直属中共中央军委领导。
1946年9月,从中原突围的第359旅回到陕甘宁解放区,后转隶晋绥军区建制。
194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取消晋绥野战军和晋北野战军(于19的年6月组建,属晋绥军区建制)番号,将—99— 两野战军部队统一组成晋绥军区第1、第2、第3纵队。第1纵队张宗逊任司令员,廖汉生任政治委员,辖第358旅和独立第1旅;第2纵队王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359旅和独立第4旅;第3纵队许光达任司令员,孙志远任政治委员,辖独立第2、第3、第5旅。并将第1纵队调驻陕甘宁边区。
西北野战军的成立,是为了迎击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94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以晋绥军区第1纵队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所辖新编第4旅,教导旅,警备第1、第3旅,共6个旅2。8万余人组成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张宗逊任司令员,习仲勋任政治委员,王世泰任副司令员,廖汉生任副政治委员,阎揆要任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3月初,野战集团军以一部兵力出击陇东,以调动准备进攻延安之国民党军。3月13 日,国民党军以34个旅25万余人,向陕甘宁解放区发动进攻。其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所部15个旅14万余人从南线直攻延安。为了加强陕北地区的作战指挥,3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所有驻陕甘宁解放区的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统归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指挥。同时,成立西北野战兵团,撤销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番号。彭德怀兼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副司令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任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任副参谋长。下辖第1、第2纵队(3月17 日由晋中入陕归建)、教导旅和新编第4旅,共2。6万余人。3月19 日,西北野战兵团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和人民群众安全撤离延安的任务。3月25 日至5月4日,西北野战兵团以2万余人的兵力,在粮食、弹药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连续进行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3次战役,歼国民党军3个旅及地方团队一部共1。4万人。经过这三次战役,初步稳定了西北战局。5月下旬至7月上旬,西北野战兵团挥师陇东,北进三边,收复了环县、定边、安边、靖边等地,共歼西北行辕副主任马步芳、马鸿逵所部2400余人。巩固了解放区,并为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1947年7月31 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西北野战兵团正式定名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宗逊任副司令员(翌年二月任命赵寿山为第二副司令员),习仲勋任副政治委员,张文舟任参谋长,徐立清任政治部主任,王政柱任副参谋长。下辖第1、第2纵队、教导旅、新编第4旅。并组成中共西北野战军前线委员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