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涛海未了情》第37章


宋书记是做政治工作的,林平山介绍完技术方案,又以哲学的观点向他通俗分析说:“在人口稠密地区建设放射性实验室必须修筑厚混凝土屏蔽墙的大厅。我们在人烟稀少的山谷中修一个临时实验室,思路可以放宽些,随变化的客观情况作一下变通。 
“首先,四面的山体可以作为屏蔽墙的组成部分,山顶的铁丝网和警卫岗哨可以阻止外界的人员进入,外界人员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剩下的就是运行人员的防护问题。 
“对于运行人员的防护,我们不仅借助于实验装置周围的深坑和加高的屏蔽墙,而且在运行人员工作的房间与实验装置之间修一道屏蔽墙,保证人员的安全。 
“这实际上是把通常的大厅整体屏蔽设计变为分散屏蔽布置的设计,对不同人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大大节约了基建的工作量。这种做法对我们这样的临时性实验设施是可行的,可以很快建成投入使用。” 
把山体、铁丝网和警卫战士都纳入屏蔽防护体系,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创造。分散屏蔽的攻防思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设计! 
林平山讲到这儿,望一眼基建处的同志,接着说:“为了节约资金缩短工期,可以用生活区工地上大量预制的水泥砂石块垒屏蔽墙。材料密度低一半就把墙厚加一倍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同样可以达到屏蔽效果。”
第三章 苦战云岭(10)
垒现成的预制块要比现浇重混凝土施工速度快十多倍!用盖住房多余的砂石块更是大大节约了资金,所里就有权作决定,不必等上边层层审批。对一提起核辐射屏蔽就想到重混凝土的人们来说,真是大开眼界! 
宋书记东北人,瘦高身材,文化水平不高,为人朴实说话爽快,转业前是部队的营教导员。他听完林平山这番分析,觉得挺有道理:“你这么分析,像是有点儿辩证法。”就问随行的同志们有什么意见。 
科技办老卫看核临界实验装置很快就可以运转起来,非常高兴,极力表示支持。技术安全科的老钟问:“按你们设想的布置方式,人员受到的放射性剂量有多大?” 
鲁忠平听了,走到黑板前挂起一幅他画的实验室和周围地区的放射性剂量分布表。 
他介绍了各个房间和大厅周围及山坡上的剂量分布数据,说:“是估算结果,但数量级是不会错的,都比允许剂量低一到两个量级。” 
雷总点点头说:“你们还可以让设计所的同志再复算一次。” 
宋书记又征求基建处的意见。基建处的工程师老赵说:“这样改建的工作量不大,很快就可以完工。” 
会后,雷总领着设备研究室工程师王秉仁,随鲁忠平、林平山下到实验室去,查看存放在各个房间的设备。看完之后,王秉仁说:“大部分可以运到工地去,有的还运不走。” 
雷东顺说:“运不走的可以存放到你们实验室的仓库里。这里将来有核清洁要求,不能再放在这儿。” 
雷总是设备研究室的老主任,王秉仁听他的。 
见雷总这么支持,林平山和鲁忠平很感激。 
所里很快就批准了他们的改建方案,并要基建处和动力处把它作为一项紧急任务来完成。根据他们的布置方案,基建设计科作了土建设计。材料都是现成的,施工很快就可以开始了。 
在北京,这样多工种的基建项目是研究室领导亲自抓,在这里就得靠他们自己了。周玉茹看项目已经批准很兴奋,实验室改建一完成,各项研究工作立即就可以展开,大家又能加入核国防建设的战斗行列了。几个月来,大伙儿就盼着这一天,眼下有多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闯过去。 
