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第二部分: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欧洲的“黑暗时代”:中世纪
中世纪一般是指欧洲的封建制时代。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比较典型,所以,这一名称主要适用于欧洲。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比较贫乏的时期。欧洲的封建社会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公元5世纪至11世纪,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11世纪至15世纪,欧洲处于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的封建经济逐渐瓦解,开始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度的崩溃。此后,随着日耳曼各民族的大迁徙,欧洲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在欧洲封建社会初期,领主制盛行,庄园里的主要生产者是农奴,农奴依附于领主。国王和大封建主层层分封土地,彼此结成以土地为纽带的阶梯式的封主、封臣关系。而且,土地所有权和统治权(行政、司法)相结合,封建主往往对农奴有统治权。大约在11世纪左右,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庄园逐渐解体,领主制被地主制取代。农民没有或者只有少量土地,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对地主存在着人身依附关系。地主阶级占有农民劳动和劳动产品的形式有地租、国税和什一税等。封建地租大致有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三种。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自然经济相适应,造成了政治上的分裂和思想上的保守,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由于农民几乎都是一家一户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生产技术极端低下,甚至陷入停滞状态,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直到14、15世纪以后,西欧的技术进步才比较快,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的大生产渐渐取代农民的小生产。
西欧封建社会初期,各地之间经济联系薄弱。政治上,分裂割据占据支配地位,王权弱小。查理大帝虽然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它只是暂时的军事、行政联合,很快走向解体。城市兴起之后,各地经济联系增多。新兴的市民阶级与王权结成联盟,反对割据势力,从而帮助王权取得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统一。13、14世纪,英国和法国出现了全国性的代表机关——议会和三级会议,形成议会君主制(又称等级君主制)。15世纪以后,由于资产阶级和贵族势均力敌,国家暂时获得一定的独立性,英、法两国又形成君主专权,即绝对君主制。西班牙和俄国则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德国和意大利则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大大小小的诸侯和独立的城市国家为所欲为,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统治工具是基督教(主要是天主教)。在封建制度形成过程中,基督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其地位日益得到提高和巩固。随着基督教的扩张,一切异教的文化都被消灭了。整个西欧社会都处在严酷的思想和愚昧的政策统治下。在当时,除了教会的《教义问答》外,不允许任何异端思想存在。这是一个基督教盛行和罗马天主教会主宰社会的时期。天主教成为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一般占有各国土地的1/3或者更多。它不但垄断着意识形态,而且有自己的行政系统、税收和法律制度,有自己的军队和监狱,俨然如国中之国。有时教皇甚至可以废黜国王,将其土地转赠别人。公元8世纪到10世纪,基督教会又发展出经院哲学,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方哲学。经院哲学所进行的一切论证都以圣经的词句作为出发点和终极真理,根本无视经验和实践的存在,并对科学研究采取敌对的态度。1230年,基督教会成立了宗教裁判所,对各种新思想的传播都以“异端”的罪名进行残酷镇压。恩格斯曾说过: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尽管有各种内部战争)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正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光环”。
14世纪左右,资本主义在欧洲开始萌芽,由此,新兴资产阶级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他们首先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了反对封建制度和天主教会的斗争,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不断冲击着封建制度,促使它逐渐走向崩溃。
第二部分: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带“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1071年;由东方而来的塞尔柱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帝国的半壁江山几乎全部落入这群信仰伊斯兰教的“异教徒”手中。拜占廷帝国无力抵抗,只好向信奉同一宗教的罗马教皇及西欧各国求援,这正好为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所利用。
1054年,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历任罗马教皇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以罗马教皇为首领,重新统一两派。对乌尔班二世来说,拜占廷帝国的求援真是天赐良机。他可以乘机把西欧社会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转化成为击败东正教,夺取东方财富的强大力量。
1095年11月27日,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举行声势浩大的动员大会,号召人们投入一场“神圣”的战争。克勒芒演讲成为十字军东侵的号角。
原本规定东侵出发的时间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这一年的2月份,就已经有一支穷人队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8万人的队伍只是怀着对信仰的热忱和对财富的追求,就出发了。在东侵过程中因为补给出现了问题,十字军开始烧杀抢掠。然而,当地人民的抵抗也使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十字军在战斗中损失近半。
1096年秋,十字军抵达君士坦丁堡,此时只剩下3万人左右。拜占廷皇帝拒绝让他们进城,并且很快就送他们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让他们到小亚细亚去攻打塞尔柱土耳其人。长途跋涉之后的十字军已疲惫不堪。经过两场如同屠杀游戏的战斗,十字军被土耳其人击溃,侥幸保住性命的,返回欧洲。
