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空军 [美] 肯尼思·r·惠廷著》第7章


一俟德国投降,苏联即可腾出手来参加对日作战。在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前,斯大林总不打算打一场两条战线的战争。因为1941年4月13日签订的俄日中立条约使苏联得以将其军队集中在西部并从东部抽调部队。然而,由于德国即将失败,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表示同意“在德国投降和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
苏联向远东集结部队的工作在雅尔塔会议以后很快就开始了。据日本情报部门说,6月份平均每天有十列运送军队的列车和五列运送弹药的列车驶抵远东。日本人估计,从4月到7月底,远东苏军实力大增,部队从85万人增如到160万,坦克从1,300辆增加到4,500辆,飞机从3,500架增加到6,500架。美国驻莫斯科的武官约翰·迪恩将军提供的数字略有不同,计有:军队150万人,坦克3,000辆,飞机5,000架。而苏联公布的他们在1945年8月9日在远东地区拥有的实力为:军队1,577,725人,坦克3,704辆,飞机5,368架,其中作战飞机有4,807架。苏军面对的日军总兵力为:驻在满洲、内蒙古、朝鲜和千岛群岛的大约100万军队,l,215辆坦克,1,800架飞机,6,700门大炮和追击炮。这些日军以及他们的蒙古和满洲国的盟军都是些残余部队,日军中的优秀骨干分子都已被日军总部调出,送往其他战线去了。
由A·M·华西列夫斯基元肺指挥的进攻战役于8月9日开始,他要求所有三个方面军一齐攻入满洲,主攻部队穿过大兴安岭山脉,直逼长春和沈阳。苏联坦克部队于8月15日已突入满洲大约250英里(402.25公里)。这支部队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并不是日军的抵抗,而是坦克的燃油问题。到了8月19日,日本关东军已经与华西列夫斯基谈妥了投降条件。
航空兵在8月份的远东战役中所起的作用较小,苏联空军为执行作战任务只出动了14,030架次,为执行其他任务出动了7,427架次。出动架次少的部分原因是8月11日至20日间的天气十分恶劣。执行作战任务出动的架次中大约有四分之一是进行侦察,而空军在这次战役中的最大贡献则是运送补给品和人员。运输机一共运送油料2,777吨,人员16,497名,弹药和其他作战物资2,000吨。与苏联空军作战的日本飞机都是些过时货,较好的飞机已被抽走,去抗击美军横渡太平洋的大举进攻。日军的97式和1式战斗机(盟国把它们称之为“内特”和“奥斯卡”的中岛战斗机)的时速,要比苏联的刀a一9和Ha一7慢60至100英里(96至160公里),三菱公司制造的轰炸机要比ne一2和Ty一2慢100英里(160公里)。
虽说苏联红军攻打的是一支士气十分低落的关东军,然而苏军装甲和摩托化部队的进攻速度,空中支援的密切配合,以及整个战投实施得有条不紊,都足以说明他们在与德军的四年苦战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只要对比一下苏军在1945年8月9日是如何顺利地突入满洲、华北和朝鲜,和他们在1941年6月22日在入侵的德军面前是如何茫然不知所措,就可以明显看出苏军指挥员们在历时四年的残酷的战争这所学校里接受了多么好的训练。
对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苏联空军的分析
如果说对在俄国进行的空中战争的统计数宇都有争议,那么关于在空中战争中苏联空军和德国空军打得分如何出色或如何糟糕的评价,则更是众说纷纭了。尽管如此,从事俄德空中战争研究的作者们,一定会想法通过他所描述的空中战争的个别材料,使人看出空中战争的全貌。
苏联空军虽然在1941年夏秋两季蒙受了致命的打击并遭到失败,可能损失了上万架飞机,但其中大部分被消灭在地面上,因此飞行员和领航员损失不大。当1942年有了大量飞机时,这一因素对于苏联变得极为有利了,因为补充一架飞机要比补充一名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容易。到了1942年春季,苏联航空工业生产出足够苏联空军恢复活动所需的飞机。此外,到1942年11月,盟国运输给苏联的飞机已达3,000架。
