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涛海未了情》第73章


“是啊。林经理讲了,卢书记指示,磨刀不误砍柴功,一定要把整顿搞好。”朱为没等郑总说完就接过话说,显得很认真。在他眼里,像郑总这么大的领导,对卢书记的指示肯定更清楚了。 
郑品吾本想对林平山的做法贬斥一番,显示自己的领导水平,听朱为这么一说,只好把下边的话咽了回去。心想,林平山挺精的,拉大旗做虎皮把卢书记抬出来,叫人想说都没法张口。他心里烦躁,不想让年轻人看出什么来,只好就着话茬说:“你们林经理现在挺忙吧?” 
朱为感慨说:“林经理工作可难啦!丁处长把工程资料全带走了,他只好一点一点做调查研究,工作费劲儿多了。” 
郑品吾想到自己跟蓝焕成明争暗斗的态势,心里一动,看来林平山的日子也不好过,就又得意起来:把他挤去管工地,竟能收到一石二鸟的意外功效。丁处长现场经验丰富,不好处是出了名的。林平山管土建是白丁一个,就个丁宏显就够他瞧的! 
四 
许日辉从徐春琴那儿知道丁处长回来了,就来告诉林平山。他听后,一上班就到丁处长的办公室来,没想到又是不在,只好沮丧地往回走。他走到门口,那位花白头发的老同志,林平山现在知道他叫吕正亭,追上来对他说:“林经理,我告诉你一个地方可以找到丁处长。” 
林平山一听,很高兴:“太好了,在什么地方?” 
老吕指着前边的一座小山说:“翻过那座山,有一个花圃,他就在里边。你要辆车去那儿,准能找到。” 
林平山谢过吕正亭,独自沿着山坡上的土路往上走去。 
那地方看着并不远,顶着大太阳往上走,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他才明白,为什么老吕叫自己要一辆车再来。 
他走进苗圃的大门,看到满园繁花绿叶,郁郁葱葱,心想这丁处长真会找地方,猫在这儿好快活。他见一位小伙子在门内修剪树枝,便说:“我叫林平山,丁处长在不在这儿?” 
那小伙子打量林平山一眼,迟疑片刻,说:“你稍等一下,我去找找看。” 
丁宏显正在跟园林公司老板李经理,还有两位朋友,一块儿品着功夫茶。他听到小伙儿的禀报,赶忙站起来走到窗前,撩起窗帘的一角往外张望。看见林平山正站在太阳底下用手绢擦着汗,不由咕哝道:“这书呆子怎么也不会要辆车?” 
说着,他心里转开了。他回来后知道林平山没他也把局面打开了,在群众中影响很不错。而且,自那次大会后绝口不再提他的名字,就事论事整顿现场,他开始觉得蓝总的话是多虑了。想到自己拿走全部工程资料,长时间托故外出,给人制造一个又一个困难,人家还一次次来拜访他,一点留洋专家的架子也没有,看他一脸恳切站在大太阳底下,心里很不是味儿。自己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小肚鸡肠了? 
正犹豫着,李经理看出他的心思,就劝他:“老丁,刘玄德三请孔明也只三次。人家可是五请六请都不止了,你当年的胸襟魄力哪儿去了?我看你倒该向人家学习,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
第二章 初战报捷(8)
他说得丁处长开始流汗了,二话不说急步往外跑去。 
林平山以前没见过丁处长,看见一个身材魁梧,浓眉狮鼻大嘴,粗胳膊大脚掌的关西大汉,一边快步向他走来,一边说:“林经理,天这么热,怎么不要辆车?快到屋里凉快一会儿。”他明白这就是丁处长了,就笑着说:“当年刘备顶风冒雪才请得诸葛亮出山。这季节下不来雪,我只有晒太阳才显诚心啰。” 
丁宏显一听,一叠连声:“惭愧,惭愧!” 
