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成三个中国师的全面强攻,企图压倒两个陆战团。由于是在夜间进攻,中
国人得以避开我空军的攻击,并能调遣众多的兵力对付陆战队。
他们成纵队在狭窄的正面上发起进攻,一进入手榴弹投掷距离,便马
上展开队形。陆战队的才智、斗志和优势火力,对于弥补陆战队人数上的不
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仗打得十分艰苦。零下十八度的严寒使许多卡
宾枪和勃朗宁自动步枪无法使用,但大多数伽兰得步枪和勃朗宁机枪没有冻
住,仍可射击。早晨二时半,陆战队某排点着了当地一所茅屋,把周围照得
通明,因而使进攻的中国人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中国人被打垮一批,又
冲上一批,越过尸体往上攀援,继续冲锋。
这一次进攻以及后来对陆战队发起的进攻,向南发展到不少村庄,这
是最残酷的战斗。
这些进攻使陆战师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并未使其愦乱或遭到惨败。
在水库南端的下碣隅里,师长预先贮备了六天的补给,而且飞机还空投了轻
武器弹药、武器、药品、口粮甚至还有饮用水。但是,严阵以待的陆战队最
为感激的,是工兵一营D连的勇士们,他们在泛光灯下苦干通宵,在冻土之
上辟出了一个简易机场,从而使伤员得以后送。他们在十二小时内完成了这
项工作,而且有时不得不中断工作,拿起步枪支援前面远处的地面部队。战
斗越演越烈,但压路机照常轰鸣,直到机场修好为止。
情况万分危急,有九个中国师可以向陆战队突击,因此,阿尔蒙德将
军就象几天前催逼史密斯将军加速推进那样,又催促他加快撤退速度。阿尔
蒙德将军授权史密斯可以丢弃一切妨碍后撤速度的装备。但是,史密斯不打
算扔掉他可能需要的任何东西。他说,后撤的速度完全取决于后送伤员的速
度。史密斯想杀出一条退路,因此他需要全部装备,况且,他也想将大部分
装备带回去。这些打算他都实现了。他把沿途负伤的人用卡车载运出去,只
丢下了那些在柳潭里战斗中被打死的人员。撤退以前,为在那里阵亡的八十
五名官兵举行了战场葬礼。
陆战队秩序井然地撤退,后面跟着不少难民。原先有一块平板横过一
个水电厂的溢水道悬吊在峭壁之上,下面是无底深渊,现在平板已被中国人
毁掉。但史密斯已预见到这种情况,及时让飞机分段空投了一座“踏板桥”,
使部队以及压路机等全部人员装备得以通过。
来自真兴里的第l 陆战师两个连,夺取并扼守着瞰制这一关口的高地,
击退了敌人企图切断后撤队伍的所有进攻。
这是一次漫长而曲折的撤退,一路上战斗不断,似乎是在一寸一寸地
向后挪动。当先头部队抵达这条道路最南端的村庄真兴里时,末尾的部队还
在北面中英里外的古土里。
实际上,这次退却还不如说是一次进攻,因为每支部队都必须克服优
势之敌,往回杀出一条路,与真兴里的陆战队会合。这意味着,部队需要经
常发起进攻,夺取制高点,使敌炮兵无法对沿途撤退的队伍集中火力。在柳
潭里曲部队很艰难地回到了长津水库下端的夏古里。陆战队不得不从这里杀
出去,到水库冰面上解救第7 师“麦克利恩特遣队”的残存人员,这支特遣
队被中国人的一次突然袭击切成了两半,几乎被消灭掉。在这里,第23 步
兵团的小唐·弗思中校荣获了“国会荣誉勋章”,他曾很英勇地解救一个装
有五百多伤员的车队,但为此失去了失命。
在经过古土里和真兴里往回撤的路上,陆战队同一些步兵和少数英国
突击队员一起匍匐,攀援,奋力夺路。他们摧毁路障,击退道路两侧的进攻,
攻占沿途的山头。陆战队航空兵和第5 航空队不断给他们以近距离空中支
援,并空投了必需的补给物资。从夏古里简易机场人有四千多名被打伤和严
重冻伤的人员被空运到安全的地点。
十二月十一日,严峻的考验结束了。史密斯将军这支经过战斗考验、
冻得半死的坚强队伍仍然斗志昂扬,拥有大部分装备。他们在史密斯的带领
下进入兴南附近桥头堡地区的一个环形防御圈;只要有海军和空军的支援,
他仍可以在那里一直坚持下去。
十一月二十八日,在第10 军和第8 集团军指挥官在东京举行的一次会