她对工程不熟悉,就找林平山商量,技术上对他有依赖心理:“施工马上要开始了。人员怎么分工,我可没数。”说话口气像是两口子。只要两人独处,她跟他说话就不自觉会有这样的口吻,内心感情在神秘地操纵她。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她的心中只有他,只是不愿表露出来。 
搬迁大三线后,周玉茹看林平山独自来,心里有疑问。她是有心病的人,不好细问他。“四清”回校至搬迁大三线的三年多,刘静宜闯入他们彼此难言的内心世界,造成她心理失衡。不断动荡变迁的环境里,靠着她的隐忍总算熬过来了。怎么说,现在都是单身状态,她揣着一种隐秘的猜测,心理上多少要平衡些。 
林平山安慰她:“不用担心。明天开会民主讨论,叫大家自报。” 
“剩下没人领的事儿就靠你了。”她说道,久久凝视他深沉的目光。就是这目光,让她时时回味寻思。 
“没问题!”他显出有把握的神态,让她的心绪安定下来。当年在学校温习功课,他就是这样的神态,一一解答了她提的问题。尽管他一向对她有敬畏心,在技术上似乎找回一点平衡。 
物理实验室的十来个人,按照会议分工,跟基建处、动力处的工人师傅们一起投入紧张的施工,十五号变得繁忙热闹起来。 
朱成宜分工负责土建施工的技术配合,他与基建处的技术员跑前跑后,联系建筑材料,监督施工质量,指点工人把砖缝前后错开,避免实验产生的核辐射从缝中泄漏出来,工作最紧张。 
这时,在军垦农场挨批的梁成海也调到物理实验室工作来了。他和鲁忠平一起,配合动力处的师傅进行实验装置本体的机械安装。 
梁成海是由一年前搬迁到基地的设计所调过来的。经过几度波折,他似乎变了个人,每日少言寡语只是闷头干活儿,再也找不到当日的冲劲儿了。林平山见了,慨叹岁月的磨蚀,竟能把人改变得如此厉害。 
这几年在工地上劳动,梁成海学到一手熟练的焊接手艺,还收了一名徒弟小钱。老梁焊接的器件不比焊工师傅差,好多围栏构架都是他的手艺。他的徒弟小钱,到器材库领料时拉回一对车轱辘,自己闷头干了一个星期,推出一辆拉货的小车来,把大伙儿高兴坏了。 
第二天,鲁忠平、林平山几个人推着小车去器材库拉器材。临走时周玉茹交给鲁忠平几张领料单,要他们顺便领些电子器件和工具。 
他们顶着大太阳,走了近五里路把车推到器材库。走进仓库的办公室,看到器材科长老万正悠闲地坐在办公桌后,把头埋在一张摊开的报纸里,鲁忠平叫了声:“万科长,忙呀?” 
老万把头从报纸背后伸出看是他们来了,就把报纸放下问:“要领料?” 
他们把领料单递给他。老万哗哗地翻了一遍,龙飞凤舞在一些单上签完字,把周玉茹交给他们代领的几张挑在一边说:“这些器材去年没报计划,不能领。” 
林平山张嘴欲说话,鲁忠平朝他挤挤眼,他就闭上了嘴,知道忠平准是在想什么新招儿。
第三章 苦战云岭(11)
林平山和小钱拿着那些批好的条子,推着车要往库里去领料。鲁忠平说:“老林你先走,我在这儿歇一下再来。”说完,他拉着朱成宜在万科长对面墙边的长条藤椅上坐了下来。林平山明白他已经想出了什么鬼点子,便不言声拉着小钱走了。 
等林平山从库房用小车拉着角钢扁铁回来,只见鲁忠平乐呵呵地从办公室出来,叫他们去仪表库领电子器件。林平山心中犯疑,在这里不好问他,只好先闷着。 
他们离开器材库往回走的路上,林平山问:“忠平,你用什么鬼花招让万科长把条批了?” 
鲁忠平显出一副郑重的神情说:“这就叫做中国国情,其实完全是极普通极平常的工作程序。” 
于是,鲁忠平笑着说起林平山他们走后的情况。 
林平山和小钱离开后,鲁忠平他们坐在藤椅上养神。不一会儿,他对埋头看报的老万笑着说:“万科长,近来一直很忙吧。” 
老万正在无聊间,见他们待了下来,就说:“可不是咋地!尽碰上你们这些没提前报计划的事儿,把人折腾死了。” 
鲁忠平从口袋中摸出一包刚从北京捎来的“凤凰牌”香烟,递给万科长一支,自己也叼上一支。老万看是此地罕见的“凤凰牌”,便接了过去。朱成宜赶忙划一根火柴给万科长点上。 
老万仰头猛吸一口,把烟气一丝不泄全部咽入气管里,在体内闷了半天不出来,似乎在肺腔的最底部转过一遭,才从鼻孔中慢慢透出两丝细幽幽半透明的青烟。 
他望着顶棚两眼发直抽过三大口之后,慢悠悠地说:“其实,我也知道你们顶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