他们一起走入李经理的茶屋坐下,茶客们向林平山打过招呼知趣地走开了。李经理把用过的茶具撤去,换了一套崭新的茶杯茶壶,打开一罐铁观音把茶冲好,给他们每人斟上,点点头也走了,留下他们二人谈心。 
林平山开门见山说:“丁处长,你是知道的,我现在是秀才带兵,一点儿经验也没有。虽然在法国培训了一年,但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还有距离。你是电力系统的老人,经验多。我找你,就是投师来的,请你不要保守。”他诚心诚意说这话。师傅雷东顺的作风,已在他心中扎下根。 
丁处长以前对林平山的现场经验虽然不服气,对他的满腹洋文墨水倒是很崇敬的,本来已经为自己那些做法暗地羞愧,听他说得这么谦虚,心里很感动,赶紧说:“林经理,你是留过洋的,对核电有经验。我头一回干这个,捅了大娄子,这个班没法交啊。” 
“干核电我们都是头一遭,一开始出现问题不奇怪。现在大家都在学习,我今后要跟你学习实际经验。” 
“我那一套过时了。” 
林平山说:“洋为中用,外国经验还得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改造才行。丁处长,尽管你现在岗位不在现场,希望你还要关注现场。” 
老丁马上说:“既然离开岗位,现场的事儿我就不便掺和了。林经理年轻有为,准定能干好的。” 
林平山一脸恳切之情:“丁处长,我知道你这二十年的路走得很不容易。我把话说在头里,今后碰到难题还得向你求计,你要不吝赐教。你要是眼看我栽跟头不管,我可要怪你了。” 
老丁没想到林平山对他那么理解,待人如此坦诚,顿时浮出动情的面容:“老林,你把话说到这份儿上,我老丁没说的了。今后你瞧着吧!” 
周末回家,林平山跟周玉茹讲了这段时间的工作。 
周玉茹的政治阅历使他一直如导师般敬重她,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她,听她的意见。 
听林平山谈了这段经历,她很感动。她心爱的男人成熟了。尽管她比他年纪小,以前却总像小弟弟般管着他。他的心地太单纯了,世俗场上名利角逐,什么样人都有,她见多了。他从来是搞技术的读书人,一下子面对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一直很担心。见他能这么快把现场的人际关系摆平,她感到宽慰,也有些困惑,问他:“平山,你在学校可不是这样的。从哪儿学来这些工作方法?” 
林平山笑了:“玉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才行。参加农村四清,对我的锻炼太大了!” 
周玉茹点点头,想起那次在学校找他谈话,要他班会上积极发言,心目中的他已经长大了。 
五 
许日辉领着技术员小张、小姚在核反应堆厂房进行质量检查。经过二十多天日夜加班,反应堆的基础底层已被打掉,正在绑扎第一区的钢筋。 
二十多天来,无论是业主还是承包单位,都在进行紧张的队伍培训。三六公司的施工队伍,按照业主的要求,从基本操作开始,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混凝土浇灌的高度、振捣棒的操作要领、钢筋绑扎的要求、如何读施工图,一个个过关。 
许日辉看到工人们在演练振捣棒的快插慢提、作用半径环环相扣动作,笑着对三六公司核岛队的贺技术员说:“你们还是核工业的主力部队呢,连这基本动作都做不好,够丢人了。” 
小贺听了,立即露出严肃的神色:“这些动作要领谁不清楚?可你们林经理讲过,核电与常规的根本区别就是严格。几千人干活儿,要每个人每一步都按标准动作做好,就不容易了。”一个人不做错,跟成千上万人都不出错,有质的差别,他明白这个精髓。 
许日辉点点头:“我听林经理说,他在巴黎看清洁工扫大街,动作都培训得很规范。核电站施工,就不必说了。” 
其实,许日辉的伙伴们这些日子来,也是没日没夜苦练基本功。法电专家除了讲课外,还领他们到现场进行示范讲解。专家们特地编写了详细的监督指南和步骤,大家把这些小册子的内容弄明白了,到现场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晚上九点多钟,朱为一个人在办公室内查看图纸。他白天到三五公司帮他们整顿管理制度,晚上回来做准备工作。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头上的电风扇发出单调的声响。 
“这么晚了,还不休息,当心别累出病来。”背后有人柔声说道。 
朱为回过头,看见刘蔷站在身后,她往桌上给他放下一杯开水。 
刘蔷身材细高,眼珠子黑得发亮,鼻尖口细,让朱为看着心醉。 
到工地半年多了,他已从小刘的眼睛中读出了姑娘的心思,小伙子心里涌动着丝丝热流。 
“很快要进入结构施工了,情况会更加复杂的,得把技术资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