议上,麦克阿瑟答应沃克将军,为避免从东面被敌人迂回包围,他可以在认
为必要时自行撤退。第8 集团军已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美第2 师在清川江
一带损失严重,十一月底已宣布失去战斗力,因而撤到了南朝鲜进行整编补
充。
现在,第8 集团军已撤过清川江。他们接着又从容不迫、秩序井然地
继续向南撤退。十二月五月,沃克放弃了北朝鲜首都平壤,并撤离该地区。
中国久已脱离接触,看来不想马上追击。也许这是因为,中国人通常一次向
部队提供的补给仅够几天战斗之用。但是,中国人仍保持以每天六英里左右
的速度向前推进。他们自己的补给线现在越拉越长,并且毫无疑问,不断引
起我虎视眈眈的空军的注意。
第8 集团军正在向三八线撤退,第10 军则开始从兴南周围的桥头堡阵
地撤退。此时的新闻报道或者至少是要闻简报,给人的印象是联合国军吃了
大败仗,而实际上,他们是在绝对优势之敌的不断进攻之下实施了一次了不
起的撤退,并且,由于进行了极其英勇的战斗,尤其是美第l 陆战师和第2
师,故而损失被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路上,部队遭到严重损失,尤其是南朝鲜第2 军。
有些部队几乎大部被歼。这些都是无可否认的。但是,十二月初,陆
军参谋长柯林斯将军亲自调查在朝鲜的部队时发觉,他们“沉着自信”,第
8 集团军正出色地按计划撤退,第10 军正毫不慌乱地撤离桥头堡地区。
海军在兴南干得很出色,他们把整个第10 军及其装备全部由海上运走。
这件事尽管没有作为头条新闻刊登,但是,从敌人领土上撤出十万零五千部
队,九万一千名朝鲜难民,一万七千多各类车辆和几十万吨物资,这本身在
军事上就是不小的胜利。无法运载的装备和补给物资在岸滩上销毁,所以什
么也没有留给敌人。
另外也应该记住,为了让第8 集团军剩余人员通过清川江面在那里担
任守卫的美第3 师,虽遭重创,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重新在朝鲜中部投
入战斗。第l 陆战师由朝鲜屋脊往下夺路撤退时,至少遭到六个中国师的沉
重打击,但是也在不到三十天的时间就重新投入了战斗。
尽管如此,这次失败还是严重的,损失也是惨重的,尤其是,这次失
败和损失本来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减轻的。现在回过头去说,总司令在
这方面或那方面失着,这个或那个决定本不应保留,这项或那项命令根本不
该下达等等,那是再容易不过了。也有人争辩说,如果麦克阿瑟不被捆住手
脚,获准摧毁鸭绿江上的桥梁并轰炸敌满洲的基地,则整个结局也许会比现
在好一些。但是,我认为追究责任没有多大益处,除非这样做能够帮助我们
的国家及其领导人在今后避免犯同类错误。
如前所述,麦克阿瑟急切地要完成受领的亦即他自己请求的任务——
消灭半岛上全部敌对的武装力量,这是很好理解的。不应把过多的责任推到
他的上级和同僚身上;由于取得了仁川登陆这一辉煌的胜利,这些人不愿意
对麦克阿瑟作出的判断乃至拿军队冒险的明显做法提出疑问。
麦克阿瑟无疑是我们最伟大的将军之一,而远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界人
物。
但是,麦克阿瑟身上那种很典型的人类的弱点(这说明他是一个人,而
不是半仙)似乎有时显得过于突出了。没有一个军事指挥官是不犯错误的,
而且,许多指挥官也许在以往的这个或那个场合犯过使我们民族付出过很大
代价的错误——任何无谓的牺牲都是极高的代价,尽管如此,承担犯错误的
责任,井实事求是地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军人的职责。麦克阿
瑟却拒绝这样做。可是任何人都清楚,我们的部队所以不顾后果地分散部署
在朝鲜全境,主要原因就在于麦克阿瑟对中国人大规模介入的越来越多的证
据采取了拒不承认的态度。
也许,麦克阿瑟明显采取的如下看法有某些道理。他认为:中国是纸
老虎,中国在无线电?