就在穷人十字军溃败的同时,由西欧封建贵族统领的队伍也出发远征。1097年春,以法国贵族为主的骑士十字军分兵四路东侵。1099年7月15日,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疯狂的十字军士兵,进行了大规模的抢劫和屠杀。第一次十字军东侵使成千上万的农民惨死他乡。但是,被金钱刺激得发昏的西欧人,只看到少数人获得的无数财富。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东侵之路。
1147年,德皇康拉德三世和法王路易七世再次率德、法十字军开始第二次东侵。同年,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败。翌年7月,法国十字军在大马士革被击溃。
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在海廷之战中大败十字军,继而攻占耶路撒冷。教皇乌尔班三世震惊而死。1189年,德皇、法王与英王再次率军东侵。次年6月,德皇渡河时溺水而死,德意志十字军大部折返。英、法两国君主矛盾重重。1191年,法王率军回国。英军无力夺取耶路撒冷,遂与萨拉丁议和撤军。
第四次东侵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于1204年4月13日攻占君士坦丁堡。十字军烧杀洗劫数日,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物和珍藏的文献书籍被毁。
后来,东侵的规模越来越小,组织更加无序,进攻目标皆为埃及。第八次东侵进攻突尼斯,以失败告终。此后,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地先后被埃及攻占,1291年丧失最后一个据点阿卡,历时近两个世纪的十字军东侵宣告结束。
这场断断续续进行了近200年的十字军东侵,不仅给东地中海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也使西欧付出了重大代价。同时,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教徒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八次十字军东侵的最大的受益者是威尼斯和热那亚等航海商业城市,由于拜占廷和阿拉伯世界实力削弱,它们在东地中海地区的商业优势从此确立。十字军东侵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亚洲和非洲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产生了某些有利于西欧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三部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拜占廷帝国的崩溃
拜占廷帝国(395~1453年),又称东罗马帝国。在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
小说推荐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 影响人类历史的事件,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史诗。怎么这么说呢?人是政治的动物,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和衍生。很多时候,历史就是在血与火、刺刀和枪炮、阴谋与算计中完成了自己的转折。在这种人类的自相残杀之中,人类所造就和崇拜的“英雄,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以江山做赌注,相互厮杀。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的远
- 最新章:第69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
- 最新章:第58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抗战胜利从1937年上半年起,日本调兵遣将,在华北完成了从东、西、北三面对北平的包围,只剩下西南方向。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十多公里的地方,在宛平县城南端。它联结平汉、北宁铁路,又是平保公路经过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北平的门户。因此,日军决定攻占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第18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1
- 世 界 五 千 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郑 和 下 西 洋15世纪初,正值明成祖朱棣在位,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航行在碧波万顷的海洋上,出没在风波之中,战胜艰难险阻,接连7次远航西洋。他的游踪遍及印度洋、亚非两大洲的30几个国家和地区,沟通了中西交通的航道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1-第18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3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下卷 Page 2-西晋“八王之乱”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分立,确实沸沸扬扬热闹一时。曹魏后期,大权落在司马氏家族手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司马昭派大将邓艾、钟会灭掉蜀汉,司马炎夺取了帝位灭掉了孙吴。这样三国就落在司马氏手中,建立了西晋王朝。西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3-第16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3
- 世界五千年 Page 2-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问世最晚,而影响也最大,在古代文学中有特殊地位。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红学宝库的一部巨著,是中国人民值得自豪的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它自问世以来,人们就争相阅读它、评论它。相信在将来也会有更多的人喜爱它。要了解《红楼梦,首先要了解它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的祖先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6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宛平县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全民抗战序幕从这里揭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华北、吞并全中国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6-第19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4
- 修筑长城我国的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它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据说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从月球上注视人类的摇篮—地球这颗星球时,所看到的只有蓝色的海洋和中国的逶迤曲折的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长城建筑于何时呢?长城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一直到明朝灭亡才停止。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4-第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