伟大卫回战争期间,苏联航空工业共生产出飞机125,ooo架,而德国从1941年到1945年中期却只生产了100,ooo架。此外,俄国人需要补给的只有一条战线,而德国却要把大量飞机用于地中海战区和用于防守德国本土,对付英美的轰炸机。到了1943年,德国空军减少了驻俄国境内的飞机数目,以满足地中海地区和国内作战的需要。这样,留在东线的飞机的数量相对就比较少了,而且兵中很多还是陈旧的。
某些研究在苏联进行的空中战争的德国历史学家认为,德国当时所作的关于不制造或者至少是不重视制造四发轰炸机的决定,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早在1940年夏秋两季进行的不列颠战役之所以未能获得成功,其决定性的原因之一便是缺少远程轰炸机。如果德国的飞机当时能够飞得更远,作战半径可遍及英国各地,并能在海上沿着补给线进行活动,英国空军截击机和雷达部队就会在大面积地区内分散使用,从而失去了作用。但德国飞机的航程有限,因此他们只能对一个有限的地区,一个由英国雷达和截机击进行充分掩护的地区实施突击。
1941和1942年的苏联情况对于后来从事战略空中作战的研究人员来说,是可资借鉴的。他们认为,德国空军在1941年突击的目标本应是那些挤满向东行驶的列车的铁路线,列车上满载着被拆卸下来的飞机工厂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然而,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却规定,在借助近距空中支援取得地面战斗胜利之前,不得分散兵力去破坏苏联的工业。1942年的理想的突击目标应该是苏联在东方新建立起来的飞机工厂,这些工厂仍位于德国空军的航程之内,因为德国陆军当时仍然在向前推进。使苏联空军得不到飞机的最好办法便是断绝他们的补给源泉——破坏其飞机工厂。
然而,直到1943年6月,德国空军轰炸机才开始对苏联一些工业目标实施战略轰炸。6月4日至21日,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部队(空军第4军)出动了993架次,对高尔基的一座坦克工厂、雅罗斯拉夫尔的一座合成橡胶工厂和萨拉托夫的一座炼油厂投掷了l,538吨炸弹。虽然德国人在1944和1945年制订了破坏苏联工业,特别是伏尔加——莫斯科地区内发电厂的“宏伟”计划,但是够得上是对苏联国防工业造成“猛烈”打击的,依然是1943年6月份实施的历次突击。
德国空军在俄国轰炸能力很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象样的战略轰炸机。德国在俄国作战使用的轰炸机,如He一111和Ju一88,载弹一吨时的作战半径仅有600英里(965.4公里)而且这两种飞机的速度太慢,即使是在东线,他们也只能在夜间活动。另外,德国在俄国作战的轰炸机部队的实力从未超过600架飞机,况且到1943年初其中又有很多被用于对地面部队实施近距支援以及当作运输机使用,在杰米扬斯克的“口袋”地区和斯大林格勒的“大锅”地区进行空运。德国热心于战略轰炸的人们寄希望于He一177这种四发轰炸机。但是这种飞机的性能从未达到事先吹嘘的那种程度,而只有十二架左右在俄德战争中向斯大林格勒空运时露过一次面。
苏联的远程作战航空兵虽然标有“远程”二字,但它几乎没有实施过战略轰炸。在苏联空军各种航空兵总共出动的四百万架次中,甚至在滥用“战略轰炸”这一术语的情况下,远程航空兵也只占不到百分之七。俄德战争的特点是一场有庞大的地面军队参加的地面作战行动。因此,对这些作战行动实施近距空中支援以及进行航程很短的轰炸是每日例行公事。俄国人所说的“战略轰炸”通常是指对在战斗地域前沿以外数英里内的目标的攻击。
在东线最优越的空军武器是俯冲轰炸机而不是远程轰炸机。就德国来说,早在1936年便强调发展Ju一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而且要求所有的轰炸机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具备俯冲轰炸的能力(甚至三十吨重的He一177也不例外).这种要求是他们未能搞出任何卓有成效的战略轰炸机的原因。只要德国空军能在诸如波兰和低地国家等有限地区进行闪击战,而且所遇到的抵抗是微弱的,那么行动缓慢的斯图卡式飞机就是有效的,特别是用来对付装甲部队、交通线以及成群结队的难民。但是,空中优势一旦被对方所掌握,如1943年年中以后在俄国那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