小说推荐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崔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战后,他先后任苏军驻德军队集群副司令、第一副总司令、总司令,并兼任苏驻德军管局总指挥和对德管制委员会主席。1953年任基辅军区司令。1960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61年兼苏联民防司令。1972年任苏联国防部总监。从1952年起为苏共中央候补委员,1961年
- 最新章:第164章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 巴格拉米扬元帅战争回忆录 致读者 在人的记忆中,遗憾的是会遇到许许多多敌人,它们虽然缓慢但又确确实实在消磨人的记忆。无情的时间就是这样的敌人之一,它使人们把往日生活中许多有趣味、有教益的事一点一点地抛在脑后。有时,新的事件和新的印象会不知不觉地迫使我们按另一种方式去思索经历过的事情,于是,在久已流逝
- 最新章:第108章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译者的话 1940 年8 月,梅列茨科夫任苏军总参谋长,次年1 月任副国防人民委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他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的身份,先后指导西北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工作。后参加突破列宁格勒的封锁和在苏联北极地区的艰苦作战。1944 年他被晋升为苏联
- 最新章:第101章
- 朝鲜战争
- 作者[美]马修·邦克·李奇微翻译: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序言朝鲜战争标志着“美洲堡垒”时代在美国的终结,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再也不能仅仅通过避免与外界发生纷争来求得和平了。当战争在朝鲜爆发时,我们在预警时间甚至还不到一周的情况下便被迫仓卒参战,卷入到一场远在地球另一边、
- 最新章:第54章
- 朝鲜战争中的美英战俘纪事
- 作者 边震遐第1节安东尼·法勒 霍克利爵士,是一位英国将军。退休之前,官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欧军总司令。这位声望显赫的司令官,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1950年冬,法勒—霍克利作为英军功勋团队—皇家陆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的一名上尉连长,随部队从香港出发到朝鲜参战。1951年4 月,于“三八线
- 最新章:第31章
- 万历朝鲜战争
- -这是一部三百年前中国抗日的故事。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携统一日本之余威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并试图进攻大明。万历皇帝两次派兵入朝剿倭,最终将日军驱逐出朝鲜,保朝鲜及东北亚三百年和平,万历朝鲜战争也成为大明晚期为数不多的亮点#160;惊心动魄的朝鲜李氏王朝党争,波谲云诡的战争局势,大明君臣所
- 最新章:第25章
- 战争与回忆
- 作品:战争与回忆 作者[美 赫尔曼·沃克 Herman Wouk 王圣珊 陈良廷 等译 内容简介《战争风云(1939-1941》及姐妹篇《战争与回忆(1941-1945,是现代文学史上全景式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真实进程的规程最大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言“是在尽很大的努力给一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描绘一幅真实的
- 最新章:第320章
- 二战回忆录
- 作者[英]丘吉尔第一卷序 风云紧急 上部 从战争到战争(1919—1939年 有一天,罗斯福总统对丘吉尔谈起,应该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个名称,丘吉尔应声便说·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他认为“战争主要是人们行事失策的记录,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决策者们处置不
- 最新章:第1055章
- 一九八四,我的战争回忆
- 作者:寂寞苍狼昨夜无眠,至晨五时,终于写完了《一九八四,我的战争记忆》第二章的第一第二部分,晚上再努力一下明天应该能搞完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写这些东西除了给自已一点心里安慰以外,于大家还会有多少帮助;我们这一代人与其说是八十年代最可爱的人,还不如象一些大学生形容的“八十年代最奇怪的人”来的
- 最新章:第3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